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中俄关系,乃中国与俄国的国家关系。当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与苏联的关系最为密切。1950年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而废除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2019年6月5日,中俄元首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19年6月5日,中国同俄罗斯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加强当代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

截至2019年10月,中俄关系已走过70年不平凡的历程。中国与俄罗斯这两个携手走向复兴的大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两国关系更高水平、更大发展的新时代。

关系历史

俄国原是欧洲国家,与中国并不接壤。俄国自中国清代以来,通过战争、条约、诡计占领了中国的许多领 土,是占领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被俄国占领的中国领土包括(自东向西):库页岛、乌苏里江以东土地、黑龙江北至外兴安岭土地、贝加尔湖以东土地、唐努乌梁海等。

俄国侵略中国领土面积统计:新疆西部及外东北共约150余万平方公里,唐努乌梁海约17万平方公里,外蒙古156万多平方公里,合计约330万平方公里。

清朝与俄罗斯

1653年,俄罗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派遣使节,要求顺治皇帝向其称臣;而顺治要求俄国沙皇前来北京朝贡。 1714年俄国东正教北京传道团开始常驻北京,除传道外,兼顾外交。1861年,俄国在北京正式设立公使馆。1887年,清政府在圣彼得堡设立正式驻俄公使馆。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妄图霸占中国东北。

中华民国与苏联

自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局面。当时为国际承认的北洋政府总统袁世凯与俄国签订《中 俄声明》。自此,俄人势力开始入侵外蒙。孙中山领导的国民政府为成功北伐,1923年与苏联建立良好关系签订孙越宣言,确立联俄容共政策但确定共产主义并不适合中国。苏联亦派人员协助国民政府组织北伐军。1927年,蒋介石于上海清党,国民党与共产党关系亦告破裂。苏联特使及一切人员亦被驱逐。1946年根据雅尔塔密约迫使国民党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侵害中国主权,划分势力范围。

中国与苏联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年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而废除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对华经济援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重要的外交活动就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前往莫斯科进行两个月访问。主要目的是签订 新的中苏同盟条约,并争取苏联经济援助,双方同意废除1945年的中苏条约,重新签订新的中苏条约。中苏同盟后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经济上对苏联的依赖,中苏条约谈判使斯大林和毛泽东都心存芥蒂,如果不是4个月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在苏联最需要援手时出兵朝鲜,苏联履行各项经济协定程度、中苏经济关系发展难以预料。

朝鲜战争期间,苏方向中国提供了军事援助,包括一千架米格15型飞机以及对东北和中国运输系统的军事工业援助,由苏方援助中国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武装部队,一直在朝鲜停留到停战之后,中国生产出模仿和复制的苏式重型大炮和坦克,在苏联许可下开始自行生产米格飞机,同时中国海军配备了由苏联提供后由中国仿制的潜艇。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建国初期,1949年苏联以设备、机器和各种材料的商品形式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贷款,利息1%,为期5年。苏联的3亿美元贷款按1950年汇率折算人民币约合9亿元,在三年恢复时期中央政府总投资62.99亿元中,所占比例高达14.3%。另外,苏联政府帮助援建恢复经济急需的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机械和军工部门的50个重点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因情况变化,撤消了1个项目,合并了2个项目,实际建设项目为47个。涵盖了以下行业:一、能源工业,二、原材料工业,三、民用机械加工,四、国防军工, 五、造纸工业,按国家统计局1953年3月11日的统计报告,3年累计实际进口46974万卢布,完成合同68.7%。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9月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急需得到中国共产党的支持。据俄罗斯解密的档案记载,1954年9月赫鲁晓夫首次来华前主持召开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决定对华大幅增加援助作为礼物。果然,在这次来华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庆典期间,赫鲁晓夫改变了斯大林过去的大国沙文主义做法,废除了中苏关系中一些不平等约定,议定从旅顺撤军和交还基地,在谈及撤军时毛曾说“我认为苏联军队此时撤出旅顺和大连是不合适的”,但因赫态度坚决而作罢。对于提供常规武器,苏联也改变了斯大林时期主要提供已淘汰的旧品的做法,改为提供现役新装备样品和生产技术。

