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唐史,主要指的是《旧唐书》和《新唐书》。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

朝代简介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

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周朝时在现今山西省有一小国唐国。李渊在隋朝时继承唐国公;在隋恭帝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长安称帝,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同光元年(923年)四月晋王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史称后唐,是为唐庄宗。同年十月,攻入开封,梁末帝自杀,灭后梁。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赵郡名望,同时李氏家族也是陇西军事贵族。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

这个家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带有鲜卑血统。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皓亦是其远祖。北周时推行鲜卑化政策,李氏被迫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宋朝被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

唐朝盛时疆域图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时期东至安东,西达中亚咸海的安西,南面包括了越南北部,北面则到蒙古高原的北部。唐朝周围的异族很多,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

但安史之乱后数十年间,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主要为陇右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所部)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回纥则入据河套草原,使得唐政府能控制之疆域大减,黄河以西甘、凉皆不可得,终唐之世对于敦煌以西之控制亦完全丧失。在东北由于新罗的崛起,安东都护府早已撤回辽河以西,同时契丹、奚等部族成为大患。西南方面吐蕃和南诏亦在中唐之后令唐政府蒙受重大损失。

唐代开创了中国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唐初贞观年间,将全国划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下设州、府,州、府下再设县,开元末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县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唐朝历史

李渊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遍及全国各地,隋炀帝杨广于大业十一年(615)以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不久又拜太原留守,以北备突厥,并镇压今山西省境内的农民起义。当时,隋政权已呈土崩瓦解之势,统治阶级一再发生大分裂,地主武装和义军星罗棋布于各地。李渊素有大志,移官太原后,看到隋朝即将败亡,萌动了取而代之的念头。大业十二年,农民起义在全国已居优势,隋朝再也无法集中兵力有效地打击各个武装集团,李渊于次年五月在太原杀死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正式宣布起事。七月,李渊与长子建成、次子世民挥师南下,先后破霍邑(今山西霍县),渡黄河,向西南挺进。

十一月间攻入长安。不久,就宣布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大业十四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杀,五月,李渊逼恭帝禅让,自己称帝,国号唐,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仍都长安。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伏兵玄武门发动宫廷政变,杀死其兄太子建成及四弟齐王元吉,逼高祖立自己为太子。不久,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次年改元贞观。唐太宗即位不久,于贞观二年(628)发大军征讨据有夏州(今内蒙古白城子)的梁师都,师都为其下所杀,夏州归唐所有,至此全国统一。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杰出的

政治家和开明皇帝,接受亡隋的教训,慑于农民起义的余威,与群臣留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出现了天下升平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李治

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逝世,第九子李治即位,是为高宗。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皇后武则天逐步登上政治舞台,并且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是武士彟之女,十四岁入宫做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她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后,召她入宫,封为昭仪。永徽六年(655)高宗在李绩、许敬宗等人的支持下宣布废黜王皇后,改立她为皇后。从显庆(656~661)开始,政柄渐操武后之手,天下称皇帝和武后为"二圣"。

武则天

弘道元年(683)高宗死后,武则天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中宗。不久,又废中宗,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睿宗。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终于废睿宗称帝,改国号周。武周政权持续了十五年之久(690~705)。

武则天操国柄将近半个世纪,神龙元年(705),宰相张柬之、桓彦范、袁恕己等人策动左右羽林军李谌、李多祚等人发动政变,杀死武则天的亲信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拥立中宗李显复位,重建了李氏王朝。中宗复位以后仍然是一个傀儡皇帝,大权旁落在皇后韦氏、女儿安乐公主及武后余党武三思等人手中。中宗于景龙四年(710)去世,韦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子隆基遂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即位,是为睿宗。此后睿宗妹太平公主因拥立之功而大权在握,与李隆基发生了权力之争。

李隆基

睿宗于延和元年(712)让位于太子隆基,是为唐玄宗。次年,太平公主被赐死,党羽或杀或逐,混乱政局至此结束。同年唐玄宗改元开元。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力求有所作为。故开元年间形成了政治清明、物阜民殷的局面,史称开元盛世。这是继汉武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唐玄宗天宝年间,在一派歌舞升平声中,逐步转化成了一个贪图逸乐的皇帝。开元二十二年(734)"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拜相后,居相位长达十九年之久。李林甫为人阴险狠毒,排摈贤良。继起的权臣杨国忠,是杨贵妃之堂兄,身兼四十余使,玄宗对他盲目信任,莫见其非,群臣因之杜口。从玄宗朝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特蒙恩宠,四方进奏的文表,往往须先呈给他,然后才得以进御。总之,到唐玄宗统治的末年,唐朝鼎盛局面的背后已经显露出严重的危机。

安史之乱

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东北一带的杂胡。安禄山兼任平卢(今辽宁朝阳)、范阳(今北京)、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三镇节度使,还兼任河北道采访黜置使,专事对付奚、契丹等族。史思明亦官至知平户军事。安禄山经过累年的策划和准备,终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在范阳发动叛乱。安禄山很快就攻下洛阳,自行称帝,国号燕。唐玄宗于潼关失守后仓皇逃在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肃宗。在战争期间,安史集团内部一再发生内讧,先是安禄山为其子庆绪所杀,后来安庆绪又为史思明所杀,最后思明亦为其子朝义所杀。内部斗争大大削弱了安史军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发动战争不得民心,到处遭到群众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唐军逐步转败为胜。宝应元年(762)肃宗去世,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他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会诸道军与回纥军展开反攻,最后在次年正月战败叛军,史朝义自缢。历时七年多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

