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不正之风,拼音:bù zhèng zhī fēng;英文:(harmful) practice; unhealthy tendency。即不正当的社会风气。出自晋·葛洪《抱朴子·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另有同名相声《不正之风》,由高英培范振钰表演,揭露了社会上“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常风气,是一片极具欣赏价值的讽刺性相声。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成语举例: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自觉地遵守有关规定,坚决反对特殊化,纠正一切不正之风。”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指社会风气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谜面:黄药师运气

典故出处

《抱朴子·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近义词

歪风邪气

反义词

浩然正气

英文翻译

unhealthy social trends

示例

自觉地遵守有关规定,坚决反对特殊化,纠正一切~。

★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文章《不正之风》

文章《纠风工作还欠几成火候》-摘自新华网

住房、上学、医疗等领域深受不正之风毒害。

“吃荤的怕有激素,吃素的怕有毒素,喝饮料怕有色素,喝水怕有有害元素”,不少群众对食品生产中的制假贩假、粗制滥造之风不满。

事例

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干部对歪风邪气视而不见,诸如此类的不正之风“按下葫芦浮起瓢”。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对10省(区、市)的问卷调查,群众对纠风工作的满意度仅为53.3%,虽然比2002年提高6.1个百分点,但仍有近半数的群众不满意。

“官嘴大”,“民嘴小”?

“有的警察竟然带着枪收罚款!”这一不文明执法的情况被某省纠风检查组逮个正着。而且检查组暗访还发现,前后竟有4个部门上路,对超载车进行拦截罚款:一个是区综合执法局,另外3个分别是邻近3个镇的公安派出所,各方都打出了“综合执法”的招牌。

发人深思的是,尽管当地不少老百姓深受乱罚款之害,但省里检查组从未收到一起有关举报投诉。“举报投诉是一场利益冲突,但冲突双方并不对等。”有关专家指出,“执法机关违法时,老百姓往往难以招架,法定的举报投诉等权利常常被敷衍搪塞、护短偏袒、打击报复等不正之风架空。”群众将这种现象比喻为“官嘴大”。

相比之下,“民嘴”较小。老百姓在维权过程中,不但各类成本高,还常常遭遇“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前气没出又添新气。最关键的是,不正之风往往够不上“罪”。就算告赢了,也拿人家没办法,有的举报投诉者还因此招致报复。更多的时候老百姓自认倒霉,“忍了,认了”。

纠风稍一放松就出现反弹

教育乱收费哪怕只有1元钱,也要查到底。辽宁省大洼县新立镇的10所小学的校长,就因为向每个学生收取1元钱用于印制“学生素质教育评价表”,同时受到党纪处分。

但此类的典型事例并未引起各类学校的足够重视。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权威数据表明,2003年以来,3年共组织了5.6万个检查组,检查了各级各类学校87.6万多所,清退违规乱收费金额13.2亿多元,受党纪政纪处分的已有5931人。“在高压形势下取得的治理成果,还不巩固,还很脆弱,稍一放松就可能反弹。”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对各地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心急如焚。

“一些地方还在巧立名目,侵害农民利益问题仍突出,旧的没解决,新的又发生,形势严峻。”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指出。

重大环境事件屡屡危及百姓生命健康,一些地区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事件呈上升趋势。环境保护乏力成为群众意见较大的问题之一。

尽管国家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还是此起彼伏。“在部门、小团体和个人利益的驱动下,有的不正之风仍然处于‘按下葫芦浮起瓢’的趋势。”监察部部长李至伦说。而这一点正是部分群众对纠风不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纠风治本意在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些不正之风滋生蔓延的土壤尚未得到铲除。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一些引发不正之风的深层次问题解决起来的难度加大。”李至伦部长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纠风工作会议上,面对负责全国纠风工作的各级领导十分严肃地坦诚道。

工商管理、公安执法以及环保等政府部门,都以“国家财政供养不足”为由,采取了“自负自收自养”的无奈办法,由此助长了“多揩油,多收入”的歪风。有的执法部门甚至和监管对象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一些地方就出现了污染越严重,排污费就收得越多,环保部门就越富的怪现状。

“纠风工作治本的步子缓慢,当前纠风工作的一些思想观念、治理手段,特别是治本措施及建设相对滞后。”李至伦部长坦言。据了解,省级纠风部门的编制也就是十几个人,一位多年从事纠风工作的老干部满脸内疚地对半月谈记者说:“按纠风工作以往的运作办法,举报投诉那么多,哪能查得过来?大部分都只好转到各市和省直部门去了,只能挑选典型突出的调查处理几件。我们心里也急,不能很好地给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对不起百姓呀!”。