在中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援华的重点是称为“156项”的基础工业设施建设。这些项目的机器设备,主要是以货物贸易而不是以贷款交付的,而提供技术是免费的。1952年中国制定“一五”计划时,斯大林同意帮助建设141项重点工程,1954年赫鲁晓夫又追加15项并提升质量,成为奠定中国工业化基础的著名的“156项”。后来落实的工程共150项,其中44项是军工企业,包括陆海空三军各种主战装备的制造厂。赫鲁晓夫时代对中国提供的最重要的援助,是帮助建造核弹、导弹生产企业和相应技术。

据前些年已经解密的俄罗斯档案记载,赫鲁晓夫不顾军方坚决反对,决定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生产技术,帮助 建立核工厂。从1957年末起,苏联开始履行协议,对华提供了P-2导弹作为中国导弹事业的起步的最早样品。翌年,苏联又向中国提供了所需核工业设备,并派出近千名专家,建成了湖南和江西的铀矿、包头核燃料棒工厂及酒泉研制基地、新疆的核实验场,中国正式进入了核工业建设和研制核武器的新阶段。

1953-1957年,中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要时期。在遭受全球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禁运的环境下,中国通过等价交换的外贸方式,接受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援助。建设了以“156项”为核心的近千个工业项目,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重工业在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以“156项”为核心、以900余个大中型项目(限额以上项目)为重点的工业建设,使中国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从1950年第一个项目开始建设,到1969年“156项”实际实施的150项全部建成,历时19年。其中建设的高潮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至1957年底,“156项工程”中有一半以上的项目已按期全部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8年夏天,中苏之间因“长波电台”和“联合(潜艇)舰队”事件发生争执,翌年6月赫鲁晓夫通知中国“暂缓两年”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制造技术。1960年7月,苏联又撤回在中国核工业和军工部门的专家,不再履行这一领域的协定,不过此前苏联的技术援助还是大大加快了中国“两弹”事业的进程。在不到10年时间内,中国以几十亿元人民币费用就建立起配套的国防工业基础,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创造了成本最低和规模速度空前的纪录。

关系紧张

19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援助也大大减少直至终止。1962年,中国与印度发生军事冲突,苏联一方支持 印度。1969年,中苏在边境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其中包括珍宝岛事件,两国一度处于核大战边缘。

关系正常化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开始实行较为缓和的外交政策,得到中国方面的积极回应。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双方关系恢复。

中国与俄罗斯联邦

1991年12月27日,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其旨在解决了两国关系的继承问题。

1998年11月,中俄两国在莫斯科发表了《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

2001年7月,江泽民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002年12月,普京总统访华。

2004年9月,温家宝总理正式访问俄罗斯并举行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

2004年10月,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俄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

2005年6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在海参崴互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

2005年6月底至7月初,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和《中俄联合公报》。

2006年3月21日俄罗斯新闻社对中国网民及其他华语读者开通了第一家俄罗斯中文网站——俄新网。

2017年7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引起俄罗斯社会高度关注。俄罗斯各界代表高度评价习主席这次访俄成果,期待这次访问推动中俄各领域合作向更深层次迈进,中俄双方互送2017年到2020年国家纲要。

2018年9月,习近平主席将首次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这是新时代中俄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2019年6月5日至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23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习近平主席此访在两国关系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会在新形势下推动中俄关系实现更大发展。

2019年6月5日,中俄元首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加强当代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

签署声明

2019年6月5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加强当代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

关系展望

俄罗斯政界人士对习主席访俄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次访问是深化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俄方表示,虽然俄中关系目前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但是他们坚信此访之后两国关系将会进一步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统一俄罗斯党最高委员会主席格雷兹洛夫说,每次习近平主席来访俄罗斯,人们都非常期待。我想,当他坐车经过莫斯科街道的时候,他也许注意到了这里的人们对他有多么热爱、重视和尊重,他的每一次来访对我们来说都非常珍贵而重要。这再一次证明我们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友好互助的关系。我们明白,俄罗斯能够为中国做许多有益的事情,中国对俄罗斯也是一样的。我们团结一起可以解决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政治 经济还包括科学、教育、艺术、文化等各领域。我们可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将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俄中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 鲍里斯·季托夫说,正在进行的俄中高层会晤再一次证明,今天我们两国的关系发展迅速、成果不断。两国国家间、政府间的关系发展迅速,两国人民、民间团体间的交往更是频繁。

