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南沙区,广东省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州市最南端、珠江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东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与中山市、佛山市顺德区接壤;北以沙湾水道为界与广州市番禺区隔水相连;南濒珠江出海口伶仃洋。

地处珠江出海口和大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是珠江流域通向海洋的通道,连接珠江口岸城市群的枢纽,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距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 南沙区下辖6个镇和3个街道,总面积783.86平方公里。

1993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4月,南沙区成为广州市行政区。2012年9月,南沙新区获批为国家级新区。2013年常住人口62.5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908.03亿元。2014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南沙新区片区为其中面积最大的片区。2017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区。

2018年9月,《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白皮书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综合评析了全国968个地级市市辖区发展情况,并以统计数据为依据,量化评选出2018年中国百强区,其中南沙区位列第27名。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岭南地区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民族称为南越(又称南粤),南沙区属南越。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赢政统一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番禺为南海郡之首县。

公元前204年,赵佗在南海郡建立南越国。南沙区域平原地带尚未形成,浅海中零星分布的丘陵洲岛,位于番禺县域珠江出海口的最南端。

东晋咸和六年(331),分南海郡地而置东官郡,同时置宝安、安怀、兴宁、海丰、海安和欣乐六县。南沙区域从南海郡番禺县析出,隶属东官郡宝安县

唐朝至德二年(757),宝安县更名为东莞县,南沙区域随属东莞县。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东莞县析出香山镇改置香山县。黄阁地区从东莞县析出,隶属香山县。南沙区域浅海中的丘陵洲岛周围沙泥已淤积成坦,部分已拍围成田,龙穴岛等地仍属东莞县。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黄阁立村,称香山县古海乡黄旗角村。

明洪武十四年(1381),黄阁改称香山县黄旗都黄旗角村。南沙区域中的东瓜宇、塘坑、板头先后开村,万顷沙、义沙地区形成沙坦,黄山鲁南面地区开始称沙埠、南沙等名,仍隶属东莞县。

明代,龙穴岛周围沙坦淤积形成洲。明天顺八年(1464)《东莞县志》载:东莞县“最南端为大洋龙穴洲”。

清乾隆年间(1736—1796),东莞县划五属(二厅三司)进行管辖,今南沙街部分地段已形成,为东莞县缺 口司南沙村。

清道光十五年(1835),东莞与香山交界水面和南沙村前面先后浮起大片沙坦。

道光二十九年(1849),两县的知县为两县争沙达成和解,在万顷沙中间开挖界河。界河以西的大鳌沙、沥心沙、缸瓦沙、屎船沙属香山县;界河东北归东莞县管辖。

至民国初年,东莞县拥有南沙村、万顷沙的沙坦与沙田近六七万亩。

民国十四年(1925),香山县改称中山县,黄阁与万顷沙界河以西的大鳌沙、沥心沙、缸瓦沙、屎船沙随改属中山县。南沙、大虎岛、小虎岛与万顷沙界河以东地段以及鸡抱沙、龙穴岛隶属东莞县。

二十世纪40年代,东莞县明伦堂在万顷沙东北部建立东莞县明伦堂示范农场。

民国三十七年,南沙乡成立,属东莞县第五区。

1949年12月,万顷沙东莞县明伦堂示范农场被接管,改称万顷沙接管处农场;

1950年,定名为广东省东莞县万顷沙国营农场。

1950年10月,南沙、万顷沙、长沙、龙穴、小虎、大虎划属东莞县第九区。大鳌沙、沥心沙、缸瓦沙、屎船沙划属中山县第十区。

1951年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珠江区专员公署海岛管理处成立,万顷沙五涌、一涌以及龙穴岛从东莞析出,划入海岛管理处管辖。

1951年底,在万顷沙二涌一带的5个围,组建归国难侨处理委员会农场。

1952年10月,万顷沙五涌、一涌以及龙穴岛随海岛管理处移交中山县渔民区人民政府管辖。同年,万顷沙正安等8个围并入归国难侨处理委员会农场,随即更名为万顷沙华侨集体农场。

