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张店区,山东省淄博市辖区,位于淄博市中部;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变缓,属暖温带季风型半干燥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辖6个镇、7个街道,总面积244平方公里;2017年总人口687121人。

张店区是鲁中地区的交通和通信枢纽,是济南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之一,距济南国际机场70公里,距青岛港210公里,距烟台港380公里,济青高速公路和滨莱高速公路交会于此,胶济铁路、309国道横穿东西,国道205线纵贯南北,16条干线公路通达全国;济青高铁北线建成后将实现20分钟到达济南,1小时到达青岛,2小时到达北京。

2017年,张店区实现生产总值104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1.3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412.8亿元,同比增长5.1%;第三产业630.41亿元,同比增长8.88%。

2019年10月,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行榜(全国百强区)第43名。入选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历史

张店属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蔓延地带,历史积淀丰厚。

战国时燕将乐毅受封于此,建立“昌国”。

自金末元初,又以“黄桑店”闻名海外,有“商贾云集,日进万金”之说,是元、明、清三代重镇。

1955年4月,张店区正式成立,为淄博市辖区之一。

解放前,张店城区面积仅有不到3平方公里,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张店区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不足10平方公里发展到2008年的65.8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张店古称黄桑店。宋代,黄桑店中有一张氏店户,门庭大,客房多,生意兴隆,闻名遐迩。后来黄桑店之名渐被张家店取代。至元代,称之为张店。秦置昌国县。元初为淄川县三镇之一。民国为桓台县第2区。1946年6月,张店第一次解放时,成立张店区,隶属淄博特区。1947年3月,张店第二次解放,建立张店市,隶属渤海行署。1948年3月,张店第三次解放,重建张店市。1950年5月,撤销张店市,并入桓台县。同年11月,成立张周市,张店划为张周市二区。1955年,淄博专区改为淄博市,撤销张周市,成立淄博市张店区。

1992年1月24日,撤销四宝山乡,设立四宝山镇;撤销石桥乡,设立石桥镇。1992年12月12日,撤销傅家乡,设立傅家镇。1994年12月29日,撤销房镇乡,设立房镇镇。1995年1月4日,撤销大张乡,设立大张镇。1995年11月29日,设立科苑街道办事处,将公园街道办事处人民路川北和马尚镇的五里桥村划归科苑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桑北路;设立和平街道办事处,将公园街道办事处商场西街、美食街以南和车站街道办事处胶济铁路以北、柳泉路以西的区域划归和平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太平路;将洪沟街道办事处更名为杏园街道办事处,将丰水镇的良乡村划归杏园街道办事处。1996年,全区面积349.2平方千米,人口58.1万,辖11镇6个街道。区政府驻马尚镇。1997年1月7日,撤销石桥镇、四宝山镇,合并设立宝石镇(鲁政函民字1号)。2000年底,全区辖9个镇、6个街道、56个居委会、140个村委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张店区总人口712290人,其中:车站街道50006人,公园街道61044人,杏园街道37913人,和平街道41000人,科苑街道74593人,体育场街道58138人,马尚镇43115人,南定镇98458人,沣水镇40997人,湖田镇29765人,傅家镇37502人,中埠镇21252人,卫周镇24487人,大张镇13822人,房镇镇14223人,宝石镇65975人。2001年4月3日,大张镇整建制合并到房镇镇。2001年底,全区总面积272平方千米。总人口59.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45万人。辖8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127个行政村、72个居委会。2002年底,全区总面积272平方千米。总人口61.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3.85万人。少数民族3404人。辖8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140个行政村(居委会)。2003年7月4日,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将桓台县果里镇的闫高村、小官村、韩庙村、刘斜村、罗斜村、甘家村和周家镇的杨楼村、郭家村共8个村划归张店区石桥街道办事处管辖。2003年底,全区总面积244.2平方千米。总人口59.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4.75万人。辖7个镇、6个街道,114个行政村、72个社区。(数据不包括淄博高新区部分,下同)2007年底,全区总面积244.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61.0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12万人。辖7个镇、6个街道,114个行政村、72个社区。2010年11月6日,《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区县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的通知》(淄政发90号):撤销湖田镇,将其原行政区域并入杏园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地不变。撤销卫固镇、石桥街道,将原卫固镇、石桥街道所辖行政区域并入四宝山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地不变。调整后,全区辖7个街道、6个镇:车站街道、公园街道、杏园街道、和平街道、科苑街道、体育场街道、四宝山街道、马尚镇、南定镇、沣水镇、傅家镇、中埠镇、房镇镇。区政府驻马尚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张店区位于北纬36°4′30〞-36°54′00〞,东经117°55′40〞-118°12′20〞,地处鲁中,东与临淄相接,西与周村毗连,南与淄川接壤,北与桓台为邻。张店区东西最大横跨24.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1.1公里,总面积24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5.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张店区位于淄博向斜盆地东麓的北缘,处于低山丘陵区向黄泛平原过渡地带,总的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较为平缓。平原面积占张店区土地总面积的72.43%。东北部有一呈北东走向的山体,主峰为黑铁山,海拔高度254.米,为张店区最高山峰。

