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温泉关是一个易守难攻的狭窄通道,一边是大海,另外一边是陡峭的山壁。这个村庄附近有热涌泉,因而得到温泉关(Thermopylae)这个名字。这是矗立在希腊德摩比勒隘口(直译为温泉关),纪念公元前480年温泉关战役的一尊狮子状纪念碑上镌刻的铭文。

温泉关之战是第一次波希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之后第10年,波斯帝国和古希腊的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交锋,也是第二次波希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希腊军队在这个狭小的关隘依托优势地形,抵抗了3天,阻挡了在数量上几十倍于自己的波斯军队,但是波斯军队人数众多,在杀了近2万人(也有记载说是7000)的波斯军队后,300名勇士全部牺牲。

相关电影

斯巴达300勇士战死后,为了纪念他们的英勇战绩,古 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在一尊狮子状纪念碑上镌刻下这样的铭文(虽然对铭文的具体文字上有不同记载和观点,但是大意相同):

“异乡人,

你若到斯巴达。

请转告那里的公民:

我们阵亡此地,

至死犹恪守誓言。”

美国于2007年3月9日上映的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便是由叙述这段故事的漫画所改编。 "Go tell the Spartans, stranger passing by, that here obedient to their laws we lie"

战争背景

波斯劝降

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90年,波斯军两次远征希腊, 均遭失败,但并未就此罢休。新即位的国王薛西斯一世继承先王的遗志,积极扩军备战,准备更大规模的远征。希腊人为抗击波斯再次入侵,于公元前481年结成以斯巴达和雅典为首的有30多个城邦参加的军事同盟,推举拥有强大陆军的斯巴达为盟主,组建希腊联军,准备迎敌。

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为实现父亲的遗愿,发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为此,他精心准备了4年,动员了整个波斯帝国的军力。在这个战役发生之前,波斯遣派了使者团进入希腊,劝说各个城邦放弃抵抗,臣服波斯帝国。波斯的使者代表甚至无耻地声称“我们只需要你们的水和土地(earth and water)”。希腊城邦都没有屈服,雅典直接把波斯使者扔进了深坑,而斯巴达则把前来的使者扔进了一口大井,说井里有的是水和土,并且嘲讽地建议井底的波斯使者尝试自力更生,挖条通道解救自己。

此后,薛西斯再次派出外交使节说服其他希腊城邦,但是却不敢派人前往雅典和斯巴达。而希腊的城邦却在这两个最强大的城邦领导下团结起来,公元前481年所有的城邦在科林斯召开了联盟大会,组成了希腊城邦联盟(Confederate Alliance of Greek city-states),使得在面对强敌之时可以统一分配各城邦军事力量,依照需要派遣到各个战略要点。希罗多德称这个暂时的军事同盟为“λληνε”,意即“宣誓的希腊人”。雅典和斯巴达是这个联盟的领袖,但是所有军事行动必须由所有城邦商讨后决定。而历史上这个同盟的内部机制很少有记载,大约有70个城邦派出了代表参加了这个战时同盟。

战前准备

按照薛西斯的计划,波斯人要征服多山的希腊,就必须水陆并进。海军不仅可以为陆军运送补给,而且可以在必要时进行海军登陆,对敌军实行包抄。

由于希腊经常上演同族内斗的保留节目,失利的一方往往乐于引进外敌助阵。所以薛西斯在要求大部分希腊城邦妥协或者臣服的同时,还准备了大量的金钱用于扶植或者收买各城邦的反对派。

有鉴于此,希腊联军必须准备海陆的两路防御,通过海军击败对方船队,打击对方的海上运输线是战役的必须。按照科林斯地峡联盟的计划,波斯人数量过于庞大,直接与他们在北希腊或者中希腊的平原地带列阵而战无异于自杀。所以希腊人决定利用险要的海陆关口抵消波斯兵力的巨大优势,进而发挥希腊重步兵单兵战斗力。希腊战舰则要发挥熟悉爱琴海海况的优势。一旦用雄关阻拦波斯人的前进步伐,其人数优势会成为巨大的累赘。大军会由于伤亡过大或者粮草不济,失去大部分战斗力。

但是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影响到了防线设置。几乎所有的希腊城区规划,都是卫城-城区-城墙-农田的圈层结构。一旦战火烧到本土,就意味着城外的农田和经济作物受到蹂躏,公民会因为不能务农和经济作物受损而蒙受经济损失。大量的人畜集中在城区容易引发食物与水源污染,进而诱发疾病。所以希腊城邦往往会约定在边境上作战,都不愿意战火烧到本土。

