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拉花”产生并流传于太行山区井陉县境内。长期以来,它那深沉、内在的风韵,刚健、苍凉、压抑的艺术风格,富有表现力的舞姿和舞蹈动律,深受群众喜爱。50年代以来,被舞蹈界誉为河北省最有代表性的四大舞种之一。

拉花

内容

“拉花”产生并流传于太行山区井陉县境内。长期以来,它那深沉、内在的风韵,刚健、苍凉、压抑的艺术风格,富有表现力的舞姿和舞蹈动律,深受群众喜爱。50年代以来,被舞蹈界誉为河北省最有代表性的四大舞种之一。

“拉花”一词,在我省某些舞种中(如“万全社火”、“东寺秧歌鼓”),是对中青年妇女角色的称谓。而在井陉县却把它作为一个舞种的专用名称。这名称的由来,如今已找不到出处。

拉花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井陉县的地理环境、经济历史紧密相联。井陉县是我省中部通往山西省的咽喉,山险水恶,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楚汉相争,韩信在此以少胜多,大败赵军,“背水一战”的典故就出于此。历史上,井陉人民倍受天灾兵祸之苦。尤其是“元末明初,天下大乱,井陉民存者仅十之四、五”(见清雍正八年《井陉县志》)。加以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土地贫瘠,是一个既“无服物采章之异”又“无葩卉奇珍之选”,连“衣食赋税”都“不足取办”的穷僻山乡(见民国23年《井陉县志》)。每遇天灾人祸,男女老少便结队流亡,即使平常年景,青壮年男子也多外出谋生,许多人家终年难得团聚。这种特殊的自然和历史环境,培育了井陉人民纯朴、坚韧的心理素质。拉花舞蹈的艺术风格,正是这种心理素质的展现。

拉花的源流沿革,无文字可考。在艺人中流传着源于的诸多传说,但皆无确凿根据。有人依据山西金墓壁画中的乐舞姿态,认为拉花源于金代。然而,仅据一个舞姿就断定一个舞种的起源,未免欠妥。如今,只能从艺人的师承关系、演唱内容、传统服饰及历史实物诸方面,去探讨其渊源。

1.拉花老艺人李树芳(1911年生)11岁跟李梅小学拉花。当时,李梅小已经八十多岁。杨端阳(1922年生)12岁学拉花,师父已七十有余。根据拉花表演者都是少年学艺的情况推算,李梅小学拉花,当在清咸丰年间。而他仅仅是拉花的继承者,所以,在他之前,当尚有几代艺人。据此,可以断定拉花早在清咸丰(1851~1861年)以前就已在井陉流传。

2.拉花的服饰与其它汉族秧歌截然不同。六个角色一律穿着清代平民服饰。直至新中国建立之后,仍保持这种传统。之所以如此,很可能是在拉花形成初期,戏曲尚未在地处太行深处的井陉县广泛流传,其影响不曾及于拉花。再就是由于经济困难,不可能募集到更多的钱财,去为拉花制作专门的服装,表演者只好穿上个人或家中最好、最美的服装。为了区别于生活,便在腰部系上一条彩色褡包或彩绸。年深日久,相沿成习,在“祖制不能变”的封建思想支配下,这种服饰便沿袭下来。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虽然有的女角色发式上小有变化(如梳戏曲旦角大头),但未动根本,且长期保持着表演者自带“行头”的传统习惯。

3.拉花演唱的歌曲中,有一首《大过门》歌中唱道:“大清国锦乾坤,嘉庆皇爷是明君,明君登基坐了殿呀,太平年……”。歌曲在歌颂了皇帝之后,第二段歌词便是讲述冀中大水灾中,灾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的情景。民歌一般是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尽管我们不能依据第一段歌词,就认为这是嘉庆年间的拉花歌曲,但灾民的遭遇与井陉人民有着心理、情感的内在联系,引起井陉人民内心的共鸣,从而,在拉花中得以体现,是合乎情理的。