安史之乱虽然平定,藩镇割据的形势却从此形成。唐朝后期,中央同藩镇间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战争。第一次,唐德宗力图平藩,引起了"二帝四王"之乱;第二次,唐宪宗大举用兵,平定了不少藩镇;第三次,唐武宗平泽潞。

藩镇割据

唐朝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出现。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

原因是地方上各自为政,各藩镇垄断税收,向宫廷所缴纳的税收愈来愈少,“两税”法实行过程中朝廷将数额分配于各道,责成地方官作内部分配。实际上全国三分之一的道,大多数在北方,从未缴税于中央。即是南方,缴纳的品物也采取一种进贡的形式,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对此点有详细论述。

唐衰亡期

唐朝后期,中央的财政主要依靠授刮东南各道,当地农民遭受的苦难特别深重。于是,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终于爆发了裘甫领导的浙东农民起义。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夏,裘甫被围困于剡县城内,寡不敌众,起义失败。

咸通十四年(873)懿宗去世,太子李俨即位,是为僖宗,改名儇。僖宗终日打猎游嬉,朝政日非。黄河中游天灾严重,广大农民卖妻鬻子,无以为生。农民反抗遍于各地,大起义爆发的条件终于成熟。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黄巢亦于同年以数千人起义,众推黄巢为"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黄巢自号"义军都统"。广明元年十二月十三(881年1月16日),黄巢在含元殿即位,国号"大齐",改元"金统"。义军在中和三年(883)春大败于梁田陂(今陕西华县西南)。黄巢最后与亲故数十人退至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西南),壮烈牺牲。历时九年余的农民战争至此结束。这次大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唐政权,并且首次提出了"平均"财富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主经济,在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唐王朝在黄巢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分崩离析,名存实亡。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又新兴起一批节度使,其中黄河流域势力最大的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汴宋节度使朱全忠(朱温降唐后被赐名全忠)和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三人。僖宗还京后,唐王朝能够控制的不过河西、山南、剑南、岭南诸道数十州。李茂贞与朱全忠各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后来双方发生战争,唐昭宗被宦官和李茂贞劫持至凤翔。朱全忠在军事上占优势,遂兵围凤翔。李茂贞不能支,终于让步讲和。天复三年(903)朱全忠拥昭宗还京,利用自己的军事实力,尽诛内侍省宦官数百人,出使在外的宦官亦下令就地诛杀,持续一百多年的宦官势力至此被彻底翦除了。次年,朱全忠奉表逼唐昭宗迁都洛阳。后来,朱全忠使人杀昭宗,另立李柷为太子。李柷不久即位,是为哀帝。天佑二年(905)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接着又把崔枢等被贬的朝官三十余人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这次事件史称"白马驿之祸"。政治上的阻力已全部扫除,朱全忠遂于天佑四年逼唐哀帝禅位于己,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不久,改名晃),改元开平,都于开封。唐朝灭亡。

《旧唐书》介绍

修编历史

唐朝历代修有实录。自唐初以来便在实录基础上撰写国史,以吴兢、韦述所撰最为有名。吴兢撰成《唐书》六十五卷(一说九十八卷),韦述又补遗续缺,撰成国史一百一十二卷。此后,柳芳等人又有续作。但武宗实录不全,以后历朝实录没有修成,史事缺略。后梁、后唐两代都曾下令广泛征集唐史资料。后晋时,贾纬以所搜集的遗文和故旧传说等,编为《唐年补录》六十五卷。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当时的宰相赵莹负责监修。他挑选文士,拟订了完整而庞大的搜集资料和编写工作的计划。写作是在唐国史的基础上,利用当时所收集的晚唐史料加以缀补而成。赵莹即从两个方面着手组织编纂。其一,根据史馆所缺史料,奏请下诏购求唐武宗会昌元年至唐昭宗天佑元年“撰述得传记及中书银台事、史馆日历、制诏册书等,不限年月多少,并许诣阙进纳。如年月稍多,记录详备,请特行简拔,不限资序”。其二,与张昭远一道制定了完整的修史计划,并提出若干具体措施:司天台自唐高祖武德元年至昭宗天佑元年,“为转年长历一道,以凭编述诸帝本纪”;文武两班及藩侯郡牧,各叙累代官婚、名讳、行业、功勋状一本,如有家谱、家牒,亦仰送官,“以凭纂叙列传”;太常礼院、太常寺、大理寺、司天台、御史台、兵部职方、秘书省等部门“备录”、“条列”各相关材料,以凭撰述礼、乐、刑法、天文、律历、五行、职官、郡国、经籍等志。两年以后,赵莹出任晋昌军节度使,离史任,未竟其业。但是,编纂工作在张昭远的具体主持下,仍然依计划继续进行。因此,史称赵莹“监修国史日,以唐代故事残缺,署能者居职。纂补实录及修正史二百卷行于时,莹首有力焉”。到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全书修成,历时仅四年多。《旧唐书》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始奉石敬瑭之命修撰,到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完成。因为书成时刘昫正在执政,按当时的规定,一般宰相都要作国家修史的主编(监修),因此刘昫就成了署名撰者了。三任监修之外,参预纂修工作的,先后总计9人。他们是:张昭远、贾纬、赵熙、王伸、吕琦、尹拙、崔棁、郑受益、李为先(一作光)。其中,张昭远始终具体负责其事,用力最勤。贾纬受诏不久即去职守丧,书成前一年起复,主要贡献是其《唐年补遗录》65卷提供了唐武宗以后的许多难得史料。赵熙始终其事,“竟毕其功”。王伸于书成之日,身列“恩奖”名单。吕琦预修唐史,史称“有能名”。《旧唐书》修成后的第二年,即946年,北方契丹即对后晋大举进攻,造成了开封及河南州县数百里内杳无人烟的惨状,公私损失都很严重,史籍遭劫自也难免。因此修成的《旧唐书》,在保存史料方面,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旧唐书》的作者去唐不远,有条件接触到大量的唐代史料,所以能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修成这样一部二百卷的大书。