从成员来看,科林斯地峡联盟的主要加盟国都位于科林斯地峡附近,或是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和附近海岛上。所以他们整体倾向于防御伯罗奔尼撒半岛,将波斯人拒之于地峡以北。但又担心后勤补给和外敌的海上偷袭,不希望在离本土过远的位置作战。所以在公元前480年,希腊联盟向克里特,科西拉和叙拉古等海外殖民地请求援军时,后者因为远征距离过远或者有强敌在侧,而没有答应向本土派兵救援。

之前希腊北部的色萨利人邀请联盟前来防御谭佩峡谷(蓓溪谷)。他们告诉联军,如果不能支持他们抗战就会投靠波斯人。联军在公元前480年5月,派出了10000名重步兵前往色萨利的谭佩峡谷设防,这支军队由奥内图斯率领的斯巴达人(非皇家卫队)和地米斯托克利率领的雅典人组成。但是马其顿城邦指出峡谷有山间小径可供包抄,蓓溪谷很容易在其他方位被波斯军队渗透,于是联军选择撤退,仅仅象征性的对色萨利人进行安慰。

6月份,薛西斯的大军进入欧洲后来到北希腊。为了自保图存,色萨利和附近地区的希腊人纷纷投向了波斯。剩下的城邦选择的下一处防御地点,就是希腊中部的阿尔提米西亚(阿特米松海岬)和温泉关。

公元前480年7-8月,希腊联军前往温泉关组织海陆两线防御。温泉关是位于希腊中部的一处险要关隘,得名于关口的一片片炎热的温泉泉眼。温泉关附近都是易守难攻,难以逾越的山川地形,不利于波斯骑兵活动。只有温泉关所在的通道是一条东西走向的甬道,前后长约5公里。

这条通道的南面是陡峭的山峦,而通道的北面紧贴着玛里斯海湾。整条通道上有三个地方“西关”、“中关”、“东关”。中关是古代弗西斯人建造的防御骑兵的边墙,西关和东关最窄的地方“宽度只够通一辆车”,最利于防御。战役中提及的温泉关就是围绕着这道边墙展开的。

在温泉关附近,还有一处海上版的温泉关:阿尔提米西亚。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乔治·格罗特指出“希腊海军对北部海峡的控制非常重要,必不可少,因为这样可以防止波斯军队从温泉关守军的背后利用舰队进行登陆”。

包抄是波斯人的惯用战术,用不了骑兵,也可以用海军来实施。但温泉关附近的海岸线都是东南-西北走向,到处都是岩石,还没有河流注入,缺乏良港以供泊船。这片海域惟一可以泊船的天然良港,只有阿尔忒弥西亚附近的海湾。既有半岛阻挡强风,而且附近还有水源,有利于波斯舰队的休整。

更重要的是,波斯人可以沿着优卑亚岛和比奥提亚之间的狭窄海峡航行,越过马利亚科斯海湾,包抄温泉关的后路。十年前的马拉松之战中,波斯舰队就曾经出入过这条险峻的水道,有过在该海域航行的经验。所以希腊人必须在阿尔忒弥西亚设置海上防线,防止敌人对温泉关守军的包抄。

卡尼亚节期间,根据斯巴达的法律,任何军事行动必须停止。在上一次的马拉松战役中,斯巴达军队就因为这个节日的缘故而姗姗来迟,当他们到达马拉松战场时,雅典人早已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这一次斯巴达的元老们(ephor)决定破例派出由斯巴达两个国王中的列奥尼达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提前赶赴温泉关。希罗多德写道:“列奥尼达率领的这支短小精悍的军队希望用他们的精神鼓舞整个同盟,尽管所有的希腊人都在卡尼亚节的戒律中以及接下来的奥林匹克节日中无法出兵,但是他们同样不愿意看见温泉关很快落入波斯人手中,因此同盟同意了预先派出一支小规模军队前往温泉关驻防。”

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述,斯巴达人曾经在出发之前请求了德尔斐的神谕,神谕中写道:

“哦,居住在斯巴达宽广街道上的人们啊!

你们光荣的城镇要么将被帕尔修斯(Perseus)的子孙们洗劫,

要么将遍布拉哥尼亚广袤的大地。

为一个国王的倒下而默哀吧,那个赫拉克勒斯的后代!”

