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水墨画:由水和墨经过调配水和墨的浓度所画出的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也称国画,中国画。墨水画是中国传统画之一。墨水是国画的起源,以笔墨运用的技法基础画成墨水画。线条中锋笔,侧锋笔,顺锋和逆锋,点染,擦,破墨,拨墨的枝法。墨于水的变化分为五色。画成作品,题款,盖章。就是完整的墨水画作品。

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色彩缤纷。后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在中国画中,以中国画特有的材料之一,墨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画出不同浓淡(黑、白、灰)层次。别有一番韵味称为“墨韵”。而形成水墨为主的一种绘画形式。

简介

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代表,也就是狭义的“ 国画”,并传到东亚其他 地区。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色彩缤纷,后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中国水墨画的特点是:近处写实,远处抽象,色彩微妙,意境丰富。

黑白调子的水墨画早期都是以山水画的形式来表现的,虽然仅有黑与白,但因为纸色的关系,其实是略为偏黄的。彩色的水墨画在近代有泼墨山水的应用,也有水墨动画的应用。

与水墨画有关的还有水墨版画。与一般版画不同的是,水墨版画虽然也是木刻版画,但使用宣纸做为纸材,在不同的地方重复水墨印刷,层层渲染的效果,使得每一张作品都明显不同,也具有水墨画的美感。

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朝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

“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就是说的水墨画。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后人宗之。

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结构,是组成中国画体系的元素之一。从物理的角度,水墨画就是用毛笔蘸着墨和水的合成物,描绘在宣纸上的一种绘画形式。

艺术特征

水墨画是中国汉族特色较强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借助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毛笔、宣纸和墨),表现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绘画。其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工具材料上来说,水墨画具有水乳交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具体地说就是将水、墨和宣纸的属性特征很好地体现出来,如水墨相调,出现干湿浓淡的层次;再有水墨和宣纸相融,产生溵湿渗透的特殊效果。二是水墨画表现特征,由于水墨和宣纸的交融渗透,善于表现似像非像的物象特征,即意象。这种意象效果能使人产生丰富的遐想,符合“中国绘画注重意境”的审美理想。

作画方式

中国由古至 今,发明了多种绘画方法,最常见的是用画笔作画。以后更出现用 口咬笔,脚趾握笔,双脚夹笔,腋夹笔,身体着墨(包括手指、脚趾、头发、手肘等部位),当代中国水墨画家在创作水墨画时,材料运用是广泛的,在非宣纸上创作水墨画成了潮流,如在衣服上,在人的身体上,题材上更是多样化,不仅限于山水花鸟,除抽象水墨外更扩展到行为艺术范畴。

古代绘画六法

绘画六法由5世纪的画家及艺术理论家谢赫所著,并记录在其著作《古画品录》的序论中。当中提及的六法为:

气韵生动是也,一种说法指其意为传神,此外亦有指表达画家人品或使用画笔及墨水的技术要精的说法。

骨法用笔是也,即用画笔的技巧在表现钩线点戳时要有"骨力",这和当时书法和绘画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关。

应物象形是也,即感受物体的结构再描画出物体的形态。

随类赋彩是也,即因应物体的本身色彩而在作品中加上适当的色调及表现出层次感。

经营位置是也,即对作品构图、深度的思考。

传移模写是也,即对自己的草稿作增加删除后再画一次才能完成作品,此外亦有对古人作品作出模仿摹制作为学习的意思。

传统绘画特点

水墨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水墨画,依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评论:

讲究“气韵生动”,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讲究笔墨神韵,笔法要求:平、圆、留、重、变。墨法要求墨分五色,浓、淡、破、泼、渍、焦、宿。

讲究“骨法用笔”,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环境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

讲究空白的布置和物体的“气势”。

可以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中国画并不只是宣纸上的点染勾勒,国画是要表现“气韵”、“境界”,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的思想集成最终的表现。意、、灵齐备,诗、书、画一体,诗为画之意,书为画之骨。技法之熟,可呈胸臆;画面之外,可留思想,这也是判断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艺术价值高下的实质所在。

