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

除了镇压太平天国时期的曾国藩创建的湘军,还包括该部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湖南军队。直到何键下台,蒋介石才把湘军改造为半中央军。到1949年,半中央化的湘军全部被解放军消灭,湘军的历史至此终结。

创建背景

1852年,太平军出广西,进湘鄂,所向披靡,清廷深感绿营和八旗兵已不足用,便饬令各省举办团练,以助“攻剿”。1853年1月21日,因母丧回湖南湘乡守制的礼部右侍郎曾国藩奉命帮同湖南巡抚张亮基督办湖南团练。后来,曾国藩认为团练不足恃,决定组建一种新的军队,这就是“湘军”(也称“湘勇”)。

湘军大体上仿照明朝戚继光的营制,以营为基本单位,直接受“大帅”统辖(后增设统领,各统率若干营)。每营编营官一、哨官四、勇丁五百人,另配长夫一百八十人,合计每营六百八十五人。每哨设八队,火器队与刀矛队各半。火器主要有抬枪、鸟枪。全营有劈山炮队二,直隶于营官。湘军水师筹组的时间略晚于陆师。水师每营编快蟹船一、长龙船十、舢板船十,共二十一只,员额为四百四十七人(1856年后,改制如下:裁快蟹船,长龙船减为八艘,舢板船增为二十二艘,全营共有船三十艘(每船炮位如旧),员额增至五百三十二人)。每只长龙船安炮七门,舢板船安炮四门,均为六百斤至千斤的洋炮。各船还配有火枪、刀矛,以备近战。此外,湘军还设有营务处和粮台,分别管理全军的军务与后勤。

曾国藩作为湘军的创始者,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书生加山农独特的体制,成为清政府与太平天国起义军作战的主要军事力量。满清政府虽然对地方汉族武装不信任,但不得不倚重于湘军。曾国藩同时又借助了安徽本土力量,发展了淮军,并培养了淮军首领李鸿章。湘军不但消灭了太平天国,还参与了清廷与各地其他起义军的作战,挽救了清王朝,而且使兵权落入汉族,改变了当时清朝的政治格局

军队组建

士兵成分

湘军将领主要是湘乡人,大多是封建儒生,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曾国藩与一些重要将领既是同乡,又有同学、师生、亲友的关系。湘军的士兵由营官自招,并只服从营官,上下层层隶属,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曾国藩治军重在思想纪律而不在技术性的训练。他为湘军写的军歌唱道:“规矩要肃静,有礼、有法、有号令。”他制定“辨等明威”的军礼,以儒家三纲五常的礼教、尊卑上下的等级制度与同乡共里的乡土观念维系官兵,使湘军成为一支有力地维护封建统治的军队。

编制装备

军分陆军、水师两种。其营制主要采用明代著名军事家戚继光《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中的”束伍”成法。陆军每营五百人(营官一员、哨官四员在外),十人为队,队有什长;八队为哨,哨有哨长,统以哨官;四哨为营,辖以营官;余为亲兵,直辖于营官。各队以抬枪、刀矛、小枪等长短兵器配合作战。水师每营五百人(营官一员、哨官三十员在外),有长龙八艘,每艘二十四人;舢板二十二只,各十四人。每船为一哨,设哨官;哨官之上,辖以营官。船只各有火炮,但仍配小枪刀矛,以备近战。湘军营以上设统领,统领辖数营至数十营不等。其后又在统领下增设分统,以便于指挥。在武器装备上,湘军不仅向外国采购洋枪洋炮,还自设船厂,仿造新式武器

主要人物

湘军在与晚清的各地农民起义军作战中迅速成长,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中兴将相十九湖湘”,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15人,位至巡抚者14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员不胜数。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曾国藩麾下,还包括一批卓越的工程师科学家(如李善兰、徐寿容闳等)。

湘军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人物(包括由湘军发展到淮军的人物)

曾国藩[2]