斯巴达出征

虽然希腊人有天险相助,但是天时和人和等种种因素,导致这次联合防御很难持久抵挡波斯人,只能起到延迟对方南下的效果。

首先,对于以斯巴达为核心的陆军而言,温泉关的陆地防御是进行长期抗战的前奏。他们派出一位国王就是为了稳住联军浮动的士气,为抗战做出表率。但他们正在庆祝一年一度的卡尔纳尼亚节和奥林匹亚运动会。这些节日大约要到九月下旬,也就是后来萨拉米斯海战发生前夕结束。再加上斯巴达国内需要留足兵马,防范奴隶阶层的黑劳士趁乱起义,所以人数不多。主要是一支以300斯巴达王族卫队和1000名二等边民步兵为核心的7000人守军。

由于波斯大王的军营中也有来自亚洲城邦的希腊人,甚至包括了流亡到波斯的斯巴达废王德玛拉图斯。所以,薛西斯从他们那里得知了希腊人的节日风俗,故意控制进军的进度。整支大军在8月份抵达温泉关下,从而利用了希腊人,特别是斯巴达人虔诚信奉宗教的软肋。

此外,7—8月正是希腊粮食收获的时机,在此时展开军事行动利于收集粮草。而希腊人担心的问题依旧存在。温泉关地区并非自古一条道,而是有可以包抄的小道可走。如果人手不足,关口有可能提前陷落。

何况在此次远征前,斯巴达人在伯罗奔尼撒外的作战鲜有胜绩。对萨摩斯岛的远征,以及在南意大利建立殖民地的远征,还有干预民主雅典的远征,都以失败告终。所以斯巴达对于跨海远征取得胜利缺乏信心。再加上吕库古改革(来库古改革)之后,斯巴达的主流社会日益保守自足,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减少,所以整体社会风气趋向于保守。

因此,以国王列奥尼达为代表的最高将领自知凶多吉少。斯巴达王的特权之一是可以在出征时携带100名亲卫。即使是双王同时出征,一共也只能带200名亲卫队,剩下100人留守国内。而这次列奥尼达带了300人,体现了非比寻常的重视。挑选出来的300卫队成员,全都是有子女的成年勇士。否则没有子女的年轻战士一旦阵亡,就意味着某个家庭的绝嗣。

列奥尼达国王对王后的临别嘱托,已经表明了他视死如归的态度:普鲁塔克在他的《斯巴达妇女的话语》一书中,提到出征前当列奥尼达的妻子Gorgo鼓励完她的丈夫,最后问到还有什么嘱咐时,列奥尼达简单地回答道:“嫁个好人,养群好孩子。”(Marry a good man, and have good children)

雅典的困惑

对于科林斯地峡以北的雅典和普拉提亚等城邦而言,温泉关保卫战是决定城邦生死存亡的大会战。因为雅典的西北方,温泉关的后方,就是与雅典有世仇,但和波斯亲善的底比斯。一旦温泉关失守,雅典的国土就门户洞开。

雅典人纵然海军强大,但在联盟投票时处于少数地位,很难影响联盟的决定。所以两路人马的不和,为这次联合防御的前景蒙上了阴影。考虑到希波战争前斯巴达很忌惮新崛起的雅典,伯罗奔尼撒城邦更乐于保卫本土,很难全力以赴。而温泉关后的底比斯等城邦可能为波斯人开后门,所以雅典对于陆军坚持到宗教节日结束没有信心。

因此公元前480年6月,当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还在准备北上时,地米斯托克利提议对雅典进行了全城疏散,并获得了公民大会的通过。地米斯托克利提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鉴于国土即将落入敌手,所有雅典公民以及在雅典生活的外邦人,必须把他们的妻子儿女都转移到特罗增。老人和动产必须转移到萨拉米斯岛,雅典的长老们将在那里组织临时政府,维持国家运作。

神庙司库和祭司留在卫城,以保护神的财产。所有达到服役年龄的雅典人和外邦人必须登上已准备好的200艘船,去和斯巴达人、科林斯人、埃吉纳人以及其他盟友一起并肩作战。

为了保证全体雅典人民一致抵抗异邦人的决心,也为了防止被波斯人收买成奸细,那些被判处10年流放的人必须来到萨拉米斯岛。

在雅典有地产和房产的,且不超过50岁的人里,将军们选出了200位船长。并以抽签的方式为他们每人指定一艘船来指挥。将军们还要为每艘船指定10名20岁以上--30岁以下的士兵,并指定4名弓手。在指定船长的同时,将军们还要为每条船指定相应的专业军士。将军们把桨手汇总,并分成200组,每组180人,公布桨手名单时要注明每组对应的船名、船长的名字、专业军士的名字,以便桨手去各自的船报到。

