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卢迈谈学前教育新政:要关注最需要帮助的儿童

       11月15日晚,国务院下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开篇即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而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

 

       国家关注学前教育无疑是好事。

 

       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看来,《意见》为学前教育普及定下了目标,即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

 

       “这是对公众追求更高质量学前教育的积极回应。同时,《意见》还明确了政府责任和幼儿教育的性质,相信今后基层的办园目标将更加具体,这对缓解社会对幼儿教育的焦虑情绪起到很好的安抚作用。”卢迈说。

       但那个晚上,卢迈睡的并不踏实。

       他心中想的是文件中很少被提到的15%——那些深处偏远贫困山村,最容易被忽视的孩子。

 

 

       这是一群基金会自2009年开始就持续关注九年的孩子。

 

       九年来,我们实施“一村一园计划”,利用闲置校舍、招聘幼教志愿者、为这些山村里“被剩下”的孩子,提供最低成本、最前沿的早期教育。

 

 

       《意见》出台当晚,卢迈就接受了财新记者的电话采访。

 

       “《意见》没有反映出最基层农村面临的问题。那些最需要帮助、能够从这些项目中获得最大收益的处境不利的儿童,在文件里没有被照顾到。”采访中,卢迈对记者说。

       《意见》: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卢迈:普惠性幼儿园分公办和民办两类,但在80%中这两类的占比没有说得很清楚。

       此外,学前教育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但给贫困地区定的规划是75%的普及率,这一指标太低,现在全国的平均水平已经是80%,完全可能通过学前教育进村,使它达到90%以上。

 

 

       《意见》提出在2035年时候做到全面普及,其实并不需要费那么大劲。目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所开展的项目,所有的试点县,只要进村,都可以超过90%,关键是要解决最后在村里一级落实的问题。

 

       现阶段,全国59万个行政村里,只有19万个有(幼儿园),而且十年只增加了3、4万个。

 

       根据农业普查的数据,2016年村一级设有幼儿园的占32%,比2006年只提高了6%。

 

       如果不采取措施,按照这个增长速度,今后村一级幼儿园能够提高到多少个百分点?

 

 

       《意见》: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本专科为主体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

 

       卢迈:在贫困农村,若以大专毕业作为幼教老师准入门槛仍然太高。

 

       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没有解决,主要就是对这些最需要的师资配备没有解决。

 

       现在所谓办园都是政府投点钱,然后盖房子去了,其实关键是要配老师。

 

 

       现在,在村里配公办幼教老师要求一定要得大专的水平。

 

       但老师读完了大专,究竟还愿意不愿意还回到村里教书?这可能还缺乏具体的依据。要按照现在的标准继续实行,结果就是招不齐老师。”

 

       基金会的“一村一园计划”招聘的“幼教志愿者”,就是本村本地的老师。

 

       我们发现,村子里还是有很多年龄合适又有志于从事幼教行业的年轻人,他们熟悉本村情况,又更加方便处理村里孩子和家长的关系。

 

       只要给予良好的培训和引导,他们很愿意成为改变自己村落下一代命运的幼教老师。

 

 

       《意见》:国家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和支持水平,主要用于扩大普惠性资源、补充配备教师、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园条件。

 

       中央财政继续安排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支持地方多种形式扩大普惠性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幼儿资助制度,重点向中西部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

 

       卢迈学前教育社会回报率高,虽然《意见》没有很明确说明政府在学前教育方面准备加大投入多少,但我相信中央对此一定已有部署。

 

       然而,农村学前教育不是光靠财政支出就能解决的。如果政府不提供服务,不设立点,不从供给侧改革,光给钱很难解决问题。

 

       长远考虑的话,这部分投资还是最必要的。

 

       《意见》: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每个乡镇原则上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园,大村独立建园或设分园,小村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可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

 

       卢迈:具体实施上,一方面,《意见》并未明确农村联合办园的主体。

 

       是村委会联合还是农民联合?

 

       通过我的了解,贫困地区村委会和农民都并没有办园的实力。建议这件事还是以政府为主,民间力量辅助,而不是联合谁。

 

       这样才能实现“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

 

       事实上,在各地已有很多优秀的试点和尝试。

 

       贵州、青海等学前教育普及都做的非常好,这些优秀的地方实践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从文件中不难看到,城市居民要求的有质量的教育还很短缺,但卢迈认为,现在最需要的还是农村,村里那些“家庭处境不利”儿童,包括贫困、留守、单亲儿童等。

 

       “偏远贫困山村的处境不利儿童最需要有幼儿园提供教育,最需要有人给他们提供亲情关怀。”卢迈说。

 

       “遗憾的是,在这份文件中,我没有看到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无论是资金的供给、教师的配备要求、包括谁是所谓‘办园主体’,文件中都未明确。”

 

 

       2018年已渐渐接近尾声。

 

       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困。现在,我们正处于精准扶贫的最后冲刺阶段。

 

       在卢迈看来,随着3000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生活状态,国家政策应该更大范围关注相对贫困人群。

 

       “下一个阶段出台的每一个政策,是否都能够将‘利贫’为出发点之一,事先考虑其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尽量使他们受益?”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财新记者丁捷对卢迈的采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卢迈  卢迈词条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词条  新政  新政词条  儿童  儿童词条  需要  需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