湘军统领,建立湘军,消灭太平天国,主导洋务运动。

曾国荃

湘军主要将领之一,曾国藩的九弟,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

曾国葆

湘军主要将领之一,曾家五兄弟年最幼者。

曾国华

湘军主要将领之一。

李鸿章

晚清重臣,由曾国藩一手提拔,并创立淮军。

江忠源

晚清湘军初期统帅。

江忠济

清朝将领,江忠源之弟,湘军建立初期主要人物。

胡林翼

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

左宗棠

晚清重臣,民族英雄,曾收复新疆。

郭嵩焘

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使节。

杨岳斌

晚清湘军水师统帅,行伍出身。

除了曾国藩外,还有曾国荃左宗棠李续宾、罗泽南、彭玉麟、郭嵩焘、李鸿章、刘坤一等等人物,成为晚清历史显赫的一页。后来的洋务运动也主要由湘军人物一手发起。

左宗棠因为收复新疆的壮举,更是被誉为民族英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和彭玉麟被史学界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亦有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和李鸿章之说。

作战战法

曾国藩建立湘军的时候,正是满清国运危机存亡的时刻,也是中华民族遭遇大变乱、大灾难的时刻。曾国藩虽然是一介书生,但凭着一腔爱国之情,他在战争中自学成材,尽管他对建立军队,行军打仗毫无经验可谈,可是他以史为鉴、以战争为师,从多次失败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军之策、战阵之法,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建军标准是:“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

太平天国兴起时的中国,正处在刚刚与西方列强“接触”的时期,许多西方的武器已经开始流入中国,中国的战争处于冷兵器与火器并用的阶段。由于清制军队的废弛,清朝必须依靠临时招募的勇营来抵御外辱和清剿太平军。但是勇营的临时性质和组成(从农民中临时征募),使得其素质和战斗力都是很低下的。而且兵力也远少于太平军(天京之役湘军人数达到高峰也才12万人左右,而太平军动辄可以纠集五六十万的兵力)。如何使这些毫无组织的农民和书生迅速的组成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与勇悍的太平军作战是曾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曾公治军、作战的原则都是基于这种现实而发展起来的。湘军作战的特点与方法也是与这种显示分不开的,总的说来有如下几条:

明主客

曾公作战非常讲究主客之道(防御为主、进攻为客)。他认为主强而客弱、主逸而客劳、主有利而客不利,主张以主待客、以逸待劳。他的观点是切和当时中国的战争实践的,当时中国军队的火器(包括湘军和太平军)都是以前膛的抬枪、鸟枪和劈山炮为主。它们射程近、精度差,对无防护的目标杀伤力巨大,但是攻坚能力不足。这样的技术条件,对防守方是比较有利的。湘军的组成大多是憨直的农民和文弱的书生,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也没有战争经验。他们组成的部队并不擅长野战肉搏,与当时久经战阵的太平军是无法相比的。但是湘军有国家支持,有国库、地方财政和士绅财力的支持,所以装备较好,火力较强。采用防守战术、让“贼来扑我”是扬长避短的好方法。

湘军作战,每到一地,必先深沟高垒,严密布防,然后再思作战。而且一般都坚守营盘,决少主动出击。甚至进攻的时候也尽可能反客为主,让对方来采取攻势。比如进攻安庆九江等地湘军都采用扎营垒、掘长壕围困的战术。先断绝城池与外界的交通,待其因缺粮少食战力低下时再一举攻克。甚至野战时也采用这种方法,安庆战役时,鲍超等人围攻太平军精锐,曾、胡等人多次叮嘱他们要在太平军营垒四周扎营,然后坚守不出,断其粮汲之道,日久太平军自溃。果不其然,不出十日,太平军因为缺水而溃败,两万余悍勇的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天京之役,曾国荃筑垒围困天京,李秀成率领数十万兵力猛攻湘军,终于轰塌一处垒墙,曾国荃命亲兵排列缺口后面,轮番释放排枪,甚至与太平军展开激烈肉搏,在给予对方极大的杀伤之后终于击退太平军的进攻,此役十分惨烈,湘军自身损失也很惨重,为湘军战史上少有的恶仗(关于此战,《湘军记》里描写的非常出色,可惜手中无书,无法摘录)。李秀成反复进攻达四十余天,始终无法突破湘军的防守,付出巨大代价之后不得不后撤。天京最后在长期围困之后被光复,太平天国从此覆灭。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防守反击”的战术竟然是太平军最先采用的。在天平天国初期就喜欢凭垒据守,使塞尚阿等清军将领吃尽了苦头,后来的“狗逆”(陈玉成)也最擅长“反客为主”,以至曾胡等人多次叮嘱属下与之作战时要防止堕入起圈套。但是太平军却不能总结他们的经验,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理论化;而这个工作确是曾公来完成的,并且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扎营行军