许多俄罗斯工商界人士表示,在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基础上,此次习主席访俄将为俄中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学界代表认为,近年来,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形成的互访及密切沟通机制,是国家领导人间最紧密,可信赖的且富有成效的高层对话模式。

俄中战略投资基金副总裁谢尔盖·席卓夫说,习主席此访是非常正确而且成果丰硕的一步,推动了两国商贸关系整体发展,研究了新的合作方向。我们在双边贸易领域、投资项目上都取得了一些重要积极的成果。

俄罗斯远东研究所所长谢尔盖·卢贾宁说,习主席此访,双方签署的一系列贸易、商业投资领域的重要协议,表明俄中两国的贸易结构正在逐渐发生转变、我们看到,今年第一季度双边贸易增长34%,如果继续保持这个增长速度。我想,到年底俄中贸易额将会达到850亿美元(约合5780亿元人民币)甚至900亿美元(约合6120亿元人民币)。

战争冲突

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

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指沙皇俄国时期,波雅尔科夫、哈巴罗夫、斯捷潘诺夫等率领沙俄侵略军和探险队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的历史。

乌扎拉村之战

乌扎拉村之战是清俄军队之间首次交战,1651年10月,沙俄哥萨克头目哈巴罗夫率军入侵乌扎拉村。赫哲、奇勒尔、满等居民约千人,于10月19日向哈巴罗夫入侵者的住地发起猛攻。赫哲人手持长矛和弓箭,与沙俄入侵者进行白刃站,1649-1655年,在哈巴罗夫入侵黑龙江流域的6年中,共有233名入侵者被清朝军民击毙,占532名入侵者的半数以上,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松花江口之战

松花江口之战,朝鲜称第二次罗禅征伐。1658年,朝鲜王朝应清朝要求,派出鸟枪手帮助清朝讨伐沙俄(朝鲜称"罗禅")哥萨克军队的战争。

1654年罗禅征伐,斯捷潘诺夫率领的沙俄哥萨克人逃往呼玛尔城堡,清军进剿,在1655年呼玛尔城堡之战中 由于清军粮饷不支以及对俄军弹尽粮绝的情况估计不足,当年四月中旬撤退。斯捷潘诺夫在黑龙江流域活动。

1657年(顺治十四年),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继续讨伐斯捷潘诺夫部哥萨克人。由于当时清军主力正与南明永历帝部队作战,因此再次向朝鲜求援。1658年(顺治十五年,朝鲜孝宗九年)三月,清朝使臣李一先到朝鲜要求粮食兵源,"大国将发兵伐罗禅,馈饷甚难。本国亦当助兵,请自本国,赍五月粮以送。"朝鲜王朝"差北道虞侯申浏为领将,率哨官二员,鸟铳手二百名,及标下旗鼓手、火丁共六十名,带三个月粮往待境上"。

1658年农历五月九日,申浏率朝鲜军到宁古塔,此次战斗清军吸取上次的教训,建造了配有各类型火炮的大船,每只船上都有朝鲜鸟枪手。俄国史料载:"博格达大军在过了松花江口的阿穆尔河上乘坐四十七条大船并带着大量火器装备,用大炮和小型火器进攻阿穆尔军役人员,他们从船上用大炮轰击"。人数上,中朝方也占优势。

六月五日沙尔虎达率中朝联军从三姓出发,五日后在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处(今同江市)附近遭遇俄军,中朝军队乘船入水,炮击俄舰,后跃上俄舰,短兵相接。战斗3天,击毙斯捷潘诺夫以下270人(一说209人),俘虏10人,焚毁俄船7只,俘获3只,1只逃跑,清军伤亡320人,其中阵亡约90人,朝军8人阵亡,29人受伤。战斗结束后,清政府要求朝鲜军队继续留守,直到八月十三日才回到宁古塔。八月二十七日,申浏回朝,朝鲜孝宗升他为嘉善大夫。顺治帝命令将战利品犒劳有功将士。

