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草根NGO发展乡村教育的现状 ——以立人乡村图书馆为例探讨

 

草根NGO发展乡村教育的现状

 

——以立人乡村图书馆为例探讨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知识产权专业0841班  王恢复  201701

 

背景:2010年暑假,上海政法学院八名大学生组织了一支“权众社会实践队”,来到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固城乡的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二分馆张国栋图书馆,在张国栋图书馆进行了为期八天的实地考察活动,开展了夏令营活动,深入考察探究立人乡村图书馆的运转模式,采访了解立人乡村图书馆对当地中小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以此探讨像立人乡村图书馆这样的草根NGO对乡村教育的促进作用,并对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摘要:立人乡村图书馆作为一个由一群理想而又具有实用主义精神的年轻学者发起成立的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没有取得法人资格,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依赖于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仅凭借志愿的原动力为乡村募捐图书和经费,建设图书馆,为乡村中小学生开展精神教育,推动促进全民阅读。

 

关键词:立人乡村图书馆 草根NGO 乡村教育 发展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药能治病,书能医愚。阅读能使一个人心灵成长,全民阅读更是能使一个民族进步。我国目前的乡村问题,最根本的应该是乡村教育的问题。面对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如何广泛的开展乡村阅读,使乡村的中小学生成长为一个精神独立的人,是立人乡村图书馆所追寻的。由李英强等学者发起成立的草根NGO组织——立人乡村图书馆为乡村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为如何开展真正的乡村教育提供了有效的经验。

 

一、乌托邦式的草根NGO——立人乡村图书馆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 的非政府组织。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尤其不靠经济利益驱动。她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草根”一词直译于英文“grass roots”,意思是处在地方和基层,远离政府和决策者的民众。“草根NGO”是指那些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因各种原因没有能够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从而没有获得法人资格的民间力量自发组建的组织。

 

立人乡村图书馆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草根NGO组织,由一群理想而又具有实用主义精神的年轻学者发起成立的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没有取得法人资格,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依赖于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仅凭借志愿的原动力为乡村募捐图书和经费,建设图书馆,为乡村中小学生开展精神教育,推动促进全民阅读。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发起人李英强老师在北大演讲时提到:什么是“立人”?“立人”一词出自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定位是“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正常的人”,图书馆最重要的不是传播知识,而是帮助人建立怎样成为一个“人”的意识。

 

立人乡村图书馆目前在湖北、河南等地共建设分馆九所,每一个分馆有专职义工负责图书馆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并组织各类教育活动。目前,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活动主要有“核心书目”、“立人读书会”、“冬令营/夏令营”、“访问学者”、“立人选修课”等,为落后的乡村教育增添了活力。

 

二、“到你的家乡去做一个乡村图书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运作

 

立人乡村图书馆在成立之初提出了三条口号,其中有一条是“到你的家乡去做一个乡村图书馆”。这句口号是说立人乡村图书馆在乡村选址建设分馆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立志于促进乡村教育的当地人参与建设本地立人乡村图书馆。如果没有人愿意去家乡做,立人就不会贸然开展,因为立人希望图书馆能够长期存。

 

这样的一句口号,也反映出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长远计划,立人乡村图书馆并不是几个年轻学者一时心血来潮而发起的公益活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有着严格制度,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方式,准备长期发展进行的一项公益事业。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总部设在北京,总部设理事会,负责乡村图书馆计划的战略制定和咨询。有执行理事五名,负责乡村图书馆的各项计划和战略的执行。在各分馆都成立一个由本地主要捐资者和乡村教师代表、乡绅代表组成的理事会,让他们充分参与图书馆的建设,激活本地资源用于图书馆的长期发展。立人乡村图书馆总部负责宏观上的资源调配和管理工作,每一个分馆独立运作,有专职义工负责分馆的图书管理、财物报表等相关事宜。

 

立人乡村图书馆分馆大多选址在乡村的中小学校附近,甚至是在学校里,但立人乡村图书馆坚持独立管理,并不依附于任何政府、企业、机构。这使得其公益理念得以贯彻实施,不至于在运行中发生偏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社会公益组织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许多NGO组织开始将主阵地转移到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宣传组织的公益理念,号召网民进行捐赠。立人乡村图书馆也同样凭借网络平台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网络系统。立人乡村图书馆通过网络将捐助人捐助的图书、资金公布在网络之上,将自身的财物开支也公布于众,接受网民的监督,使捐赠的透明度大大增加,很好的保护了自己的公信力。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纯粹的民间公益组织,既没有在工商注册,也没有在民政注册。因此立人乡村图书馆在地方提供的任何活动都免费,包括图书的借阅、讲座,这一方面更好的方便了乡村中小学生的阅读,可同时也为立人乡村图书馆带来了资金上的压力。

 

三、在路上,我们携手共进——对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的几点建议。

 

在实地考察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二分馆张国栋图书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图书馆给当地中小学生带来了大量阅读的机会,书籍中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在孩子们年轻的生命中亮起一道开智慧的闪电,在孩子们年轻的探索中擎起一座灯塔,照亮方向,给孩子们以前行的慰藉和力量。 可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图书损毁率较高、当地农民持怀疑态度的种种问题。

 

(一)注册公益社团,取得法人资格

 

在考察过程中,始终有一个疑问困惑着我们。为什么这样一个优秀的公益组织没有去注册?