文籍介绍

《旧唐书》在研究中国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方面。也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史书。关于唐朝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都有比较翔实的记载,给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尤为可贵的,是《旧唐书》的志里,保存了内容相当丰富的中国科技史的资料。在《历志》和《天文志》里,有著名天文历法家李淳风和僧一行制定的《麟德历》和《大衍历》的比较完整的内容。《五行志》一卷,列举各地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还有不少反映民生困苦、工商业状况和国内外交通方面的资料。《地理志》四卷,记载了全国边防镇戍的分布和兵马人数,并以天宝十一载(752)疆域为准,分道叙述了各地州县设置和户口等情况。《职官志》三卷,不少文字是照抄《唐六典》,并记载了代宗永泰二年(766)时官品的变革。《舆服志》一卷,记载唐代帝、后、王、妃以及百官按品级规定的车舆、衣冠、服饰制度,用以区别贵贱士庶,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体现。《经籍志》二卷,以开元盛世为准,记录了经、史、子、集四部的存书。志序还扼要叙述了安史之乱后直至后梁迁洛期间国家书籍的残损情况。《食货志》二卷,比较集中地记载了唐代田制、赋役、钱币、盐法、漕运、仓库乃至杂税、榷酤等有关经济史资料。《刑法志》一卷,记载了唐代法典律、令、格、式(见律令格式)的制订过程,并有关于执行情况的概略叙述。总的说来,《旧唐书》诸志集中了不少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但也存在着错讹和重大遗漏。

在《贾耽传》里记录了他所著作的《陇右山南图》和《海内华夷图》等地理学上极为珍贵的资料,这是中外地理学家研究古地理学的难得的记录。但《旧唐书》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它出自乱世,又出自众手,成书迅速,因此不免有些粗率。有时转抄的痕迹也很明显,甚至一件公文,在纪和传里同时抄进,造成了不应有的芜杂。因为编史队伍的不稳定以及互不通气,竟至出现某些人物同时并列两传的情况,如《杨朝晟传》就同时列在卷一百二十二和卷一百四十四两处;《王求礼传》和《丘神绩传》也有类似情况。难怪北宋初年有人要否定,由宋、欧诸名家另写一部。但若由此把这部书全盘否定,甚至革出正史之列,也是不公平的。

书籍目录

·本纪第一 高祖 ·本纪第二 太宗上

·本纪第三 太宗下 ·本纪第四 高宗上

·本纪第五 高宗下 ·本纪第六 则天皇后

·本纪第七 中宗睿宗 ·本纪第八 玄宗上

·本纪第九 玄宗下 ·本纪第十 肃宗

·本纪第十一代宗·本纪第十二 德宗上

·本纪第十三 德宗下 ·本纪第十四 顺宗 宪宗上

·本纪第十五 宪宗下 ·本纪第十六 穆宗

·本纪第十七上 敬宗 文宗上 ·本纪第十七下 文宗下

·本纪第十八上 武宗 ·本纪第十八下 宣宗

·本纪第十九上 懿宗 ·本纪第十九下 僖宗

·本纪第二十上 昭宗 ·本纪第二十下哀帝

·志第一礼仪一 ·志第二 礼仪二

·志第三 礼仪三 ·志第四 礼仪四

·志第五 礼仪五 ·志第六 礼仪六

·志第七 礼仪七 ·志第八音乐一

·志第九 音乐二 ·志第十 音乐三

·志第十一 音乐四 ·志第十二 历一

·志第十三 历二 ·志第十四 历三

·志第十五 天文上 ·志第十六 天文下

·志第十七 五行 ·志第十八地理一

·志第十九 地理二 ·志第二十 地理三

·志第二十一 地理四 ·志第二十二 职官一

·志第二十三 职官二 ·志第二十四 职官三

·志第二十五舆服·志第二十六 经籍上

·志第二十七 经籍下 ·志第二十八食货

·志第二十九 食货下 ·志第三十 刑法

·列传第一 后妃上 ·列传第二 后妃下

·列传第三 ·列传第四

·列传第五 ·列传第六

·列传第七 ·列传第八

·列传第九 ·列传第十 宗室(太祖诸子 代祖诸子)