土壤

张店区土壤有褐土和砂姜黑土2个土类,分褐土性土、褐土、潮褐土和砂姜黑土4个亚类,共9个土属,28个土种。

河流

境内有孝妇河、猪龙河、涝淄河、漫泗河等主要河流,流经区内长度分别为17千米、21.8千米、30.6千米、6.8千米。除猪龙河外,均为过境北向河流。

气候

张店地处暖温带季风型半干燥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季节变化显着,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和。2008年,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4.8℃,年均降水量715.5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24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190天,光照充足,热量充沛,气候适宜。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张店区土地总面积为24507.96公顷,其中农用地11117.73公顷,包括

地8232.61公顷,园地456.85公顷,林地1520.67公顷,其他农用地907.6公顷;建设用地12782.78公顷,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876.47公顷,交通用地879.30公顷,水利设施用地27.01公顷;未利用地607.45公顷,包括未利用土地409.99公顷,其他土地197.46公顷。张店区森林复盖率达到28.1%,平原面积为176.73平方公里,占张店区土地总面积的72.43%。

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截至2008年底,区内共发现煤、地热、铁、铜、钴、铝土、耐火粘土、石灰石、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等10种矿产资源。其中,煤、铁矿、铝土矿、石灰石储量大,开发价值高,在张店区矿产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

水资源

张店区年地表水可利用量420万立方米,客水可供水量7000万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750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750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开采量6500万立方米。

人口

2012年,张店区户籍总户数22.91万户,户籍人口63.5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28万人,农业人口13.2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41‰,人口性别比为100.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1‰。

城区建设

一是圆满完成新城区3533公顷土地统一预征和“两纵四横”6条道路拆迁工作,新城区建设翻开新的一页。二是城区面貌明显改善。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5个城市出入口道路整治工程中,张北路、309国道整治工程已竣工,成为中心城区新的景观大道;张周路、张辛路、张博路工程拆迁工作基本完成。同时实施新村西路、潘南路、人民路升级改造和10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更新改造15处公厕和300个垃圾房。三是城市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城区近郊18条水泥生产线搬迁改造工作全面完成,新建各类绿地142万平方米,移植6190株大树进城、6.59万株乔木进绿地。四是城管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实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市政、园林、环卫、城管及街道办事处等管理主体的职责权限更加明确。

经济发展

发展后劲

2003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制造业基地建设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三个“亮点”。项目建设年活动成效显着,全区新上投资500万元以上的生产经营性项目200个,完成投资40.9亿元,山铝旋窑水泥生产线、宇峰电子、富尔玛家居广场等107个项目竣工投产。外来投资增势强劲,全区共引进区外投资项目178个,区外到位资金23.5亿元;凯帝建陶等一批境外独资项目落户张店,全区实际利用外资3349万美元,同比增长145.3%。制造业基地建设实现新突破,淄博科技工业基地、建材工业基地等重点制造业基地功能日益完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新上项目92个,完成投资15.8亿元。

经济结构

截至年底,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30∶58.48∶40.22。第三产业呈现出总量扩张、领域拓宽、层次提高的发展态势。全区新上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三产项目58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8个,完成商贸设施建设面积52万平方米。银座商城、王府井购物广场、惠尔玛购物中心等21个项目建成开业,中国陶瓷科技城、淄博义乌小商品城、荣宝斋等37个项目开工建设。这些现代化大型商贸设施的建设,提升了中心城区的商业规模和档次。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淄博商贸物流中心启动建设,以淄博鸿运物流园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总代理、总经销等新型业态逐步兴起,房地产、旅游、中介服务、休闲娱乐等新兴三产快速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15.7%。完成212家村居企业的改制,增强了村居经济发展的活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完成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长30.23%。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区完成农业结构调整面积2000公顷。其中,种植速生林1213公顷,植树209万株。新建扩建了鸿业、孟家等12处畜牧养殖小区,新增奶牛2017头。济青及滨博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东部绿色屏障一期工程、漫泗河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四期工程全面完成,孝妇河综合治理示范段工程启动建设。

