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同声相应造句
【同声相应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1、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 2、同声相应,同性相辅。自己的智不足应用他人的智来补,自己的仁不足应用他人的仁来补,自己的勇不足应用他人的勇来补,自己的知识不足应用他人的知识来补,差的多多补,差的少少补,不愁补不足,只怕不求补。 3、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 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5、小明和小力常在一起讨论文艺理论的各种问题,真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6、他们俩真可以算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了。十多年来无论在任何项目的合作中,都配合得十分默契。 7、我以为我们是同类相从,同声相应的道友,我看你家里高朋满座热闹非凡的样子,知道我们还是有一段距离。 8、在展现通过音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生命感应时,突出交流双方的互动。 9、道家作品则比较特殊,或只写同声相应,或取消对同声相应的描写。 10、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伏羲 11、他俩有共同的艺术主张,真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2、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的人总有机会在人潮人海中彼此发现和靠近,但要想做到“抱团儿”,还要有些内部的向心和外部的挤压。 13、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 1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这段话出自易经乾篇。 15、(《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 16、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黄石公 17、翻译文艺作品之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能否恰如其分地与源语作者同声相应。 18、因此,琥珀拾芥和磁石引针,作为异类相感的个案,充当起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如山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