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王自亮专栏 |出了小村,就没有这么好的烧饼了

小时候,家乡是个市集,有两家烧饼摊,一个烧饼田,一个烧饼五。烧饼田是因为姓田,烧饼五是因为排行老五。

烧饼田老实憨厚,两口每逢集市,就推了架子车去街上打烧饼,那摊点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夫妻俩人一个和面,一个炕制。从不言语,却配合得那么默契。

丈夫把烧饼按压好后,就放到旁边的铁炉里。取出来,圆圆的,像一个太阳。一面白,一面黄。一面硬,一面软。又如同一个铜锣。

那黄的一面,圆鼓鼓的,中间洒着很多芝麻粒。

吃起来,甜甜的,里面还很甜,说是抹了蜂蜜。烧饼田的烧饼还有一个绝活,就是掰开来以后,中间会有一个白白薄薄的圆形的饼芯。就像烧饼的舌头。

这饼芯也特别好吃,我最喜欢。

而奇怪的是,除了烧饼田,我在其他地方吃烧饼,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饼,里面也没有了饼芯。

包括烧饼五。虽然他嘴巴很甜,像涂了蜜,人瘦瘦小小,却硬把东庙一枝花哄回了家。娶回了一个美丽的媳妇。但他的烧饼,真的不如烧饼田。

烧饼的制作说简单不简单,先要和面揉面醒面,这是力气活,半夜都要起来准备。面还要特别筋道。而这些,都是要提前做好的。每逢集会(小村逢七会,双日集),都要半夜起来和面揉面制饼,一大早,就要推了车子赶过去。在摊子上揉制烧饼,又是技术活。烧饼圆不圆、厚不厚、焦不焦、黄不黄,都影响着烧饼的品质和卖相。一点也含糊不得。好的烧饼,外酥里嫩,美丽丰满,如同红粉佳人,自然勾人馋涎。

人多时,家里来了客,总是要买些烧饼的。这些烧饼外焦里嫩,还有着一种甜。真是好吃。

看到后来的武大郎炊饼,我没有吃过,但想着怎么也比不上家乡的烧饼

就想起以前出长垣时,一个老者说的,多喝点豆腐脑吧,出了长垣,就没有这么好吃的豆腐脑和油条了。

是的,出了小村,就没有这么好的烧饼了。

烧饼里,更多的是乡情和记忆。

相较火烧,烧饼是温和的。火烧里面大肉大馅,又大油大盐。烧饼却很淡,淡中有一种甜。如果说火烧是英雄好汉,那么烧饼就是翩翩君子,因此,更受老人喜欢。年龄大的人,谁还喜欢刚猛、张扬呢?

王自亮,河南省长垣县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村  小村词条  烧饼  烧饼词条  这么  这么词条  专栏  专栏词条  没有  没有词条  
美食

 5位厨师长分享的30个厨艺妙招,...

外卖吃多了,或者过节聚亲朋的时候,总想一展身手做一顿好看又好吃的美味来。但是一下厨就开始不知所措。有时候即便照着菜谱去做,做出的菜肴也是差点意思。其实,这里面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