·列传第十一 ·列传第十二

·列传第十三 ·列传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列传第十五 ·列传第十六

·列传第十七 ·列传第十八

·列传第十九 ·列传第二十

·列传第二十一 ·列传第二十二

·列传第二十三 ·列传第二十四

·列传第二十五 ·列传第二十六 太宗诸子

·列传第二十七 ·列传第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九 ·列传第三十

·列传第三十一 ·列传第三十二

·列传第三十三 ·列传第三十四

·列传第三十五 ·列传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诸子

·列传第三十七 ·列传第三十八

·列传第三十九 ·列传第四十

·列传第四十一 ·列传第四十二

·列传第四十三 ·列传第四十四

·列传四十五 睿宗诸子 ·列伟第四十六

·列传第四十七 ·列传第四十八

·列传第四十九 ·列传第五十

·列传第五十一 ·列传第五十二

·列传第五十三 ·列传第五十四

·列传第五十五 ·列传第五十六

·列传第五十七 玄宗诸子 ·列传第五十八

·列传第五十九 ·列传第六十

·列传第六十一 ·列传第六十二

·列传第六十三 ·列传第六十四

·列传第六十五 ·列传第六十六

·列传第六十七 ·列传第六十八

·列传第六十九 ·列传第七十

·列传第七十一 ·列传第七十二

·列传第七十三 ·列传第七十四

·列传第七十五 ·列传第七十六

·列传第七十七 ·列传第七十八

·列传第七十九 ·列传第八十

·列传第八十一 ·列传第八十二

·列传第八十三 ·列传八十四

·列传第八十五 ·列传第八十六

·列传第八十七 ·列传第八十八

·列传第八十九 ·列传第九十

·列传第九十一 ·列传第九十二

·列传第九十三 ·列传第九十四

·列传第九十五 ·列传第九十六

·列传第九十七 ·列传第九十八

·列传第九十九 ·列传第一百 德宗顺宗诸子

·列传第一百一 ·列传第一百二

·列传第一百三 ·列传第一百四

·列传第一百五 ·列传第一百六

·列传第一百七 ·列传第一百八

·列传第一百九 ·列传卷第一百一十

·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列传第一百一十二

·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列传第一百一十四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列传第一百一十八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列传第一百二十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列传第一百三十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外戚·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宦官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上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下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酷吏上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酷吏下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忠义上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忠义下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孝友·列传第一百三十九儒学上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儒学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中 ·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方伎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隐逸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列女·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 突厥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回纥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 吐蕃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吐蕃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南蛮 西南蛮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西戎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东夷·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北狄

·列传第一百五十 ·列传第一百五十

·附录

《新唐书》介绍

修编历史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宋仁宗认为的《唐书》浅陋,下诏重修。前后参预其事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人。总的说来,列传部分主要由宋祁负责编写,志和表分别由范镇、吕夏卿负责编写。最后在欧阳修主持下完成。本纪10卷和赞、志、表的序以及《选举志》、《仪卫志》等都出自欧阳修之手。因为列传部分出自宋祁之手,而欧阳修只是主持了志、表的编写,出于谦逊,欧阳修认为宋祁是前辈,所以他没有对宋祁所写的列传部分从全书整体的角度作统一工作,因而《新唐书》存在着记事矛盾、风格体例不同的弊端。所以《新唐书》署“欧阳修、宋祁撰”。宋祁有文名,曾任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他历时十余年完成列传,于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交齐全部列传的稿子。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擅长古文,他因参加推行“庆历新政”的活动,被贬为地方官,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调到朝廷任翰林学士,主持修史工作,等到他写定本纪、志、表,已是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的事了。清代王鸣盛以《宋史·宋祁传》、《欧阳修传》为据,认为宋祁修书“在仁宗天圣之晚年,历明道、景祐、宝元、康定,至庆历中告成,以书成进左丞云云”;“(欧阳)修之修《唐书》,乃在嘉祐之前至和年间事,距祁稿成时,相去已十余年”,“书成,上距祁稿成约又二十余年矣”。因此,“二公修书不同时明矣”。这一说法,迄今仍为部分学者沿用,都未发现王呜盛搞错的关键所在。其根源在《宋史·宋祁传》将“诏求直言”的时间误作“景祐中”,而这又是《宋祁传》中唯一的一个年号。传中宋祁受命纂修《唐书》在“诏求直言”前,故王呜盛误以为宋祁修《唐书》自天圣至庆历,前后差不多也是17个年头。但《宋史·仁宗纪》景祐年间并无“诏求直言”一类的事,皇祐元年才有“诏台谏非朝廷得失”。《宋祁传》中宋祁“直言对”后紧接“进温成皇后为贵妃”,与《仁宗纪三》的记载相符,时在“皇祐”,而非“景祐”。显然,《宋祁传》是将“皇祐”误作“景祐”了,一下子把时间提前了10多年。王鸣盛提到宋祁“守亳州,以稿自随”,《宋祁传》说得很清楚,是因为“坐其子从张彦方游”。传中虽无明确纪年,但宋祁是附在其兄宋庠传后的,前面《宋庠传》明明白白地写着:皇祐三年,“祁子与越国夫人曹氏客张彦方游”。宋庠受牵连罢相在这一年,宋祁出知亳州也是这一年。此时尚“以稿自随”,仍在修撰中,怎么会在庆历中告成?王呜盛的失误,一是不知“景祐”当为“皇祐”,二是后来在《蛾术编》卷九考知“祁修书凡七年,而自皇祐元年至三年独秉笔,自此出知亳州,皆书局自随以至于成,凡历十六年也”,却仍然坚持“宋欧修《新唐书》不同时”的结论。

《宋史·宋祁传》的这一年号错误,除了《宋景文集》卷二九《直言对》有案语注明“仁宗本纪皇祐三年春三月诏求直言”,“本传作景祐中误”而外,迄今竟似无人知晓,请同仁们注意。就整个《新唐书》的纂修而言,应当说:新修唐史前后17个年头,前10年宋祁主持编修,后7年欧、宋共同“刊修”。