1954年,广东省东莞县万顷沙国营农场和万顷沙华侨集体农场合并,成立广东省万顷沙国营机械农场,直属省农垦厅。

1953年4月,珠海县成立,万顷沙、龙穴岛和沙头乡、沙中乡、沙尾乡,连同从东莞县析出的南沙、长沙、小虎、大虎,与同时从中山县析出的冯马乡、新安乡、平安乡一并划入珠海县第四区管辖。

1954年长沙划入中山县大岗区。

1955年7月,珠海县第四区改称珠海县万顷沙区。

1957年3月,珠海县万顷沙区划入中山县,改称中山县万顷沙乡,南沙随改属中山县万顷沙乡。大虎、小虎、沙仔岛划入中山县黄阁乡。

1958年,黄阁乡、万顷沙乡撤乡改社,分别改称黄阁人民公社、万顷沙人民公社。广东省万顷沙国营机械农场并入万顷沙人民公社。

1959年1月,广东省万顷沙国营机械农场从万顷沙人民公社析出。黄阁人民公社先后并入万顷沙、大岗人民公社。同年6月,番禺县建制恢复,7月,黄阁(含大小虎、沙仔岛)和万顷沙(含南沙、龙穴岛)恢复人民公社建制,2个公社从中山县析出,一并划入番禺县万顷沙人民公社。

1961年3月,南沙从万顷沙人民公社析出,成立南沙人民公社,长沙、义沙属番禺县大岗公社。

1972年10月,新造、潭州人民公社的8个渔业大队迁到万顷沙尾,组建新垦渔业公社。

1975年1月,番禺县改属广州市管辖。

1978年,大岗公社析出前进、义沙等5个生产大队,万顷沙人民公社析出冯马一、东升等5个生产大队,组建横沥人民公社。

1978年6月,广东省万顷沙国营机械农场改称广东省珠江华侨农场。

1983年12月20日撤公社改区。

1987年1月20日撤区改镇,南沙区域有黄阁、万顷沙、新垦、横沥、南沙5个镇和广东省珠江华侨农场。

1988年,广东省珠江华侨农场由省下放至广州市。

1989年6月改称广州市珠江华侨农场。

1992年1月,广州市珠江华侨农场加挂“广州市珠江管理区”、“广州市国营珠江华侨农工商联合公司”两块牌子。

1990年6月22日,广东省、广州市确定南沙为重点对外开放区域和重点开发区,成立南沙经济区管理委员

会,为县局级单位,由番禺县人民政府管理。

1992年5月20日,番禺撤县改市(县级),6月17日,南沙经济区和南沙镇合并,成立中共番禺市南沙经济开发区委员会、番禺市南沙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番禺市南沙经济开发总公司。

1993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7月8日,中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挂牌,行政上为番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同年,原南沙镇改设南沙街,与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1993年7月8日,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挂牌成立。

  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5]35号)同意设立广州市南沙区:将番禺区的南沙街道和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灵山镇的庙南村、七一村和庙青村的部分区域,东涌镇的庆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各一部分区域划归南沙区管辖。南沙区人民政府驻黄阁镇凤凰大道。

  从2005年10月12日零时起,番禺区人民政府将南沙街、黄阁镇、横沥镇、万顷沙镇、灵山镇的七一村和庙南村等成建制移交给南沙区人民政府接管。新设立的南沙区辖万顷沙、横沥、黄阁3个镇和南沙街道办事处。总面积544.12平方千米(不含海域面积),总人口14.14万人。区人民政府拟在黄阁镇与南沙街道办事处交界的蕉门河西岸进行规划建设,驻广州南沙开发区黄阁镇凤凰大道1号。

  2005年11月2日,番禺区灵山镇庙南村和七一村正式移交给南沙区横沥镇。2005年11月8日,南沙区黄阁镇、横沥镇挂牌成立;11月22日,南沙区南沙街道挂牌成立。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南沙区辖1个街道(南沙)、3个镇(万项沙、黄阁、横沥)。

