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大雨一般指日(24小时)降水量为25-49.9毫米的降雨或者1小时降水量为8.1~16.0毫米的雨。按照 传 统 天 气 学 定 义, 把 降 水 定 义 为 小 雨( 0 1~ 9 . 9 mm/ d) 、 中雨 ( 10 ~ 24. 9mm / d ) 、 大雨( 25 ~ 49 . 9 mm/ d) 、 暴雨 ( 50. 0 ~ 9 9. 9 m m/ d ) 、 大暴雨 ( 100 mm / d 以上) 5 个类型。

雨量设定

雨降如倾盆,模糊成片;洼地积水极快;能清晰听见哗哗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15~3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25~49.9mm的降雨过程。

降雨量较大的雨。亦指下大雨。

雨:自云体中降落至地面的液体水滴。

降水强度划分标准

雨( mm/d ) 小雨< 10 中雨10 — 25 大雨25 — 50 暴雨50 — 100 大暴雨100 — 20 0

特大暴雨> 2000

雨的形成

由液态水滴(包括过冷却水滴)所组成的云体称为水成云。水成云内如果具备了云滴增大为雨滴的条件,并使雨滴具有一定的下降速度,这时降落下来的就是雨或毛毛雨。由冰晶组成的云体称为冰成云,而由水滴(主要是过冷却水滴)和冰晶共同组成的云称为混合云。从冰成云或混合云中降下的冰晶或雪花,下落到 0℃以上的气层内,融化以后也成为雨滴下落到地面,形成降雨。

在雨的形成过程中,大水滴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水滴半径增大到 2—3mm时,水分子间的引力难以维持这样大的水滴,在降落途中,就很容易受气流的冲击而分裂,通过“连锁反应”,使大水滴下降,小水滴继续存在,形成新的大水滴。这是上升气流较强的水成云和混合云中形成雨的重要原因。

液态降水

气象预报

液态降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的水即人们常说的雨水测量液态降水的仪器有雨量筒遥测雨量计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现在气象站使用的基本是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因为它可以与自动气象站连接直观的测量雨量数据翻斗每翻转1次即为0.1 mm降水量通常人们说的大雨小雨等液态降水现象是有降水量区分的。

液态降水等级划分

雨强 雨量 mm 雨强 雨量 mm

小雨 0.1~9.9 暴雨 50.0~99.9

小-中雨 5.0~16.9 暴-大暴雨 75.0~174.9

中雨 10.0~24.9 大暴雨 100.0~250.0

大-暴雨 38.0~74.9

中-大雨 17.0~37.9 大-特大暴雨 175.0~300.0

大雨 25.0~49.9 特大暴雨 250.0

变化规律

东亚地区现代降水气候学特征和变化规律

(1)从气候学平均来看,亚洲的地形因素对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差异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亚洲西部各季节降水量分布较为均匀,其他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量最多,冬季降水量最少。就东亚地区来看,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年平均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包括各季节、各级别降水等呈递增趋势,雨季开始时间提前,雨季结束时间推迟,雨季持续时间增加,雨季降水量占比增加。日本的本州岛及北海道岛西岸年平均降水日数,秋、冬季的降水量、较低级别的降水量,雨季持续时间等降水指标均大大超出其他地区。

(2)亚洲各地的长期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亚洲西部和东部降水量减少,中部降水量增加,各区域之间的降水量变化没有显著相关关系。除了亚洲东部,北纬40度以北的降水量几乎都增加,北纬40度以南地区的降水量以减少为主。东亚地区近59年平均总降水量表现出不显著下降趋势,降水日数没有出现趋势性变化,平均日降水强度略有减小。年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降水强度在中国北方大部、蒙古东部、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和日本列岛多呈减少趋势,而在俄罗斯中西伯利亚南部、朝鲜半岛南部和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表现为增加。东亚区域平均的降水日分布有集中化的趋势,无雨日数和连阴雨事件都有所增加。

(3)从季节上看,亚洲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性对比趋向增强,年内的降水分配呈现出离散化的趋势。但是,东亚地区降水的季节性对比则趋向减弱,降水的年内分配出现均匀化趋势。东亚区域平均的雨季开始及结束时间均显著提前,雨季持续时间显著减少。

(4)从东亚地区不同级别降水事件看,近59年来区域平均的各级别降水量均为下降趋势,中降水、强降水和极强降水日数也下降,弱降水日数表现出较明显增加;仅有全区秋季强降水量、降水日数减少趋势和冬季中降水量、降水日数增加趋势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近30年(1980-2009年)东亚地区降水有向非极端化方向发展趋势。

防范措施

1.尽量不要在雨中赶路,此时雨伞可能已经起不到作用,风会卷着雨从四面八方打进伞内,所以要及时避开

2.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车,过马路要留心积水深浅

3.实在需要在雨中行进的,在雨具方面尽量选择雨衣,穿雨衣要注意头部的遮挡到位和眼睛的可视度

4.大雨随时会转为暴雨,此时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要在低洼处避雨等。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