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100字

  《读书这么好的事》是一本由张新颖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一):读书这么好的事

  《读书这么好的事》,最早是本科时读过一个版本,当时读着就想买一模一样的收藏下来,正缺货,好在有新版本,赶紧买来。到现在从书架取下翻开,时间好像并没有流动,读着仍然感受到开阔、新鲜、畅快。书中依然有亲切而新奇的世界令人向往,似乎是书的魔法。 《读书这么好的事》大概是一本各年龄段读者都可从中受益的书。爱读书的人看着难免不激动。 现在出了精装新版本,也想分享给大家。不光想分享给朋友们,也期待以后的年轻人也可以读到,也许会给自己一些基础的人生态度与一些新的连接可能。尽管任何时候读到都不算晚,但愿读者与这本书,也因此与大的宇宙以及其中的自我,相遇更早,相遇更多。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二):《读书这么好的事》摘录

  贫薄的快乐令人讨厌,它败坏了那种开头艰涩、终而美妙的精神事物的滋味。 有一些人总是读二流的作品,因为这种作品一切都安排停当,让人一看就喜欢;可是,沉湎于这种轻易就能够得到的快乐,就丢失了再鼓一些勇气、再专心一点就可能获得的那种更高的快乐。人应该去高卓的乐趣。 人是靠辛苦的陶冶而成其为人的。他必须自己去赢得自己的真快乐,他必须自己配得上这快乐。先付后收,这是规律。 读书时放空大脑,把自己摆在较低的位置,天真的胡思乱想。若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需要有舍弃的勇气。 不求甚解,在我的体会里就是不急于把它提炼、概括、总结为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做起来是最容易的。难的是把感性的东西保存下来,那个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一个问题在你身上停留的时间越长,可能它给予你的营养就越多。有时候给予我们营养的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问题本身。所谓会意,一定不是干巴巴的、抽象的、可以概括成几条的东西。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三):你真的会读书吗?

  你真的会读书吗?——读《读书这么好的事》 文/凡悦颜 读书这件事,很多人会说容易,但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却是有一定规则的,每天翻翻报纸、公众号,或者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来的,都算不上。 张新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读书这么好的事》一书中写了有关读书与作者们的那些事,用通俗却中肯的语言与青年读者们探讨读书的意义,进而讲述到底该如何选书、怎么读书。全书包含上篇、下篇和外篇三部分共三十多篇文章,上篇是读书漫谈,针对读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系统说明;中篇和外篇篇幅较小,是演讲稿和“书的书”,有点内容总结和提要的意思。 书是人类共同创造、发展的见证,阅读对于前人的经验智识是一种传承,与此同时,读书更多的是人们精神上的给予,通过阅读,来印证自己、提升自己。生活需要安全感,除了身体、物质上的,心理、精神上的也不容忽视,这或许就是钱钟书夫妇河南下放时,条件十分艰苦也不放弃读书的原因。 读书分职业性和嗜好性两种,而关于读什么书,作者则更多的侧重嗜好性,也就是有自主选择权的。生有涯而知无涯,世界上的书太多,而我们所做的就是要寻找到“书的书”,读书要探寻书的系统,找到该系统下位于核心位置的书,进展起来也就事半功倍了。大家可以遵循从广入精的顺序,先确定自己喜欢的、想读的系统,再精读、深入钻研。 每个读书人都是一名侦探,要擅长用略读对书进行初步的判断,从而避免“踩雷”,而对于选中的书,作者推崇精读、写读书笔记,甚至有选择性的抄、背。当今社会,由于电子媒介的冲击,文字文化虽然有衰退的趋势,但真正的读书人还是应该沉下心。 沉下心去读书,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要有“空杯”心态。读书过程中做到虚心,才能读到书的好,而后从“无知”的角度去思索、质疑。阅读过程中,少一些功利心,不去想着读书能不能达到目的,反而更容易为以后为人处事打下基础,正如沈从文在保管古书、字画、文物的时候,潜心学习,才为以后从事古文物研究工作留下积淀。 真正的好书会陪他的读者一起成长,不同时期读同一本书,收获可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那些“书的书”,作者鼓励大家去读一些不是很容易读懂的书,因为太容易读的书往往和读者处在同一层次,读起来提升不大;只有多些耐心去读那些经典的、不太好懂的,慢慢把书中传达的与自身和现实社会联系起来,才能把书读活,书的价值也才能体现出来。 读书是件很私人的事,不同人、不同时间读同一本书,感受可能是不相同的。所以,读书人应该试着去组建适合自己的书单,阅读中也不要急于概括、总结,及时保存住那些独有的感悟与经验。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四):阅读这件事,该有自己的答案