湘军的“防守反击”的战术决定了他们对扎营特别重视,有着详细而严谨的规定。湘军每到一地,哪怕只宿一夜,必然深沟高垒,严密布防,营垒未成不得休息、吃饭。要起一丈高、半丈宽的墙子,上有女墙供放枪的士兵掩蔽,墙外密植鹿砦防止攀爬,鹿砦外面再掘深壕,可以说是相当严密的配系。

湘军每次行军,必以精锐为前卫、后卫,中间是长夫、辎重。并且派遣斥候巡查四周,避免中伏。加上早上要花两个小时拔营,天黑前要花两小时以上的时间扎营,所以一天之中最多只能行军六个来小时,而且各营要互相支援,不得冒进,一日行程也就三十余里。机动性是非常差的,但是决少中伏或被偷袭。看看《孙子兵法》中“行道百里蹶上将”那段,对徒步行军来说三十里是正常的行程。不过后来湘军控制长江以后经常采用舟船机动,改善了一下机动性。

太平军北伐援军的覆灭和幼天王被擒都是因为行军中只宿一夜而没有布防被清军偷袭所制。可见湘军行军之法虽慢,但是却是极为牢靠安全的。

看地形

因为要时常采取守势,占据有利地形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曾公非常反对在地图上纸上谈兵,他主张要实地考察地形,选择有利地势来作战。湘军扎营,一定要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以免被断绝汲道。在这个条件下如果能够有高阳之处更好,切忌扎营于低洼潮湿的地方。

曾公还主张看地形时不要带太多人马,人多目标大,倘若太平军见到发兵来攻,战则容易折大将,走则要堕士气。所以带三五随从,轻装简行即可。湘军这种重视实际的作风比起当时其他清军要高明很多。

制江权

在南中国水网密布的地区作战,水师是极为重要的,曾公创立湘军之始就极重视水军,特意从广东水师请来将佐教习水军,制造楼船。结果太平军用小船围攻湘军水师大船,湘军大败,曾公也差点投水殉国。当时太平军困湘军水师于江西,曾公新败,又客居他省(江西士绅、官吏当时并不欢迎湘军),可以说内外交困。但是太平军没有想到曾公后来会成为如此可怕的对手,而没有乘胜追击,给了他喘息的机会。从此曾公改革水军,学习太平军战法,不用大船,改用长龙、舢板。并且从两广购买大量英国前膛炮(一次就有两百余尊)增强水师火力。而太平军因为内耗不断,实力减弱,终于一败涂地,长江天险从此为湘军所有。

有了制江权,湘军的战略主动大大加强,一方面可以利用水路机动军队(行动更迅速、安全,士兵体力消耗少。李鸿章建立淮军时,曾公还租用英轮来给其运输支援兵力。),另一方面后勤给养用水路运输也更加高效、安全(古罗马军团也是利用地中海的舰队来机动和运输补给的)。天京之役,李秀成虽然占有兵力优势,但是他的粮草通过陆路转运,十分不便,时断时续,大大削弱其部队的战力。最终因为粮草不济、损失惨重而不得不退兵。湘军虽然兵少,但是补给充足、火力凶猛、凭坚据守、以逸待劳,所以可以以少胜多。所以说湘军之所以能够越打越勇、越打越强,长江巡防水师的功绩是不可缺少的。

综上所述,曾公师法古人,在实践中探索的这套战法对当时湘军的状况来说是行之有效的。扎硬垒、打呆仗,湘军战法看似笨拙,其实是以拙胜巧的妙着。湘军兵少,兵员素质不高,将领缺乏战争经验(早期)是其弱点,但是当时清廷为外国所承认,湘军可以从境外购买大量新式武器,火力强劲是其优势;太平军正好相反,其兵多、将猛(早期),但是在外交和内政上都很失败,火器只能通过缴获来获得,弹药不充足,攻坚能力差。在这种情况下,多用正、少用奇,以火力决胜,避免肉搏就是扬长避短的正确战法。所以曾公才可以挽狂澜于既倒,就国家于危难,终于成就不世功业。但是要指出的是,虽然湘军新式武器装备较多,火力较强,官兵军饷较高,但是还是很经济的一支军队,从湘军建立到太平天国平定,湘军一共花费军费不过两千多万两,而毫无用处的绿营一年也要耗费同样的军费。