工业经济

是年,张店区紧紧围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大力开展第三个“项目建设年”活动,突出抓好民营经济、重点工程项目和强村强企三个重点,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成效显着。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际完成工业总产值156.3亿元,同比增长31.13%;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52.65亿元,同比增长35.76%;实现利税总额15.6亿元,同比增长38.37%;实现利润8.7亿元,同比增长37%。在全市五区三县中,张店区的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量及其增幅均居第二位,利润总量及其增幅居第三位,继续保持了在全市区县工业中的领先地位。

张店区1986年工业生产提前1个月完成了生产任务。年底,区内有73家市属以上大型企业,14个区属企业和869个乡镇企业。区属以下企业完成产值27394万元, 比上年增长46.04%。其中乡镇企业完成21559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8%,比上年增长56.21%。实现利税3805万元,比上年增长37%。达到了速度、利润、后劲同步增长。以乡镇企业为主的“挂网联”活动取得优异成绩。原有的174项中有54项已经落实,其中48项投产受益,实现产值4500万元。全市横向经济联合信息发布会前后,又洽谈新项目193个,如全部建成可年增产值3.1亿元;已签合同的125个,可年增产值1.4亿元。随着横向联合的深入,建材业开始向精细产品发展,轻纺、塑料、化工等行业占的比重逐步提高,使工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为实现经济腾飞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区属工业的名优产品有:“飞龙牌”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光明牌”交流互感器、“飞雁牌”电热恒温干燥箱和“玫瑰花牌”旅行剪刀等,其中旅行剪刀畅销日本、美国、匈牙利等10几个国家。境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铁路除胶济路横贯全境外,另有支线25.77公里,专用线58.66公里,年均货运量1260万吨,客运量300万人次。公路网遍布全区,有主要公路19条,全年121.4公里。有货运汽车682辆,挂车401辆,客运汽车15辆。年运输量完成343.8万吨,比上年增长48.1%,运输周转量完成879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6.6%。客运量完成15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69%,客运周转量1603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1.83%。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年内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78.35万元,比上年增长7.28%,其中报刊发行增长6.97%,电报增长17.04%,途电话增长12.83%。城乡电话用户达4286户,比上年增长17.52%。邮电总收入完成489.05万元,比上年增长28.87%。

张店区商业、供销系统从改革公司和基层社入手,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加快了商品流通,较好地发挥了主渠道作用。1986年,全区商业机构2734个,从业人员14771人,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40624万元,比上年增长13.87%。城乡集市由上年的33个增加到36个,集市贸易成交额达3084.1万元,比上年增长7.51%。在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扩大就业的原则指导下,商业、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年末各类商业、饮食、服务网点发展到5300个,从业人员5.81万人,占城乡总劳力。的23.22%,比上年增长7.61%。但个体工商户出现减少趋势,年末仅有5100户,比上年下降27%。新兴服务项目,如彩照、干洗、西餐业等开始兴起,颇受群众欢迎。粮食系统在保证市镇粮油供应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和饲料加工业,年内经营食品618.48万公斤,实现利润93.79万元, 为年计划的154.5%,比上年增长67.8%。生产销售饲料13714吨,盈利97.4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82倍和2.07倍。外贸出口已扩大到畜产、土产、工艺品、食品、轻工、化工、机械设备等7个门类,年创汇额达323万元,其中仅旅行剪刀一项年出口264万把,创汇40万美元。财政金融部门积极筹措资金,支援生产建设。年度财政收入完成10437万元,占年计划的103.29%,比上年增长15.96%。财政支出2419.4万元,为年计划的92.9%,节约支出7.1%。1986年末城乡存款余额27793万元,较年初增加8046万元,其中农村储蓄9108万元,增加2667万元。全年回笼货币9833万元,比上年增长45.83%。

