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苗族四月八

苗族四月八简介

  贵州贵阳附近苗族民间传统纪庆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四月八日。

  节日那天,贵阳、龙里、惠水一带的苗族群众身着鲜艳多彩的民族服装云集于贵阳市喷水池周围,举行欢庆活动。男子头缠青布,穿对襟或右大襟的上衣及裤脚绣花的长裤。女子上着绣花“盛装”银衣,上面缀满银泡、银铃、银瓜子等银饰;下着一条仅一尺左右的百褶短裙,腿上裹着绑腿。他们耍狮子、舞龙灯、练武术、吹芦笙、唱花灯,喜气洋洋。漂亮的姑娘们围着吹芦笙的小伙子跳芦笙舞。有的小伙子一边吹奏芦笙,一边快速旋转、矮步、倒立,做出许多高难动作,吸引观众一阵阵的喝采。各种文娱活动从早进行到晚。明月升空,苗族青年或吹笛弹琴,或吹笙跳舞,或对唱山歌,依然意兴十足,久久不散。

  关于节日的由来,苗族民间传说有不同的解释。其中较为流传广泛的说法,是说古时候苗族祖先一直聚居于美丽富饶的“格罗格桑”(今贵阳)一带,生活丰衣足食,十分幸福美满。可是,官府不让苗家安居乐业,经常派来兵马侵扰劫掠。当时,有个名叫“亚努”的头人英勇善战,在他的带领下,苗族群众打垮了官府的多次进攻。然而,不幸终于降临。在一次战斗中,  “亚努”壮烈牺牲。人们把他埋葬在“嘉八许”,即贵阳喷水池附近。从此,每逢“亚努”的忌日,农历四月八日,苗族人民便来到这里,对这位民族英雄加以缅怀追念,久而久之,遂演变成如今的纪庆节日。

  亚努是古代苗族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曾率领民众抵御宫府的侵犯,后因寡不敌众,于四月初八牺牲在今贵阳附近。为了纪念亚努,贵阳附近的苗族在每年四月初八这一天举行隆重纪念活动。身着盛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贵阳喷水池旁,吹笙奏笛,对歌传情。同时还进行耍狮子、玩龙灯、打球、比武等娱乐活动。在辉煌耀眼的灯光下,小伙子们的芦笙表演变幻莫测,引人人胜。他们一边吹奏芦笙,一边做快速旋转、下蹲矮步、倒立等各式动作。曲声悠扬不断,手舞足蹈。

  湘西凤凰、吉首、保靖、花垣、古文等县的苗族中还流行“接龙舞”,是一项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民间活动,多在节日举行,尤以“四月八”最为隆重。相传苗家太阳山上有四十八条真龙,主管苗区行云降雨。苗族青年吴梁雄说当今皇帝不是真龙天子,太阳山的龙才是真龙。皇帝闻后大怒,立即派兵去太阳山斩断龙脉,从此后苗家年年受旱。吴梁雄找来风水先生,风水先生告知只要大家拿着碗,带着雨伞,到洞庭湖舀一碗水放在堂屋里,龙就会回来。从此人们盼龙降雨时便成群结队去接龙,并形成了风俗。接龙舞由200名青年男女共同表演:男子穿青衣青裤,一手持青伞,一手持蓝绸;女子穿花戴银,一手持花伞,一手执黄绸。“龙师”手持瓷碗,边敲边唱在前作引导,后有两人各执红、绿旗帜,接着便是由青年男女组成的巨大龙身。女子在前,男子尾随其后。龙身沿着曲折的山道婉蜒而行,行至水塘边,花伞青伞突然打开,黄绸青绸迎空飘舞,远看恰似巨龙飞临,吞云吐雾÷扮作龙身的青年男女还要默契地表演鲤鱼跳龙门、二龙抢宝、丢粑粑等动作。

  接龙之后,还要举行闹龙、安龙等活动,以祈求幸福吉祥永驻村寨。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贵阳郊区及附近地区成千上万的苗族人民,穿着鲜艳的服装,从四面八方来到贵阳市中心喷水池,欢度苗族的传统节日“四月八”。

  相传在很早以前,苗族有个部落住在贵阳城郊的花溪一带。这里土地肥沃、人们勤劳,年年丰收。

  有一年蛮武部落的人来侵占花溪,苗族老人古波养六和青年后生竹狄弄为保卫家园,带着人马进行抵抗。双方交战三天三夜,打得天昏地暗。古波养六和竹狄弄不幸于农历四月初八阵亡,安葬于贵阳喷水池。从此,苗家每年这一天都要带着各色儒米饭和其它食品,成群结队到喷水池吹芦笙,唱歌跳舞,以示敬仰和凭吊。代代相传,四月八就成了传统节日。