2001年8月21日,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成立,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全权负责开发区范围内的规划、用地、开发、建设、管理以及招商引资等工作,具有广州市市级审批管理权限。

2002年3月18日,撤销新垦镇,划入万顷沙镇。

2003年1月1日,珠江管理区成建制划入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管理。

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新设立南沙区,番禺区的南沙街,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灵山镇庙南村、七一村和庙青村的部分区域,东涌镇庆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各一部分区域划入南沙区。

2005年4月28日,南沙区下辖南沙街道,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

2008年2月4日,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道办事处。南沙区管辖南沙、珠江2个街道和黄阁、万顷沙、横沥3个镇。

2008年4月,经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新的中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与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行政上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不再保留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和原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11年9月7日,龙穴街道办事处挂牌设立。

2012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广州市番禺区的东涌镇、大岗镇、榄核镇划归南沙区管辖。

行政区划

南沙区现下辖3个街道:南沙街道、龙穴街道、珠江街道;6个镇:万顷沙镇、黄阁镇、横沥镇、榄核镇、大岗镇、东涌镇。 区政府驻南沙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沙区位于广州市最南端、珠江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东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与中山市、佛山市顺德区接壤;北以沙湾水道为界与广州市番禺区隔水相连;南濒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地处珠江出海口和大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是珠江流域通向海洋的通道,连接珠江口岸城市群的枢纽,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距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 总面积783.86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南沙区地质基底由古生界变质岩系构成,最老的下古生界震旦系变质砂岩、板岩、片岩及硅质岩,分布在南沙街的塘坑至南沙林场鸢鹅山一带;加里东期的混合花岗岩分布在南沙街深湾;大面积的基岩是燕山期的细粒、中粒、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分布在黄山鲁、大山乸山一带;中新生代断陷盆地沉积的陆相砾岩、砂砾岩、砂岩及泥质粉砂岩,分布大虎山和小虎山一带。地形中间高、四周低。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和滩涂,其中低丘台地占总面积47%,平原占53%。区内最高点黄山鲁山海拔295米。

气候

南沙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温暖、多雨、湿润,夏长冬短,夏季时段超过6个月。四季气候可概括为,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春常阴雨,秋高气爽。南沙地区年平均气温22.2℃,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之差为14.7℃。年平均雨量1646.9毫米,4—9月为雨季,10—3月为干季。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风速为2.2米/秒。夏盛吹偏东南风,冬多吹偏北风。夏秋常有热带气旋影响,平均每年约有3~4个热带气旋影响南沙区;冬季会受强冷空气影响,平均每年约有1~2次强冷空气影响南沙区。对农业生产有影响的过程还包括低温阴雨、倒春寒、寒露风、霜降风等。南沙地区年雷暴日数为78.3天,属于强雷暴区,常出现雷雨大风、强降雨、强雷电等灾害性天气。

水文

南沙区内水域面积(未含东涌镇、大岗镇、榄核镇三镇)达188.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内河涌116条,总长294.8公里。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2年南沙区有耕地面积22.58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4万亩、粮食产量,蔬菜种植面积11.87万亩,甘蔗种植面积0.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4.95万亩,产量7.41万吨。可利用林地面积3.4万亩,森林覆盖率6.9%。

水资源

南沙区主要有虎门、蕉门、洪奇沥三条水道,径流量为4.8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过境流量1377亿立方米。其中虎门水道603亿立方米、蕉门水道565亿立方米、洪奇沥水道209亿立方米,分别约占珠江年径流总量的18%、7%、6%左右。全区现有蕉东联围等九大联围外江堤防,总长236.3公里。

生物资源

动物类以鱼类为多,如随咸水上涌到海口附近繁殖的黄鳝、黄鲫等,从咸水溯江回游产卵的鲥鱼、黄鱼,从江河入海回游产卵的河鳗,常年在江河附近繁殖的鲍鱼、鳗鱼以及自然生长的鳗、鲩等。甲壳、贝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类品种繁多。植物类的各类树、竹、花草、藻类品种繁多。