1987年,张店区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成绩显着。全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0038万元,比1986年增长42.71%,财政收入完成13562万元,比上年增长16.54%,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工业企业进一步完善了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普遍推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或任期目标责任制,90%以上的企业实行了浮动工资制或计件工资,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显着提高。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2348万元,比上年增长53.12%;实现利税5539万元,比上年增长19.35%。乡镇企业发展尤为迅猛,共有乡镇办、村办工业企业705处,安置劳力45536人,约占全区农村总劳力的41.1%;年内完成总产值33011万元,实现利税452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9.02%和18.51%。横向经济联合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新的进展,全年结成挂网联对子215个,有5个乡镇企业加入了企业集团。新上工业项目103个,建成投产78个,完成技术开发项目7个,完成重大技术改造项目19个。全区城乡一体化、工农一体化的新型关系正在形成。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7690万元,比上年增长3.83%。粮食生产在粮田面积比上年减少489.4公顷的情况下,仍夺得总产118140吨的好收成,比上年增长1.9%,公顷产达8370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农业总收入达47372万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多种经营收入42324.万元,增长37.9%,占农业总收入的89.3%;畜牧业收入2040万元,比上年增长35.8%;林业收入157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市容市貌大改观。年内城市建设投资达1250余万元,城市综合开发竣工面积达7.83万平方米,占全市开发总量的51%,居五区一县之首;城市住宅竣工面积达8.67万平方米,城区人均住房面积由上年的7.28平方米增加到7.47平方米。城市主要建设工程有:全市规模最大、设计标准最高的太平生活小区,工人新村改造工程,中心路,柳泉路等4条交通干道的装修整治,城东立交桥工稃等。为改变城市容貌,综合治理脏、乱、差,开展了市容达标活动,以中心路、人民路等为重点,进行了“除杂乱、饰建筑、造街景、种花草”的综合治理,共拆除沿路违章、临时建筑6918平方米,实体围墙2626米,清洗旧墙面65162平方米,镶贴瓷砖、马赛克墙面7825平方米,新刷涂料25036平方米,新建透景栅栏围墙8018米。与此同时,开展了6次卫生突击活动,清除垃圾死角78处,处理违章搭建72处,清除乱贴乱划1520处,处理各种违章活动3万多人次。改建公共水冲式厕所6处、单位及居民水冲式厕所342处,增没马路痰盂、果皮箱800多个、卫生宣传牌960块。外,城区共植树25.75万株,铺植草皮80500平方米,建成街头绿地85629平方米,城市绿化复盖率达36%,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在市容达标评比中,人民路被评为省级达标路,中心路、柳泉路和共青团路均被评为市级达标路,在全市爱国卫生大检查中,张店区荣获第一。人民生活有进一步的提高。1987年,全区农村人均收入865元,比上年增加94元,人均收入超千元的村由上年的18个增至34个,实现了人均收入村村超500元的目标。城镇职工人均工资由上年的1140元增至1234元。年末城乡储蓄余额达3.76亿元,人均储蓄780元,其中农村14450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人均储蓄625元。

1988年,张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1541万元,比上年增长42.97%。工业生产,在电力、能源紧张的情况下,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3541万元,比上年增长50.04%;实现效益6437万元,比上年增长65.01%。全区完成外贸出口收购值1630万元,比上年增长171%。产品和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轻纺、塑料等行业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农业通过抓政策、抓科技、抓投入、抓农田基本建设,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全年完成总产值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03%;农业总收入62953万元,比上年增长32.89%;粮食产量在粮田面积减少1601亩的情况下,达到119990吨,比上年增长1.57%,单产571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但是除小麦和大豆外,其他几种农作物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14486万元,比上年增长6.92%,压缩基本建设项目9个,减少投资1094万元。竣工住宅面积45313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26%。

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7475万元,比上年增长16.88%。年末全区共有商业机构4517个,比上年增长4.88%;城乡贸易市场由上年的39处增加到45处,贸易成交额6454万元。商业服务网点比上年增加2180处,千人占有网点增加到21.5处。

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7133.4万元,比上年增长25.8%;财政支出3971.2万元,比上年增长40.57%。年末,城乡储蓄余额4426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7.62%。

1989年,全区坚持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组织全区人民团结奋斗,务实创新,以城市为重点、以农村为基点,走出了一条城乡一体化、工农一律化、繁荣城市、富裕农村的新路子。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着成绩,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8445万元,比上年增长23.63%。