国画历史

中国早期国画

唐代绘画

人物画

宋代绘画

山水画

花鸟画

风俗画

元代绘画

北派青绿山水

南派水墨山水(浅绛山水)

明代绘画

文人画

清代绘画

扬州八怪

具象绘画

写意绘画

国画分类

以体裁分类

山水

人物

走兽

花鸟

风俗

宗教

以型式分类

扇面

手卷

册页

镜心

以技法分类

具象画

写意画

工笔画

泼墨画

作画工具

“笔墨纸砚”是中国古代文人不可缺少的工具 ,号称“文房四宝”,其意义不止于书写 绘画方面,中国文人对其给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感情,历代文人书画大家和笔墨纸砚相关的故事举不胜举。

笔能将墨的神韵最好的发挥出来。毛笔是中国所创,并影响 到朝鲜、日本,等亚洲广泛地域的传统书写习惯。毛笔分硬毫,软毫和兼毫,硬毫以狼毫(黄鼠狼尾)为代表,软毫以羊毫(山羊须)为代表,根据写字绘画,种类,以及个人习惯的不同,用笔也不一样,羊毫柔软,狼毫刚健,兼毫柔中带刚。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是与毛笔的使用分不开的。尤其以湖州(今浙江善琏镇)之湖笔,宣州(今安徽泾县)之宣笔,及江西进贤之笔为上。

墨是寒色,由五墨构成的画应该有寒感,它的调子应该是灰暗的。但又为何好的“水墨画”会使人有温感而不感觉它的调子灰暗呢?这是因为好画善于利用白地(空白)来与黑的寒色相对比、相调和,因而使人有介于寒热之间的温感。而且,好的烟墨并不是暗墨。古代徽州所 产之墨,历来为文人所喜爱,徽墨有金不换之美称 。

凡光滑受光而反射强者都叫做明物,好墨的黑光泽如漆,故可叫做明黑,因而是不会让人有灰暗感的。

墨的分类:

(1)根据墨的深浅层次,可分为作墨、淡墨、浓墨、极淡墨和焦墨五墨,即焦墨(原墨)一浓墨一重墨一淡墨一清墨五层次;

(2)根据墨的材料,可分为“油烟”、“松烟”和漆烟三种。油烟墨用桐油或添烧烟加工制成;松烟墨用松枝烧烟加工制成,漆烟是用国漆作燃料,燃烧后的烟垢加胶加工而制作成的。

中国画用纸种类广泛。如宣州所产宣纸、四川的皮纸、河南禹县布 纸、湖南来阳棉纸等等,推而广之,不但是纸,绫、绢等织物都是绘画的材料。但宣纸种类多,产量高,品质好,其特性将国画要求反复地上色,因此像绢织物一样,适合于画工笔画;且较绢等价格便宜,故宣纸几乎已成为国画用纸的代名词。宣纸分生宣和熟宣两种。生宣是没有经过矾水加工的,水墨容易渗透,落笔为定,无从更改,而且渗透开来,能产生丰富的笔墨变化,所以写意画多用生宣。熟宣是用矾水加工过的,水墨不容易渗透,在上面可以工整细致地描绘,

砚是磨墨用的。要求细腻滋润,容易发墨,并且 墨汁细匀

无渣。砚以安徽歙县之歙砚、广东端溪端砚、甘肃的洮砚及山西的澄泥砚,最为名贵,号称四大名砚。常有古人为求一方名砚,不惜倾其所有。

除文房四宝之外,印章、印泥笔架笔洗笔筒、文镇等相关绘画用具还有很多,广义的文房四宝也将以上所举列入其中。

技法

技法概述

用墨要整体,一般讲,“浓破淡”较融合,而“淡破浓”由于生宣纸有先入为主的特性,尤其是浓墨八成干时再用淡墨或清水去破,这样,先画的就比较清晰。当我们熟悉了这种方法之后,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其效果。 画一幅画要有整体设计,墨色要注意黑、白、灰的安排。黑,就是浓墨,灰是淡墨,白是白纸,是空间。人群中的留白和白纸空间要呼应好。还有一点切不可忘记,线的疏密变化也会造成灰的效果,线面搭配要合理。尤其画面人物众多时,更不要在局部过多地找小变化,要在一组一组中找大的对比。