当200条船全部装备完毕之后,其中100艘要去支援优卑亚岛北部的阿尔特米西亚,另外100艘要分布在萨拉米斯岛以及阿提卡其余地区的四周保卫国土。就这样雅典人做好了两手准备。

军力对比

◆ 波斯军队方面:包括波斯人在内的各个仆从国军队共计20-30万人

波斯帝国方面参加这次远征的士兵来自臣服波斯的46个国家,100多个民族。有穿着五光十色的长褂和鳞状护身甲、携带短剑长矛的波斯人、米底亚人;有头戴铜盔、手持亚麻盾牌和木棍的亚述人;有用弓箭和斧头作为主要武器的帕提亚人和花剌子模人;有穿长袍的印度人;有穿紧腰斗篷,右肩挂着长弓的阿拉伯人;有穿豹皮或狮子皮、用红白颜色身的埃塞俄比亚人,他们的武器是棕榈树制的弓、燧石做的箭头和镶羚羊狐狸皮;身穿鲜艳的红斗篷,手拿标枪和盾的色雷斯人;还有帽盔上装饰牛耳、手执皮盾和短矛的高加索各族士兵。波斯军队的人员这样庞杂,武器装备又是这样五花八门,使得这支大军很像一次各族军队和军备的大展览。

◆ 希腊军队方面:总计约7000人(依据希罗多德的记载)

299名斯巴达皇家卫队战士,

另说还有其他900名斯巴达人,可能是一般的斯巴达战士,甚至是斯巴达“黑劳士”(helots,斯巴达奴隶),

500名曼提尼亚(Mantinea)城邦战士

500名特吉亚(Tegea)城邦战士

400名科林斯城邦战士

1120名阿卡狄亚战士

200名菲琉斯(Phlius)城邦战士

80名迈锡尼(Mycenae)城邦战士

以上一共来自伯罗奔尼撒的战士共计约3100(或4000)人,由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指挥出征。

再加上伯罗奔尼撒半岛之外的其他希腊城邦联军,计有:

700名赛斯比(Thespiae,一般译作铁斯匹亚)城邦战士

400名底比斯城邦战士

1000名佛西斯(Phocis)城邦战士

全员出动的奥普蒂恩-罗克里斯(Opuntian Locris)城邦战士,人数不详

但在一些早期传奇和现代影视中,夸张地称只有300名斯巴达人,将奴隶和友军全部忽略。

在开赴温泉关前最后举行的同盟会议上, 伯罗奔尼撒人提出新的建议,指出可以先撤退到科林斯的伊思姆斯进行防守,这样可以扼住波斯人进入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通道。而佛西斯人和洛克里亚人则愤怒地表示反对,因为他们的城邦所在位置恰好位于伊思姆斯附近,他们坚持防守点还是应该设在温泉关,并且提出他们可以给温泉关守军提供军事援助。列奥尼达同意了后者的意见,也认为应该前往温泉关战斗。至此,在多方妥协下,一支由斯巴达皇家卫队战士领衔的临时拼凑的联军开赴温泉关口,静静等待波斯人的到来。

战争过程

波斯人的到来

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全军齐集小亚西亚,分海、陆两路,向希腊进发。波斯大军走到赫勒斯邦海峡(也叫达达尼尔海峡),薛西斯下令架桥。大桥很快架设起来,是两座索桥,埃及人和腓尼基人各造一座。桥刚修好,忽然狂风大作,把桥吹断。薛西斯大为恼怒,不但杀掉了造桥的工匠,还命令把铁索扔进海里,说是要把大海锁住。还命人用鞭子痛击海水300下,惩戒大海阻止他前进的罪过。他的自命不凡和目空一切,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桥最后还是造好了。不过由索桥变成了浮桥。工匠们把360艘战船整齐排列,用粗大的绳索相连。船上用木板铺出两条路,一条走人,一条走骡马。浮桥的两边又装上栏杆,以免人马坠入海中。

这支波斯大军用了整整7天7夜才全部渡过海峡。有个亲眼看到了这一切的当地人,惊恐地说:“宙斯啊,为什么你变为一个波斯人的样子,并把名字改成薛西斯,率领着全人类来灭亡希腊呢?”

