快好知 kuaihz

职业经理人十个无争的成功律条 该怎样应对职场包袱?

  作为一名职业经理,如何面对多变而又艰辛的管理?如何面对复杂而又险恶的环境?如何面对难测难料又难处的人际关系?如果稍有不慎,其结果必然失败。

  多年前,我曾给自己定下了“十个不争”的律条,终于经受了比战场更为残酷的职场考验。今天,我虽然已经远离当初,但是,只要我的双脚还立足于职场和市场,这“十个不争”依然当为律条,它到底是修养还是策略?是计谋还是谋生?是积极还是消极?虽然无法说清,但的确有用,就叫“处事律”吧,今天,我把多年前的日记重拾回来,想必于己于人也许还会有用。

  

1、与世无争。

世者,小为命运也,大为天时也、规律也、天道也!人不可与之抗争!违者必受其惩,正所谓“天道不可违”。不要做螳臂当车之事,不要做违命、违时、违律、违道之举,不要做与之抗争之事。最好的方法是:顺应、适应、响应。

  

2、与势无争。

势者,乃威也,切切不可冒犯;权也,切切不可轻视;乃如飞瀑也,切切不可阻挡。正所谓“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官不与民斗,民不与权斗。”古往今来,凡与势斗者,无一不败。最好的方法是:维护、唯令、唯从!

  

3、与仕无争。

仕者,为官也。切莫争官、讨官、跑官、要官、贿官、买官,更不要争官夺爵,正所谓:“无官一身轻”。方法是:站定脚根为人,放开肚皮吃饭,靠本事挣钱。

  

4、与食无争。

食者,利也、得也!生存之道,谋利之危,尽如天大。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凡争利者,无一不险,丧命者古今众多。最好的方法是:留三分田地与人耕,君子求财取之有道。子曰:“见得思义。”

  

5、与是无争。

是者,乃存在也、如此也、即成也。切莫善用职权,枉自革故;切莫随意改变既成事实;切莫受人指使打破平衡,切莫颐指气使,刚愎自用;切莫轻言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切切不要依仗权势,指鹿为马,黑白颠倒。最好的方法是:尊重历史、循序渐进、降低身段,善打太极拳,不争论。

  

6、与嗜无争。

嗜者,乃喜好也!天有四季,人有六欲,正所谓“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管理者切忌不要凸显爱好,喜好。一则可以规避他人投其所好;二则可以避免玩物丧志!

  

7、与释无争。

释者,乃佛也!佛法庄严,佛理深刻。处身立世,必有信念。信而虽不迷,更不可与之争理。违释理者,必受天谴;而依佛法修身者,方可温良恭俭让。正所谓“入世做事,出世为人”。

  

8、与时无争。

时也命也,时也天机也。《易经》曰:四时不忒。春种秋收、夏锄冬藏,谁人能易?管理亦不过如此。因此,切不可操之过急,急功近利、利欲熏心、心术不正。须谨记:建功立业当有时,不可霸王硬上弓。

  

9、与失无争。

失者,丢失、消失者也。凡丢失的,不要专心寻找;凡消失的,不要刻意挽回。如果一味地沉迷于以往的成功和辉煌,就再也看不到明日的太阳。因此,须谨记:宁可回首教训,也决不回望成功。

  

10、与师无争。

师者,榜样,贤能也。凡事不可与师争。不懂不要装懂,懂一点皮毛不要充懂,即使很懂,也不要居高临下,孤芳自赏。凡与师者相争,或在班门弄斧之人,必被他人讥笑而轻视。最好的方法是:尊师爱贤,尊才爱能,借助他人的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岂不更好!何必妄与师者争?

  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中高层管理者怎样应对职场包袱

  中高层管理者,看似光鲜,却在名利的光环下承担难以言语的业绩压力、人际关系压力、信任关系的压力、客户的压力,凡此种种包袱,想放下却难放下,心理的压力往往会造成中高层管理者无法释怀,继而向下传递,这种压力和包袱的传递效应会让下属感受到并且去传递和扩大,久而久之成为企业文化的负面力量,无形中抵消了企业的向上动力。

  笔者试图从多角度去阐释中高层管理者肩上的包袱,并帮助中高层管理者从思维到执行上去减负。

  CEO的信任:“老有所依”

  有没有这么似曾相似的场景,CEO走过来,拍拍你的肩,微微笑着,但又不容置疑的说:“这件事情就全靠你了”。惶恐、踌蹉还是自信满满?很多时候,中层管理人都会在面对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时带有不同的心态,在岗位描述中,最重要的也是占用时间最多的可能就是这么一条描述:“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看似简单,完成很难。完成的好是尽职尽责,完成不好是严苛的业绩考核,怎么办?

  首先,去学会并理解CEO的思维、举措并理解、迅速的转化为执行力。具体而言,在每次的经营分析会、计划分析会、战略研讨会等等各类大小会议中,理解领导、高层、决策者对公司业务、公司发展、公司文化的想法与举措,并迅速的转化为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工作计划、工作表单,实现高层的层层落地的思想。

  其次,在业绩面前不退缩、不犹豫,主动承担给予的业绩要求。中层管理者应该将业绩包袱转为财富,将业绩压力转为动力。企业中曾经出现的经常性的现象是,年初的计划会上,高层意气风发、中层眉头紧锁,员工无所事事,会议在友好而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了。应该明确的是,中层是中坚力量,是中流砥柱,作为管理者的角色,中层管理者应该有主动承担的意识,并积极倡导下属与自己一同履行业绩要求,树立良好榜样。

  再次,勤于思考,勇于提出。针对部门的乃至公司的发展、布局提出自己的想法,学会往上看而不是往下看。思路决定出路,当思路开阔时,出路也就多了。

  同事的协作:“执子之手”

  在公司中,如何处理竞争部门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事情,就像人们经常所说的刺猬的故事,想相互拥抱取暖,却又怕一再刺伤,想互助互爱,却又不得不暗暗较劲,同是做业务的部门,同样的业绩指标之下,谁都想争夺更好的人、财、物的资源支持,怎么办?

