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石景山区,隶属于北京市,是北京六个主城区之一。地处北京西部,位于长安街西段,最东端距距天安门14千米,总面积84平方千米。

石景山因“燕都第一仙山——石景山”而得名,自古就是京西历史文化重镇。区域内山地面积占23%,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7.09%。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达73.89平方米,居北京市城区首位,是北京市城区中山林资源最丰富、绿化覆盖率最高、人均拥有公共绿地最多的地区,2016年石景山区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区。

2018年,石景山区下辖9个街道,常住人口59.0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84.6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6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23.6亿元,三次产业构成为27.5:72.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9万元。2020年3月4日,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历史沿革

前11世纪中叶,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封帝尧之后于蓟,都城蓟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封召公爽于燕,都城在今房山区董家林一带。石景山地区属蓟国地。后蓟国衰落,约西周末年被燕国兼并,燕迁都蓟城。石景山地区属燕国都邑地。

春秋战国,燕王喜二十九年(前226年),秦兵攻占燕都蓟城。

秦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废止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石景山地区属广阳郡蓟城蓟县地。

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西汉实行郡、国并立制度。石景山地区属燕国蓟城地。元朔三年(前126年),汉武帝废燕国置“燕郡”。地属燕郡蓟城地。元狩六年(前117年),封刘旦为燕王,燕郡复称燕国[4]。元封五年(前106年),西汉始设十三州部。石景山地区属幽州燕国蓟城地。元凤元年(前80年),燕王刘旦谋反失败自杀,改燕国为“广阳郡”。石景山地区属广阳郡蓟城地。本始元年(前73年),改广阳郡为“广阳国”。地属广阳国蓟城地。王莽新朝元年(9年),废广阳国设广阳郡(曾改名广有)。石景山地区属幽州广有郡伐戎县地。

东汉,形成州一郡(国)一县三级政区,建武二年(26年),复置广阳国。地属广阳国蓟县地。建武十三年(37年),废广阳国并人上谷郡。地属上谷郡蓟县地。永平八年(65年),恢复广阳郡。建安十八年(213年),幽州并人冀州。地属冀州广阳郡蓟县地;不久,幽州复置。石景山地区属幽州广阳郡蓟县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实行州一郡一县三级制度,前后虽有幽州燕郡、燕国等称谓变化,石景山地区始终为蓟县辖地。

隋开皇元年(581年),隋取代北周,开皇三年(583年),实行州一县二级制度,石景山地区属幽州蓟县地。大业三年(607年),废幽州置“涿郡”。地属涿郡蓟县地。

唐初,武德元年(618年),废涿郡,复置幽州。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石景山地区属河北道幽州地。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增划全国为十五道,开始形成道一州一县三级政区。地属河北道幽州蓟县地。天宝元年(742年),幽州改称“范阳郡”,析蓟县置广平、广宁二县。地属河北道范阳郡广平县地。天宝三年(744年),撤广平、广宁复并蓟县。至德元年(756年),于蓟县西置广平县。乾元元年(758年),复改范阳郡为幽州。石景山地区属河北道幽州广平县地。大历三年(768年),改幽州为“范阳府”,地属范阳府广平县地。建中二年(781年),设幽都县。地属范阳府幽都县地。唐末,广平县废,后在幽州(唐代称蓟城为幽州)城西设玉河县。石景山地区属范阳府幽都县、玉河县地。

五代时期,后晋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为报答契丹援立之助,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石景山地区属幽都县、玉河县地。

契丹天显十一年(936年)末,契丹进占幽云十六州。辽会同元年(938年)十一月,升幽州为“南京”,又称燕京;设南京道,同时改国号为“辽”。辽实行道一府一州一县四级政区,南京道下辖幽都府。石景山地区属南京道幽都府幽都县、玉河县地。开泰元年(1012年),幽都府改称“析津府”,幽都县改称“宛平县”。地属南京道析津府宛平县、玉河县地。金天辅六年(1122年)底,金攻占南京。翌年,宋宣和五年(1123年)三月,北宋接管,改燕京为“燕山府”,析津府改为“燕山府路”。石景山地区属燕山府燕山府路宛平县、玉河县地。金天会三年(1125年)年底,金国夺占宋燕山府,恢复燕京和析津府,并置燕京路。天眷元年(1138年),废玉河县,辖地并人宛平县。石景山地区属燕京路析津府宛平县地。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海陵王下诏迁都燕京。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改燕京为“中都”,析津府改为“永安府”(翌年又改为“大兴府”),燕京路改称“中都路”。石景山地区属中都路大兴府宛平县地。