矿产资源

南沙、黄阁一带花岗岩储量丰富。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年末,南沙区常住人口62.51万人,户籍人口37.11万人。户籍人口中男性占50.08%,女性占49.92%。2013年,南沙区户籍出生人口4247人,出生率11.53‰;死亡人口2325人,死亡率6.31‰;自然增长人数192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2‰。

民族

南沙区户籍人口中以汉族为多,其中汉族占92.1%;少数民族有壮、瑶、土家、苗、侗、布依、满、回、蒙古等34个。

经济

总述

2013年南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8.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5.95亿元,比2012年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74.74亿元,比2012年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7.34亿元,比2012年增长8.3%。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6:74.31:20.63。

财政税收

2013年,南沙区实现税收总额298.19亿元,比2012年增长18.29%。南沙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58亿元,比2012年增长13.9%;一般预算支出57.88亿元,比2012年增长36.97%。全年区级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达24.05亿元,占本级预算支出总额的84.48%。

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南沙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74亿元,比2012年增长31%。全年完成重大基础设施投资56.87亿元,比2012年增长23%。明珠湾建设全面启动,新开工、奠基的项目达33个;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全面开展疏浚吹填及软基处理施工;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陆域形成工程完成施工;地铁4号线南延段全面开工建设;凤凰一桥主桥已合拢;瓦卢瑞克法国U型管项目、天运物流项目等重点项目已竣工投产试运行。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04.19亿元。南沙区房屋施工面积584.64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431.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6.15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25.88万平方米。

农业

2013年,南沙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3.55亿元,其中渔业实现产值26.95亿元,产值占南沙区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36.64%;种植业产值38.69亿元,占南沙区农业产值的52.6%;畜牧业产值6.9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96亿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87万亩,甘蔗种植面积8.7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7.9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7.15万亩,花卉种植面积3.7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3.43万吨,甘蔗产量71.98万吨,蔬菜产量53.29万吨,水果产量13.81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2.99万吨,生猪出栏量17.53万头,牛奶产量0.86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3.05万吨。

2013年,南沙区共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7家;南沙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91个,面积9817.2公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8个,绿色食品认证15个。

工业

2013年,南沙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474.33亿元,比2012年增长18.8%;实现工业增加值646.68亿元,比2012年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420.76亿元,比2012年增长19.1%,其中内资企业产值增长33.38%,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1.64%;外商投资企业产值增长13.84%,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0.66%;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增长20.84%,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7.7%。规模以上轻、重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9.8 :70.2。

2013年,南沙区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975.42亿元,比2012年增长11.03%,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40.29%,其中汽车整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实现产值746.92亿元,占南沙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0.85%;船舶制造业完成产值84.97亿元,比2012年增长9.87%;化工制造业完成产值299.03亿元,比2012年增长23.11%;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183.6亿元,比2012年增长13.07%。

2013年,南沙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43.7亿元,比2012年增长16.55%。工业产品生产销售衔接良好,销售产值2358.11亿元,比2012年增长18.38%,产销率达97.41%。利润总额113.13亿元,比2012年增长78.99%。南沙区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全年亏损总额15.47亿元,比2012年下降56.76%。

2013年,南沙区共有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67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18.17亿元,比2012年增长20.25%。

主要工业产品方面,2013年,南沙区生产汽车30.3万辆,比2012年增长20.58%;发动机44.74万台,比2012年增长15.63%;发电量134.56亿千瓦时,比2012年下降1.92%;钢材产量258.74万吨,比2012年增长11.86%;初级形态塑料54.75万吨,比2012年增长20.28%;印染布27536万米,比2012年增长10.55%;精制食用植物油61.74万吨,比2012年增长19.73%;家用电冰箱93.28万台,比2012年增长65.69%;空调286.13万台,比2012年增长63.29%。

建筑业

2013年,南沙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8.06亿元,比2012年增长2.6%。完成建安工作量255.19亿元,比2012年增长53.38%;其中建筑工程225.41亿元,安装工程29.79亿元。