农业生产战胜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在粮田面积减少5479亩,4万亩绝产、3万亩半绝产的情况下,总产量达到118395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单产达578公斤,比上年增加7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农业总产值8295万元,比上年增长3.69%。工业生产在资金、能源、原材料紧张、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挖潜改造为重点,以外向型经济为突破口,既抑制了过高的增长速度,又避免了大的滑坡,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经济效益显着提高。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0150万元,比上年增长26.14%,实现利税8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2.05%。外贸出口收购值完成2400万元,比上年增长47.24%。财政收入达到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9.2%,成为全省第一个收入超亿元的区(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职工平均收入达1718.92元,比上年增长195.28元;农村人均收入达1050元,比上年增长95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2亿元。

城乡市场平稳,价格稳中有降,全年完成社会商品零售额72873万元,比上年增长10.18%。城市建设与管理逐步配套,绿化、美化、净化水平大大提高,跨入了全省卫生城市的行列。精神文明建设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被省教育厅评为“学平度义务教育先进区”。开展了“科技进步管理年”活动,全区工业呈现出技术密集、开发性强的科技进步趋势。计划生育连续五年保持了省级先进称号。广播事业跨入了全省先进区县行列,张店电视台试播成功,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中医院的骨延长手术获得了专利。体育、民政、区志等各项事业,也都有新的发展。

1990年,全区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稳定局势、发展经济两大任务,坚持治理整顿,改革开放,锐意进取、克服种种困难,保持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社会总产值达6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8%;国民生产总值达23.30亿元,比上年增长7.56%;国民收入达19.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产值突破10亿元。但因受市场疲软等多种因素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降。全年完成外贸出口收购值4079万元,比上年增长69.95%。年内有3个企业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农业通过强化服务措施,抓科技投入,改善基础条件,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29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4.97%。粮食总产156883吨,比上年增长32.5%,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年内两次受到国务院表彰,被命名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棉花、油料、水果等经济作物生产也迈上了新的台阶。畜牧业生产取得新的成绩,肉、禽、蛋、奶等继续增产。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总支出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7%全区城镇职工工资平均为1908元,比上年增长10.99%;农民人均纯收入1126万元,比上年增长7.24%。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8.1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0.88%。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8.93亿元,比上年增长22.49%。投资规模得到进一步控制。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12672万元,比上年降低9.32%。区属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11个,比上年减少7个,在建总规模461万元,降低53.76%。竣工住宅面积44227平方米,比上年降低54.53%。

1997年,张店区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7.59亿元,比上年增长21.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总收入实现2.87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7%,连续14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农业,坚持走城郊型农业的路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3.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6元,同比分别增长6%和13.5%。粮食生产连续5年获得丰收,以特色种养为主的特色农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成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农民致富的新的增长点。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20家。积极实施“科技兴菜”工程,全区建成蔬菜专业村35个,蔬菜明星村3个,全区蔬菜总产值达2.1亿元。农民负担保持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并进一步减轻。工业,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组织结构,加大投入,强化管理,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全区改制的股份有限公司19家,有限责任公司56家,股份合作制企业85家,融通资金2.969亿元。全区企业集团发展到27家。深入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获全国首批“消灭无标生产区”称号。全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61亿元,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2亿元,实现利税、利润1.76亿元和0.7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12%、14.09%、15.17%和15.9%。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25%。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村级经济日趋活跃。全区有4个镇工业产值超5亿元,2个镇超10亿元,13个行政村工业产值超亿元,涌现出付山、田家为龙头的10大工业强村。第三产业,以建设鲁中商贸中心为目标,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全区城乡集贸市场达49处,城乡集贸市场交易额达56亿元,以淄博商厦、公园商场、家俱城为龙头的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初步确立了在全市的商贸中心地位。个体私营经济有长足发展。全区个体私营经济上交税金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0.2%,成为地方财源的新增长点。

项目建设

2003年,张店区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共开工工业项目232个,计划总投资43.2亿元,完工173个,累计完成投资26.96亿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开工89个,完工43个,完成投资17.22亿元。美林电子的压扁式贴片二极管项目、宇峰公司的晶体电子材料扩建项目等3个项目列入市“三○工程”,总投资3.7亿元。

强村战略

实施强村强企带动战略,根据销售收入、利税、固定资产、实缴税金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排出了强村和强企,制定优惠措施,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调度,尽快做大做强强村强企。2003年,齐赛、宝山、科汇等16家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1.1亿元,利税2.65亿元,利润1.11亿元;田家、崔军、南沣等12个强村(居)实现销售收入75.8亿元,利税7.13亿元,利润5.46亿元,强村强企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区总量的比重均在64%以上,对推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带动作用。