尚坚乌黑之战

尚坚乌黑之战是清军抗击沙俄侵略军战役之一。尚坚乌黑,地名,在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顺治年间,沙俄侵略军不断向我国挑衅,清朝政府一面操练兵马,修筑工事,一面坚壁清野,将松花江下游居民向内地迁徒。顺治十四年(1657年)沙俄斯捷潘诺夫侵略军乘船溯松花江而上,清军在尚坚乌黑痛击俄军。翌年,继续讨伐俄军,击毙生俘270人,侵略军头目斯捷潘诺夫被击毙。

清俄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坐落在黑龙江上游的北岸。“雅克萨”是满语的音译,意译为“河岸坍塌成半圆形的河湾子”。此地原先是一位达斡尔族头人阿尔巴西的驻地,俄国人对雅克萨的称呼“阿尔巴津”就是从这位头人的名字而来。无论是从贝加尔湖方向,还是从外兴安岭方向进入黑龙江中下游都要经过雅克萨,因此其是黑龙江上的咽喉要地。

1650年9月,哈巴罗夫带领一支俄军侵入中国领土,从雅库茨克南下越过外兴安岭到达雅克萨,达斡尔人用兽骨和鹿角制成的弓箭之类的原始武器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最后由于武器的巨大差距而失败。俄军就此占领了雅克萨并迫使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鄂伦春等族人民缴纳貂皮作为“实物税”——在17世纪中期,从西伯利亚毛皮中得到的岁入可能占到俄国政府总收入的30%!

第一次雅克萨之战

所谓“雅克萨战争”共有两次。第一次战役发生在1685年6月,由都统彭春率领的清军用“红衣大炮”围攻雅克 萨三天之后,城中的俄军不支, “阿尔巴津督军”托尔布津乞降,保证将“不再来犯”。因此清军主帅彭春允许残余的俄军携带个人财物离开雅克萨,并提供了必需的马匹和食物将其送至额尔古纳河口。清军焚毁木制的雅克萨堡垒后也退往黑龙江城(今瑷珲)。

俄军残部狼狈回到了尼布楚,但在得知清军回师的消息之后,背信弃义的托尔布津立即再次率兵入侵黑龙江流域,于8月27日悍然重占雅克萨,这时距离第一次雅克萨战争结束还不足两个月。

第二次雅克萨之战

1686年夏,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再次出兵雅克萨,并在攻城的第4天战斗中击毙敌酋托尔布津。但清军受阻于俄军新建的雅克萨城堡之下,只得转入长围久困。从1686年8月起,在低达零下40度的严寒中,清军围困雅克萨城堡长达10个月,直到1687年5月16日,中俄双方即将开始签订《尼布楚条约》前的漫长边界谈判,清军开始从雅克萨撤军,第二次雅克萨之战宣告结束。

东北军民抗击沙俄入侵之战

沙俄入侵

东北军民抗击沙俄入侵之战,指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中国东北军民抗击沙俄入侵黑龙江、吉林、盛京(今辽宁)三地区的作战。

二十六年夏,沙俄一面参加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山海关内,一面策划单独进攻中国东北。六月,沙皇尼古拉二世自任俄军总司令,以国防部长兼陆军大臣A.H.库罗帕特金为总参谋长,征调13.5万余官兵,编成四个军,在中国东北周围集结,准备从瑷珲、呼伦、旅顺、珲春双城子(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等方向,对我实施多路进攻,企图夺占重要城镇,控制全东北。当时清廷京畿危急,对沙俄入侵东北持妥协求和方针;东北全境兵力仅9万余人,三地区的主官又和战分歧,不能统一部署,一致抗敌。