作用

为改变纠风工作中一些不合时宜的工作方法和观念,全国各地都正在酝酿纠风治本的长效机制建设,改革将成为提升纠风工作群众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相声《不正之风》

简介

作者:王鸣禄

表演者:高英培范振钰

作品欣赏

塑造人物,刻画性格,是相声创作的一种类型。《不正之风》就是一段这样的相声:它塑造了一个比较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万能胶”。

“万能胶”是我们社会遭受“文革”浩劫之后而产生的一个畸形儿。他巴结领导,千方百计地要把主任“上山下乡”不到一年的小姨子办回城市;他很世故,谙熟走后门儿的各种路子,到处拉关系户,什么早点铺、布铺、肉铺、医院……连火葬场也不放过。他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拿肉头换料头,拿料头换馃头,拿病假条换汽车用”,往火葬场送死人他也张罗,一个月竟烧了十五个。他脸皮厚,对所作所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紧紧围绕他的以上性格,作者组织了一连串包袱,使这个人物在哄堂大笑中活灵活现地站在了观众的面前。

时至今日,“万能胶”这样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不也还是屡见不鲜吗?他集这些人物之大成,是这些人物的缩影。正如《买猴》问世后,“马大哈”成了那些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的代名词一样。这不仅充分说明了这个人物的典型性,而且充分说明了这个人物塑造的成功。

这段相声塑造人物有两个比较鲜明的特点:

第一,善于挑选那些能够充分表现人物性格的细节,组织包袱。比如:

“乙:你五十一怎么管那二十来岁的叫姐姐?

甲:这个你不懂,这是走后门的规矩。走后门就得当小辈。嘴甜着点,净吃香东西。嘿嘿嘿。”

这是非常生动、具体、鲜明、独特的细节描写。它把“走后门”的某些不成文的规矩和走后门者的心理,力透纸背,把“万能胶”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活灵活现。犹如血、肉一样,丰满了人物的形象,比较精确地描绘了人物的精神世界。类似现象,我们周围每天都有发生。有些,我们已经熟视无睹,不以为然了。正因如此,所以,当将它们组织成包袱后,收到了在乎情理之中,出乎意料之外的强烈效果。如果作者没有坚实而丰厚的生活积累,如果作者对生活中的这类人物不烂熟于心,那么,他在组织包袱、表现主题时,是很难左右逢源,运用自如的。

第二,注意从人物的性格出发,安排情节。

情节是性格的历史。相声的包袱讲究出乎意料之外,在乎情理之中。对以塑造人物为主的段子来说,在乎情理最重要的就是要符合性格发展的逻辑。《不正之风》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大包袱。“万能胶”用装着死人的火葬车送新娘去举行婚礼,不料竟把新娘拉到了火葬场。现实生活中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这却符合他所谓的万能性格。这样的荒唐事,别人不会干,也干不来,只有他“万能胶”才干得出。

这段相声面对现实,触及时弊,淋漓尽致地讽刺了社会上种种“走后门”的丑恶现象,提出或回答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说明了纠正这些不正之风,铲除这些垃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这不是留连,不是欣赏,也不像以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那样,使人灰心丧气,无所作为,而是用相声这种类似于喜剧的形式让人们同过去愉快地诀别,昂首阔步,奔向明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除了善于“跳出来”对所爱所憎进行褒贬之外,还善于将自己的倾向寓于情节和场面之中,使其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比如,这段相声让“万能胶”百密一疏,功亏一篑,将其用火葬车拉新娘子去举行婚礼这一精心策划的杰作,化为一出将“新娘子拉到火葬场”的荒诞不经的闹剧。这个“底”寓意深刻,暗示“走后门”到了一定程度接近闹剧时,必然会得到悲惨的结局。不仅符合生活本身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而且反差强烈,因而生动有趣儿,令人回味无穷。

台词

甲:你是搞什么工作的?

乙:相声演员。

甲:怎么?你是个演员?

乙:啊。

甲:谁给你办的?

乙:什么叫谁给我办的?我从小热爱文艺,以后就考上了剧团。

甲:别来这套,糊弄谁呀?说实话,哪儿的路子?