曾公的战法对后来中国军队有着巨大影响,后来的军队大多延续了这种战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火器的进步,这种机动性和主动性都差的战法就越来越不和时宜了。但是清军没有能够及时跟的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到了甲午战争期间,清朝的练军、淮军和老湘军仍然采用这种战法。但是日寇炮火猛烈、作战机动。清军的土垒根本无法抵挡新式钢青铜炮的攻击,单一、没有纵深的防御又常常被迂回到其侧后的日寇所突破。结果从成欢九连城、鸭绿江,再到金州、旅顺,清军一败再败。固然有指挥、训练、后勤、士气等因素,但是战法的落后可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甚至到了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仍然没有放弃这种消极防御的战法,结果又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精神宗旨

耐的烦吃的苦霸得蛮舍得死

湘军拥有勇猛的战斗风格和坚强的战斗意志,意志和精神力量比几件西洋火器有用的多。

“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的湖湘精神在其所参加的历次战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湘军在平定太平天国、西北回乱以后,屡次参加了抵抗外侮的战争,包括左宗棠收复新疆,镇南关、台湾抗法,甲午牛庄血战等。“大将筹边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社会影响

对兵制的影响

湘军的兴起,使清代兵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湘军建立前,清朝常备军为绿营。绿营兵为土著世业,将由铨选调补,军饷由户部拨给,兵权握于兵部,归于中央。湘军既兴,兵必自招,将必亲选,饷由帅筹,其制正与绿营相反,故兵随将转,兵为将有。曾国藩对湘军拥有极大的指挥调度权力,自成派系。当湘军在实际上取代绿营时,将帅自招的募兵制度便代替了国家经制的世兵制度,近代北洋军阀的起源,实始自湘军的“兵为将有”。

对政局的影响

始于湘军的“兵为将有”对晚清政局也产生重大影响。湘军重要将领江忠源胡林翼左宗棠杨载福(岳斌)、彭玉麟、刘长佑、李续宜曾国荃、刘蓉、刘坤一蒋益沣刘岳昭刘锦棠以及后来成为淮军首领的李鸿章等,皆官至总督、巡抚等大员。根据清代定制,总督、巡抚委以行省大权,其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一省的民政、财政和按劾、司法。但两司听命于六部,例可专折奏事,其事权独立,惟部臣始有管辖的权力,督、抚对两司只是居于监督地位。故六部可以控制督、抚,全国权力集中于中央。但清代这种格局到湘军将帅担任督、抚后,就发生了改变。手中有兵有将的督抚把两司降为属官,不听部臣指令,朝廷也不得不予迁就,因而在晚清形成督、抚事权过重的局面。

解体原因

1853年初正值朝廷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湖南湘乡人曾国藩丁忧在籍,经郭嵩焘力劝,抵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书生加山农独特的体制,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满清政府虽然对地方汉族武装不信任,但不得不倚重于湘军。曾国藩同时也借助了安徽本土力量,发展了淮军,并培养了淮军首领李鸿章。湘军虽然消灭了太平天国,还参与镇压了各地的其他起义,挽救了清王朝,由于湘军,淮军以至于清王朝末期的北洋军,私家军队只效忠将领而不效忠国家的气味浓厚造成清廷重权落入汉族重臣北洋军阀袁世凯,客观上加快了其灭亡。湘军在攻破南京以后,大肆焚掠、屠杀,这一点几乎都给予极度负面的评价,更成为其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评价

对于湘军的历史定位,历来有很大争议。有人认为湘军是帮助了满清政府,消灭了农民起义军,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湘军所发展的淮军人物李鸿章作为众多不平等条约签订者,更是被认为是民族罪人。洋务运动也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湘军亦成为开创近现代军阀割据的源头。

肯定湘军的人认为消灭太平天国并非过错,太平天国自身也并非能够改变封建社会,其宣布的一套根本无法实行;太平天国的将领也贪图享乐,鱼肉百姓,争夺权力,实际与满清统治者无异。湘军的出现也客观上让满清政府的军事和政治权力落入汉族,中央政府的权威极大地弱化,和民国初的军阀也有渊源关系。湘军在晚清对外战争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日甲午战争之牛庄战役全军殉国,中法战争之淡水大捷,后来左宗棠收复新疆,也是湘军人物的一大功劳。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社会 军队兵种 广西 八旗兵 曾国藩 戚继光 陆师 清政府 安徽 李鸿章 太平天国 清王朝 格局 封建 三纲五常 观念 戚继光 武器 农民起义 成长 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