  对于一个喜欢闲翻书的读者来说,阅读可能是一个抵达自我的途径,也可能是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或者干脆没有任何目的,只是想通过阅读,享受一点难得的独处时光。但即便是漫无目的的阅读者,对阅读这件事本身,也充满了纠结与疑惑。

  比如,怎样才算拥有一本书?粗读算不算是对作家以及文本本身的一种亵渎?如果算,那么是否只有重读才算得上是有意义的阅读?在网络发达的当下,阅读电子书与纸质书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作为普通读者,选择哪一种方式阅读比较合适?关于阅读的种种问题,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均根据个人化的读书经验,给予了坦诚的建议,《读书这么好的事》辑录了这些文章。

  他认为,只有阅读一本书,才算得上是拥有一本书,唯有阅读这一途径,才能“使书的内涵进入自己的精神和心灵”。谈到粗读与重读,他建议读者,如果“打算反复阅读一本书”,那么每一次阅读,都应当要细读,反复琢磨,反复体会。这样读书的益处,一是可以获取一本书的重要价值,一是可以满足自我的好奇心,但如果面对一份不值得阅读,又不得不读的文本,则可以用粗读的方式来完成。

  张新颖所谈论的问题和所给予的建议,说起来有些老生常谈的味道,书名《读书这么好的事》亦是人人会说的一句话,但张新颖在给出答案的同时,也列举了大量关于书和作家的故事,他带着问题去读书,将解题的脉络形成通俗易懂的文本,将他对于读书的理解娓娓道来,因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阅读的书,也是一本向读过的书的致敬之作——倘若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思考与认同,便不会有这样一本书摆在眼前,等待或正在被读者阅读

  从阅读一本书,到阅读一个作家,再到阅读这个作家写下的大部分篇章,这种近乎执着的阅读状态,只有真正拥有书的人才愿意去自觉地体验。当下,移动阅读日渐成为人们首选的阅读方式,不可否认“碎片化阅读”的阅读体验与纸质书相比更为便捷,但很多人仍坚信纸质书的书香是电子书无法取代的。这并非乐观,阅读纸质书,可以用个人化的方式做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通过阅读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享受到阅读以外的乐趣,进而形成个人的读书史。在碎片化时间阅读电子书,置身噪杂的环境中,则很难做到细读一本书,即使用APP做了“划线”、“标注”,也很少能回过头将阅读笔记整理成文字。

  归根结底,读书是一个人的事情,一个人的读书史只能由自己完成,所有有关阅读的问题,怎样读书,怎样愉悦地阅读,用怎样的方式去阅读,张新颖诚恳地给出了建议,在参考之后,我们应当形成自己的答案。

  有了这个答案,读书才会成为一件愉悦的好事。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五):数点梅花天地心

  如果要给《读书这么好的事》加上副标题的话,我必定是选这一句——“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复旦大学中文系张新颖教授所写的一系列关于“如何阅读”的文章汇编成了这本《读书这么好的事》,文中所罗列的观点及引经据典非常丰富。关于读书的乐趣,古今中外留下许多极具代表性的名句,在张教授这里都是随手捏来,营造出一个丰富的阅读世界。他用名人们的读书故事,来讲述读书的深意。似乎有意将自己置身世外,不直接告诉你“读书这么好”,而是用大量浅显有趣的故事来让读者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自然而然的形成“读书这么好的事”之观点。

  “读书是这么好的事吗?”总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而张教授从出版此书时的三十五岁到再版时的五十岁,每次都能给出很肯定的回答:“读书是这么好的事”。读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读书有多好?是难以量化的一个问题。如果同样采取百分制,读书,能为你的人生加分多少?恐怕谁也难以给出一个统一的评分标准。读书,是一个太过于宽泛的概念,它无法像一纸证书为你提供什么凭证。读或者不读,人都可以活着。只是“活着和活着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有时甚至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