当希腊陆军在加固地峡的边墙时,波斯的号称50万的大军(战兵十万左右,辅兵、水手十余万,合计20-30万)陆续逼近了战场。部分抵抗者们看见波斯人烟尘蔽日、旗漫山的阵势,抵抗意志发生了动摇。

伯罗奔尼撒人觉得应该退到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希腊大陆之间的惟一陆上通道——科林斯地峡去。这当然让温泉关附近的福基斯和罗克里斯城邦非常愤怒。联军的主帅列奥尼达为了维持联盟的统一,也为了照顾雅典人的情绪,认为不能只顾各自的利益。他不仅主张继续坚持,还派出使者去希腊联盟请求增援,眼前的7000人恐怕也是不够的。

劝降

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后,波斯大军迅速席卷了北希腊,于当年七八月间来到了温泉关,关口极狭窄,仅能通过一辆战车,是从希腊北部南下的惟一通道。波斯大军在温泉关不远的平原扎下大营以后,薛西斯首先展开了心理攻势。他派人捎信给希腊守军,说波斯兵多得数不清,光是射击的箭矢就能把太阳遮住。自幼接受严格军事训练的斯巴达人不但没有害怕,还嘲笑说:“那太好了,我们可以在荫凉里杀个痛快”。

与此同时,薛西斯王的海军出发晚于陆军,所以他决定等一等进度落后的海军,在到达温泉关后又休整了4-5天。期间,他派出侦查骑兵察看希腊方面有什么动静。侦查骑兵看到在列奥尼达的指挥下,希腊人井井有条地组织操练。和过去一样,通过裸体体操训练,保持身材的健美与灵活。

斯巴达人表面上充分的进行放松,但实际上仍旧处于随时应战的状态。在体操训练结束后,士兵们坐下接受长官的检阅。接着,在重步兵们用餐的同时,前哨部队迅速完成换防,防治敌人偷袭。在短暂地休息娱乐后,开始傍晚的训练。整日的训练都结束后,将士们就要在神像前吟唱赞美神明的诗歌与荷马史诗,以此来激励战士们。

由黑劳士充当的哨兵,机警的巡视于军营周围,不放过一丝风吹草动。他们还要照看随军携带与就地征集的羊群,以供饮食战前献祭。当然他们还要为主人生火做饭,让主人以最佳的状态投入人生中的最重要的战斗。

过了两天,薛西斯又派人去打探希腊人的动静,回报说希腊人把武器堆在一边,有的梳头、有的做操,丝毫没有打仗的样子。薛西斯大为奇怪,问询军中的前斯巴达国王德玛拉托斯后方知,战前梳头是斯巴达人的习惯,意味着将要玩命血战。

薛西斯又耐心地等了四天,见守关的希腊人没有丝毫投降的样子,便下了命令,用武力活捉这些不知好歹的希腊人。 但是在大战之前,薛西斯仍旧不愿放弃,最后一次派使者前去告诉列奥尼达,如果他和他的军队愿意投降,波斯王可以让他成为全希腊之王。列奥尼达回复道:“如果你知道这个生命中什么最宝贵,你就不会成天垂涎觊觎别人拥有的东西;对我来说,为希腊光荣地去死比成为我的民族的头头更为重要!”薛西斯恼羞成怒,最后通牒让斯巴达人立即投降,列奥尼达轻蔑地回答道:“想要?那就来拿!(Come and get them)”

大血战第一天

四天后,希腊联军毫无退意。薛西斯认为列奥尼达等人是因为无耻和愚蠢才赖着不走,于是下令开始进攻。

为了最大限度地将7000人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并有效减少伤亡,列奥尼达计划让斯巴达人在首战与关键时刻出击。由于山道狭窄,他缩短了方阵的正面宽度,加强了纵深。又因为希腊人往往是左手握盾,右手执枪,所以方阵最右侧的士兵没有盾牌保护。故列奥尼达按照惯例,将最强悍的战士都集中在最关键的右翼,为全军做表率。最后他让熟悉本地情形的福西斯人守卫可以包抄温泉关的牧羊古道。斯巴达的边民重步兵作为后备队,随时准备支援主力方阵。