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蒙古军攻占金中都,将中都改称燕京,中都路改称燕京路。石景山地区属燕京路大兴府宛平县地。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改燕京为中都,燕京路改称中都路。地属中都路大兴府宛平县地。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元”。翌年二月,改中都为“大都”,中都路改称“大都路”。石景山地区属大都路大兴府宛平县地。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军攻占大都城,将大都路改为“北平府”,十月,北平府隶山东行省。翌年三月,设北平行省,北平府隶北平行省。石景山地区属北平行省北平府宛平县地。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北平为“北京”。二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地属顺天府宛平县地。

清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清军攻占北京。石景山地区属顺天府宛平县地。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在顺天府辖域内设东、南、西、北四路厅。石景山地区属西路厅宛平县地。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4月2日,临时参议院决定以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石景山地区属顺天府宛平县地。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10月5日,顺天府改称“京兆地方”,地属京兆地方宛平县。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年)1月,京师警察厅在近郊设东、南、西、北郊四个警区,石景山地区归西郊警署管理。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当时,北洋政府仍设在北京,统治北方地区。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6日,北伐军进占北京。6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直隶省改名“河北省”,将原京兆地区各县并入河北省;北京改名为“北平”,设北平特别市。10月30日,行政院确定北平特别市区域,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北平特别市西郊区,南部属河北省宛平县地。12月19日,北平市政府设立市辖区,将全市分为15个区。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8月,十三区(西郊区)正式成立。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北平特别市十三区、南部属河北省宛平县地。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29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12月14日,日军扶植的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北平成立。翌年4月17日改北平为北京。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7月,伪河北省公署划全省为4个“道”,宛平县分属“津海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6月改为8个道,宛平县分属“燕京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30日,汪伪“国民政府”成立,临时政府改组为“华北政务委员会”。9月,伪“公署”废除以数字命名的市辖区为内、外城郊排序,4个郊区改称东郊、南郊、西郊、北郊。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北京市西郊区、南部属河北省燕京道宛平县地。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各级伪政权垮台,北京恢复北平名称。12月6日,北平市政府恢复以数字命名市辖区,共16个区,西郊区定名为“十五区”。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北平市十五区、南部属河北省宛平县。中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北平市警察局将4个郊区分局调整为8个,称郊一至郊八分局。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北平市政府将十三至十六4个区调整为8个区,称十三至二十区,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十七区;当时,郊区各区按警察分局的顺序习称为郊一至郊八区。故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北平市郊五区、南部属河北省宛平县。[5]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将石景山地区划为北平市;二十七区,为石景山区独立建置之始。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下旬,北平市第二十七区人民政府成立,区政府设在北辛安大街。5月,市政府批准,田村、模式口、高井、五里坨、三家店等地划归二十七区管辖,辖区面积由31.25平方千米增加到99平方千米。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1日,北平市第二十七区改称北平市第十九区,辖域不变。

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自8月1日起,第十九区改称第十五区,辖域不变。

1951年4月7日,根据北京市郊区委员会决定,第十三区(今海淀区)所辖东杨坨村地区划归第十五区管辖,辖区面积增加到124平方千米。

1952年8月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将第十五区所辖三家店、东杨坨、五里坨、黑石头等村划归京西矿区管辖,第十五区改称石景山区。区政府设在北辛安和平街3号。辖区面积61平方千米。

