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东西方企业文化模式 创业初期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标准

        因此,中国式管理模式未来的特征可能不只是一种表现方式,但其主要表现特征却肯定有上述三个原理,既:变化论、矛盾论和中和论。这种结论恰好与《基业长青》书中所说的基业长青公司的主要文化特征高度一致,所以我们说,中国式管理模式必须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菁华,“以我为主,博采众长”是中国企业最终形成竞争优势之道,以西方制度管理为基础,以中国管理哲学为指导,只有文化的差异化,才是中国企业建立真正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根本。

        很多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时比较急功近利,试图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快速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一旦产生偏差,就认为企业文化太虚,没有实际作用。理性一点的就发出企业文化“看上去很美,说起来很甜,做起来很难”的感慨。如同知识本身不承载价值一样,为企业文化而建设企业文化基本上是徒劳的,企业文化不是一杯可以随时解渴的水。我们经常可以接触到这样的企业:有完整的企业文化手册、规范的制度文化和形象识别系统,却无法产生精神层面在企业行为上的有效反映,反过来也一样,二者无法对称。事实上,很多企业正是通过某一局部的取巧来建设企业文化,忽略了企业文化无形的存在和作用。不妨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流程上反思一下:通由有效的方式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作为种子要素孕育企业文化,在此文化中通过沟通信仰、传递愿景和从事所有企业实践,强化核心价值观,使全员认可并内化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形成持久的行为。可见,将一种意志统一为全体人的意志,再将这种意志转化为持久的行动,一定是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的。没有速成的企业文化建设,完整的企业文化手册、规范的制度文化和形象识别系统,甚至包括大规模的导入,仅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始。领导者行为、员工行为和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都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准则,一定时期以后,以鲜明价值观为核心的强势企业文化形成,在这种鲜明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有效指引下,企业员工按照意志的行为准则行动并自我激励,这种激励的效果是巨大的,而且是长久的。另外,企业文化就像空气一样存在于组织之中,它的存在远胜于有形的规范,企业的行为不可能全部用文字规范下来,只有依靠文化的力量才能实现。比如说没有文字规范当面领导域员工谈话时要用什么样的语气等等,诸如此类,远多过企业名文可以写下的,但企业恰恰会自己形成一种或优或劣的文化规范,很自觉,很统一。

        实际上,正确的做法是,不仅要将企业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而且企业文化理念要从员工行为上提炼,通过公司制度塑造。因此核心理念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次是互相作用的。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有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形象与形象性活动三个要素。共同价值观是指企业员工或群体成员分享着的同一价值观念。这一概念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价值观念灌输到整个企业中时,企业就会存在独特的同一性。这种独特的同一性将构成这一企业中员工与另一企业中员工的明显区别。行为规范是企业或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它可以由企业或群体正式规定,也可以是非正式规定。企业或群体为了做到别具特色,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影响企业或群体的决策与行动。企业文化还是一种非正式的规则体系,指示人们在大部分时间里应如何行动。企业文化还是组织成员共享的信念与期望模式,推动着企业行为规范的形成。企业中的行为规范,就是这样按照企业所期望的方式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包括企业文化形象的塑造与建设。在企业中,形象也用来表示企业的共同信念、价值与理想。因此,各类企业或群体都十分注重运用形象与形象性活动来创建、宣传、发展企业文化,同时,也以形象与形象性活动来统一、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企业的形象与形象性活动对职工形象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决定性的。因此,企业的形象与形象性活动是影响该企业文化形象的重要因素。提升企业文化形象的建设能力,就是要求经理人在对自己企业所处的民族文化、行业文化的自觉体认的基础上,加强企业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以及企业形象及形象性活动的建设能力。

关键词:东西方企业文化模式,创业初期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标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文化  文化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  东西方  东西方词条  初期  初期词条  重要  重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