张店区1986年,全区认真执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增加农业投资,调整产业结构,多种经营有较大发展,粮食生产又获丰收。 全区总耕地面积274690亩,农村人均耕地1.19亩。年内播种粮食作物40.97万亩,总产达115978吨,比上年增长1.62%。作物单产283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并超额完成了粮食定购任务。农村全年人均总收入达902.24元。坚持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方针,进一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走上了协调发展的轨道。年末实有林地面积13911亩,其中当年新造2438亩,森林复盖率2.66%。新营造经济林1668亩。年产水果2394吨,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较上年减产14.81%。为满足城市蔬菜供应,全年先后拨出100万元资金,用于发展蔬菜生产,新增蔬菜基地2017亩,使蔬菜播种面积达4.22万亩,年产蔬菜11069.1万公斤,单产达2623公斤。牧业中的肉类、牛奶、禽蛋以及羊毛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大牲畜年末存养量6093头,其中牛2147头,马、驴、骡均超过千头。猪年末存养量41951头,当年出栏肉猪63177头,比上年增加65.28%,肉猪出栏率为99.8%。家禽存养量43.63万只,禽蛋年产量352.16万公斤,比上年增加57.1%。新建鱼池61个,总计361亩,年产鲜鱼24吨。由于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使其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到31.8%。农业机械、水利建设等有一定发展。1986年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159321千瓦,其中主要农机拥有量:电动机8475台、64266千瓦,大中型拖拉机586台、折合22989千瓦,小型拖拉机2799台、折合24690千瓦,载重汽车537台、折合40428千瓦。当年实际机耕面积21.3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7.79%,机播面积18.77万亩,占40.63%。农机工作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排灌机械4646台、3.15万千瓦;机电井4114眼;有效灌溉面积达22.3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1.51%;旱涝保收面积18.40万亩,占66.98%。 在党的农村政策推动下,农村专业户和经济联合体分别达到5519户和152个,在活跃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消费品

2003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36亿元,同比增长15.6%,列全省县(市)区第一位。年内,全区新上投资过1000万元的三产项目58个,其中过亿元的18个,总投资79.6亿元,总建筑面积401万平方米。列入市流通“三○工程”的项目有23个,总投资68.41亿元,总建筑面积328.9万平方米。全年共完成投资额17.8亿元,占年内计划投资额的124.4%;完成商贸设施建设面积52万平方米;王府井购物广场、鸿运物流园、富尔玛名品家居商城、齐鲁汽车贸易城等21个项目建成开业,中国陶瓷科技城、淄博义乌小商品城、荣宝斋、新世界商业步行街等37个项目开工建设。截至年底,全区各类连锁公司超过200家,限额以上流通连锁企业销售额达8亿元。全区发展各类市场85处,其中综合市场46处,专业市场39处;市场营业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市场摊位容量达2.5万个。

外经外贸

一是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全区进出口总额达10767万美元,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其中出口8421万美元,同比增长22.5%;进口2346万美元,同比增长57.2%。加工贸易完成2667万美元,同比增长60.8%,其中齐赛纺织和美林电子加工贸易分别完成1329万美元和925万美元,同比增长93.4%和30.8%。电子、轻工等行业出口保持良好增势,电子行业出口2166万美元,同比增长22.6%;轻工行业出口1034万美元,同比增长26.3%;纺织、服装行业出口2184万美元,同比增长8.6%;化工行业出口894万美元,同比增长7.8%。二是合同利用外资增长迅猛。2003年合同利用外资完成5868万美元,同比增长959.2%,增幅列全市第一位。25家外商投资企业中有11家外商独资企业,外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如韩周电子计划投资2500万美元。三是实际利用外资到位明显加快。实际利用外资完成3349万美元,同比增长145.3%,增幅列全市第一位,外资到位明显加快,投资企业建设周期进一步缩短,如韩商独资的凯帝建陶有限公司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四是成功举办了张店区外商投资洽谈会、(北京)张店区经济发展座谈会、张店区对韩招商投资贸易洽谈会,组团参加了厦洽会、广交会、高交会,2003年到张店区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0多个。年内全区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到50家。