六月十九和二十九日,俄军分别从瑗珲和呼伦入侵。由于署黑龙江将军寿山主战,事先有所部署,两路清军分别在瑷珲、北大岭山口,和呼伦、雅克岭等地顽强抗击,终因寡不敌众,且战且退。八月初,北路俄军逼近齐齐哈尔,寿山自杀,城遂陷。

集结在伯力的俄军,乘船溯松花江而上,于六月二十二占领拉哈苏苏(今同江),七月初五侵占哈尔滨。集结在双城子和克拉斯基诺的俄军,分两路入侵:一路于七月初五攻陷珲春,另一路于八月初五占领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吉林将军长顺开门揖敌,俄军于八月二十九占领吉林城。

由旅顺进攻奉天(今沈阳)的俄军,于六月二十九沿中东铁路北上,主张抗战的盛京副都统晋昌于七月十五抵海城,阻击俄军。但盛京将军增祺畏敌怯战,晋昌孤军难支,退守辽阳。俄军于闰八月初八占领奉天;十一日占领锦州,切断了关内外联系。十三日,各路俄军在铁岭会合。至此,东北三地区各要地均为俄军控制。

俄军入侵东北后,大肆烧杀抢掠,各地义勇纷起抗敌。十二月中,各抗俄队伍 2万余人合编为忠义军40营,由刘永和领导,采用灵活战术,在通化、海龙一带继续抗俄。沙俄因慑于东北人民的反抗和各国干涉,于二十八年三月,同清廷签订《中俄收交东三省条约》,趁机攫取许多特权。

忠义军抗俄

忠义军抗俄,指自1898年起,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兴起,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开展,中外矛盾激化,中外冲突已经无法避免,义 和团运动1900年初传入东北,在东北地区日益高涨。沙俄蓄谋侵占中国东北已久,当东北义和团兴起之后,沙俄认为侵占东北的时机到来,于是以干涉东北义和团为借口,1900年6月13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发布了入侵东北的命令,面对强敌的侵略,东北军民浴血奋战,但是与沙俄侵略军实力相差悬殊,加之东北的奉天、吉林当局决策者又均妥协求和,抵抗终于失败,8月时,东北全境基本沦陷,俄军所过之处,烧杀淫掠无所不为,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极为深重的灾难,也激起了广大爱国志士的奋起抗争,忠义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忠义军的斗争按照其斗争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忠义军的前期,由于沙俄感到了忠义军的巨大威胁,遂与当年二月发动了对忠义军的围剿,忠义军在前期的军事行动主要是围绕着反围剿而展开,忠义军成功的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企图,并重创敌军,从而在一开始就掀起了斗争的高潮。

中东路战争

中东路事件,是指1929年中国为收回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的特权而发生的中苏军事冲突。1929年7月,在南京国民政府“革命外交”的氛围中,国民政府委员、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以武力强行收 回当时为苏联掌握的中东铁路部分管理权。17日,苏联政府宣布从中国召回所有官方代表,要求中国外交官迅速撤离,断绝外交关系。9月至11月,“苏联特别远东集团军”进攻中国东北边防军,东北军战败。12月22日,东北地方当局代表蔡运升受张学良委派,与苏联代表谈判,达成《伯力协定》。

在本次事件中,东北地方当局虽损兵折将,实力大为削弱,但张学良获颁青天白日勋章。这场冲突持续近5个月之久,双方动用的一线兵力超过20万,使用了重炮、坦克、飞机和军舰等重型装备,其规模和持续时间远远超过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成为中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冲突,其结局对于东北的局势乃至全国的时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满洲里之战

满洲里之战中东路战争中最为惨烈的一仗,1929年10月2日,苏军步兵千余人向满洲里三十八团三营阵地 进攻,双方战斗激烈。随后又不断以飞机大炮掩护向满洲里车站各阵地进攻,双方战斗到3日晨。其中防守满洲里一线的第17混成旅完全被击溃,旅长韩光第及属下团长林选青当场阵亡,另一团长张英重伤后自杀;防守扎贲诺尔方向的第15混成旅大部被俘,旅长梁忠甲在撤退中被苏军追兵俘虏。