  张教授就是通过本书的一系列文章,试图给年轻的读者们介绍这种“活着与活着之间的差别”。读书有千万种理由,每个人心中的理由不同,每种读书的状态也不同,每本书的价值也不同,然而所有一切看到本质都可以用“读书这么好”来概括。作为师者,自然是“传道授业解惑”三者并行。如何更轻松更真切的去体会到读书的好,张教授也将方法与经验传授其中。如今一本书的标价,也许还比不上一杯咖啡一顿快餐,当书籍不再是稀缺与昂贵品时,张教授用钱钟书的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要看的书”。读书是好事,却要避免陷入“胡乱读书的无知”之中。当人人担心电子书、网络时代会冲击传统印刷书籍,品相、色香、神韵等也是张教授对于书籍的一种深情表白,却仍淡然的提到“不管怎样,我们都得应对现在和示来的新的挑战。应对挑战所包含的意思,一定是有所坚持,有所变化。”读到这句话时,对我的触动很深。这句话并不陌生,只是放在这里提出来,有一种很强烈的师者风范从字里行间跳出来。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我们总是想像着“天堂图书馆”的模样,并排林立的书,一本本触摸过去,一个个字读过去,书香味盈满整室,似乎有着某种读书所带来的特殊仪式感。而当这一切压缩在一个小小的电脑硬盘或是某个阅读器上,总不免让人有所失落与不适感。而“应对挑战”一词,足以将读书所带来的底气豪迈的展示出来。

  在这本书里并不会直接告诉你读书有什么意义,也没有什么捷径可寻,都是一些非常朴素的关于读书的二三事。有典故、有名句、有“笨拙”的方法,而“怀着平常心的普通读者常常能从书中获得的更多”,或许我们都做的,都是怀抱一个平常心,去体会“读书这么好的事”。书里书外连成一个宇宙,“数点梅花天地心”。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六):读书就是这么好的事儿

  读书就是这么好的事儿

  东北话最爱儿化音,好事儿,去哪儿,什么活儿,听起来活灵活现的,又亲切。张新颖老师的《读书这么好的事》让我读起来,就变成了“读书这么好的事儿”。语言的魅力不可言,读书的魅力更是妙不可言。这本《读书这么好的事》一版再版,关于读书的事儿,真的是讲也讲不完。

  张新颖老师一九六七年生于山东,是复旦大学的中文系教授。曾多次获得各种文学奖项,著有多种现代文学著作,如《沈从文的后半生》、《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等,另著有多种文学评论集以及散文随笔等。《读书这么好的事》就是其随笔的一种。

  别小看这一本小册子书,它从多方面讲解了读书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为什么要读书,怎么读书,读什么书,读书的追求等等,浅显易懂,是一本非常合适关于读书的入门书。全书分成三部分,上篇《读书这么好的事》,下篇《读书这件事》以及外篇《关于书的书》。上篇主要取材于作者发表在报刊上关于如何阅读经典的文章,下篇和外篇是集合了作者的演讲集,向读者传达关于读书的价值。阅读难度不大,信手拈来的语言清新隽永,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刚入门的读者阅读,借此提高读书的品味和兴趣。

  名人谈读书,名人的读书笔记,也是多的数不胜数,读书这件事情,古金往来,都是老生常谈,好的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优化人的人生价值,在未来的道路上可以为许多迷茫的人指点迷津。尤其对于价值观尚未形成,或者容易受到诱惑的年纪,不恰当的书所引起的不恰当的价值观导向也是非常不利于正确观念的形成。在有意识的、有方向的引导下,多读书,读好书,将会是受益终生的事情。而名人的影响力较普通人影响大得多,借助名人的影响力将正确的读书方式,读书的取材以及读书的价值传播下去,这也是借花献佛,手有余香的好事情,所以名人谈读书,能使不少初级入门的读书人减少不少弯路,多读不少好书。