积墨

积墨为了使画面厚重,一次用墨不够分量,可反复加强。积墨积在什么地方好呢?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在结构素描中讲过,光影素描浓缩于粗线之中,这种浓缩的光影,是积墨最好的方法,但不可一律乱加,尤其结构凸起的地方不能积墨。 画一个单人时,尽量少用积墨,必要时,应积在前后物体形成空间的地方。画面人物众多时,墨应积在人与人形成的空隙中,大面积积墨要有形状,或方形,或三角形,不可太规则。

积墨时,不可太平均,画面上要保持几块第一遍水墨原始痕迹,或者说是在凹进去的地方积墨方显厚重。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好这一技法的应用。

淡墨

淡墨以透明、干净为主,要保持笔与笔之间形成的水印。淡墨要与浓墨呼应、对比、相互依托,同时保持它自有特色。

用淡墨最好是用研的墨,而不能用墨汁,否则没有笔痕的力度。淡墨是墨韵的主要成分,水太少画面会干燥,水太多又会烂掉,要做到淡墨润而不烂,同时还要和空白、白纸、浓墨的对接、呼应,方可造成黑、白、灰和谐的整体。有时单独用淡营造阴雨、雾气、冰雪的气氛,更能发挥它的特长,妙不可言。

淡墨里最忌混进红色,尤其脏水,不能作为淡墨用水。在淡墨上积墨,只能一遍比一遍更重才好;否则淡墨上置淡墨或置上淡颜色都会破坏它的性能,易发闷、显脏,失去透明感。

董源山水画

(一)皴法

在山水画史上,凡有巨变,多由皴法所致。皴法是一种用笔墨的方法,专用于描绘山、石的脉络和质感,也 以此表现近树主干的皮纹和质地。盛唐王维“始用渲淡,一变构斫之法”。唐代山水自此开始,出现皴法。这些山水画家主要集中在关陕一带,他们的山石线条以方硬工稳为主,完全取决于对当地地貌的感受。这在传为唐代的山水卷轴画墓室壁画中的配景可略见一斑。北方的山水画风一直吹拂到五代南唐,因此,南唐翰林图画院的山水画风与北方没有大大的差异。董源由于掌理皇家林苑,对江南的土质丘陵有着切身的审美感受。他用松散舒展的线条铺展了江南丘陵绵延不断的起伏之态,反映了土质山疏松平缓的地貌特征,意向平和沉静。因这种线条随意性强,长短参差不齐,轻松自然,犹如披麻(散开的植物麻),故以此名。披麻皴长短参差不齐,长者即长披麻,短者为短披麻。董源在皴法上的创新不知启迪了后世多少江南的山水画家。

(二)造型

董源的山石造型不作峭拔险峰,多作平峦缓坡。坡上高木成林,坡下溪流成河,渔者、渡客等星星点点,饶有生机。远景的山峦顶上聚集着成片的矾头,即垒叠的巨石,形同矾石的结晶体,一簇簇的苦点区分出各个矾头的外形,平列展开于画面上。

(三)构图

以平视为主,略带俯视,景深较大,多取横向的全景式布局。现存与董源画风相关的古画多属长卷。

(四)植被

董源笔下的植被是构成其密体山水的基本要素,得自江南实地实景。北方由于气候干燥和山脉多石,浮土上的林木与裸露的岩石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江南空气湿润、雨量充沛,草木极易覆盖在以土质为主的群山之表。

(五)意境

董源的山水画意境注重乡野间的生活气息,饶有情趣,与李思训讲求展示道家仙境的山水画迥然不同。

董源山水画法有两类,“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可见他既能作水墨意笔,又长于青绿山水。今在传为董源的画迹 中可略见他的小青绿手法,如《龙宿郊民图》轴。

董源才艺广博,还兼工人物、龙水、牛虎等画科,当时有不少权贵之家请董源绘龙水屏风,享誉颇久。可惜他在这些画科方面的造诣已无画迹可寻,我们只能把焦点聚集在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上。