指导思想

修撰《新唐书》的指导思想,在《进新修唐书表》中说得非常清楚:唐有天下,几三百年,其君臣行事之始终,所以治乱兴衰之迹,与其典章制度之英,宜其粲然著在简册。而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盖又百有五十年,然后得以发挥幽沬。补缉阙亡,黜正伪缪,克备一家之史,以为万世之传,……商、周以来,为国长久,唯汉与唐,而不幸接乎五代。衰世之士,气力卑弱,言浅意陋,不足以起其文,而使明君贤臣、俊功伟烈,与夫昏虐贼乱、祸根罪首,皆不得暴其善恶以动人耳目,诚不可以垂劝戒、示久远,甚可叹也!

文籍介绍

《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中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保存了中国军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许多宝贵史料。《新唐书》的宰相、方镇诸表,也给读者认识唐朝宰相族系(世家大族)的升降和藩镇势力的消长,提供了一条线索。著名史论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新书最佳者志、表”。这是公允的评价。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这也是《新唐书》在中国史学史上的一大功劳。

此外,由于欧阳修过分强调写史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有些史实他是有意避讳的。如后周有位大将叫韩通。他忠于后周王朝,反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欧阳修就不给他立传。这在当时就遇到同辈的议论。

由于《新唐书》历宋、元、明至清初一直占有正统地位,一般人只读《新唐书》而不读《旧唐书》,所以《新唐书》宋以来的版本远多于《旧唐书》,流传的主要版本有:⑴南宋刻本4种,分别是十四行残本,旧藏皕宋楼,现藏日本静嘉文库;同十四行元补版残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十六行残本124卷,亦藏北京图书馆;建阳书坊魏仲立刻残本,旧藏嘉业堂。⑵元刻本,明国子监根据元版修补印行。⑶明刻本3种,分别是成化年间(1465~1487)国子监刻本,万历年间(1573—1620)北京国子监二十一史本,明末毛晋汲古阁十七史本。⑷清刻本多种,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刻本,附宋董冲《唐书释音》25卷。殿本又有各种翻刻本、影刻本、排印本、缩印本以及五局合刻本、开明二十五史本等。⑸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以静嘉堂本为主,配合“北图”、“双鉴楼”及“嘉业堂”藏本,保存了《新唐书》旧刻的真面目,胜于殿本。⑹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底本用百衲本。2000年,中华书局又推出了简体横排本。

勘误校正

后世对《新唐书》进行纠谬、辨证的著作颇多,举其要者有:⑴吴缜《新唐书纠谬》,20卷,分20门,凡400余事,宋元祐四年(1089)成书,绍圣四年(1097)上于朝廷。⑵汪应辰《唐书列传辨证》,20卷,专攻《新唐书》列传缺点。⑶王若虚《新唐书辨》,3卷,见《滹南遗老集》。⑷陈黄中《新唐书刊误》3卷。⑸佚名《新唐书证误》(《稽瑞楼书目》注录抄本一册)。⑹罗振常《南监本新唐书斠义》1卷,1936年上海石印本。

书籍目录

本纪第一 高祖 本纪第二 太宗 本纪第三 高宗

本纪第四 则天皇后 中宗 本纪第四 则天皇后 中宗 本纪第五 睿宗 玄宗

本纪第六 肃宗 代宗本纪第七 德宗 顺宗 宪宗 本纪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本纪第九 懿宗 僖宗 本纪第十 昭宗 哀帝志第一 礼乐一

志第二 礼乐二 志第三 礼乐三 志第四 礼乐四

志第五 礼乐五 志第六 礼乐六 志第七 礼乐七

志第八 礼乐八 志第九 礼乐九 志第十 礼乐十

志第十一 礼乐十一 志第十二 礼乐十二 志第十三上 仪卫上

志第十三下 仪卫下 志第十四 车服 志第十五 历一

志第十六 历二 志第十七上 历三上 志第十七下 历三下

志第十八上 历四上 志第十八下 历四下 志第十九 历五

志第二十上 历六上 志第二十下 历六下 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

志第二十二 天文二 志第二十三 天文三 志第二十四 五行一

志第二十五 五行二 志第二十六 五行三 志第二十七 地理一

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 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 志第三十 地理四

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 志第三十二 地理六 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