  关于读书的意义,作者也认真谈到:“读书,在一个重要的意义上,就是一种朝向自我、理解自我、产生自我意识、形成和塑造自我的运动过程。 读书和成长,重叠和融合。”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而知识的获取渠道,主要还是通过读书获得的。人格的塑造,人自身价值观的形成,自我认知,在读书的渐行渐近的过程中,逐渐合二为一,要说这世上真正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知识必定是其中之一。读书的意义,大约在于此。

  如今信息爆炸,好书也是层出不穷,很多读书人都犯上了“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毛病,书读的越多,越来越觉得太多好书没有读。这样,反而使读书这么好的事情,变成了一个苦差事。而作者则提出,要找到合适自己的书,即使是好书,不合适的,如同食不下咽一般,反而不美。选择,也是读书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哦。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七):《读书这么好的事》:好读书,一种生活方式

  文/吴情

  喜欢读书,不自觉也喜欢读谈读书之书、谈藏书之书。谈读书之书,市面上并不少见,比如在美国畅销一时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等,大批评家同时也是大书虫的哈罗德·布鲁姆,也曾就读书写过一本《如何读,为什么读》,深得不少中文读者青眼。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消费文化的盛行,阅读,似乎遇到了危机,“读书无用”之类的论调此起彼伏。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点,谈论读书,或许诚为必要。

  《读书这么好的事》,复旦大学中文系张新颖教授著,一本“资深读者”谈读书的半生心得。张新颖教授以研究沈从文为主要旨趣,已出版《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九讲》《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等作。当然,沈从文之外,张教授想必也涉猎了不少中西方文学名家的作品,从《读书这么好的事》中所涉及的来看,至少包括蒙田、弗吉尼亚·伍尔夫、托马斯·曼、约瑟夫·布罗茨基。

  不少人抱怨现在没有闲暇/时间、心境读书,事实果真如此吗?在张新颖先生看来,不管是将读书这件事看得过轻还是过重,结果都是一样的:不读书。他认为,“读书没有理想的大环境,也没有理想的小环境,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不读书的理由,而任何理由都不是真正的理由。”反过来,“想读书的人却不肯浪费一切可得的时间。”(《不读书的种种理由》)因此,与其为不读书找借口,不如试着为读书创造理想的内心环境——全面对书敞开,怀抱热情。

  不少人觉得读书太过枯燥,实在无聊。可细细想来,这是书本身带有的特征,还是读者自己的领悟力不足所导致的呢?全知视角的肥皂剧固然生动,人物命运往往看了开头能预知结尾,但这对个体心智的成长,又有多大益处呢?生活在复杂的现代,每个人所能体验到的生活,着实有限,可通过读书,读者往往能走进不同人的生活,认识到不同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平生遭际等。在某种程度上,“读书是一个朝向自我的过程,是一种向着自我可能性的运动,”(《留在我们身上的种子和朝向自我的过程》)保留了自我成长的轨迹。

  不少人想着,不读书,照样可以过活,也许还可以活得更好。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毕竟,一方面,读书并不是万能的,有些人将读书视为逃离现实的途径,沉浸于书中刻画出的虚拟/想象世界,放逐了现实世界,结果连基本的为人处世之理都难以掌握;面对这样一类人,张先生的看法是,他们并不是真正优秀的读者,因为他们不能“把书本和宇宙融为一体”,他们每个人的心灵,并不是“一个没有边界的生生不息的世界,一个大的宇宙”(《阅读者从书中抬起眼来》)。另一方面,尽管读书让人思考现实历史、人生宇宙,产生很多无解的疑问,进而使人困惑或失去对生活的热望,但这对个体生命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活着并非一切。

  当前的现实却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忙着赚钱,忘记了精神家园;房价居高不下,书籍却极其便宜,即使这样,还是没有多少人读书;我们沉醉于没有多少营养的俗套肥皂剧,忘却人世间还有一大批经典需要品味、致敬、对话,进而促使我们反思生活。读书,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贵族式的享受,但前提是你知道该如何读书。书中不一定有黄金屋,也不一定会有颜如玉;读书不能保证你容颜不老,也不能保证你健康长寿,但是,不读书的人生,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八):张新颖:新版后记(2017年)

  今年春天,参加一个活动,一位中学教师向我提问: “出版《读书这么好的事》的时候你三十七岁,今年你已经五十了,你还觉得读书是这么好的事吗?”