乙:没路子。

甲:没路子你当不了演员哪。我们街坊那小孩儿,那是多好的条件,你说基本功,腰腿好,翻跟头、拿大顶都行;论嗓音,高音、中音、低音都行。

乙:好条件哪。

甲:就是到了审美这关没过去。

乙:小孩长得不好?

甲:好!小孩长得别提多好看了,细皮白肉、浓眉毛、大眼睛、双眼皮儿。

乙:那为什么呢?

甲:就是因为这儿有个痦子。(指脸)

乙:那碍什么事儿?

甲:不行啊,没考上。这么俊的小孩儿都没考上,就凭您这模样还能考上?你让大家看看,这模样没有暖瓶塞儿好看呢!

乙:有你这么比的吗?

甲:我纳闷儿啊?没有路子你怎么当的演员?就是你当了演员,你的工作也不顺心。调调工作吧,我给你办办,我有路子。

乙:我调工作干什么?不调。

甲:看你够朋友,咱们交往交往,有事言语,我这个人路子宽。房子怎么样?住着合适吗?换换房吧,我有路子。

乙:我就知道他有路子。我换房子什么?不换!

甲:别不好意思。

乙:干什么不好意思了?

甲:房子够住的吗?

乙:够!

甲:够什么?别来这套,打肿脸充胖子。谁不知道,你儿子结婚没房子,把你们房子占了,你们老两口子住下水道里。

乙:噢,我们住地沟里啊?

甲:不是,就是那一人多高的、圆的、大洋灰管子,两头用砖垒垒,安个窗户来个门,你们老两口子就住那里头啦。还说这是现代化的防震棚。

乙:嗐!

甲:那天来四个小孩儿一起哄,给推马路那边去了。转天你们孩子起来找不着你啦,“哎,咱爸爸呢?昨天晚上还在这呢!嗳,怎么跑马路那边去了!”

乙:我住洋灰管子怎么着?寒碜?难看?你应该同情我,原来我住两间房,地震震坏了。“四人帮”破坏抗震救灾。

甲:七百万怎么着?你还得找我,我给你办办,要不八百万也没你的事。房管局我有路子,我给你办办,给你办个单元。

乙:不要,你那房“不是好来”的。刚一上来,就是你有路子,给我办办。这叫不正之风。甭问,你是后门大王,专走后门儿。

甲:你喊!给你安个高音喇叭,让全市人都听见。

乙:怎么还怕人家听见?

甲:真笨,那走后门有嚷嚷的吗?外行,这么一说你就没走过后门儿。

乙:会走后门管什么用?

甲:用处太多了,别人买东西排队,你不用排;别人买不着的东西咱能买,别人办不了的事咱能办。就说早晨吃早点吧,买果子你排队不排队?

乙:买早点方便多了,上班的时候也就十几个人排队很快就能买上。

甲:很快能买上?你买那馃子得搭烤饼,你买那馃子都是头天晚上炸出来的,搁一宿都皮条了,吃的时候得用牙往下拽!“嗬!怎么这么费劲,劳您驾,借剪子使使。”

乙:你也太夸张了。

甲:咱就不用排队。

乙:你怎么……

甲:我有路子,吃馃子我得要现炸的,甭管排多少人,大模大样地往里走,“徐姐,嗯,嗯。”(伸两个手指头)

乙:这是干什么?(学甲动作)

甲:来俩。

乙:“徐姐”是怎么回事儿?

甲:炸馃子的是位女同志,姓徐——徐姐。

乙:比你岁数大?

甲:不,刚上班,也就二十多岁。

乙:你几岁?

甲:怎么十几?我五十一啦。

乙:你五十一怎么管那二十来岁的叫姐姐。

甲:这个你不懂,这是走后门儿的规矩。走后门儿就得当小辈儿。嘴甜着点儿,净吃香东西。嘿嘿嘿……

乙:你别没羞没臊的啦!为了口吃的,把辈儿都矮下来了。

甲:徐姐一看我来了,拿眼一瞟:“来了,今儿来晚了,等会儿。”说着话,腾,腾,揪下两块面来,嘿,跟小馒头这么大个儿,补出来跟小锅盖似的,扔在锅里翻四个个儿还不捞呢,挑出来这么大个,金黄色,又酥又脆。

乙:就这么拿走。

甲:怎么着?

乙:别的顾客就没意见吗?