志第三十三下 地理七下 志第三十四 选举志上 志第三十五 选举志下

志第三十六 百官一 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 志第三十八 百官三

志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 志第三十九下 百官四下 志第四十 兵

志第四十一 食货一 志第四十二 食货二 志第四十三 食货三

志第四十四 食货四 志第四十五 食货五 志第四十六 刑法

志第四十七 艺文一 志第四十八 艺文二 志第四十九 艺文三

志第五十 艺文四 表第一 宰相上 表第二 宰相中

表第三 宰相下 表第四 方镇一 表第五 方镇二

表第六 方镇三 表第七 方镇四 表第八 方镇五

表第九 方镇六 表第十上 宗室世系上 表第十下 宗室世系下

表第十一上 宰相世系一上 表第十一下 宰相世系一下 表第十二上 宰相世系二上

表第十二中 宰相世系二中 表第十二下 宰相世系二下 表第十三上 宰相世系三上

表第十三下 宰相世系三下 表第十四上 宰相世系四上 表第十四下 宰相世系四下

表第十五上 宰相世系五十 表第十五下 宰相世系五下 列传第一 后妃上

列传第二 后妃下 列传第三 宗室 列传第四 高祖诸子

列传第五 太宗子 列传第六 三宗诸子 列传第七 十一宗诸子

列传第八 诸帝公主列传第九 李密列传第十 王窦

列传第十一 薛李二刘高徐 列传第十二 萧辅沈李梁列传第十三 刘斐

列传第十四 屈实尉迟张秦唐段 列传第十五 二刘殷许程柴任丘 列传第十六 温皇甫二李姜崔

列传第十七 杜阚王李苑罗王 列传第十八 二李绩 列传第十九 侯张薛

列传第二十 高窦 列传第二十一 房杜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

列传第二十三 王薛马韦 列传第二十四 二李戴刘崔 列传第二十五 陈杨封裴宇文郑权阎蒋姜张

列传第二十六 萧瑀列传第二十七 岑虞李褚姚令狐 列传第二十八 苏世长(SupFree5良嗣 弁)SupFree6 韦云起孙伏伽 张玄素

列传第二十九 于高张列传第三十 长孙褚韩来李上官 列传第三十一 杜二崔高郭赵崔杨卢二刘李刘孙邢

列传第三十二 傅吕陈 列传第三十三 刘裴娄 列传第三十四 崔杨窦宗祝王

列传第三十五 诸夷蕃将 列传第三十六 郭二张三王苏薛程唐 列传第三十七 王韩苏薛王柳冯蒋

列传第三十八 唐张徐列传第三十九 崔徐苏豆卢 列传第四十 狄郝朱

列传第四十一 二玮 陆二李杜列传第四十二 裴刘魏李吉列传第四十三 张韦韩宋辛二李裴

列传第四十四 武李贾白 列传第四十五 五王 列传第四十六 刘钟崔二王

列传第四十七 魏韦郭 列传第四十七 魏韦郭 列传第四十八 李萧卢韦赵和

列传第四十九 姚宋列传第五十 苏张列传第五十一 魏卢李杜张韩

列传第五十二 张源裴 列传第五十三 苏尹毕李郑王许潘倪席齐 列传第五十四 裴崔卢李王严

列传第五十五 裴阳宋杨崔李解 列传第五十六 宗室宰相 列传第五十七 刘吴韦蒋柳沈

列传第五十八 二郭两王张牛 列传第五十九 宇文韦杨王 列传第六十 哥舒高封

列传第六十一 李光弼列传第六十二 郭子仪列传第六十三 二李马路

列传第六十四 房张李 列传第六十五 崔苗二裴吕 列传第六十六 崔邓魏卫李韩卢高

列传第六十七 李杨崔柳韦路 列传第六十八 高元李韦薛崔戴王徐郗辛 列传第六十九 来田侯崔严

列传第七十 元王黎杨严窦 列传第七十一 二李 列传第七十二 三王鲁辛冯三李曲二卢

列传第七十三 令狐张康李刘田王牛史 列传第七十四 刘第五班王李列传第七十五 李常赵崔齐卢

列传第七十六 关董袁赵窦 列传第七十七 张姜武李宋 列传第七十八 段颜

列传第七十九 李晟列传第八十 马浑 列传第八十一 杨戴阳二李韩杜邢

列传第八十二 陆贽列传第八十三 韦张严韩 列传第八十四 鲍李萧薛樊王吴郑陆卢柳崔

列传第八十五 徐吕孟刘杨潘崔韦 列传第八十六 张赵李郑徐王冯庾 列传第八十七 姚独孤顾韦段吕许薛李

列传第八十八 孔穆崔柳杨马 列传第八十九 归奚三崔卢二薛卫胡丁二王殷 列传第九十 三郑高权崔

列传第九十一 贾杜令狐 列传第九十二 白裴崔韦二李皇甫王 列传第九十三 韦王陆刘柳程

列传第九十四 杜裴李韦 列传第九十五 二高伊朱二刘范二王孟赵李任张 列传第九十六 李乌王杨曹高刘石

列传第九十七 于王二杜范列传第九十八 裴度列传第九十九 二李元牛杨

列传第一百 窦刘二张杨熊柏 列传第一百一 韩愈列传一百二 钱崔二韦二高冯三李卢封郑敬

列传第一百三 刘蕡列传第一百四 李郑二王贾舒 列传第一百五 李德裕

列传第一百六 陈三李曹刘 列传第一百七 二李崔萧二郑二卢韦周二裴刘赵王 列传第一百八 毕崔刘陆郑朱韩

列传第一百九 马杨路卢 列传第一百一十 郑二王韦张 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周王邓陈齐赵二杨顾

列传第一百一十二 二王诸葛李孟 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杨时朱孙 列传一百一十四 高赵田朱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三刘成杜钟张王 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忠义上 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忠义中

列传第一百一十八 忠义下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卓行 列传第一百二十 孝友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隐逸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循吏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儒学上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儒学中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儒学下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文艺上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文艺中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文艺下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方技

列传第一百三十 列女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外戚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宦者上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宦者下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酷吏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籓镇魏博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籓镇镇冀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籓镇卢龙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籓镇淄青横海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籓镇宣武彰义泽潞 列传第一百四十上 突厥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下 突厥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 吐蕃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下 吐蕃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上 回鹘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下 回鹘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沙陀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北狄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东夷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 西域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上 南蛮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中 南蛮中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 南蛮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上 奸臣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下 奸臣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上 叛臣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下 叛臣下 列传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 列传第一百五十中 逆臣中