  她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一是我没有意识到书最初出版时候我的岁数,二是我大概有意识要忘记我现在的岁数。经她这么当头一问,我不得不在心里做了一下加减法。

  实际上还要早,二〇〇一年,也是春天,我三十四岁,轻松愉快地写出十八篇谈读书的文字,组成一个小整体,成为《人文知识读本》的一部分。二〇〇四年, 出版单行本,起名《读书这么好的事》。此后,这本小书经不断补充,出过几个不同版本。

  蒙上海人民出版社诚意,如今又出此书的新版,趁此机会,我想重复对那位老师的回答:我仍然觉得,读书是这么好的事;只是,五十岁,比三十七岁的时候, 更懂得,读书是这么好的事。

  不过,说实话,我心里真不觉得写这本小册子已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每当想起这本书,我总以为是不久前——去年,或者上个星期——才写的。现在,这本书印出来,我也会以为,这是一本新书。

  张新颖

  二〇一七年六月六日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九):做一个“心怀宇宙”的“普通读者”

  说起读书,从小时候懵懵懂懂地无图不读,到后来书页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也能看得心头快意,似乎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又似乎只是一瞬,忽的一下,就已经对书撒不开手了。故而,读起张新颖教授的《读书这么好的事》倒是生出了许多亲切来。

  张新颖作为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在《读书这么好的事》中讲起读书,言语间除了对于书饱含的热忱,说起读书来,也是循循善诱、通俗易懂。其中提出的对于读书的看法、指出的一些问题、提到的一些例子,仿佛都是在与曾经、现在这个读书的我相遇、重叠,又暗自错开,向着未来那个更会读书的自己,再次启程,直到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阅读者。

  什么是真正优秀的阅读者?张新颖老师在书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中均指出是“能够把书本和宇宙融为一体,他的心灵是一个没有边界的生生不息的世界,一个大的宇宙”,这样得到的好处是“个人就不再是孤单的个人,心灵就不再是孤单的心灵,人生也会在丰富的联系中变得越来越充实、有意义。”但我个人看来,要成为一个“心怀宇宙”的读者,前提是成为一名“普通读者”。

  过去的我总觉得,做一名普通读者,是对于自身所学专业的“不负责”,因为给人的感觉始终是以一种“门外汉”的身份,游离于读深读透的界限之外。但在《读书这么好的事》中,张新颖却给了我对于“普通读者”不同的解读方式。她认为:

“如果只是为了将来成为一个作家、一个学者,一个一定要在某个方面取得成功的人而读书,径直朝那个明确的目的奔去,读书也同样变成一件苦差事……怀着平常心的读者从书中获得的常常更多……在这个过程中,读书本身变成了快乐的事,而不只是在经过漫长而痛苦的读书过程达到目的之后,人才快乐。”

  读书的乐趣可见一斑,它更多源自于一种无目的的快乐。这让我莫名想起过去每每到期末考试,要复习的书总是看不下去,读书的乐趣在功利性极强的考试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倒是那些曾经不以为然的闲书,很快就能看得津津有味,很是入神。

  但“普通读者”也有需要克服的“通病”,比如总是给自己不读书找理由,一定要找个特别的好环境才读书,却殊不知“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比如把读报纸这样收集碎片信息式的阅读,也看作是读书,而下意识地忽略对于那些读起来较为困难的经典名著,殊不知这实际上是一种“高卓的乐趣”;再比如读书读得多了,就开始飘飘然起来,殊不知“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

  除此以外,张新颖教授也介绍了不少读书的方法,比如在使用和阅读工具书上,张新颖认为不应该只是把工具书当做工具书,认识应该意识到它“最大的特色是包罗万象”,可以让人“一翻解万难,俯仰终宇宙”;读书就要做“书的侦探”,要为自己设立一个不滥读的原则;要写出有特色、真正能帮助到自己的读书笔记;要学会重读、学会找出“书中的恒星”……这其中有不少做法,我都实践过,坚持过,亦或是如今依然在坚持;其中也有不少看法,曾经不以为意,如今想来,却又觉得在理。