 

经过交流,我们得知,依照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要成为正式登记的社会公益组织需要有一个较为严格的门槛。注册一个地方协会要至少3万元以上资金,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是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以及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和固定住所的要求等等。最困难的是需要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由于草根NGO的特殊性,很难找到愿意为其承担监管责任的业务主管单位。而且,这类草根NGO为保持其行动理念不被限制或改变,本身也不愿意为自己寻找一个业务主管单位。就比如立人乡村图书馆就是出于这样一种担心,一直没能够正式注册为社会团体。

 

虽然很多地方政府对这种有社会积极作用的草根NGO采取“三不”政策,即“不承认、不甘于、不取缔”,但是这种游离于法律制度之外,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发展状态毕竟是不健康的,也阻碍着草根NGO的发展与壮大。比如立人乡村图书馆因为其不具备法人资格,无法很好的得到官方媒体的宣传,其活动影响力就很有局限性。而且在其募捐财物时,也有违法的嫌疑。

 

(二)加强宣传,主动推广公益项目

 

目前,许多草根NGO的宣传途径主要是通过自建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宣传,虽然宣传范围也较为广泛,但毕竟是属于一种自我宣传行为,其可靠性和公信力还是不足以使大众信服。因此,作为一个需要公众支持的草根NGO就需要加强和主流媒体的合作,主动推广自己的公益理念、公益项目。尤其是在大学生和退休老年人这两个作为公益事业的主要参与群体中,扩大自身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公益事业中去,并可以接受主流媒体的监督,增强自身运转的透明度,增强自身组织的公信力。

 

(三)增设科技实用型书籍专柜,全方位改革乡村文化氛围

 

立人乡村图书馆着眼于青少年教育的改良,并期望通过少年人来影响当地的成年人。通过我们在当地的考察发现,这一目标有所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许多孩子的父母很支持孩子多去图书馆看书,但自己本身却并不会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因为并没有适合他们的图书。

 

考虑到乡村本身的情况,立人乡村图书馆可以在馆内设一个专柜,专门摆放适宜当地成年人看的养殖、创业类的实用型书籍,并且组织专场培训等,这样既可以帮助当地群众致富,也可以鼓励成年人多去图书馆,从而影响少年人,以达到人人都进图书馆的乡村阅读氛围。

 

当成年人被科技实用型书籍专柜吸引之后,乡村的闲散人员会减少,赌博流窜现象会减少,对整个乡村的精神文明氛围起到了一定的净化作用,从而为青少年打造一个更为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且从成年人影响极具塑造性的少年人,效果应该会更加良好。而且通过科技实用型书籍专柜的设立,可以促进当地农民经济水平的增长,能够得到更多的当地力量的支持和帮助,使整个公益事业更迅速良好的发展。

 

(四)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完善规范化运转

 

每一个草根NGO组织都会在发展中遇到瓶颈阶段,使得自身的公益事业停滞不前,甚至直接导致组织自身的解散。如何保证自身运转规范,避免瓶颈阶段出现,将是立人乡村图书馆要完善的另一个方面。

 

现阶段,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转情况较为良好,整个制度体系也较为完善。但同样其潜在的弊端也会制约着其长远的发展。

 

通过考察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二分馆张国栋图书馆,我们了解到张国栋图书馆共有专职义工两人,负责图书馆的图书管理、财务报表等各项工作,资源管理、财务报表由同一人负责也是立人乡村图书馆专职义工不足的一种无奈之举,但立人乡村图书馆要想长期发展,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将人力资源、图书资源、财务管理等分开专人管理。同时规范与专职义工签约,确保不会出现义工坚持不下去,直接走人,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转。自身也要有一个长久、稳定的章程,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增强组织运行中的法律意识,以防止出现违反法律的行为,制约公益事业的发展。

 

(五)加强NGO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众多的草根NGO组织的建立,必然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社会资源和自己擅长的领域。如何优化这些社会资源,使公益组织间互通有无,发挥出社会力量的最大能量,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又是一个摆在所有草根NGO组织面前的一道难题。

 

不过好在,由心平基金会发起召开的第一届乡村图书馆建设及阅读推广研讨会已经发现关注并正在解决这一问题,希望研讨会能够真正加强NGO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发展我国公益事业。

 

当然,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譬如说专职义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降低图书馆图书损毁率,如何构建青年志愿者交流基地,如何培养一名优秀的有专业技能的、能够长期从事公益事业的义工,这些都是摆放在我国众多草根NGO面前的难题,也是立人乡村图书馆所面对的或即将要面对的难题。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才刚刚起步,发展了不足三年的草根NGO,有着我国大部分草根NGO所面对的难题,没有法人身份、缺少资金、缺少义工等等。只有公益组织自身不断完善,加上我国法治建设的进步,相信立人图书馆这样的草根NGO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雷;我国网络草根NGO发展现状与管理论析;政治学研究;2009年4期

 

[2]鲍红;非营利组织研讨乡村阅读推广;中国民营书业;2010年5期

 

[3]http://www.njyjjy.net/oblog/u/1599/archives/2010/5524.html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立人  立人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  草根  草根词条  探讨  探讨词条  现状  现状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