列传第一百五十下 逆臣下 ●附录 进新唐书表

新旧唐书

《旧唐书》是五代后晋的官修史书,当时叫《李氏书》。到宋朝,因欧阳修、宋祁等人编修了《唐书》,才有了新、旧之别,称前者为《旧唐书》,后者为《新唐书》。

《旧唐书》由纪、传、志三部分组成,共有200卷。

早在后梁、后唐两代,就已经开始了搜集资料、编撰唐史的准备工作。《旧唐书》的正式编撰始于后晋高祖天福六年(941年),完成于出帝开运二年(945年),历时4年多。最初由宰相赵莹监修,做主持工作,他在组织人员、收集史料和确定体例上,做了大量工作。以后担任宰相的桑维翰、刘昫也相继担任监修。参加具体编写的是张昭远、贾纬、赵熙等9人。在全书最后完成时,正好是刘昫任监修,由他领衔奏上,所以《旧唐书》题为刘昫等撰。

《旧唐书》的显著特点是前后记事详略不一,文字风格也差别较大,这是由当时的时代特点所决定的。

《旧唐书》编修的时代离唐朝灭亡很近,所以能直接利用大量史料,特别是唐代前期的史料。但由于当时正是割据混战的时代,《旧唐书》在短期内仓促修成,所以对唐代史官的著述照抄照录多而加工少,缺乏必要的剪裁、整理和概括。

关于唐代前期的历史,吴兢、韦述、于休烈令狐峘等人相继编写的《唐书》130卷以及唐高祖到唐文宗的各朝实录对唐初至唐代宗时期的历史事件记述较为完整。唐代后期的史料则较少,只有《武宗实录》1卷和其他零碎材料。《旧唐史》主要是抄录唐代史料成书,所以后期大不如前。穆宗以后的本纪繁杂,《历志》、《经籍志》的记述仅至玄宗时代,列传对唐代末期人物缺漏很多。此外还有一人两传,同一篇文字重复出现等现象。《旧唐书》比较粗糙是它的重要缺陷。

尽管《旧唐书》存在着上述的缺陷,但其同时也具有了不可抹杀的价值。它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重视。比如对唐顺宗朝王叔文集团当政时期的政治改革措施记载比较具体。唐穆宗以后的本纪,虽然内容芜杂,但也记载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如在《懿宗本纪》、《僖宗本纪》里较详细地记载了宠勋起义、黄巢起义的情况。昭宗、哀帝本纪则较详细地记载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情况。因为《旧唐书》记事详细明确,所以司马光著《资治通鉴》的《唐纪》部分,大抵采用《旧唐书》。

《旧唐书》还保存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文章。如《吕才传》、《卢藏用传》分别登载了两人反迷信的重要文章;《贾耽传》登载了他进奏所编地理图志的表奏。这些都是中国思想史和地理学史的重要文献。

《旧唐书》记述唐代少数民族以及外国的情况,超过以前各史,保存了唐代民族政策与对外关系的史料。

《旧唐书》编撰所遵循的指导原则是"纂修须按于旧章",即忠实于唐代遗留下来的原始资料,对历史事实的记载完全按照当时人的思想认识,这样就真实地反映唐代不同时期的思想认识和时代风貌。

由于《旧唐书》的这些优点,所以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新唐书》虽然在史料上作了一些补充,特别是志、表以及唐后期的列传部分,但是《新唐书》意在克服《旧唐书》记事繁杂的缺点,所以行文记事又过于简略,使读者不易了解具体情况。《新唐书》还对《旧唐书》中保存的大量文章,进行了删削、改写,这样就改变了历史文献的本来面目。相比之下,《新唐书》在保存史料方面是不能取代《旧唐书》的。

《新唐书》修成后,《旧唐书》就不再传世。直到明朝嘉靖年间,闻人诠多方搜求,重新刊刻,才又流行于世。到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才正式把新旧唐书并列于正史。

在《旧唐书》完成一个世纪后的北宋仁宗年间,又修了一部唐史,就是《新唐书》。当时的编修目的,一是为了吸取唐代兴衰治乱的经验教训。一是为了通过修史,进行忠奸善恶的褒贬,因为《旧唐书》"褒贬或从于新意",以五代时期的思想认识来看待藩镇、忠义、叛逆等问题,这是宋代儒家所不能接受的。

《新唐书》是由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人编撰的。

全书由纪、志、表、传四部分组成,共225卷。

庆历五年(1045年),宋仁宗下诏开局修《唐书》,至嘉祐五年(1060年)最后完成。

《新唐书》所依据的史料,除了《旧唐书》外,还有一些当时重新搜集到的文献以及碑刻文字。宋祁为唐朝后期人物立传,就采用了不少小说、笔记、传状碑志、家谱、野史等资料。同时,还增加了不少唐代晚期人物的列传。关于少数民族的种族、部落的记载,《新唐书》比《旧唐书》多而且详细。《新唐书》史料来源比《旧唐书》多,这是它的主要成就之一。另外,它的诸《志》内容也比《旧唐书》丰富得多,不少记载补正了旧书的缺误。