民营经济

一是民营经济总量增加,效益稳步增长。截至年底,全区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到1.09万家,从业人员达9.7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71.2亿元,同比增长38.4%;实现营业收入235.5亿元,同比增长37.7%;实现利润总额15.1亿元,同比增长44.1%。二是依靠项目支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增强。2003年共开工工业项目230个,计划总投资42.58亿元,完工171个,累计完成投资26.31亿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开工项目89个,完工43个,完成投资17.22亿元。三是实施名牌战略,推进民营企业品牌建设。依托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采取引进知名品牌、帮扶名牌企业、培育著名商标等措施,加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培育力度,抓好齐赛纺织、宝山建材等重点企业和骨干产品。“齐赛”“贝林”“泰光”“雪燕”等20余个民营企业商标被评为省市著名商标、知名品牌。

第三产业

一是整合商业网点,优化商业布局。对全区商业网点进行排查摸底,编制完成《张店区商业网点布局分布图》,协调工商、土地、城建等部门对市场总体规划进行专题座谈,对三产项目实行审批和听证制度,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2003年全区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36亿元,商业企业销售收入完成20.5亿元,利润4000多万元。二是搞好三产项目建设。实行领导挂包责任制,定期调度三产项目进度,协调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政策落实到位、项目资金到位和建设进度。全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新建、续建三产项目37个,总建设面积338万平方米。三是大力发展带动性强的流通业市场龙头。发展连锁经营,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了银座商城、淄博商厦、王府井购物广场等为主体的商业带。截至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市场85处,其中综合市场46处,专业市场39处,市场营业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年市场成交额近80亿元,初步形成农副产品、装饰材料、家具批发零售三大市场交易中心。

资本运营

张店区作为全省20家资本运营联系县(区),2003年通过企业的联合、重组、参股、控股,重点发展国家支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先后有齐赛纺织到利津县办厂、淄博商厦收购区物资总公司实现低成本扩张、张店水泥基地建设、张店煤矿到西部办厂等资本运营新举措,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重点地筛选成长性好的泰光、天佳、科汇、淄博商厦、齐赛纺织、鲁中房产、张店水泥等企业作为重点上市后备资源进行扶持,组织他们到外地学习资本运营、企业上市的经验,并对淄博商厦、张店水泥等企业实行国有集体股退出。天佳辅导期已经结束,鲁中房产正在探索上市的新途径,泰光与科汇正在探讨合作,发起设立齐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在进行中。

旅游业

一是科学规划,完成《张店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张店区风景名胜区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加大开发力度。开工建设玉黛湖、炒米山二期工程,共完成投资670余万元,玉黛湖景区被列入山东省第五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三是着力建设“淄博旅游大本营”。积极增加星级饭店(宾馆)和旅行社,提高全区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年内张店区星级饭店达到10家,新增国内旅行社5家,总数增至40家。四是树立张店旅游品牌。成功举办了“玉黛湖桃花节”“淄博人游淄博”“张店人游张店”等大型活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介张店旅游产品,整合外地市及周边区县的旅游线路。

社会

有山东理工大学等3所高校,在校学生5万名。拥有各级各类医院41处,医务人员2100余名,其中高级医师100余人。

科技

2012年,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达到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家;申报成功淄博市第二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1个;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4项,市级科技成果鉴定11项。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省科技金桥二等奖1项。张店区年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2569件和1887件。

文化

山东(淄博)方言馆、天赋艺术博物馆、盛唐文化艺术馆、张店奇石博物馆、逸雅坊根雕文化艺术馆、鲁中红色文化纪念馆已建成。

医疗

2012年,张店区拥有各类医疗机构546个,其中区属医院3所,区管民营医院20所,区管企业医院15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卫生监督机构1所,镇卫生院7所,村卫生室120处,企事业单位卫生室(所)76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1所,个体诊所231所。医院观察病床2579张,住院病床2042张。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743人,其中医师2222人,护士1614人。

城市建设

2012年建成区面积达到73.69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1.6%,共建成园林绿化面积89.6万平方米。年内完成福宁小区、广场社区等4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及西二路、西四路等5条道路部分路段升级改造。新建供热管线1.7公里,维修供热管线12.2公里,维修、技改换热站15座。有垃圾中转站38座,日均处理800余吨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

社会保障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20元,同比增长15.0%,人均消费性支出18806元,同比增长14.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419元,同比增长14.0%,农民人均消费支出9162元,同比增长7.9%。