根据温泉关地势险要、山道狭窄、部队不能展开行动、骑兵和车派不上用场的特点,薛西斯采取了派步兵轮番冲击的强攻战法,企图利用人数的优势打垮斯巴达人。在大战的第一天,薛西斯派出仆从国米底亚人和色雷斯人的军队,以及在马拉松战役中丧失亲人的战士组成第一波攻击阵型,将之前获得的希腊俘虏放在最前方当炮灰,希望以人数优势迅速击溃温泉关守军。

10年前的马拉松战役中,波斯军队是由米底将军达提斯率领,在那一战中,不少米底人失去了父亲和祖父,有的人脸上留下了悼念亲人时划开的刀疤。作为烈士遗孤们的他们,都希望为家人报仇。

米底人袖口狭窄,一直及膝的束腰紧身衣,上面绣满了异域东方情调的花纹。在华美的服饰下,是与希腊人款式类似的亚麻甲或者鳞甲。他们手执两三支长1.5—1.8米长的短矛,既可以投掷又可以近战。用两边有缺口的迪福盾牌,来保护自己。有的人腰间别着短剑。这些人普遍穿戴只露出脸的包头巾,有的富裕的士兵还有头饰里戴上了草原风格的半圆形头盔。斯基泰人头戴有护耳与护颊的尖帽,部分贵族们装备了从希腊人购买或缴获的头盔,身披钉钉皮甲、紧身衣与鳞甲。腰间别着战斧,斜挎着敌人头皮缝制的皮箭壶。

为了减少肉搏的压力,波斯军队在战斗开始后会先进行了一波远射。米底人和萨卡人弯弓搭箭,放出密如鼓点的箭雨,形成了持续不断的火力打击。

随着传令官一声令下,温泉关内的希腊重步兵们也熟练地组成了盾墙。经过几轮打击,箭雨对重步兵的杀伤微乎其微。但是落在盾牌上的箭镞依旧增加了盾牌的重量,和持盾者的心理压力。

开始近战的米底人和萨卡人,在收起强弓后不断前进。他们的队列被狭窄的山道无形间拉长,从而无法施展人数的优势。在中距离内,他们在投出一支短矛,再使用另一支来肉搏。结果,一头撞上了斯巴达最精锐的300王族卫队。

这些王族卫队是从公民中挑选出的健儿,骑马随国王行军,再步行结阵作战。由于每个成年公民一生中有10次竞选卫队的机会。1年的服役期意味着年年轮换,保证了强大的战力。当其他城邦的战士们已经穿上了更轻便的亚麻甲或者鳞片胸甲时,这300勇士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依旧身披钟罩型的青铜胸甲。每个人都左手持青铜覆面镶边的大盾,右手举起矛,从上往下刺向波斯人的眼睛或者头盔保护不到的脖子。当第一排的战友与对方搏斗时,后面两排的斯巴达人人会趁机在波斯人的盾墙空隙里扎上一矛。

希腊人利用温泉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优势,居高临下,用锋利的长矛凶狠地刺向手持波斯刀的敌人。希腊人使用的防守阵型是著名的“希腊长枪方阵”(Phalanx formation),一堵由宽大盾牌组成的盾墙和层叠其间的长矛。色雷斯人和米底亚人的小盾和短矛没有办法和希腊人匹敌,成批的士兵在斯巴达人的盾前倒下。

当有波斯士兵被刺倒后,第二排的斯巴达人就用枪底端的尖锥补刺倒地的敌人。整个方阵缓步推进,地面上落满了敌人残肢与武器。即使有战士因为体力不支或者中箭倒下,后排的战士马上上前补足空位,其他成员也跨过不幸倒地的战友,避免给他增加额外的伤害。

见此情景,薛西斯急得三次从他督战的宝座上站起来,皱着眉头,抖动着胡子,狂躁地吼叫不已。 根据一位当时的古代希腊历史学家Ctesias的说法,波斯人的第一波攻击被完全地粉碎,而希腊人只损失了2-3个斯巴达战士。

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薛西斯在第一波攻击遭到瓦解之后充分认识到他面对的是一只多么可怕的军队。于是在同一天,他派出了由10000名他最为精锐的御林军“不朽者(Immortal)”组成的第二波攻势。但是根据Ctesias的另一种说法,薛西斯在第二波攻击中使用的是20000名战士,其中10000名是“不朽者”,另外10000名是靠军官鞭斥前进的米底亚战士。

不死军的菁英战士脱下了华丽的礼袍,露出了闪耀的精良鳞甲,手持长矛盾牌和刀剑。在完成了献祭后,就义无反顾的上前与斯巴达人搏斗。他们的战斗力不输于斯巴达人,使得希腊方阵的伤亡日益增多。眼看自己精锐部队的攻击逐渐有了起色,薛西斯得意地笑了起来。

