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张方海,陕西清涧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驻四川整党联络组副组长和东北地区整党巡视组副组长。

人物概况

张方海,曾任共青团清涧县委书记、陕北省委组织部部长,陇东分区抗敌后援会主任,中共绥德县委书记,延安市委书记。建国后,历任西北总工会副主席,陕西省国防工办主任,中共陕西省委工业部部长,宝鸡地委书记,陕西省总工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中共陕西省顾委副主任。是中共十二大代表。

详细生平

1918年8月,张方海同志出生在陕西省清涧县解家沟乡张家坬村。清涧县是一个革命老区,1927年就爆发了著名的清涧起义,震动了大西北。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到清涧指挥战斗。毛泽东著名的《东征宣言》和《沁园春·雪》光辉诗篇就是在清涧县袁家沟村撰写的。彭德怀同志率红军东征路过清涧时曾称赞说:"清涧不亚于江西的兴国"。方海同志在唐洪澄、王占山、王光山(均为1927年入党的中共党员)等老同志的教导指引下于1933年3月就参加了革命(时年15岁),1935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青年团清涧县委书记、团陕北省委组织部长、陇东分区抗敌后援会主任、青救会主任、地委常委、绥德分区青救会主任、中共绥德县委书记、延安市委书记。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共长安县委书记兼县长(省直属县)、陕西省供销合作局局长、西北总工会副主席、国营853厂党委书记兼厂长、国营844厂党委书记、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兼工业部长、陕西省委国防工办主任、陕西省委工业部长、中共宝鸡地委书记、国营248厂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中共陕西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当选为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驻四川整党联络组副组长和东北地区整党巡视组副组长。2001年11月10日张方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终年83岁。

年轻有为的县委书记

抗日战争后期至解放战争初期,方海同志任中共绥德县委书记(时年25岁),霍祝山先生任县长(爱国民主人士)。绥德地处陕北中部,是东防日本,北防国民党的战略要地,相对而言经济条件和文化基础较好,是白区工作的同志、抗战前线和其他解放区工作的同志到中央汇报工作和参加会议往返的必经路线之一,中央和西北局的许多领导同志在这里工作。在方海同志的主持下,绥德县为积极组织和动员爱国青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发动群众搞好生产,为巩固根据地,扩大解放区,支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作出了贡献。1948年方海同志调任延安市委书记,为战后延安的恢复和建设作出了贡献。

为发展国防工业作出突出贡献

陕西是我国国防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企业多,规模大。1955年初西北大行政区撤销后,张方海同志被调去搞国防工业建设。先是负责筹建853厂(后改建为西航公司),任党委书记兼厂长,后又调任844厂党委书记,陕西省委国防工办主任,省委工业部长等职,长期分管陕西的国防工业。他在担任853厂和844厂主要领导职务时,在他的领导和广大职工共同努力下,只用了近5年时间就胜利完成了建厂任务,为这两座大型现代化企业的顺利投产奠定了基础,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十分重视和尊重知识分子,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科研事业。他十分关心职工生活,每年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深入工厂、车间、地头、食堂了解民意,体察下情,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和称赞。更难得是在3年自然灾害期间方海同志组织厂、所开展生产自救,陕西国防企业的广大职工在资金不足,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生产,也没发生因饥荒而死人的问题。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干部政策

文化大革命时期张方海同志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迫害,被打成走资派、习仲勋死党,被关进监狱实行军管,身心遭到严重摧残,但他对党的信念坚定不移,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恢复工作后他能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多变的工作安排,殚精竭虑地搞好本职工作。1978年被调北京,任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后又调陕西省委任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省委书记(省委设有第一书记),多年从事党务工作。张方海同志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许多重大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他在实际工作中敢于坚持原则,一贯坚持实事求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观点明确,立场坚定。在中科院和陕西工作期间他大胆拨乱反正,对历次政治运动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造成的冤假错案,进行认真的甄别纠错,提出要历史的全面的辩证地看人看事,解放了许多老干部和知识分子,给他们恢复或重新安排了工作。根据干部"四化"标准,他大胆选拔了一批年轻干部,极力反对和抵制选拔干部中的不正之风,提出要打击买官卖官的腐败现象。他还提出了选拔干部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党委集体研究决定,不能在会上临时动议,不能个人说了算等一系列举措,为陕西的干部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张方海同志具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无产阶级党性。他一生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光明磊落,作风正派,不谋私利。他在中央有很多熟悉的老领导和朋友,如胡耀邦、习仲勋、刘华清等。但他从不为自己的私事或为他人帮助而去麻烦他们。抗战时期方海同志任团陕北省委组织部长时就认识耀邦同志并多有交往,1978年陕西一位老同志托他给耀邦同志带一封信,他只是让其弟送交。耀邦同志逝世后,李昭同志指名请他去京参加吊唁活动。习仲勋同志是方海的老领导,仲勋同志曾责怪他常不来走动,方海去世后,习老发来了亲笔签名的唁电。他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地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省委调整领导班子时,为降低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他主动提出自己退出省委班子,中组部拟调他去江西或浙江工作,也被他婉言谢绝了。后来,被调去任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驻四川整党联络组副组长和驻东北地区巡视组副组长(组长为刘景范同志),长达3年之久。他对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党给我的待遇够高了,早点退下来好给年轻的同志让位子,知足才能常乐!

只有两千元存款的省委书记

张方海同志几十年来始终坚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贯艰苦朴素,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他不吸烟,不喝酒,粗茶淡饭,穿着朴素。他一生最好的衣服是一件呢子大衣,有一套礼服是1955年参加世界工联会议时公家为其制作的,途径几个国家回来时只带了一个会议发的文件包,以后再也没有出过国。他长期在陕西工作,每年外地来陕西出差、访友、旅游的朋友较多,到西安后他用自己的工资在酒店宴请客人,时长日久入不敷出,后来没办法改在家里请。因此他的工资月月所剩无几,至2001年他重病瘫痪时才发现他只有一个存折仅有2000元存款。自古清官尽贫洁,何况此君耿且直。这就是方海同志的人品。

张方海同志离开我们十年了,但他一生的光辉风范将永远留在我们心里。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人物 政治人物 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