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街边小饭店看民间公益的大风险

       有人认为历史是由精英创造的,或者英雄。有人则认为,历史是由普罗大众创造的,每个人都有破冰除痼的功用。

 

       我则摇摆不定,有时候认为英雄创造历史,有时候认为历史创造英雄。 不过这几天,我有点相信,历史是由每一个人,尤其是默默地做实业的人,创造的。很多知识精英和当代英雄,表面上热闹,其实没有什么价值。

 

       实业是什么?实业倒未必是指扛着锄头挖地,开着汽车拉货,也包括站在台上演讲,对着电脑写文章。只要,这些是靠自身体力的真实原创。或许,街边的小饭馆,是人间实业的代表吧。

 

       小饭店有什么特点呢?如果拿它来与民间公益组织相对照,会察觉到民间公益组织的哪些风险,甚至是大风险呢?

 

       我居然想到了四个方面的风险。这总结和胡扯能力,也是没谁了。

 

       第一个风险是日常对无常。街边的小饭店,无论生意好不好,每天是基本上要准时开业的。很少见过一家饭馆今天开门明天盘点后天休整大后天出去旅游再大后天家人生病,最后勉强开了业,还来个老板情绪不好,服务员心态崩溃。

 

       每天都遵守着日常都要开业的规矩,因为人每天都要吃喝,需求天天都那么强烈而真实,是商业界梦寐以求的“高频刚需”;也因为人每天起来,都要做点什么,既然开了业经了商,就要日常辛苦地劳作。

 

       而好多民间组织的工作方式却很是无常。有时候整天不开业,有时候当了逃兵却想出各种美妙的理由。有时候,开了业也不能笑脸待客,认真做好每一道饭菜。日常其实未必是勤奋,而只是对生命的一种本能敬畏吧。而无常是什么,我有点想不明白,因此,只能判定它为一种风险。

 

       第二种风险是以确定与不确定。饭店一旦打开了门,就是一种承诺,一种宣誓,就是要满足所有进门的人,填补饥饿甚至饱餐美食的欲望。饭店有有限的,因为人手再多,菜品准备再充分,菜系做得再精美,也无法满足所有推门而进来的人的各种潜在或者显性的混乱需求。

 

       但奇怪的是基本上所有食客的需求都是被满足了的,除非故意捣乱的人和借题发挥的人。而这样的人本质上去饭店也不是为了吃饭,去旅店也不是为了睡觉,坐高铁也不是为了赶路,而是有其他的闹腾的目的。剔除这些社会本身的杂乱因素,饭店确实能做到以自身的有限迎接顾客的无限,以自身的确定迎战了大街的不确定

 

       但民间组织基本上有太多的环节是不确定的。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群不确定的人,以不确定的情绪,用不确定的方式,面对不确定的服务对象,实现不确定的工作目标。

 

       这样多少就有些尴尬了,或者说存在着大风险了。今年浸淫于公益私董会,经常说的词是“创造不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后来有些做企业出身的伙伴,就善意地提醒,说,这也不确定,那也不确定,总要有一些敢确定、能确定的吧?我们说创造不确定性,是因为我们相信创造了之后能够有办法驯服这些不确定性,让其多少确定起来;我们说拥抱不确定性,是因为对自身确定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足够的自信,否则,成天被不确定性带着跑,很多人肯定过得极为忧惧和混乱。

 

       我觉得这样的提醒很有道理,由此也想到了民间组织的这个大风险,到底,怎么样才可能实现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平衡?

 

       第三个大风险是扩张与原地踏步。商业有两种本能,一种本能是以现在投资未来,知道未来要有收成,一定要有当前的投入。所有的投入都是有风险的,但所有的投入都是义无反顾的。有人说,这世界上有很多人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自杀,但很少看到创业者自杀。因为中国数量最多的实业家,就是千千万万的草根创业者,街边创业者,民间创业者。所谓的创业,其实就是拿现在微薄的所有,去投资无限可能的未来。另一种本能是一有机会就扩张,或者说狼性,一有机会就扩张领地,繁殖后代。

 

       街边小饭店就如一道风景,经常是千变万化的,变化的原因,要么是投资失败了,另一家紧锣密鼓、信心满满地接盘,因此需要改造和重新装修。另一种是因为第一家店成功了,因此要么开分店,要么启动加盟,因此也自然地要对原本某家其他的业态,进行改造和重装。这么积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很多店主知道,一个店,根本不足以称之为原型,需要更多的店来迎接社会的需求和公众的挑战。

 

       而民间社会组织大概是我见过的扩张力最弱的一个行业,很多人要么原地踏步,要么沉迷于小而美的幻觉。这种缺乏扩张力或者说发展心力的状态,是我对比街边小饭店后,看到的民间组织的第三个风险。

 

       有人相信一定要深耕一个点,做透了才可能去发展。却没想到,每个点都是深渊,做透只是幻想,怎么做也是不可能做透的,只有知道有限论的人才可能适可而止。有人其实是对扩张本身的风险充满了恐惧,因此呆在一个熟悉的点位上长期僵持,却不知道,任何一个试验,都需要丰富的样本,一个方法再好,只在一个点上进行了尝试,其实都是没有样本学上的意义的,必须有足够多的点位,才可能有验证的价值,才可能真正提炼出有效的经验。这时候谈复制或者推广,才有一点确定性。

 

       第四是红海映照下的蓝海大风险。据说投资人喜欢找蓝海,要么是纯粹的一片新天地,要么是红海中未被发现的那一片空白点。街边的小饭店,可能从出身起,就命中注定只能在红海中竞争。

 

       但有趣的似乎是,真正的竞争似乎都只能发生的红海,因此,真实的成长似乎也更多地发生在红海。蓝海有时候要么太舒适,要么太放荡,对人的修持,可能反而未必是好事。

 

       人神奇的一生,本质上都是在和自己竞争,因为所谓的竞争对手,基本上都有假借性和虚拟性。但在红海领域,你既要服务客户,同时还要与竞争对手展开对赌,因此,同时接受双重压力的挤兑,人的潜能似乎会得到无穷的爆发,人身上的杂枝怪叶会得到有效的修剪。

 

       或许这个世界上没有蓝海也没有红海,而在于所有不可能的地方创造可能的能力。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是愿意投身真正的创业,他所投身的领域是什么可能都不重要,因为他有能力把所有的红海变成蓝海,更有能力把所有的蓝海变成红海。前者是在夹缝中找到新的创业空白点,后者是在宽广和舒适中解决发展的危机、剔除潜在的祸乱。

 

       从表面上看,公益行业在当今中国是一片创业的蓝海,我曾经很卖力地为这片蓝海欢呼过,奉劝每一个人都赶紧加入这片蓝海的波涛中。因为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基本上一参与就有机会,一参与就有可能在三五年内成为行业骨干;业务是如此的无穷以至于基本上穷尽一生都做不完,只要你想扩张,你就可以无穷大地扩张。

 

       蓝海是那么的宽广无垠,容得下无穷的错误和荒谬。这样,给足了所有人以无限的犯错空间。

 

       现在看来,我要修正这样的说法或者说态度,也许,蓝海对人生,蓝海对想要创业的公益人,未必是好事,反而是大风险。人是需要在竞争下才可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人要在凶残的搏斗中才可能提升自身的正念吧。如果不以他人为镜,人很难照看到自己的真面目。而看不到自己的真面目,也许是此生最大的风险。

 

       什么都不说了,去做今天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2018.1.4)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街边  街边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民间  民间词条  饭店  饭店词条  风险  风险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