  首先,学会去定位。找到自己和其他部门在公司的定位,如果是公司的主营业务的核心部门,业绩和发展是重中之重,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部门对自己的支持,如何协同其他部门是非常重要的。曾经在企业中看过这样一位管理者,仰仗CEO的赏识和部门的重要,对其他的部门颐指气使,导致怨声载道,灰溜溜下马。其实,作为核心部门,在平时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业务交流上应该更多的是客观、主动、实事求是,而不是想当然、惹是非。

  如果是公司同步发展的业务线,如何把握与其他业务部门的竞争而和谐的关系很重要,特别是在市场的渠道资源、人力资源共享的前提下,管理者应该协调安排和考虑大局,摆正自我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关系。

  其次,努力建立起非正式沟通网络和氛围。“今天感觉怎么样?”“其实我也觉得不好做?”“有时间上我家坐坐”,在职场,活络的气氛和良好的人脉关系,在处理内部和外部事务上都是极好的促进作用。而其中,心理学上讲的共情效应,即当我们能够明确感知他人的感受时,对推进与他人的关系将会前进一大步。

  下属的期待:“助你成长”

  是不是有这么一句名言:队伍大了不好带。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好学者有之,好事者有之,好逸者更有之,如何去带领团队,如何引导正向激励,如何安排协调员工间的能力和工作,是中高层管理者在面对下属时又一个心理包袱,怎么办?

  首先,帮助下属成长。让下属从工作成长中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继而继续努力工作成长,形成良性循环。OJT(on job training)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在职培训的方式,通过工作中的不断磨合、冲击,形成工作中的默契和能力的提升。此外,成长除了在工作能力上,还有思维和行为上,与下属的互动、沟通,更多的工作环境之外的接触,让下属了解部门乃至公司的想法、战略,激励员工成长。

  其次,成为有领导魅力的人。在管理中,领导力的表现有两种,一种是正式的,由管理者的职位所带来的权力和权威,员工是被动的服从和程序上的遵循;另外一种则是非正式的,由管理者的技能、个性、态度等方面构成的,能够成为员工的典范和榜样,而这种非正式的领导力往往更为持久,能够让一群人集中在一起,发挥1+1>2的合力。而如何形成这样的合力,除了管理者自身的技术和业务能力之外,如何开展部门的亚文化建设和良好工作氛围营造也非常重要,这是成为有领导魅力的人必做功课之一。

  再次,学会批评。一味的赞美和夸耀并不能带给下属足够的成长,而反观管理者队伍中带队带的好的,往往是赏罚分明、权责清晰的管理风格贯穿其中。业绩考核的担子不能不担在中高层管理者身上,但也不能仅仅担在中高层管理者身上,因此如何向下传达业绩的压力,如何让员工承担绩效考核的结果,也是帮助员工成长,减轻管理者负担的重要举措。当然,员工做的好的时候,表扬必不可少,而员工未完成既定业绩目标时,如何跟员工进行绩效的辅导和绩效的沟通很重要。沟通中管理者应该告诉员工的是,你做了什么,产生了什么后果,用实际的例子,简单、直接、客观的描述员工的业绩水平,并提出改进建议。

  自我的困惑:“自我检视”

  中高层管理者的思想包袱往往还来自于自身,对公司发展的不确定性,对能力不足、精力不够的感叹,对自我职业发展规划的清晰想法都会困扰管理者自我的效率提升,成为前进的包袱,怎么办?

  首先,需要中高层管理者成为自我时间的管理者。时间的管理,事情的轻重缓急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界定,越是事务繁杂,越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很多时候,中高层管理者抱怨时间不够用的时候,往往是因为自我对时间的调整和统筹的能力不够,比如,可以在电脑上安装相关的软件协助去记事和调理时间,比如通过部门或者个人的助理去协调时间。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自己陷入到一般性的事务中去,一般来说,用于部门或者公司发展的思考的时间不能低于工作时间的四分之一,当然,也不要超过二分之一。

  其次,需要中高层经理成为个人规划的践行者。作为在职场多年的职业管理者,对自我的定位和未来的发展很重要,同时需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的平衡关系,因此越早找准自我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越能够把握自我成长的主动权,否则人到中年,心理负担会越来越重。除此之外,要在规划之外给自己适当的充电和成长的时间和机会,在不断的充电过程中也可以去对自我的规划进行修正、提升。

  再次,需要中高层管理者成为能力发展的修炼者。能力的提升不同于技能的提升,更多的是指在领导力、抗压力等方面的提升,除了培训和学习之外,在管理实践中多去观察和了解成功者的做法,除此之外,多对自我的个性进行时常的内省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提升和修炼手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包袱  包袱词条  经理人  经理人词条  应对  应对词条  职场  职场词条  怎样  怎样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