甲:有啊,一开始有人反映,常了就行了,他们也习惯了,我也自然了。

乙:人家不跟你怄这个气。

甲:也有怄气的。那天一个老太太领着个小姑娘排队,小姑娘管老太太叫奶奶:“奶奶,你看这个大胖子天天来,进门叫声‘徐姐’,伸两个手指头,把大馃头就拿走了。奶奶,明天您也叫回‘徐姐’试试,咱也甭排队啦。”老太太说:“嘛玩艺儿?宝贝儿,咱甭说叫‘徐姐’,咱叫老舅妈也得排队。孩子,咱可不学这个,这叫不正之风,叫他拿走塞去吧!塞完了打脖子后边下去。吃完了叫他长‘噎嗝’。”

乙:骂上了!怎么办?从后门儿走吧。

甲:啊!每天从后门走,今天非走前门不可,成心从老太太跟前过,“借光老太太,留神,别蹭身油。吃完长‘噎嗝’啊,这玩意儿专门治胃病!”

乙:你这不成心气人吗?老太太能饶你吗?

甲:老太太没言语,旁边过来个愣小伙子,一把把我拽住啦!“哎,先别走,姓徐的,照他这样给我炸俩!不炸俩,我把你锅给砸喽!”

乙:这手儿厉害。

甲:厉害呀?比徐姐差远了,人家那话茬子多硬啊!“给你炸俩?瞧你那模样,我认识你是谁呀,你跟他比?他是我们关系户。”嘿,对了,我们是关系户。

乙:走后门儿都走出关系户来了。

甲:我一想徐姐说的真对,我们真是关系户!

乙:什么关系户?

甲:她穿的那条针织涤纶裤是我给办的,连工带料才六块钱,多便宜。

乙:噢,我明白了,说了半天你是卖布的。

甲:卖布干什么?我不卖布。

乙:那……那个针织涤纶?

甲:咱有路子,布铺小赵跟我是关系户,卖着卖着布想起我来了,甩块头,当等外品处理给我啦。

乙:你拿它就换馃头了。

甲:哎。小赵那料头能白给我吗?他那大油我给办的,四斤多连肉票都没要。

乙:怎么?

甲:甩的,当肉头处理的。我拿肉头,换料头,拿料头换馃头。

乙:嗬!

甲:认识我吗?交你个朋友,有事言语。在天津市你打听我,大人小孩儿没有不知道的,

我有个外号儿。

乙:叫什么?

甲:万能胶。

乙:噢,你就是万能胶?拉拉手吧,咱俩一样。

甲:你也是万能胶。

乙:不,化学鳔。

甲:化学鳔干什么?

乙:咱俩都够“黏乎儿”的。

甲:你常听人说,这个人能办事,什么都行,万能——就是我。我不但万能,还好交朋友——“万能胶”。

乙:你是哪儿流窜来的?

甲:什么叫流窜啊?

乙:你有正式职业吗?

甲:有哇,怎么没有?

乙:你什么工种?

甲:后勤。

乙:抓生活?

甲:那事儿工会管。

乙:管采购?

甲:那是供销!我是后勤。

乙:怎么个后勤?

甲:后门走得勤。

乙:你上了班不干活,就忙乎这个,你们领导也不批评你?

甲:谁说不批评?批评得可尖锐啦。

乙:我就知道你得挨批。怎么批评的你?

甲:“万能胶,照这么搞你要犯错误!你怎么回事?上回你给我买的那排骨怎么一点也不肥?”

乙:啊,这叫批评你?这叫支持你走后门。

甲:是啊,我们领导批评得我太尖锐了,真是一针见血,我那份就挺肥,我们主任那份不肥。我说:“记住这次教训,下次我给您买肥的。”“什么肥不肥的,过来,过来。”我们主任把我叫他那屋里去了,要跟我个别谈话,“万能胶,你给我办个事儿吧!我小姨子,上山下乡快一年了,到现在还没回来,你得想个办法给办回来。”我说,“行,主任,我一定尽力。您这是给我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

乙:什么立功赎罪呀?

甲:你不懂!我要把主任的小姨子给办回来,以后我在这个厂里什么事都好办了,脚面的水——平趟。

乙:这个你有路子吗?

甲:没有。

乙:找徐姐去!

甲:不行,徐姐那儿光能办馃头儿。

乙:拿馃头换呀!

甲:不行,十个馃头儿也换不回来。

乙:那你怎么办呢?