港口物流业

2013年,南沙区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5亿吨,比2012年增长12.1%;集装箱吞吐量1036.33万标箱,比 2012年增长7.5%。拥有集装箱班轮航线57条,比2012年增加12条,其中国际航线42条,国内航线15条;全年累计航次达到2.27万次,比2012年下降3.5%。

2013年,南沙保税港区进出区货值493.51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28%;保税业务货值45.86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21%;区内企业进出口货值26.3亿美元,增长1.48倍。2013年,在龙穴岛经营的物流行业企业和机构近200家,有开展保税业务的企业30家,其中投资额上亿元的大型物流企业有合捷、天运、南沙国际物流、南沙开发物流园公司、江海联运码头公司等企业。

国内商贸旅游

2013年,南沙区实现国内商品销售总额418.31亿元,比2012年增长2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31亿元,比2012年增长1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16.24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1.07亿元。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870多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12.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49亿元,比2012年增长21.7%。

招商引资

2013年,南沙区新签订外资合同个数47个,比2012年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9.56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5%;合同利用外资15.78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5%。

外贸进出口

2013年,南沙区进出口总额158.73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13.96%,其中出口80.18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29.5%;进口78.55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1.52%。按出口贸易方式分类,南沙区实现一般贸易出口12.61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45.42亿元;按出口商品品种分类,主要集中在船舶及运输设备、机电和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等类别。南沙区机电产品出口35.8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57亿美元。

出口额超2亿美元的企业有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广州锦兴纺织漂染有限公司、名幸电子(广州南沙)有限公司、沙伯基础创新塑料(中国)有限公司、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这10家企业出口额合计32.59亿美元,占南沙区出口额的40.65%。

社会事业

科技

2013年,南沙区共投入科技三项经费4815.02万元。年末,南沙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数44家。全年南沙区专 利申请量达1433件,增长1.19倍,其中发明专利564件,增长2.4倍;授权专利366件,增长1.2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7件,比2012年增长26%。获得国家支持科技项目4个,获得省市支持科技项目35个,共获得上级科技部门支持经费4278万元。

2013年,南沙区成功吸引工信部“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工艺装备技术基础服务平台”和国家发改委“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两个国家级平台落户,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步伐,与德国和加拿大的两家知名高校合作设立研发中心。

教育

2013年年末,南沙区共有学校81所,其中小学59所,普通中学15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南沙区有省一级学校5所、市一级学校20所、区一级学校49所。南沙区中小学在校学生59450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35685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2148人。南沙区共有专任教师4096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060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93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为91.65%,大专以上上线率达90.59%。南沙区共有幼儿园数82所,幼儿园在园人数19340人。

文化

2013年年末,南沙区图书馆共有藏书13.3万册。已基本建成了覆盖区、镇(街)、村(居)三级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其中,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均已成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9个镇(街)文化站中,有5个省特级文化站,3个省一级文化站。万顷沙镇被评为全省“百佳文化站”。156个行政村(居委会)中已全面建成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绿色网园)。

成功举办了2013广州水乡文化节暨首届东涌水乡运动会等一批文化节庆活动,组织开展送戏下乡等公益演出40场次,“艺术语言与主持”等系列文艺讲座、培训23场,播放农村数字电影1800多场次。

卫生

2013年,南沙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97个,其中医院13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所1家,门诊部15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7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间,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村卫生站113所;南沙区医院实际拥有床位1279张,共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505人,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981人,注册护士1033人。

人民生活

2013年,南沙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572.6元,比2012年增长13.1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776.2元,比2012年增长8.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86.2元,比2012年增长10.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174.1元,增长8.5%;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3258元,比2012年增长11.5%。

就业

2013年,南沙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76%。南沙区安排就业专项资金950万元,比2012年增长2.8倍。全年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9035人;组织培训本地劳动力6730人,其中技能培训1265人,职业指导1971人,提供就业岗位22000个。

社会保障

2013年末,南沙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93335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03920人;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98385人、210014人、165055人。2013年,南沙区16岁以上本地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9%。城乡低保救济标准统一提高到540元,五保供养标准和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分别提高到1235元和810元。