  但不管怎样读书,不管怎样爱读书,每个人的读书方式和读书习惯都是不可复制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阅读者,心怀宇宙也好,成为一名有平常心的普通读者也罢,实质都应该是和自身的成长重叠并融合,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亦或是像鲁迅先生在《青年必读书》中说的那样:“读书读书之间的区别,一种是与‘实人生’离开,另一种是与‘实人生’接触,想做点事。”

  想做点事,也是好的。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十):重读,仍是一本新书

  距离《读书这么好的事》初版上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距离第一次读这本书,也过去了近十年,而当再次捧起这本书,却仍然被深深吸引,这大概就是书的某种魅力,历久弥新。上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初入象牙塔,端坐在窗明几净的课堂中,聆听刚过不惑之年的张新颖老师在讲台上说沈从文、读新诗,有时他上课会忽然沉默下来,沉浸到书的世界之中,而一晃之间,张老师已年过半百,而作为读者的我们,竟亦离其创作这本书的年纪相差无几。遇见一本好书,就像昨天才遇见,今日又重逢。唯一不曾改变的,大抵便是无论对于作者还是读者,都坚信:读书真的是这么好的事。

读书的意义:走出舒适区

  《读书这么好的事》作为一本文集,虽然并不厚,但收录了不少张新颖对于读书的感悟。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上篇是关于一个爱书人的随笔选集,有关作者、有关人与书的关系;下篇则是一次关于书的演讲,娓娓道来,仿佛回到大学课堂,让人感慨自己读的书不够多,读书之路仍漫漫。

  读书的意义与幸福,首先在于“读”。如张新颖所言:“拥有一本书的真正意思是:阅读它,通过阅读使书的内涵进入自己的精神和心灵”,唯有通过大量真正的阅读,才能渐渐提升读书的境界,最终收获“巨大而丰富的心灵”。

  书籍对于一个人的意义,与周遭的环境、个人的际遇皆息息相关。在苦痛时代的读书人,将书作为生命中的最后一张护身符,在痛苦中读,却同样容易高估书的意义,如巴金那种“把心烧成灰”的夸张经验,怕是可遇不可求;更多时候,如若能感受到书中场景与个体生命经验产生强烈的共鸣,沉浸其中,与书对话,大抵已足够幸运。

  生于平静而物质大丰富的幸福时代,我们读书的激情其实极容易被其他诱惑所冲淡,我们无法轻易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可以拥有选择读更多书的权力。读书的志趣,分为“高卓的乐趣”与“贫薄可怜”的快乐,前者过程坎坷,却能够让读书人不断积累与提高,后者则永远位于舒适区,与读书人一起沉湎于浅白的愉悦,停留于思想的原地。

  要想让读书变得更好,自然不能满足于后者,而要不断挑战自己,如张新颖教我们的那样,第一是去找到那些领域中的“核心书”,它们读起来虽然不会那么容易,却如恒星一般照耀读书的银河系,成为读书的钥匙。就像读现代文学,读完了鲁迅,对于理解很多作家,都会颇有助益,一通俱通。第二则是读一些从未读过的书,涉及一些未曾到过的领域。我至今还记得在现代新诗课的开场,张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如果你们现在不试着读诗,也许一辈子都不会读了,但你们一旦挑战了自己,也许就爱上了它。

  而所谓书的难易,人的舒适区,本是动态的过程,“若干时日之后,你再回头看这本你费了很大力气也没有完全读懂的书,说不准你会觉得,这本书很容易懂嘛——这个时候的你,和当初的你,已经不一样了。”

没有值得粗读的书,只有值得一读再读的书

  作为一个一年能够读上百余本的读书人,有时难免会急躁,读书贪快而粗略,自以为以量取胜而沾沾自喜。张新颖老师在书中则给像我这样浮躁的读书人敲响了警钟:“一本书如果值得去读,那你就仔细地去读,如果不值得去读,那就干脆不要读。不要指望通过粗枝大叶的方式去获得真正的价值。”

  我们怎样对待一本书,它便将以同样的姿态回馈与我们。不读烂书,更不能把好书当烂书读,浮光掠影般去临幸一本书,自然无法感悟到其中的深味,甚至错过其中最为重要的价值,那是一种读书的苟且。同时,对书好的另一方面,则是对书不要那么功利,获得信息不是唯一的目标,甚至不是主要目标。