甲:打听,问哪。摸摸路子,嘴勤能问出金马驹儿来。嘿,果然打听出来了!我们厂小李他表大爷,就是主任的小姨子插队落户那个地方的公社党委书记。我跟小李一说,小李满口答应没问题,他保证能给办回来,就是现在没时间。他正忙着结婚,让我先帮助他办喜事,作为交换条件,喜事办完了,主任的小姨子准能回来。

乙:喜事你能办吗?

甲:太能办了,小李这场喜事,都是我给办的,咱有路子!大立柜我给买的,沙发我给办的,连结婚那天的酒席都是我给办的,一共十六桌。

乙:干吗预备这么多?

甲:亲戚、朋友多呀!都办完了,新娘提出个条件来。

乙:什么条件?

甲:非要辆汽车,没有汽车不过门儿。

乙:这个想法也不对,干什么这么铺张浪费。

甲:小车没有办法找我来了。我说:“不要紧,小李,别犯愁!不就要辆汽车吗?我有路子,回头我给清洁队打个电话。”

乙:啊!让新娘坐倒脏土的大汽车!

甲:咱给扫干净了,铺领席!

乙:别对付啦,不行!

甲:不行……叫建设局来辆推土车行吗?

乙:噢,把新娘铲了去。

甲:小李说:“别开玩笑好不好!”嗳!我想起来了,我们街坊刘治在汽车队开车。

乙:刘治跟你是什么关系?

甲:关系户。

乙:又是关系户!这是怎么个关系户?

甲:刘治的假条我给的,一本儿。

乙:怎么这么些个?

甲:我有路子,给你一本儿,有什么病自己填去吧,都盖好章了。

乙:你支持他泡病号。

甲:你别说那个?我用车还方便了。

乙:互相利用。

甲:“刘治吗?我是万能胶啊!有个事儿,星期日下午两点,我得用辆车,最好来个‘面包’,接趟新娘。什么?准时到。好了,见面再谢。”“小李,怎么样?放心了吧。礼拜日两点车准时到,你都甭管了,我替你接去。”小李刚走“得儿……”电话铃又响了,“找谁?万能胶,我就是……”

乙:还够忙的?

甲:“你说什么?啊——(哭)”

乙:你怎么啦?

甲:我嫂子娘家的四姨奶奶的外甥女,大表嫂的二姨姥爷死了。

乙:这叫什么辈儿?

甲:那老头儿多好,尤其二姨姥爷是我的关系户。

乙:活该,谁让他偷假条的。

甲:我二姨姥爷死了,又是孤老户,家里没人,我得跟着忙乎忙乎,赶紧给殡仪馆打电话,叫火葬车。

乙:殡仪馆你也行?

甲:我有路子。殡仪馆、火葬场,我熟极了,您有事儿言语。

乙:没事儿!谁老跟火葬场打交道。

甲:一个电话车就定了,星期日一点来车,烧我二姨姥爷。我算计好了,打发走火葬车,两点跟刘治接新娘去,这档子喜事办完了,主任的小姨子就回来了。

乙:你还够忙的。

甲:礼拜天十二点啦,刘治给我来个电话说,车来不了啦,车队紧急通知,私人借车得经过车队批准。刘治也死心眼儿,你不许说送病人看病吗?他实话实说,调度一听结婚用车,说什么也不批准。

乙:你再想别的主意吧。

甲:我再打电话联系车吧。打了好几个电话,不是找不着人就是车不在家,这可怎么办呢?小李的新娘接不去,主任的小姨子也回不来了。嘿嘿嘿……

乙:你怎么又乐了?

甲:我有办法了,不是一点来车烧我二姨姥爷吗?我跟火葬车甲这趟路线好啊,我二姨姥爷在金刚桥住,新娘在小王庄安定桥,新郎小车在北洋桥,这仨桥多顺脚。

乙:噢,我明白了!你打算是金刚桥装你二姨姥爷,然后小王庄接新娘,到北洋桥让新娘下来再上火化场。

甲:先跟司机商量商量,司机认识我:“万能胶,又是你的事,这个月你够忙的,好家伙,烧十五个啦!平均两天一个,今儿烧的是谁?”“这是我二姨姥爷。”“前天那个呢”?“四姑妈。”“噢,满是亲戚。”“不,您哪,全是关系户,今天您还得帮个忙。”“没说的,没说的!”“咱这车在小王庄那儿停一下。”“噢,那儿有家属?”“不,接趟新娘。”司机一听:“你吃错药啦!我拉死人,带着新娘?”“我说您多帮忙,多……”我回头一看:我二姨姥爷桌子上,放着一条凤凰过滤嘴儿的烟。我说:“您多帮忙,多帮忙。”“别弄这个呀!……”(学装烟动作)