2012年,张店区企业、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分别为91526人、12295人,同比增长6.0%、0.4%;征缴养老保险49728万元、12839万元,同比增长41.8%、3.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5.36万人次,征缴个人养老保险3310.32万元,征收土地社会保障资金7692万元。张店区城镇医疗保险参保263771人,其中城镇职工98318人、城镇居民缴费人数165453人;征缴医疗保险20320万元,其中城镇职工17224万元、城镇居民3096万元。张店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分别为50528人、52258人、41915人;征缴分别为3185万元、931万元、652万元。农村居民保障水平提高。张店区农村低保对象1463户3084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2300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升到360元。为农村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3045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助资金12.18万元。

交通

张店区是鲁中地区的交通和通信枢纽,距济南国际机场70公里,距青岛港210公里,距烟台港380公里,济青高速公路和滨博高速公路交会于此,胶济铁路、国道309线横穿东西,国道205线纵贯南北,16条干线公路通达全国,张店区公路通车里程达568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34公里。

旅游

辖区内的中国陶瓷馆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玉黛湖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陶瓷科技城被认定为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点。

著名人物

清朝郎中——王建本明朝都察院右佥都御使——高举
清朝内阁中书舍人——王启沃左思之妹—— 左芬
清康熙进士—— 韩维基明朝神医—— 岳含珍
清朝顺治进士——高之騊清朝右春坊右赞善廉翰林院检讨—— 赵执信
清朝河南盐政——高坪神医—— 扁鹊
清朝顺治进士—— 王绣军事家—— 孙膑
明朝吏部都给事中太仆寺卿—— 韩源齐国名相—— 管仲
明朝右佥都御史—— 韩浚齐国丞相—— 鲍叔牙
明朝员外郎——张笃敬

城市名片

国家卫生城市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区
国家园林城市山东省最佳投资城市
全国最具民营经济活力区省级文明城区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全省金融生态模范区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
全国文化先进区全省双拥模范区“五连冠”
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区

风土人情

清末至民国期间,民间住宅城乡不同,而且贫富悬殊,等级极严。城中士绅大家的房舍讲究配套,分主房、配房、客厅、书房、门房等,并带有后院,名为“二进二出”。门楼高大宽阔,迎门为影壁,上多镶嵌砖刻或书写的“福”或“寿”字。有功名者,门前左右竖有旗杆、置石狮一对;无功名者,门前亦多放有上马石或石鼓。房舍建筑讲究美观坚固,石砌墙基,青砖垒墙,前出厦。房脊及四梢用特制的雕有鹿、麟、龙、虎、翎毛、花卉、吉祥文字的砖瓦装饰,俗称“哈巴狗子张口兽”。门窗宽大,窗棱构成各式图案。城中一般的殷实富户崇尚四合院,每口三间,多为两头里间。北屋为正房(两头挂耳),东、西、南屋及耳房不得高于正房,主、配房区别极为明显。房舍多砖石结构,以瓦铺顶,墙皮一般用黄泥衬平,石灰泥抹光。城镇中的普通居民住宅多砖基土坯墙,用麦秸、谷草披顶,瓦顶极少,亦有半草半瓦的。博山、淄川人名曰“海青”,张店、桓台把石、砖、坯三结构的房子称为“海青房”,且多是一院多户,几代同居。工人无房者很多,大都住在有产者搭盖的矮小龌龊的窝棚里。农村居民住房多聚族而居,一户一院。地主富豪多为四合院,贫苦农民一般只建北屋,土墙草顶,篱笆围墙,三辈同居。建国后,城乡人民的居住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农村皆砖石结构,窗户用玻璃镶饰,室内宽敞明亮,房舍排列整齐有序。城镇楼房林立,房内水、电、暖气设施齐全,职工多住公房,一般是三口之家的小型家庭。同时,有些城区的民房仍是独门独院,迎门多有影壁,时兴镶嵌瓷砖画或瓷砖大“福”字,亦有喜欢在影壁下种木本花的,壁上画与壁下花相映成趣,十分雅致。境内民间住宅,建筑最有特色的当属博山民宅。地炕是博山居民特有的冬季取暖设备。铺建时于房根挖穴盘灶,室内就地下挖砌火道烟洞,使之串通遍地而顺于室外,上铺黄板、窑碛为地面,生火后烟火串满炕洞,遍热地面,暖气腾腾而上,室内受热均匀,且不烟不呛。城区有些私房,尤其是老年人居住的房子,多铺有地炕,供冬季取暖用。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行政区划 城市 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 黄桑店 昌国县 渤海行署 高举 左芬 韩维基 赵执信 鲍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