这时,列奥尼达当机立断,按照之前训练的做法下令佯败。不死军们一路追击,前排的斯巴达老兵却在一瞬间转身,出其不意地杀死了一波冲在最前头的敌人。就这样,斯巴达人成功地造成了不死军前后排的互相拥挤,向后溃退的波斯人正好堵住了后排前进的战友。斯巴达人趁机出击,在交锋中大获全胜。

大血战第二天

依据Ctesias的记载,在第二天薛西斯派出了总共50000人对希腊守军进行猛攻,但是照样没有奏效。因此薛西斯十分困惑,决定暂时停止攻击,命令军队撤回驻营地。

大血战第三天

面对斯巴达人的顽强抗战,薛西斯再次决定使用金钱收买和招降,寻找愿意为波斯服务的本地人效力。

一个名叫埃彼阿提斯(埃菲亚特斯)的当地农民来报告说,有条牧羊古道可以绕过温泉关的中关,一直到达温泉关的东关,即到达希腊联军的后面。薛西斯一听,大喜过望,立即命令这个希腊人带领御林军“不朽者”沿着荆棘丛生的小道直插后山。他们穿峡谷,渡溪流,攀山崖。黎明的时候,越过一片橡树林,接近了山顶。本来,列奥尼达在小路旁的山岭上安排了1000名来自佛西斯(福基斯)城邦的守兵。因数日无战事,他们便放松了警惕,直到寂静的黑暗中传来嘈杂的脚步声时,他们才慌忙上阵。波斯的将军面对这些匆忙披挂上阵的希腊军队感到目瞪口呆,因为这与前两天他们曾经面对的可怕杀人机器大相径庭。但是波斯将军一度还是不敢下令自己的军队立即进攻,但是向导埃彼阿提斯提醒他这些人不是可怕的斯巴达公民,所以波斯人立即用密集箭雨袭向这些希腊人。佛西斯人一直败走到山顶。但波斯人也不追赶,直向温泉关背后插了下去,至此完成了对希腊主力守军的合围。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得知佛西斯人被击溃,波斯军迂回到背后时,知道大势已去,但还是召开了最后一次战时会议。为保存实力希腊军队开始撤退,他与300斯巴达士兵、900希洛人和700名由将军迪莫费鲁斯率领的赛斯比(特斯匹亚)城邦战士在后方掩护大部队撤退。

没有离去的还有400底比斯战士,他们被列奥尼达扣留为人质,防止和波斯眉来眼去的底比斯提前叛变。

前后夹攻的波斯人潮水般扑向关口,腹背受敌的希腊人奋勇迎战。他们用长矛猛刺,长矛折断了,又拔出佩剑劈砍,佩剑断了,波斯人拥了上来。希腊人杀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但是列奥尼达也战死了,战士们拼死保护自己的统帅尸体。

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少,逐渐被压缩到一个小山丘上。赛斯比人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很多赛斯比人举起了双手,颤抖着向波斯人投降,然后被杀红了眼的波斯人毫不犹豫地斩杀,最后波斯军队将残余的斯巴达人死死围住,在口令声中将雨点般的标枪和箭投向他们,直到最后一个斯巴达人倒下。至此,温泉关最终被波斯军队攻占。 据希罗多德记载,在最后这场野蛮血腥的战斗中,薛西斯的两个兄弟阿布罗科麦斯(Abrocomes)和海帕兰西斯( Hyperanthes)也殒命其中。

战争结果

薛西斯

付出约20000(也有记载说是7000)波斯士兵生命的温泉关血战,对于薛西斯来说,就象是一场恶梦。一想到血战到底,宁死不屈的斯巴达士兵,他就心惊肉跳地问:“斯巴达人是不是都是这样的?”

心胸狭窄而又残暴的薛西斯下令割下战死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的首级,并且把尸体钉到十字架上(希罗多德指出这样的战后行为在波斯传统中很罕见,通常波斯人十分尊敬那些英勇不屈战死的敌人),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直接暴露了薛西斯的残忍和遭受惨痛损失后的极度愤怒。

薛西斯随后审问了战后被俘虏的一些希腊阿卡狄亚城邦战俘,薛西斯问道:“ 你们希腊人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只派出这么一点军队来防守?”这些战俘说其他人都去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了。当薛西斯问道如果在运动会上得了冠军,获胜者会得到什么时,战俘答到获胜者将会被授予一个橄榄枝编成的头冠。听到这些,站在一边的波斯将军提格兰尼斯忍不住对波斯统帅玛多尼斯说:“我的老天,玛多尼斯,你这几天面对的都是些什么人啊?他们竟然仅仅为了这些虚幻的成就去作战,而不是为了钱!”