乙:装起来了。

甲:怎么样,一下子叫我给黏住了。

乙:是万能胶。

甲:我二姨姥爷厂里有个工会主任——大胖子,耳朵还挺聋,非要跟着。

乙:那是人家的工作。

甲:忙乎着把我二姨姥爷搁在车尾巴里头,我们就上车了,到小王庄接新娘去。进门我就嚷嚷,“道喜,道喜……”新娘家里有个嫂子我认识,是我们门口儿的姑娘,外号叫“遮理”。我一看“遮理”,“万能胶啊,你干吗来了。”“我是接亲的,走吧,走吧!”还真清静,连新娘一共仨人,一出门儿嫂子看见这汽车就“遮理”上了,“我说,万能胶,这是嘛汽车,怎么还蓝白道的?”“高级轿车,快上去吧。”让我给推上去了。上车看见大胖子啦,“万能胶,车上怎么还有人,这胖子是谁?”“这是……新郎小李他们厂里的工会主任。”

乙:哎?不是你二姨姥爷的工会主任吗?

甲:二姨姥爷不能提,那是私货。我说:“对吧,主任?”胖子聋着个耳朵听不清,“对,对,对!”

乙:什么就对?

甲:这“遮理”还真爱说话,跟胖子俩人拉呱上了:“这位领导,大胖的身子还让您受累。”“你说的嘛?”

乙:听不见。

甲:“让您受累!”“没说的,没说的,我们跟死者这么些年了!”

乙:啊!要露馅儿。

甲:“遮理”一听,“我说万能胶啊,这里怎么还有个死者?”“……他说我了,我小名不叫‘四锁’吗?”

乙:真能对付。

甲:胖子还接着嘟囔,“对于他,我们领导可是没疼钱。”我说,“嫂子,您听见了吧,小李这喜事儿,领导上都不疼钱,大办。”“天津市都走遍了,他实在是没治了。”“遮理”一听,“怎么还没治了?”我说,“嫂子,小李这喜事用我们天津话来说那是没治了。”

乙:真有说的。

甲:司机打坐那儿就想乐,心说:“万能胶,万能胶,你缺德去吧!开这么些年车,我没遇上过这个事儿!我这车上多热闹,又哭又乐。”北洋桥你倒停啊,他净顾乐啦,直接开火化场去啦。

乙:这回我看你怎么办?

甲:一进火化场,新娘就明白了,又害怕、又委屈,哭上了,“嫂子,我倒霉倒你身上了。我说不要车吧?你非出主意要个车。你还说一辈子就这么一回,还不讲究点?这回好,讲究大发啦!人家都‘大闺女坐轿——头一回’;我们好,大闺女进火化场,头一回。”这新娘还有个毛病,一生气爱抽羊角疯,“我们这……”

乙:怎么啦?

甲:昏过去啦!

乙:休克啦。

甲:大胖子吓坏了,“万能胶啊!又死一个,今天咱们先烧哪个呀?”我说,“这可不能烧,主任小姨子还没办回来呢!”

乙:还惦着走后门儿哪。

作者简介

王鸣禄,国家一级编剧,曲艺、相声、小品创作的代表人物, 于1958年开始创作新相声,有过多次获奖的经历,其代表作品《狗熊大象》、《不正之风》、《跟谁对着干》、《教训》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相声段子,广受欢迎,节目演出长盛不衰。王鸣禄先生创作的相声《城管与地摊儿》,是全国(天津)相声新作品拍卖会敲响第一槌的第一件作品,相声剧本创下了20万元的天价。

王鸣禄善于仔细观察生活,广泛占有生活素材,因此他能够比较精确地把握笔下人物的姿态和精神世界。坚实而丰厚的生活积累,使王鸣禄在组织包袱表现主题时,能左右逢源,运用自如。另外他创作的曲艺作品十分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更能被观众接受,广为传颂,深受听众的喜爱。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高英培 范振钰 歪风邪气 吃素 老百姓 辽宁省 政府 国家财政 高英培 范振钰 买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