1954年5月,北辛安镇建置撤销。

1956年3月17日,市政府将京西矿区所辖五里坨乡、黑石头乡、高井乡和海淀区所辖八大处乡划归石景山区。1958年5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石景山区,原辖区大部并入丰台区,田村、西黄村乡划归海淀区,五里坨乡划归门头沟区。1963年7月8日,北京市人委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石景山办事处,为市人委派出机构。1967年8月7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决定,石景山办事处改名为石景山区,石景山中苏友好人民公社划归石景山区管辖。1978年,区委、区革委会机关从北辛安和平街3号迁址石景山路35号。1980年12月24日—29日,石景山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撤销区革命委员会,恢复区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 石景山区是北京市继东城、西城之后第三个没有农业户籍人口的城区,下辖八宝山街道、老山街道、八角街道、古城街道、苹果园街道、金顶街街道、广宁街道、五里坨街道及鲁谷街道等9个街道。全区有46 个民族。 地理环境石景山区位于北京西部西山风景区南麓和永定河冲积扇上,因燕都第一仙山———石景山而得名。地理坐标为北纬39°53′~39°59′,东经116°07′~116°14′,东至玉泉路与海淀区毗连,南抵张仪村与丰台区接壤,北倚克勤峪与海淀区搭界,西濒永定河与门头沟区为邻。辖区东西宽约12.25千米,南北长约13千米,最东端距天安门14千米,总面积85.74平方千米。 石景山区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度70~130米。西北部山地是太行山余脉,约占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一,40余座山峰比肩而立。南部横亘着古老的永定河,蜿蜒曲折。中部和东南部是永定河冲积扇形成的夹带残丘的平原,为全区人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地区。石景山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为 ℃,较常年平均值(12.7℃)偏;全年总降水量 毫米,比常年(540.7 毫米)偏 。天泰山天泰山位于石景山区西北部,香山公园西南。北至海淀区挂甲塔,南至双泉寺,西至五府庄、潭峪,东至南北马场。主峰海拔430.8米。因主峰西有平台一处,曰天台, 山因名天台山,亦作天太山、天泰山。天台处有明清古刹慈善寺,亦称天台寺。旧时每年三月十八日开庙。寺内中路大悲殿正中原供金漆木雕观音像,两旁有碧霞元君等8尊塑像,这种佛、道共进一堂的现象,在京郊较为罕见。后殿供肉身坐化和尚,俗称魔王菩萨和尚,相传即清世祖顺治帝。1917年、1924年冯玉祥两次住在天泰山慈善寺,留下“勤俭为宝”、“真吃苦”、“耕读”、“淡泊”等重要石刻,是一处避暑胜地。慈善寺为区级保护文物。 翠微山 翠微山位于石景山区与海淀区交界处。东南距市中心约20公里。海拔387米,为香峪大梁东南坡的山峰之一,北与香山遥相对应。山势和缓,原名平坡山,因唐建平坡寺得名;明洪熙初年(1425)改叫翠微山。南麓多古寺,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底、大悲寺、龙王堂、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等依山而建,合称八大处,为京郊著名游览区。西南山麓还有明建法海寺。 石景山石景山位于石景山区西部。为西山山前的侵蚀残丘,地势和缓,海拔184米。历史上为永定河河防要地。自元代以来,在此修堤防水。1949年以来,先后在永定河上游修建了官厅水库及引水渠。东南山麓一带,建有石景山发电总厂和首都钢铁公司。 莲花河 莲花河发源于石景山区石槽,流经莲花池。莲花池以 上称新开渠。原在鸭子桥入南护城河,1951年治理后改 在万泉寺东入凉水河。全长4.2公里,底宽16—20米。主 要支流有新开渠、水衙沟。水源原主要出自莲花池泉水, 后被新开渠石景山工业废水所代替。古称洗马沟。 经济 石景山区是北京市重工地区,有首都钢铁总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数家,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从全面改善投资环境入手,加大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从而带动了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16.9%的增长速度,改革开放实现了突破,社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61亿元,下降1.0%;第三产业增加值423.6亿元,增长10.3%。三次产业构成为27.5:72.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9万元。 工业 石景山区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首钢等驻区大企业的科技人才储量丰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园区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医疗器械、新材料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并培育出首钢日电电子有限公司、北京东方信联科技有限公司。截止到2004年底,园区内已累计投资35亿元,累计注册企业1000家,注册资金40亿元。已实现经济总收入320亿元,实现税收11亿元。 服务业 近年来,石景山区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服务业企业迁入。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私营企业快速增加,为区域经济繁荣注入了活力。