安全生产

2013年,南沙区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共死亡56人,其中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死亡16人,南沙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18,南沙区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十万人死亡率是0.003。

环境

2013年,南沙区空气优良率为85.48%。南沙区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9.72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30.65平方米;建成湿地林区1.5万多亩。

历史文化

语言

南沙区户籍人口中绝大多数人讲粤语。南沙地区的粤语属于广府片、高廉片、罗广片、四邑片4个片中的广府片。

传说

葫芦山位于大井、东里、蕉门三村的交界处,是黄阁大山乸较大的山冈。相传古时有一老渔翁在这一带江面上以捕鱼为生。一日闲暇,他背着盛满了酒的葫芦上山游览,边喝酒边观光,放眼所见,一派大好春光,不觉把带来的酒喝光了,人也有醉意,便躺在山间歇息。酒醒后下山,竟忘记了带走葫芦,后来这葫芦落地生根,越来越大,变成一座葫芦山。而这葫芦山下,本是渔翁撒网捕鱼的江海,经过漫长岁月,沧海变桑田,后来此地称为“渔翁撒网”,在蕉门村境内。

地方特产

南沙土特产有新垦莲藕、蕉门红蕃薯、小虎麻虾、横沥甜玉米等,其中新垦莲藕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2010年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

风景名胜

南沙区主要旅游景点有南沙湿地公园、黄山鲁森林公园、天后宫、虎门炮台遗址、百万葵园等,其中南沙湿地游览区以“湿地晚唱”为名入选“羊城新八景”。

虎门炮台遗址:虎门炮台遗址在南沙镇虎门水道主航道西侧下横档岛上。北距上横档岛约700米。第一次鸦 片战争时末设防。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始建炮台,咸丰六年(1856年)被英法联军破坏。光绪八年(1882年)两广总督张树声奏准重建,设炮台10处,安装克虏伯大炮。7号台在岛的最高峰,原有瞭望亭,远望伶仃洋、珠江口、沙角、大角一一在目,进出船舰尽在眼底。岛东端的10号台,前临主航道,对岸是威远炮台。向北江中是饭箩排,为拦江排链桩基处,今叫“金锁排”,建有航标。现炮台多处建筑已毁,大炮在抗日战争时被日军掠走。

大角山天后宫:大角山天后宫濒临珠江出海口的伶仃洋,依山傍水、钟灵毓秀,曾被评为番禺八大旅游美景之一。天后宫依山而建、殿宇辉煌、楼阁宏伟。它集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与南京中山陵的建筑气势于一体,被誉为“天下天后第一宫”。天后宫的前身是建于明代在鹿颈村的天妃古庙,清乾隆年间经修复后,定名为元君古庙,抗战时期被日寇飞机炸毁。霍英东倡导并捐资于1994年在南沙大角山重建天后宫,并于1996年5月10日(农历三月廿三)举行开光仪式。景区内大角山有炮台多座,国务院于1982年正式将其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万葵园:百万葵园占地26万平方米,以向日葵为主题,规模最大达66.7公顷,荣获“全国规模最大的葵花 园”和“吉尼斯之最”记录;葵花常年开放,世界唯一。葵园共引进了来自18个欧洲、日本等观赏性向日葵品种,并优选培育出一批适宜亚热带种植生长的品种。葵园保持100万朵葵花常年盛放。葵园拥有世界各国名花的主题花城,法国羽叶薰衣草、日本北海道薰衣草、欧洲树型玫瑰花、韩国孔雀花、以及中国芳香淡雅的茉莉花,都已成为葵园著名景点。 园内还建起了全国首个松鼠乐园和蚂蚁王国以及麦兜猪乐园 、松鼠狗乐园、小白鼠乐园、白鸽广场、西瓜蟹园、蝴蝶园、金鱼水中王国。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行政区划 城市 广州市 珠江 西江 北江 东江 珠江口 南越国 珠江 东官郡 番禺县 宝安县 香山县 珠海县 广州市 万顷沙镇 黄阁镇 珠江街道 榄核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