  节日这一天,喷水池一带张灯结彩,商店和饭店的商品和食品格外丰富。从清晨起,贵阳市郊和邻近的几个县的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有的乘火车、汽车,有的骑自行车或步行,成群结队地向喷水池涌来。下午,喷水池人流似海,一支支芦笙和笛子发出轻快优美的声音,姑娘们环绕着吹芦笙的小伙子跳起欢乐的舞蹈,美丽的贵阳山城沉浸在歌海之中。夜幕降临,华灯璀璨,欢度节日的各少数民族男女青年,依然成群结队汇集在喷水池街心花园边;有的互相对歌,有的吹奏萧笛,欢乐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深夜。这一天,在北京等地工作和学习的苗族同胞,都要按照传统习俗欢度自己的佳节。

  “四月八”是贵州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但各地的意义不同。贵阳等地,是纪念为民族利益而在今贵阳喷水池一带战死的先辈英雄古波扬鲁和祝狄弄。据说苗族古代首领古波扬鲁和祝狄弄率领苗族群众同统治阶级进行英勇的反抗斗争,在今贵阳喷水池附近英勇牺牲,牺牲那天正好是农历四月初八。以后,这一带的苗族人民为了纪念英雄,就将四月八这天定为自己的节日。

  “四月八”这天,贵阳邻近的惠水,龙里、开阳、修文、清镇等地的苗族,各家各户都要将蒸煮的糯米饭染成黄、绿、紫三种颜色,做成乌米饭送给来过四月八的亲朋好友;青年男女则背着乌米饭,携带笛子和芦荃,成群结队地汇集到贵阳喷水池附近举行纪念活动。在铜仁、松桃一带,“四月八”这个节日原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牛王节”,后因湘西某年有位苗族起义首领亚宜在这天牺牲,于是就逐渐演变成纪念这一英雄的节日了。节日规模也很大,活动内容有传统的接龙舞、龙灯舞、花灯舞、狮子舞、鼓舞以及上刀梯、摔跤、打秋千等节目。黄平苗族的“四月八”,则是为纪念祖先开拓飞云洞名胜。据文献记载,飞云洞建于明朝正德初年,最早由苗族潘姓开拓。每年四月八这天,附近几十里的苗族都要来这里游乐一天,以示纪念。紫云苗族的“四月八”,传说与贵阳相同,实际内容却是“牛王节”。道真、务川一带苗族的“四月八”,则与佛教影响有关。

苗族四月八的传说

  “四月八”是贵州许多地方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其中以贵阳地区最为隆重。每年阴历四月八日,贵阳市近郊和惠水、龙里、修文、清镇、开阳、息峰、平坝、安顺等市县的数万苗族及部分兄弟民族群众,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向贵阳市中心的喷水池(旧称铜像台)一带欢度自己的节日。这天,街上到处张灯结彩,人们喜气洋洋,敲锣打鼓,玩龙舞狮,载歌载舞。晚上,人们云集在街心花园附近,吹起芦笙,翩翩起舞。有的在路灯下漫步街头,或聚集在一起谈古论今。一些青年男女则通过节日对唱山歌,相识相恋,欢乐气氛直至深夜。

  “四月八”来源于民间故事。相传很早以前,贵阳叫黑羊大管,苗语称“格罗格桑”。那时,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人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叫古波养六。他带领子孙在泽溪坝(今贵阳市小宅吉)一带开荒种田,后又在螺丝山(今贵阳市阳明祠一带)劈草种地。由于老人和儿孙们的辛勤劳动,加上风调雨顺,庄稼年年丰收,他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但是这一带野兽很多,经常夜里出来糟蹋庄稼。一天晚上,古波养六带着弓箭去地里巡视,到了深更半夜,老人发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在地里吃庄稼,便开弓射了一箭,那黑东西一连发出几声惨叫便奄奄一息了。第二天早上大家一看,一条猪龙硬邦邦地躺在地里。