服务业在石景山区经济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全区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现代服务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成为石景山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了石景山区经济的发展。2004年年底,石景山区现代服务业共有1042家,占全区单位数量的近六分之一。 其他特色产业2004年,“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落户石景山,成为该区十三大功能区中现代科技产业区的建设重点。一年多时间,30多家数字娱乐企业便相继入驻数码基地。社会事业文化首钢搬迁之后,石景山区的青山绿水将不再掩盖于迷蒙的烟雾之下,昔日冒出滚滚浓雾的高炉将作为工业遗产以保留。而石景山区自身,也将经历一次深刻的变革,以“打造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为目标,走上一条绿色可循环的发展之路。2009年发布的《石景山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明确提出每年区里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资金支持、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奖励、政府重点采购等方式,扶持区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教育教育方面,以信息技术建设为突破口,教育硬件初步实现现代化。拥有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善教育体系和完备的教育设施。全区有幼儿园36所,小学33所,普通中学22所(其中示范高中1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高等院校4所,其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方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受到国家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2019年,组建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教育集团,实现教育集团化全覆盖。新增幼儿园4所、学位1100个,完成7所民办幼儿园转普工作,全区普惠幼儿园覆盖率达到70%。 地方特产北京雕漆茯苓夹饼景泰蓝。风景名胜石景山区也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园林艺术宝库。这里有京城闻名的西山八大处、明代古刹法海寺;也有设施现代化的北京“迪斯尼”石景山游乐园,精巧别致、幽静淡雅的雕塑公园。作为首都的一个新市区,石景山十分重视绿化和美化工作,色彩风格各异的新建筑交相辉映,街头小品多姿多彩,大小街道绿树成荫,花草芬芳,多座现代化园林平地而起,各具特色。有楼群之花古城公园、童话世界银杏宝宝乐园,以及七色园、红领巾公园、森林公园、松林公园、希望公园八角公园、四海公园等。1987年石景山雕塑公园被评为北京市的优秀园林。 八大处八大处在香山的西北方,有八座古寺庙群分布在翠微、平坡、卢师三山之间,故称八大处,是一座层峦叠嶂的山林公园。近年又栽种很多黄栌树,成为北京市郊第二个红叶观赏地。串珠似地分布在山上的八处古庙是:一处长安寺、二处宝光寺、三处三山庵、四处大悲寺、五处龙王堂、六处香界寺、七处宝珠洞、八处证果寺。 法海寺法海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创建,弘治十七年(1504年)重修。寺内原有山门、天王殿、护法金刚院、祖师二堂、伽蓝殿和大雄宝殿,两侧还有钟鼓楼、配殿、寮房,最为珍贵是一些殿堂的墙壁上,绘画了大量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壁画,可惜寺内的建筑大部分塌毁,只剩下大雄宝殿、配殿和钟鼓楼。大雄宝殿的壁画幸而保存下来了。1988年1月,法海寺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雕塑公园雕塑公园在石景山八角村一带,占地3.7万平方米,其中水面占4500平方米。园内有3个雕塑园区:水景雕塑园、湖面上有牧童、浴女、纯洁天真;林荫雕塑园内,在长绿树林中,有卧鹿、牧羊女、晓风、蕊等石雕,活泼清新;阳光雕塑园内有铜雕的新秀等,在鲜花芳草中闪闪发光。全园共有雕塑50多件,是北京市第一座雕塑公园。 银杏宝宝乐园银杏宝宝乐园在八角村南侧,占地6000平方米。园内有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人物和孙悟空,还有动物世界、海底世界、迷宫等。园内还仿建有法国凯旋门、美国国会大厦和日本皇宫等微缩景观。 交通公路石景山区内拥有长安街西延长线、阜石路两条东西走向城市主干道,其中,长安街被誉为城市景观大道,尽览现代化大都市风情;正在建设的五环路纵行本区南北8公里,与2003年实现的莲石路一并构成城市快速路体系,1小时内可以到达北京所有区县。石门路属于109国道石景山段,南起阜石路,北至五里坨西路,全长5.3公里,贯穿整个石景山西部地区,是石景山区西部交通大“动脉”。 驱车到北京国际机场45分钟,到北京西客站仅需15分钟。同时,108、109国道经由本区,进出北京城、连接外省市十分方便。 从石景山区通过的北京地铁一号线贯穿北京东西两翼,连接地铁二号线、五号线等所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快速便捷,优势明显。 铁路石景山区内有五处铁路专用线,大宗铁路货运可直接进区。现有铁路客站一个,规划拟在鲁谷居住区南侧建设京九线石景山客运站。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行政区划 城市 香山公园 挂甲塔 天太山 碧霞元君 冯玉祥 长安寺 龙王堂 宝珠洞 1949年 首都钢铁公司 南护城河 凉水河 水衙沟 重工 北京雕漆 茯苓夹饼 景泰蓝 希望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