英雄的安葬

据说,波斯人在打扫战场时只找到了298具斯巴达公民的尸体。原来,有两个斯巴达人没有参加战斗。一个是因为害眼病,一个是因为奉命外出。战后,他俩回到斯巴达时,家乡的人都非常鄙视他们,谁也不理他们。其中一个人受不了这种屈辱,自杀了。另一个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但斯巴达人还是拒绝把他安葬在光荣战死者的墓地中。

在波斯人离开温泉关之后,希腊人把其他希腊战死者的遗体收集起来,统一安葬在那座最后激战的小山上。人们建造了一座石狮来永久怀念英勇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在战役的四十年后,列奥尼达的遗骸才被归还给斯巴达。悲痛的人们授予这位伟大的国王最高的荣誉,将他的遗骨重新安葬在山上,斯巴达每年都会举办仪式活动来纪念这位盖世英雄。

在温泉关战役进行的同时,前往阿特米松海岬的雅典舰队与波斯海军相遇,战斗陷入了僵局。不久雅典人的舰队撤离战场,波斯人完全控制了爱琴海和最远南至阿提卡的希腊所有半岛。在这样的形势下,斯巴达开始准备在科林斯的伊思姆斯防守,保住伯罗奔尼撒。然而,薛西斯却执意要先消灭掉雅典。当时雅典的居民已经逃至萨拉米斯岛,波斯海军穷追不舍。九月,雅典海军在萨拉米斯海战中完胜波斯海军,薛西斯因此仓皇地把部分军队撤退到亚洲,但留下统帅玛尔多纽斯率领一部分波斯军队继续留在希腊作战。但是这支军队在随后的普拉提亚决战中,被帕萨尼亚斯将军率领的由斯巴达城邦领导的希腊联军彻底击溃。至此,薛西斯的力量全部撤回亚洲。第二次波希战争以希腊联军的胜利告终。

战争影响

文学

长期以来,温泉关之战一直是西方历史文学中长久不衰的主题之一,这个悲壮的故事被书写成多种文字,以诗歌、传记、谚语的方式流传下来。人们赞美和歌颂这些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希腊英雄。他们的事迹作为一种精神通过人们的记载永世长存。

主要的叙述温泉关战役的书有:

Green, Peter (1996). The Greco-Persian Wars. (《希波战争》),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radford, Ernle (2004). Thermopylae: The Battle for the West. Da Capo Press

Cartledge, Paul (2006). Thermopylae: The Battl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Woodstock, New York: The Overlook Press

Morris, Ian Macgregor (2000). "'To Make a New Thermopylae': Hellenism, Greek Liberation, and the Battle of Thermopylae". Greece & Rome

大众媒体

电视电影

1.《斯巴达三百勇士》,推出时间1962年,一部较为真实反映的电影,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和希腊政府合作完成。片中由著名演员理查德·埃根出演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

2. 《300》,推出时间2007年,一部基于弗兰克·米勒的著名漫画《300》改编的娱乐漫画电影,由华纳兄弟公司出品。此片运用了先进发达的电脑特技,极度渲染了温泉关战役的血腥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过于扭曲历史事实,而且引起许多伊斯兰国家的不满。

3.《这不是斯巴达》,恶搞《300》.

电子游戏

1.《特洛伊之门》,1982年,Slitherine公司出品,一个关于斯巴达历史的游戏,其中一个关卡主要讲的就是温泉关之战,玩家在这一关卡中要抵挡总共20轮波斯军队的进攻才能获胜。

2.《300:荣誉的远征》,2007年,Collision Studio出品,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电脑游戏,主要场景就设在温泉关。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历史 战争战役 西摩尼 薛西斯一世 大流士一世 希腊城邦 地米斯托克利 卡尼亚节 希罗多德 奥林匹克 德尔斐 帕尔修斯 萨摩斯岛 来库古改革 普鲁塔克 萨拉米斯岛 帕提亚 花剌子模 埃塞俄比亚 黑劳士 伯罗奔尼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