经此一战,东北军西线全面崩溃,密山海拉尔相继失陷,中东路枢纽所在地哈尔滨危在旦夕。

据事后统计,除旅长韩光第及两名团长阵亡外,东北军团以下官兵在满洲里一战中阵亡高达两千余人。另外,旅长梁忠甲及参谋长、团长以下被俘数千人,并被送往苏联境内。事实上,东线守军第15旅及第17旅已形同全军覆没,而苏军只付出了伤亡不到一千人的代价。

中苏海军三江口富锦之战

中苏海军三江口富锦之战,又称同江战役,位于黑龙江和松花江的汇合处,邻近中苏两国的分界线。1929年,中苏两国军队曾在此发生了一场开始于三江口、终止于富锦的江上水战,也是自清政府一八九四年和日本之间的甲午海战之后中国的首次水上对外用兵。这场战争,是由“中东路事件”引起的。

中苏边境冲突

中苏边界冲突是指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高潮时一系列中国和苏联之间的武装军事对抗。其中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几乎导致了苏联和中国两国之间的战争。苏联不断挑起边境流血事件,导致中苏边界冲突升级。其中的珍宝岛保卫战几乎导致了苏联和中国两国之间的战争。

珍宝岛事件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1969年3月,苏联军队 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在这次事件中,苏联政府称珍宝岛属于苏联,反诬中国边防军入侵苏联,并且公布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抗议照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珍宝岛无可争议就是中国的领土,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在中国的管辖之下,有中国边防部队进行巡逻。苏联的所谓“抗议照会”是推行社会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强盗逻辑。

铁列克提事件

1969年,中苏边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珍宝岛和铁列克提事件。在当年3月东北边陲的珍宝岛战斗中,中国军队有效地打击了苏联的气焰。全国人民为之振奋,热热闹闹。然而在当年8月13日西北边陲的铁列克提战斗中,我 方的主阵地人员几乎全部阵亡。38人牺牲,包括3名记者。苏联解体后,2008年5月新疆军区决定当年的主阵地无名高地命名为“忠勇山”。

俄国占清领土

俄国侵占中国(清朝)领土共约330万平方公里。

1. 一六八九年九月七日(康熙二十七年),兴安岭及额尔古纳河以西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国土,于《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丧失。

2. 一七二七年十月二十一日(雍正五年),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十万平方公里国土,被迫签订《恰克图条约》而丧失。

3. 一七九零年(乾隆五十五年),约十万平方公里之库页岛,被沙俄暗中吞并。

4. 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咸丰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约四十六 万平方公里土地为沙俄侵占,并逼清廷签订《瑷珲条约》加以承认。

5. 一八六零年十一月十四日(咸丰十年),混同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兴凯湖附近,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国土为沙俄侵占,事后逼清廷订《北京条约》加以承认。

6. 一八六四年(同治三年)后,自沙渍达巴哈起,至葱岭止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国土,沙俄逼清廷订立《塔城界约》等多次界约,加以承认。

7. 一八八一年(光绪七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阴,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尔达止,约二万平方公里国土,沙俄逼清廷订立《伊犁条约》而丧失。

8. 一八八三年(光绪九年),额尔齐斯河斋桑泊附近,约二万平方公里土地,于沙俄逼订科布多《塔尔巴哈台界约》而丧失。

9. 一八九五年(光绪二十一年),新疆省极西地区帕米尔地方,约一万余平方公里土地,被沙俄与英国瓜分。

10. 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沙俄强租旅顺大连,该两港口面积约三千八百平方公里。

11. 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苏俄先唆使唐努乌梁海独立,一九四四年 (民国三十三年)正式侵并,总面积约十七万平方公里国土。

12. 一九四五年(民国三十四年),苏联要挟英美订立《雅尔塔协定》,同年十月外蒙古举行所谓公民投票(苏军亦参加投票)。中华民国政府被迫承认其所谓“独立”。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俄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苏联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俄国 外东北 外蒙古 阿列克谢一世 顺治皇帝 北洋政府 清党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米格飞机 赫鲁晓夫 工业体系 戈尔巴乔夫 会谈纪要 江泽民 中俄联合公报 波雅尔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