鉴赏

鉴赏墨:如故宫收藏的“乾隆御咏西湖十景十色墨”,色彩各异,墨的形式富于变化。一面为阴文楷书填金乾隆御咏西湖十景十色七言律诗,一面浮起诗中所咏西湖十景图画。依次为“曲院风荷”、“花港观鱼”、“苏堤春晓”、“断桥残雪”、“三潭印月”、“双峰插云”、“柳浪闻莺”、“南屏晚钟”等。画面的构图,以极简练的手法刻画出方题的基本特征,艺术地再现了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形象地反映出200多年前,西湖十景的历史面貌,是较好的鉴赏墨。此套墨为色墨,是绘画用的颜料,有红、黄、青、绿、蓝、棕、白色等色,多为天然色料配制,色彩纯净艳 丽,不易褪色。虽早期色墨不多见,但从唐、宋的绘画中,可以看到颜料的精美与华丽。唐人《金碧山水图》,画面以青、绿色彩为主,间施以金描绘出秀丽苍翠的山川,巍峨宏伟的殿阁,展现出辉煌壮丽的自然图景,突出了色彩的美丽。五代著名画家顾闳中创作的《韩熙载夜宴图》,画面前后分作5段,用浓笔生彩的艺术手法,把南唐宰相韩熙载的夜生活,刻画得惟妙惟肖。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色彩柔和艳丽,人物传神,更显出色彩的美妙。这些在纸、绢上的色彩,已历经了八九百年,乃至上千年历史沧桑,仍然保持着夺目的光彩,充分显示了这些彩色墨制造精良,是古代鉴赏的佳品。

鉴别文物真伪是文物科研及陈列研究的前提,无鉴别真伪就谈不到鉴定。所以鉴别、鉴定是文物工作者首要解决的。我们鉴别鉴定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研究真实可靠实物的参考凭证。我们鉴别墨也一样,要求多看实物、多记实物,通过实物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看后加以思考,善于比较分析,善于 发现问题,多看实物是可以对某一名家名作的墨质、题识、图案、墨品、风度认识就越深刻熟悉。加上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多学文献资料,并学会区分歙县与休宁各派的墨品及风度的特点,通过对墨品的了解,即使在没有年款的情况也可以鉴定出是哪些名家墨品。如:康熙三十五年所制“耕织图”墨品,乾隆三十年所制“棉花图”无论仿造、改制,我们都可以断定康熙三十五年以前没有“耕织图”墨品,乾三十年以前没“棉花图”墨品,以后仿造可能就是旧模新作比较容易鉴别真伪。还有清代名家墨品分等级、价格也可以参考。

另外避讳对墨影响,封建社会有国讳与家讳之说。国讳是避皇帝与孔子的名;家讳是避自己祖先的名字。避讳的方法是,在书写时候凡遇到应避的名讳,或缺笔或易字,说念之时改原音。“避讳”对于文物鉴别有一定影响。如“避讳”对于明清两代墨的鉴别尤为重要。明代还可以,在明清两代制墨中品名,斋名常用“玄”字,“玄元 灵气”、“九玄三极”等。到了清代康熙皇帝名玄烨,因而“玄”字避讳,或改写元,或缺写一笔,明清两代凡有“玄”字的墨如不是仿造假品,当是康熙以前的作品。如“玄”改写“元”或缺一笔当是康熙以后的作。而由于“玄”字墨品给明代墨带来多少厄运。明代的“玄”字墨到了康熙以后,均挖去“玄”字或将墨毁坏。总之“玄”给明代传品招致厄运,其损失不可估计,但同时也在鉴别方面起到了划分时代的作用。由于明清两代书画受各流派的影响,其风格有所不同;因书画风格不同,其墨模雕刻技巧、手法,显然有时代的区分。明代的书法多遒劲,雕刻手法为了表达遒劲,刀法则需要深厚,才能显示字体雄健,阳文字锋芒峻厉,圭角崭然。清代书法多秀润,雕刻手法必须掌握精秀润细的刀法,才能表达柔丽清雅。绘画与书法完全一致,因之明清两代雕刻墨模的技巧,以明清两代书画不同风格,而形成两大流派:明代墨模,其刀法多深厚有力;清代墨模,其刀法多柔妍精细。其所以不同,实因书法绘画风格不同所致。这样对鉴别明清两代名墨,就可掌握内涵。