4.井陉县南正河东村,保存着一支祖传的霸王鞭。年深日久,鞭身已呈紫色。由于久经摩擦,光可照人。鞭上铜钱中央的方孔已磨成大圆孔,铜钱上的字已磨掉大半,仔细辨认,却是“乾隆通宝”。根据铸造年代和磨损程度推断,此鞭至迟也是乾隆后期所制。

综上诸说,拉花的产生或者说兴盛的年代,可以假定在清朝中叶,即经过“康乾盛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井陉人民生活相对安定的乾隆后期。

此外,在拉花盛行的横南村,杨姓表演者中还流传着拉花是明朝万历年间,本村举人杨名标,在河南任西华县令,卸任后带回来的。他同时还带回了牡丹花,种在横南村老君庙内,至今盛开不衰。故当地又有“有了牡丹花,就有了拉花”的传说。庄旺村艺人也说,拉花是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移民时带来的。这自然又会使人联想到山西金墓壁画中那与拉花极其相似的舞姿。但这二说,目前还缺乏佐证,难以据此定论。

在井陉县有“井陉拉花遍地扭”之说。连一些仅仅有一点拉花色彩的舞种,亦往往自称拉花。拉花之所以有其广泛的群众性,首先它符合了井陉人民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在相对安定的年代,往往会发生赌博恶习,有人竟因此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故人民从“恶赌博”出发而“好娱乐”。但“娱乐之间多含迷信”(拉花也不例外,它也要参加定时的迷信活动)。“这是古人惧娱乐过度,特借神道设教以约束之”的缘故(见民国23年“井陉县志”)。

旧俗,拉花均由未婚男性少年自愿参加表演。但在少年表演水平不高,以致会影响舞队声誉时,会头也可指定某一已婚青年继续留队表演。老艺人李树芳就因表演技艺高超,为本村争得荣誉,婚后被破例留队两年,以后才改为传授者和乐队成员的。

拉花的会头,由村中有威信的人担任。活动经费则由全村自愿捐助。也有接受寺庙资助的。例如横南村拉花会,便曾接受过该村老君庙的二亩庙田,由会头负责组织会中人员耕种,收获所得便做活动经费,条件是每逢庙祭,拉花除必须作娱神表演外,还要派人协助道士做些杂活,作为对寺庙的回报。

拉花从农历腊月初集中排练,叫做“打并房”。正月十四日化妆彩排,叫做“踩街”。十六日正式演出,到月底结束。

拉花出会有三种目的:一是闹元宵。井陉俗称:“神过十五,人过十六”。十六日,“盛装美食,扮演文、武会出,鼓乐歌舞,经日不休。始在本村,继而数乡相约。文武会出,交相往来,俗称‘走会’,至二十一、二始止”(见民国23年“井陉县志”风土)。至今,仍保持这种习俗。二是参加迎神赛会。据民国23年“井陉县志》载:“迎神赛会,岁有定时。届时,锣鼓仪仗,杂然并陈,文武会出,比赛歌舞。附近乡民,停工往观,大有如潮如海之势”。据老艺人李树芳说:“迎神赛会多在农历春季的三月二十三、四月十九和四月二十八日。庙有娘娘庙、火神庙等”。由数村联合组成的祭祀组织“联庄会”中的“大香头”发帖,邀集各村文武会出(善男信女则自愿参加),举行隆重的“起驾”与“送驾”仪式。行进中,“大纛旗、旗、罗、伞、幡为仪仗做前导,队伍中间,数十人抬神像,管弦高奏,锣鼓喧天。文武会出,依次跟进,到达祭祀点,顶礼膜拜,文武会出,顺序表演。仪式结束,再将偶像送回原处,名曰“送驾”。在这种场合,拉花总是走在各文武会出的前列。李树芳在少年时代就曾多次参加过此类活动。三是参加“打醮”活动。“打醮”原是古时祷神的祭礼。后来专指道教为禳除灾祟而设的道场。在井陉县也叫“圆经”。据民国23年“井陉县志”载:“旧时,井陉有‘老母’、‘全神’诸会,集祈福、祷病者所施之资,令会首经理生息,积至相当数目,则议定‘圆经’期,搭盖神棚,邀定戏剧,请各乡文武会出,尚有花炮、高杆、马戏者。届时,热闹较迎神赛会尤甚”。但此项活动并不普遍,目前连年近八旬的李树芳老人,都说不曾参加过此项活动。