  古波养六叫几个小伙子把猪龙抬到村里,剥皮剖肚,通知各苗寨的男女老幼前来吃猪龙肉。猪龙肉一煮就熟,也很好吃,惟有猪龙心越煮越硬,刀砍不进,斧劈不开。古波养六见此情况,想起老辈讲的话:猪龙心是个宝贝,可以用它来测定天气,放在水中,天就下雨雪,放在干处,天就要晴。于是他把猪龙心收藏起来,根据庄稼的需要来变换天气,这样一来,庄稼长得更好了。此后,苗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古波养六十分高兴,带领儿孙们在嘉坝西(今贵阳喷水池)修建了一个跳花场,让男女青年们在这里唱歌跳舞,喜庆丰收。格罗格桑人过着富裕生活的事情让河都雾部落头人胡丈郎知道了,他非常眼红,就带领人马来攻打格罗格桑,想用武力占领这个地方。这个消息被古波养六知道了,他急忙把猪龙心放在水里,天上立刻下起了大雪,一下就是七天七。夜,把许多前来攻打格罗格桑的河都雾人马冻死在冰天雪地里。胡丈郎的阴谋惨遭失败。后来,胡丈郎得知格罗格桑有个神奇的猪龙心,非常羡慕。一天,他派两个人装扮成货郎,挑着日用品到格罗格桑来卖。这时正是农忙季节,男人们都到庄稼地里去了,只有妇人们在家。货郎对保管猪龙心的妇人们说:“听说你们有神奇的猪龙心,我们想开开眼界,把这个宝贝给我们看一看吧。”妇人不知是计,把猪龙心拿出来,给他们看。两个货郎仔细看后,便将猪龙心退还。他们回到河都雾,将他们探到的情况如实报告给胡丈郎。胡丈郎听了暗暗高兴,便吩咐手下仿照猪龙心做了一个,这个假猪龙心做得和真的完全一样。过了几天,那两个货郎又来到格罗格桑苗寨做生意。他们找到上次那个妇人说:“我们还想看看猪龙心。”妇人听了,毫不警惕,又将猪龙心拿给他们看。货郎看着看着,趁妇人不备,将猪龙心调换了。

  胡丈郎骗到猪龙心后,仍不满足,他决定再次攻打格罗格桑,要把那块肥沃的土地抢占到手。古波养六得到这个消息,立即将猪龙心放在水里,谁知猪龙心却不显灵了,接连出了七天太阳。经他反复查询才弄清真相,猪龙心被胡丈郎派来的人用假的调换了。古波养六见势不妙,立即组织苗寨老少商议,决定奋力抵抗敌人的侵略。他们扛着梭镖,拿起弓箭,顽强拼搏,英勇作战,双方互不示弱,连打了三天三夜。终因敌人人多马壮、粮草充足,格罗格桑人被敌方打败了。古波养六眼看情况不妙,便将老弱病小疏散到波坝沟去,他带领队伍继续抗战,战斗又进行了一天一夜,打到嘉坝西时,古波养六不幸中箭牺牲了。大家强忍悲痛把他就地安埋后,突破敌人的层层包围,也退到了波坝沟。从此,胡丈郎侵占了格罗格桑。这天正好是四月初八。

  古波养六的后代逃至波坝沟一带后,开荒种地,辛勤劳动,重新开辟了新的家园。过了九年,苗家出了个智勇双全的后生祖德龙,他决定收复格罗格桑这片地方。他积极组织人马,于四月初八那天和榜构劳分兵两路秘密出寨,向格罗格桑进军。祖德龙带的这支队伍作战有方,一连打了好几个胜仗,一路杀死了许多敌人。经过几个回合的搏杀,收复了嘉坝西一带。这时,祖德龙见南山那个方向的队伍没有动静,便带领队·伍打杀到南门。原来,榜构劳率领队伍抵达南门时,看到一家酒店,便进酒店喝酒享乐去了,胡丈郎趁机逃跑。祖德龙得知此事,火冒三丈,正想严惩榜构劳,这时胡丈郎又带着队伍反攻过来,祖德龙遭到敌人的疯狂袭击,抵挡不住,只好边打边退。队伍刚撤到嘉坝西附近,祖德龙遭到了敌人的冷箭,他连中三箭,英勇牺牲在嘉坝西。随行将士只好忍住悲痛将他就地安埋。这天正好又是四月初八。

  从此以后,苗家子孙思念故乡—格罗格桑,怀念自己的祖先古波养六和祖德龙。每年四月初八这天,大家穿着民族服装,背着芦笙,手持箫笛,带着食品,汇集到两位英雄安息的地方—嘉坝西,吹奏芦笙箫笛,载歌载舞,表示对先人的敬仰和凭吊。由于代代相传,形成了苗家人民的传统节日。后来,布依族等兄弟民族的群众也于这天赶至贵阳,和苗族同胞共同欢度“四月八”。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苗族四月八  苗族  苗族词条  四月  四月词条  苗族四月八词条  
茶文化茶文化

 请坐奉茶妙趣横生

 言对青山不为青,两人土上去谈心。  三人骑牛少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  这是广为流传的一个谜语,打四个字,谜底是一句应酬语。  草木之中有一人,就是“茶”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