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治本》是中国古代兵书《尉缭子》里记载的一篇兵法文章,见于《尉缭子》第十一篇。治本,就是治国的根本。本篇把发展耕织和“使民无私”作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两个治国的根本问题,它认为治国的办法是精神感召,其次是因势利导,再次是不误农时,不竭民财。

词语概念

基本信息

反义词: 治标

基本解释

1. [effect a permanent cure]∶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radical measures]∶指治国的根本措施

引证解释

1. 治国的根本措施。

《管子·权修》:“民之修小礼,行小义,饰小亷,谨小耻,禁微邪,治之本也。” 北齐 刘昼 《新论·九流》:“法者, 慎到 、 李悝 、 韩非 、 商鞅 之类也。其术在於明罚,讨阵整法,诱善惩恶,俾顺轨度,以为治本。”《新唐书·李石传》:“朕叹治之难也。且朕即位十年,不能得治本。”汪洋 《观闽侯农产共进会》诗:“立国以农探治本,相观责善合天宜。”

2. 谓处理事务从根本上着手。与“治标”相对。

《宋史·戚纶传》:“谨摭十事该治本者附于章左。”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四》:“现在的现象是各方面都黑暗,所以有这情形,不但治本无从说起,便是治标也无法。”参见“ 治标 ”。

典籍相关

治本-尉缭子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作品赏析

54、凡治人者何?曰,非五谷无以充腹,非丝麻无以盖形,故充腹有粒,盖形有缕,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夫无雕文刻镂之事,女无绣饰纂组之作。木器液,金器腥,圣人饮于土,食于土,故埏埴以为器,天下无费。

【译文】

治理民众用什么办法呢?回答是,没有五谷人们就没有饭吃,没有丝麻人们就没有衣穿,所以吃饭有了粮食,穿衣有了丝麻,男子从事耕种,女子从事纺织,人们专事耕织不受其他事务的影响,国家就有储备了。提倡男子不要从事奢侈品的雕刻,女子不要从事装饰品的刺绣。木制的食器容易渗水,金属的食器带有腥味,圣人的饮食用具都是来源于土,因而制作陶土用具,这就可杜绝天下的浪费了。

55、今也,金木之性不寒而衣绣饰,马牛之性食草饮水而给菽粟,是治失其本,而宜设之制也。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今短褐不蔽形,糟糠不充腹,失其治也。古者土无肥硗,人无勤惰,古人何得而今人何失邪?耕有不终亩,织有日断机,而奈何寒饥?盖古治之行,今治之止也。

【译文】

如今,金木本来是不知道寒冷的,却要给它披上锦绣,牛马本来是吃草炊水的,却要喂它粮食,这种做法完全违反了它们的本性,应该建立。合理的制度才是。春、夏男子到田里耕种庄稼,秋、冬女子在家里染织布帛,这样人民就不会贫困了。现在人民穿的是粗布短衫,而且。还遮不住身体,吃的是粗劣食品,而且还填不饱肚子,这是没有把国家治理好的表现。古时候,土地的肥舟同今天没有两样,人民的勤惰同今天也没有两样,为什么古人丰衣足食,而令人缺吃少穿呀?主要是种田的人不能经常耕作,织布的人不能经常纺织,这怎能免于饥寒呢?总的来说,这是由于古代行之有效的耕织制度,到今天已经把它废止了的原故。

56、夫谓治者,使民无私也。民无私则天下为一家,而无私耕私织,共寒其寒,共饥其饥。故如有子十人,不加一饭,有子一人,不损一饭,焉有喧呼酖酒,以败善类乎?民有轻佻,则欲心兴,争夺之患起矣。横生于一夫,则民私饭有储食,私用有储财。民一犯禁,而拘以刑治,乌在其为人上也。

【译文】

所谓良好的政治,在于教育民众不要自私。如果民众不自私,天下就象一家人一样,而不必进行私耕私织,大家都把别人的寒冷当作自己的寒冷,把别人的饥饿当作自己的饥饿。因此,有十个孩子的人,也不加重他的生活负担,只有一个孩子的人,也不减轻他的社会责任,这样人们哪里还会喧喧嚷嚷嗜酒作乐,以致败坏良好的风尚呢?如果民众不安分,私欲就会产生,争权夺利的祸患就随之而起了。如果有一个人违背了这种无私的准则,别人也跟着他把粮食储藏起来自已吃,把财物储藏起来自己用,[发展下去就会犯禁了,]而民众一旦犯禁,就逮捕治罪,这怎能配得上为万民之首呢?

57、善政执其制,使民无私,为下不敢私,则无力非者矣。反本缘理,出乎一道,则欲心去,争夺止,囹圄空,野充粟多,安民怀远,外无天下之难,内无暴乱之事,治之至也。

【译文】

好的政治,就是坚持法制,教育民众不要自私,大家不敢自私,就没有为非作歹的人了。如果人们恢复纯朴的本性,遵循无私的准则,那么,个人和私欲就会打消,争夺行为就会停止,监狱里就会没有囚犯,劳动的人就会遍布田野,生产的粮食就会增多,民众的生活就会安定,四方的民族也会受到关怀,国家没有外患,也没有内乱,这就可以称得上天下大治了。

58、苍苍之天,莫知其极?帝王之君,谁为法则?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待,求己者也。

【译文】

蓝蓝的天空,谁知道它的边际?五帝三王的政治,谁的方式可供效法呢?过去的时代不可能重现,未来的理想也不能只靠等待,只有求之于自己的创造。

59、所谓天子者,四焉:一曰神明,二曰垂光,三曰洪叙,四曰无敌。此天子之事也。

【译文】

能够称为天子的,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智慧超人,二是恩布万民,三是功业宏伟,四是天下无敌。这都是天子应做到的事。

60、野物不为牺牲,杂学不为通儒。

【译文】

不能把野生的动物作为祭品,不能把杂凑的学说当成真才实学。

61、今说者曰:“百里之海,不能饮一夫,三尺之泉,足止三军渴。”臣谓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太上神化,其次因物,其下在于无夺民时,无损民财。夫禁必以武而成,赏必以文而成。

【译文】

现今有人说:“百里宽的大海,不够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喝,三尺深的小泉,却够三军之众解渴。”我认为私欲的产生由于没有节制,邪恶的产生由于禁止不力。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精神感化,其次是因势利导,再次就是不误农时,不竭民财。禁止坏人坏事,必须使用强制手段才能成功;奖励好人好事,必须结合教育才能奏效。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尉缭子 兵法 新唐书 尉缭子 魏惠王 尉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