拉花的表演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行进中表演,叫做“过街”。这种表演多走简单的队

形,如“一字长蛇”、“二龙并进”、“龙摆尾”和“单对花”等,以整齐一致为标准。另一种是在广场或街头、院落表演,叫做“打场子”,是拉花的主要表演形式,可以充分发挥表演者的技能。“打场”时,有武社火的村,由三节棍打场。否则就由拉花舞队以“过街”形式绕场一周自行打场。然后整个舞队做变换队形的表演。这时多走“四老观花”、“莲花吐艳”、“葫芦阵”等较为复杂的队形。之后由“伞”①与“包”⑦,“板”④与“霸”④和“瓶”⑤,分别做双人表演。此时,虽然配以歌唱,反映一定的生活内容,但舞蹈动作与集体表演大致相同。因而,还达不到“出子”⑥的高度。

传统的拉花都是由三男三女表演。六个角色为一队。老艺人说是取“六合同春”之意。男的第一人扮为老翁,左手擎伞,右手执扇,以道具命名,叫做“公伞”。女角第一人扮为彩婆,身背“包袱”,右手执扇,叫做“背包”,与“公伞”为一对。男角第二人扮青年男子,双手各握两块竹板,叫做“太平板”或“四块瓦”。女角第二人扮为青年女子,左手执霸王鞭,右手执手绢,叫做“霸王鞭”,与青年男子为一对。男、女角色的第三人,扮成少男、少女为一对,皆左肩扛花瓶,右手执扇,女孩左手小指上加挂手绢,均称作“挑瓶”。

也有以“货郎”代替“公伞”的(其他角色不变),左手擎弯弓形货郎架,上挂各色绒线,右手执货郎鼓。这种以“货郎”与“背包”为主角的舞队,简称“卖绒线”,多演唱一些爱情歌曲。

此外,还有用一“霸王鞭”,一“太平鼓”取代二“挑瓶”的。或由一“铜钹”,一“八角鼓”,一丑,一小生,四个“四块瓦”,四个“霸王鞭”共十二人成一舞队的。然此种形式舞蹈动作简单,群众多不承认它是拉花。

旧时,拉花的脸谱曾和某些古老的舞种(如“高跷”)一样,男性脸上画“五毒”(蛇、蝎、蜈蚣、蛤蟆)等图案。女性脸上画花朵。但是,早在新中国建立以前,即已改为男性眉心画莲花,双颊画梅花,女性“霸王鞭”为俊扮,女“挑瓶”双颊画菊花,“背包”在面部从右眉上方向下经鼻梁至左颊画一白或红色粗线条。男性除挑瓶外,均带夹鼻小胡子(“伞”为白色,“板”为黑色)。新中国建立之后,全部角色都改为俊扮。有的连夹鼻小胡皆去掉。对于传统脸谱的涵义及其演变过程,至今连年过七旬的老人也做不出合理的解释,大致都认为只是图个吉祥,并无特别的涵义。唯对“背包”脸上的线条,却众口一词,都说是为了表示在兵荒马乱中被砍伤的刀痕。此说是否准确,无记载可据。不过以脸谱和舞蹈及伴奏的韵味对照,倒也颇为协调。

在众多的河北民间舞蹈中,拉花的艺术风格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通过舞蹈姿态的屈、仰、俯、撇,舞蹈动律的拧、晃、转、碾,舞蹈韵律的韧脆对比,是全部角色所共有的,贯串于舞蹈的全过程。

