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东北人是指生活在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与内蒙古东部四盟市的人口总称。民族以汉族为主,通常意义的东北人指生长于东北并认同东北风俗且有相似的行为方式的族群。通常而言,民族差异并不是区别一个人是否是东北人的主要标准。

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情况不同,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的居民对“东北”这一概念的认同感大于对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认同感。生活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居民,由于生活方式、习俗、方言等方面的接近,对东北地区和东北人身份有一定的认同感,东北地区不论民族只要生长在这里称自己是东北人都是恰当合理的。

称呼

“东北”一词,起源较早,《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东北三省地处中国东北方向,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俗称“关东”,清朝时期也称之为东三省。在中国一般用东北或者东三省、东北三省来称呼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份。

另外,在中文的语境的“满洲人”指的是旧时的满族。东北地区之人包括汉族在内,大多称作东北人。而伪满洲国时期东北人成为日本鼓吹的所谓包含“满族蒙古族、汉族和日本人、朝鲜人”等民族在内的伪满洲国国民。但最初满洲是民族名称而非地名。

地域情结

与中国其他地理大区的情况不同,东北三省的居民对“东北”这一概念的认同感大于对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即首先认同“东北人”的身份,其次才是对省籍的认同。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与该地区的独特历史、风俗习惯及语言的统一有有关,发源于东北的乡土娱乐有二人转、秧歌、吉剧、踩高跷。其中踩高跷在古代文献有关渤海国的记述中就有描绘。

东北地区的文化教育设施、教育普及率和升学率在中国属于中等水平。其中,辽宁省的教育普及率在中国位居前列。机械、冶金和军工产业的研究水平较高。 东北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东、北、西三面与朝鲜、俄罗斯和蒙古国为邻;隔东海和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渤海与华北区联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东北总面积为127.1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9%;2007年全区总人口为1.20305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近10%;近代我国行政区划变动最频繁的是东北地区,但是,作为大地区概念的“东北”则相当稳固,由来已久。

物产

关东是中国重要资源最富集的地区,马克思所说的“全亚洲最富饶的地方。”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关东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南面是黄、渤二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

东北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呼伦贝尔高平原以及山间平地面积合计,和山地面积几乎相等;东北拥有宜垦荒地约1亿亩,潜力之大国内少有。广大的山区,蕴育着丰富的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2012年仍是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1995年木材产量占全国38.4%。 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热量显著不同,大于等于10℃的积温,南部可达3600℃,北部则仅有1000℃。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在辽南各地可正常生长;中部可以生长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甜菜、向日葵、亚麻等春播作物;北部则以春小麦、马铃薯、大豆为主。自东而西,降水量自 1000毫米降至300毫米以下,气候上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农业上从农林区、农耕区、半农半牧区过渡到纯牧区。水热条件的纵横交叉,形成东北区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是综合性大农业基地的自然基础。

东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这些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仍是全国最大的探明矿区之一。松辽平原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国50%左右。大庆油田是中国的最大油田,辽河油田为中国第四大油田,此外还有吉林油田,是东北地区能源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的重要基础。东北地区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60%在内蒙古东部,27%在黑龙江,13%在辽吉两省,产销地结合不理想。东北油页岩储量占全国第一位,3省都有分布,具有开发潜力。南部沿海的海盐,东部山地的石灰石也极其丰富,发展化学工业和水泥工业条件有利。东北地区的资源对建立冶金、燃料动力、化学、建材等基础工业有比较充分的保证。

东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鱼米之乡,曾捕捉到重达3000斤的鲟鳇鱼,到上个世纪20年代,还可以捕捉到重达1500斤的鲟鳇鱼和大马哈鱼,水体清洁,野生鱼类丰富。地表径流总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但分布不理想,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需进行区域性调水,才能根本保证本区发展的需要。本区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有1200万千瓦,充分利用后不仅可以节约煤炭和石油资源,而且对东北电网的调峰、调频将起重大作用。 总之,东北地区除矿产与工业外,其土地、热量、水分、海洋、植物资源等条件,对建成为全国性的大型农业(粮豆、甜菜等)基地、林业基地、牧业基地以及渔业基地、特产基地提供了可能。

全境人口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东北地区总人口约122 191 792人,约占全国人口的9.12%。黑龙江省38 312 224人,吉林省27 462 297人,辽宁省43 746 323人,内蒙古自治区“东五盟市”12 670 948人。

各地人口

辽宁

总人口数:43746323 占全国人口比重:3.27% 人口比2000年下降0.08%

黑龙江

总人口数:38312224 占全国人口比重:2.91% 人口比2000年下降0.05%

吉林

总人口数:27462297 占全国人口比重:2.16% 人口比2000年下降0.11%

东北简介

东北亦称关东,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1689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的“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首次从国际法的角度肯定了东北属于中国。关东在古代鲜卑、汉人、契丹、女真、蒙古、一直代表东北亚的强权,缔造了半部中国史,近现代成为中国经济甚至东亚经济的领头羊。

2004年GDP总量1.6万亿元,占全国的11.76%,人口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18%,20年代末期,张作霖、张学良时期东北自主的发展使东北超过长江流域,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东北人民的建设成就国际瞩目。东北是我国东北边疆地区自然地理单元完整、自然资源丰富、多民族深度融合、开发历史近似、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实力雄厚的大经济区域,是相对独立的地理、经济和军事、文化单元,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东北历史

东北和辽东、关东、关外、东北具有前后相继的承接关系,只不过具体所指的地域范围有很大差别。春秋时期燕国在东北建有辽东郡、辽西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燕国故土建立辽东郡,大体范围即辽宁省和吉林东南部,秦代长城东起点即为辽东。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将徐达修建山海关,从此东北方向领土即以关东、关外来指代。站在历史学角度来看,东北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东北即全部的东北指代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狭义的关东是指代辽东,即东北南部的地理概念,一度用来指代广阔的东北地区。历史上的辽东一度包括汉四郡(朝鲜半岛汉江流域以北大部地区)。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东北三省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东北地区 满族 蒙古族 吉剧 蒙古国 华北区 小兴安岭 三江平原 高平原 大庆油田 林业基地 尼布楚条约 张作霖 朝鲜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