与《旧唐书》相比,由于时代不同,《新唐书》在编撰体例方面有自己的特点。

因为宋代大体上继承了唐代的制度,为了总结唐代的典章制度供宋王朝参考,《新唐书》对志特别重视,新增了《旧唐书》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其中《兵志》是《新唐书》的首创。《选举志》与《兵志》系统地整理了唐朝科举制度和兵制的演变资料。《食货志》增加为5卷,不仅比《旧唐书》份量大而且比较有系统、有条理地保存了大量社会经济史资料。《地理志》着重叙述唐朝地理沿革,记载军府设置、物产分布、水利兴废等情况,补充了不少《旧唐书·地理志》所没有的资料。《天文志》和《历志》在篇幅上超过《旧唐书》3倍以上,记载了唐代流行的7种历法,特别是保存了历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衍历》的《历议》,反映了唐代历法理论的水平和发展高度。《艺文志》比《旧唐书·经籍志》增加了很多,特别是唐玄宗开元以后的著作补充了不少。如李白、柳宗元的著作,就有一些是《旧唐书》所没有收录的。

《新唐书》还恢复了立表的传统,《史记》创造了表这一形式后,只有班固《汉书》有表。《新唐书》立了《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弥补了纪、传的不足,对以后史书的编修也有很大影响。

《新唐书》写法上的一大特点是仿照《春秋》的笔法,通过用不同的字句来进行褒贬,这种做法对忠实地记载历史是不利的。

总的说来,《旧唐书》与《新唐书》互有优缺点,千百年来人们对这两部书就互有褒贬,就史料价值看,这两部书都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影响意义

综述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唐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外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论者以为,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重要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国力强盛

首先,中国历史自战国时代以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即三次鼎盛局面:第一次在西汉,第二次在唐代,第三次在明清。在第二次高潮中,尤其是唐朝前期,农业生产蒸蒸日上,手工艺品日益精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生活繁华似锦。唐朝后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以后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础。当时在政治上,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呈现一派升平景象,其成就超迈西汉「文景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鼎盛局面达到了高峰,甚至在文坛上也出现了「盛唐气象」。

就当时的世界范围来看,唐帝国也是最重要、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欧洲的封建强国主要有法兰克王国和拜占庭帝国,但就社会发展阶段而言,他们都远远落后于唐朝。东方重要的国家有印度和日本。印度戒日王重新统一次大陆前后刚刚确立了封建制,可他死后次大陆随即分崩离析,割据局面一直持续到十二世纪末。日本的「大化改新」虽然尽量模仿唐朝的制度,但改革本身却是具有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性质。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唐朝不但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属于最先进的行列。

多民族融合

其次,唐代在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壮大中也居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和文化整合,到隋朝重新实现了政治统一。但隋朝毕竟祚短,中华民族新的统一体的巩固和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形成和繁盛,就成了李唐王朝的历史任务。有唐历时几三百年,前期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水平的文化使周边各族增强了向心力,于是国内各民族间的接触和交往空前发展,民族关系进一步密切。因此,唐代是继汉代之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壮大、发展的又一重要历史阶段。

经济文化成就

复次,唐帝国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辉煌的经济文化成就,使亚洲各国乃至欧洲、非洲国家对之产生了由衷的欣羡之情,他们争相与唐朝交往,遂使中国成为亚洲诸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中心,在东西方交往中发挥了显著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的世界中,文化交流中心主要有印度、阿拉伯和唐朝中国,其中又以唐朝地位最为突出。唐代是继汉代之后,中国历史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又一高峰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社会转折

再次,唐朝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发生转折的关键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唐朝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当时社会变化的中心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文化环境,给传统的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大冲击,产生了许多新的因素,世家大族衰颓没落,一般地主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势力空前发展。与此相应是各项制度不断的、全面的变革更新。唐朝后期出现的很多萌芽状态的新事物,对此后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租庸调到两税法的变化,不仅是唐代赋税制度上的改革,而是中国古代税制由税丁到税产的滥觞。宋代的「二税」、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都是唐代两税制的继续和发展。中唐时期韩愈和李翱的哲学思想为宋明理学开了先河。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为宋代「古文运动」的第二次高潮奠定了基础,写古文之风一直持续到「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前夕。由此可见,从唐中叶开始到北宋建立,二百年间酝酿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大变化,许多新事物都萌发产生于唐代。在这个历史转折阶段,既有旧时代衰亡中的痛苦,也有新时代来临的曙光。

总结

总之,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国际地位超迈往古,是中国历史上继汉代出现的又一鼎盛局面,史称「强汉盛唐」;唐朝后期的发展又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巨大变革开了先河。唐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伟大时代!

借鉴意义

1,秦朝没有盛世。秦朝对人民当作敌人来监事,而且禁止人民看书,全国如同一个没有文化的大监狱。

2,唐朝的盛世是建立在汉族恢复自己政权的基础上。是汉族长期被奴役被压迫的反弹。因此异常辉煌,可以比于汉朝。

3,但唐朝受异族人影响大,因此放松了对异族人的警惕。这造成了唐朝中期异族大闹中国的情况。最终毁灭了中华文明的中心:黄河中下游。从此,中国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了江南地区。这是非常痛心疾首的惨痛教训。因此明朝人说过:天下最重要的防备有两个:中国要防备夷狄,君子要防备小人。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文学作品 古籍 中国封建社会 新唐书 后晋 秦代 鲜卑 咸海 突厥 北庭 节度使 吐蕃 新罗 安东都护府 部族 南诏 隋恭帝 唐王 江都 梁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