明清两代大部分为了更换墨模,不在模上刻用年款,即刻上也在侧面,更换时也不影响墨面。

在墨上考证年代,只能以自制墨来解决,文人官吏嘱墨家制墨不惜墨模成本,带有纪念性的墨品,多署干支年款,这就为我们考证年代提供了方便。

另外从墨模上鉴别墨品,墨模使用年久影响墨面的清晰,凡是初版初刻,花纹、书画、印章均特别清楚悦目;相反,墨模使用久了,墨面就显得模糊不清,可能是复制,年代则稍晚一些,所以说墨模可以反映墨家业务大小,经营盛衰。

墨品的漆衣,是在墨布加刮摩。通过漆衣也可鉴别墨,漆衣墨凡年代较远,漆皮显得浑厚,并呈蛇皮断纹,与古琴相似。断纹不是裂纹,有纹不裂,隐蕴在漆皮之间,又与古瓷开片相同。漆皮墨盛于万历年间,清康熙墨少见,乾隆晚期以后漆衣墨,其光泽漂亮有余,而苍厚浑朴不足。墨上的漆边也可作为不同时代的风尚,有助于我们对年代的鉴别。明代大从漆上下左右侧通漆边,正面背面为本色。清代多漆两面的边,两侧上下都不漆。

鉴别

凡质料粗糙,几乎不是烟料,形同土块,用手敲之,声音喑哑,体轻呈灰白色,墨模粗糙,墨料不好,这些是伪品的特征。还有一种伪品,是使用一种炭晶石,一种石质材料磨成的假墨。对仿品又如何鉴别呢?清代墨家仿明代墨,一种是只标明 年款,不署墨家名款。另一种只标时某墨家仿明代某墨家,这类有仿家自己的名款,也有被仿家的名款,是为宣扬自己而不是骗人,因此有人把清代初年制的精品墨原名款挖去,再用墨蜡填平,并在墨蜡处镌刻名章、年款、略施金色加以打磨。这种仿品不易识别。

墨的品种繁多,实用本色墨不仅数量多,形状大体相同。我们可以识别墨正反两面是否刻上文字及图案(即墨名)。左右两侧是否有监制单位名称。也有在侧面镌刻年代的,墨的顶端刻有“超漆烟”、“漆烟”、“顶烟”、“桐 油烟”字样,表示该墨锭属油烟墨范畴;刻有“黄山松烟”、“大卷松烟”、“松烟”等字样的表示该墨锭属松烟范畴;刻有“全烟”、“精烟”、“净烟”等字样,该墨属炭黑墨范畴。

总之,要求鉴藏者有相当的知识和经验。首先要求大体熟悉古墨源流的发展演变史,知道古代名墨的主要产地和著名的制墨宾的姓氏名款,对名家墨的著名的墨模式样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另外从质地来说,新墨和旧墨也有较明显的差别。新墨带灰色,虽浓厚不朗润,旧墨纯黑朗润,色泽纯黑,色感厚实。新墨由于和胶往往不匀,其墨色也就显得浓淡、厚薄不匀,旧墨由于制法严谨、加上存放时间久远,其胶自然匀实,其黑色平整,而且不粘笔毫。新墨气味有燥性,旧墨有一股自身的古朴淡远的馨香之气,且显出一种古朴的色调。

水墨画动画

《小蝌蚪找妈妈》 《牧笛》 《鹿铃》 《山水情》 《百鸟衣》《雪鹿》《鹤蚌相争》《雁阵》《童心》

《三个和尚》《珍爱水源》《秦》《夏》《小燕子》《猴子捞月》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艺术 艺术作品 彩墨画 绘画 中国绘画 花鸟画 意境 泼墨山水 水墨动画 版画 唐代 五代 笔法 墨分五彩 艺术效果 水乳交融 骨法用笔 随类赋彩 古画品录 西洋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