  能在网络时代坚持读书的人,本来便有一些笨拙的精神,有时候学学古人,把喜欢的和精华的部分抄写下来,亦会得到别样的收获。张老师关于抄书的观点,在经过实践后,确实感同身受,翻书就像“坐飞机”,抄书就像“走路”,如本雅明在《单向街》中描述的那样:

  “坐在飞机上的人,只能看到路是怎样穿过原野伸向天边的,徒步跋涉的人则能体会到距离的长短,景致的千变万化。他可以自由伸展视野,仔细眺望道路的每一个转弯,犹如一个将军在前线排兵布阵。”

  对于读书而言,要点不一定比细节重要,与文字互动,会有独特的收获与感悟。就像一定要踏上那片土地亲眼见证与感受一般,任何人的读书笔记与书评都无法代替我们读原典,那些像旅行攻略,可以启发和指点我们,但终究只是参考,绝不是全部。

  为了汲取一本书中更多的营养,重读则极有可能别有洞天。“读一本已经读过的书,并不仅仅是为了怀念的感情需要,如果你能够从它那里不断发现以前未曾读出的新东西,其实你就是在读一本新书”。在这次重读《读书这么好的事》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了更多关于布罗茨基的好,上一次阅读时,还没有读过《小于一》,也没有接触过任何关于这位伟大诗人的作品,所以书中关于他的文字,多是一带而过地忽略了,这次重读,则感到书中对他的评价,好像浮现在诗句旁边,印进了心里。张老师引用了诗人的自述:“我是我所读过和所记得的东西的总和。一旦我不记得了那些东西,一旦我成了街上的普通人,任何人都可以捅死我也不会造成很大损失。但是只要我记得,我就是件珍品!”这段几乎狂妄的文字,如果与诗人的经历相互注解,便能理解这种孤傲,那是岁月与诗书赐予他的洗礼,“骄傲充分显示出了一个人的尊严”,在有如《1984》中极度严酷的世界中,“不读书,就放弃了获得这种尊严的机会。”

与作者相见,幸运亦不幸?

  关于书与作者的关系,张新颖在书中举了一个极为出名的例证:钱钟书如是拒绝一位在电话线上求见的英国女士——“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而这件事情的另一面,同样成立且有家喻户晓的证明:布罗茨基再次登场,他与前辈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的会面堪称文坛佳话:“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体验,发生在文本之外,带有某些神秘性,却也是最切实的。”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其实见到作家的机会全凭运气,如果作者是如张新颖这样熟悉的师长,在阅读的时候,对于文字会有一层亲切感,想起课堂上的种种,作为文本的互文,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假若对作者一无所知,其实亦并不打紧,在完成作品后,大部分的作者已然抽离,而作品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主体。那些关于作者的场外因素,是锦上添花,却不是必不可少,甚至可能以先入之见的模样,打扰了阅读的纯粹。很多时候,享受文本本身,也是读者的幸事。

  一书如一友,我们未必有机会或者需要与作者为友,而能够直接与书为友。每一遍重读,就像重新认识这个朋友,他的智慧,蕴藏于文本之中。也许正如卡尔维诺说的那样:“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的一切东西的书”,“它把现在的噪音调成一种背景轻音”。

  对于爱书之人,遇见好书本身便是一种幸运,而在一遍遍重读之中,渐渐地拥有这些书,以读书向作者致敬,以拥抱生命。最后愈来愈发现,读书就是这么好的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这么  这么词条  读书  读书词条  100  100词条  
美文

 「哭」让人记忆深刻

时不时的,总是想起那两个「哭脸」,提醒我,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每次回忆起那些画面,总是依然那么的悲伤。人要爱护身边的东西,因为拥有了你的爱,她们就会有灵魂,她们...(展开)

美文

 结婚一年

 结婚一年了,忙着上班、下班;赚钱、吃饭,不是老婆的提醒还真不知道,日子已经将我们的婚姻从新到旧的翻转了一个轮回,记得恋爱时第一次约会、第一次送花、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