拉花舞蹈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可以概括为:脚撇碾,膝屈伸,腰拧晃,肩滚转和臂点推。“脚撇碾”是指运动过程中,当一脚在前着地时,双脚跟碾地,使脚尖向外撇开。“膝屈伸”,指的是整个舞蹈过程中,双腿要始终保持屈伸的动态,屈与伸的交替,伸是短暂的,屈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而当双膝变换位置时,就需借助动力腿那含有颤动的用力一蹬去完成。这①至⑤均为“拉花”角色的简称,即手执道具、板、鞭、瓶和身背包袱者。详见下文。⑥即节目。是构成拉花动作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屈膝虽是拉花的重要动作特点,但含胸、弓背、前俯、后仰、屈肘、扣腕、肩胯互靠……等,也都是形成拉花舞姿中“屈”的形态的重要特征。“腰拧晃”是指在迈步的同时;腰部要与动力腿做反向拧动,有时还要在拧腰的同时,带动胯部晃动。还有时在动力腿吸腿,同侧的胯、肩的互靠(将胯上提,肩下沉,两者尽量往一起靠拢)身体向同侧倾斜的舞姿。肩的“滚转”与臂的“点”、“推”(详见“拨林上山”)是相互连贯的。也就是说,拉花舞蹈的臂部动作与肩部动作是统一体中的两个不同部位,肩是臂的发力点,臂在肩的带动或支配下舞动。这些在“前滚肩”、“后滚肩’’的动作(详见动作说明)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突出。把上述各部位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便构成拉花舞蹈的整体动作风格。而构成拉花韵味的是脆与韧的紧密结合。“脆”与“韧”在上肢主要表现为肩部“滚转”的急起、骤停与双臂在肩的滚转停止之后,仍继续运动。在下肢则突出表现在膝部屈伸时,力度的对比,这种韵律内在的感觉是力的对抗,而外在显现却是毫无间离的和谐一致。在整个动作过程中,身体就像被一根弹性很强的橡皮绳抻着一样,力度强时伸长,力度减弱或消失又会收合。以此构成各种舞蹈动作顿而不断,行云流水般的连接。“井陉拉花走不动”便是群众对拉花韵味的生动概括。

在拉花中,气息的运用也很重要。强调在向上长身时,急吸一口气,给人以明显的提气感,下落时则慢呼出。在这里气息的功能不仅作用于生理,而且强化了舞蹈情绪、动律和韵味的个性。通过呼吸的运用,增强内在感情的表现力。利于抒发愤懑情绪,并增强艺术感染力。

拉花舞蹈的基本动律、韵律一如上述。但因角色性别、年龄的差异,男性上身动作较女性幅度大、力度强。而女性双膝屈、伸的幅度又比男性为大。尤其是“背包”,尽管所有动作皆与“鞭”、“瓶”相同。但因角色年龄大,又是舞队中的主角,故其动作幅度、力度又都比“鞭”、“瓶”夸张。

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政治上、经济上的翻身,井陉南正河东村拉花风格的变化,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代表了新时代人民的审美情趣。他们不再特别强调动作的力度和韧劲,而着重于舒展、大方、稳健、优美。三十多年来,初步形成了拉花新的风貌。

拉花的音乐分器乐曲和歌曲两部分,歌曲由表演者边舞边唱。但因拉花动作幅度大,力度强,表演吃力,故多以器乐代奏,因而逐渐削弱了歌唱部分。器乐曲以大管子的粗犷、悲凉的音色,浑厚纯朴的音调与拉花舞??舞融合,浑然一体,给观众以视觉与听觉的高度统一。深刻体现了历史上井陉人民的心理特征,成为拉花艺术风格特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倘若没有大管子和它那独特的演奏风格,拉花舞蹈便会黯然失色。因此,井陉人民索性把它视为一个独立的乐种,称之谓“拉花音乐”。

配图

所属分类

汉族民间舞蹈

中国民间舞蹈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艺术 舞蹈 刚健 誉为 拉花 太行山 河北 秧歌鼓 井陉县 山西省 雍正 井陉县志 葩卉 井陉县志 难得团聚    李树芳 咸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