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尼日尔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该国北与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接壤,南同尼日利亚贝宁交界,西与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毗连,东同乍得相邻。总面积1267000平方公里,总人口1720万(2013年)。全国有5个主要民族:豪萨族(占全国人口的56%)、哲尔马-桑海族(22%)、颇尔族(8.5%)、图阿雷格族(8%)和卡努里族(4%)。官方语言为法语。

尼日尔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农业是最基本的经济生产部门。至2013年以来尼日尔政局逐渐趋稳,政府致力发展经济,积极实行吸引投资政策。受自然条件恶劣、市场容量狭小和先期资本投入较大等因素限制,该国发展经济和吸引外资存在一定困难。

尼日尔基础设施落后,工农业基础薄弱,对外来投资依赖较大,仍处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同时也意味着在广泛的领域里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历史沿革

尼日尔历史上未形成过统一的王朝。

7~16世纪,西北部属桑海帝国;

8~18世纪,东部属博尔努帝国;18世纪末,颇尔人在中部建立了颇尔帝国。

1904年成为法属西非领地。

1922年沦为法国殖民地

1957年获半自治地位,萨瓦巴党总书记吉博·巴卡里任总理。

1958年12月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国家,称尼日尔共和国。

1960年7月退出“法兰西共同体”,同年8月3日正式宣布独立。哈马尼·迪奥里为首任总统。

1974年4月,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赛义尼·孔切中校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迪奥里政权,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自任主席兼国家元首。

1990年11月实行多党制。现有约40个合法政党。

1993年3月马哈曼·奥斯曼当选总统,组成首届民选政府。

1996年1月武装部队参谋长迈纳萨拉·巴雷发动政变上台,同年7月当选总统。

1999年4月,总统卫队长瓦拉姆·万凯发动政变枪杀迈纳萨拉,自任国家元首兼全国和解委员会主席。

1999年11月,尼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马马杜·坦贾当选总统。坦贾领导的争取社会发展全国运动及其盟党民主和社会大会在议会选举中胜出。并于2004年12月连任。

2009年5月起,为谋求继续执政,坦贾先后解散国民议会和重组宪法法院,举行全民公投通过第六共和国宪法,将其任期延长3年,并取消连任限制,遭到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和欧盟等制裁,尼陷入宪政危机。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尼日尔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北纬11~23度、东经0~16度之间。系西非的一个内陆国家,东邻乍得,西界马里、布基纳法索,南与贝宁、尼日利亚接壤,北与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毗连。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年平均气温30℃,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

尼日尔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北纬11~23度、东经0~16度之间。系西非的一个内陆国家,东邻乍得,西界马里、布基纳法索,南与贝宁、尼日利亚接壤,北与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毗连。国土面积126.7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尼日尔全国大部分地区属撒哈拉沙漠,地势北高南低,全境平均海拔300米。地形可分为三部分:北部是阿依尔群山(最高海拔2020米)和东北高原,西部和南部为平原和丘陵地带。

气候特征

尼日尔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年平均气温30℃。4、5月份为最热季节,白天气温可达50度;1、2月份为最凉爽季节,夜间气温可低到10度以下。全年分旱、雨两季,6至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干旱是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尼日尔拥有丰富的铀资源,截止2014年已探明铀储量3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居世界第五位。磷酸盐储量12.54亿吨,居世界第四位,尚未开发。煤储量600万吨。还有锡、铁、石膏、石油、黄金等矿藏。

据尼政府公布数据,已探明铀储量45万吨,石油11.8亿桶,天然气186亿立方米,磷酸盐12.54亿吨,煤炭9000万吨,水电286兆瓦。此外,还有金、银、铂、锰、钨等矿产资源。上述能矿资源除铀矿和石油外,基本处于待开发状态,投资潜力较大。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蒂拉贝里、多索、塔瓦、马拉迪、津德尔、阿加德兹迪法7个大区、1个大区级市即首都尼亚美,36个省和265个镇。

尼亚美 (Niamey)

首都尼亚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面积约250平方公里。位于国土西南部尼日尔河左岸,在当地哲尔马语中,“尼亚美”意为“母亲汲水的河岸”。人口100万(2010年)。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14℃,年平均气温28.9℃。年降水量350~750毫米,每年6~9月为雨季。

阿加德兹省

尼最北部省份,与马里、阿尔及利亚、利比亚、乍得相邻。省会阿贾德兹城距尼亚美市950公里。全省面积615,200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一半。1999年人口为319,079人。南部为萨赫勒气候,北部和东部为热带荒漠气候。境内多绿洲,地下水丰富,有盐、铜、锡石、煤、铀等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手工业发展潜力大。但河流都是季节河,土地贫瘠、沙漠化严重。尼经济支柱之一的铀矿均位于省境之内,北部石油亦有一定开发前景。

迪发省

位于最东部,与乍得和尼日利亚相邻。省会迪发市距尼亚美市1500公里。全省面积140,000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1%。1999年人口为208,684人,人口年增长率为0.95%。境内多水浇地,水、牧场、畜牧资源丰富,阿拉伯树胶、泡碱和渔业加工等领域较有前途。但境内沙化严重,植被遭到破坏,适合雨作农业的土地贫瘠,土地和水盐碱化,社会经济基础设施落后。北部有石油蕴藏,可作为长远发展项目。

多索省

位于西南端,与贝宁、尼日利亚相接。省会多索市距离尼亚美市130公里。面积31,00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45%。人口约为1,477,090人,人口年增长率3.6%。境内有尼日尔河流过,森林资源占全国森林资源的18%,土地肥沃。但牲畜饮水点缺乏,环境恶化,医疗覆盖率低,学校设施和装备缺乏。

马拉迪省

南部省份之一,和尼日利亚相接。省会马拉迪市距离尼亚美市650公里。面积38,50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人口为1,900,925人。北部撒哈拉气候,中部和南部是萨赫勒气候和苏丹草原气候。北部牧场资源丰富,境内有一个长年性湖泊,多池塘。但生产潜力严重下降,人口增长压力大。

塔瓦省

中南部省份,与马里、尼日利亚相接。省会塔瓦市距离尼亚美市550公里。面积106,677公里,占全国面积的8.4%。人口为1,174,224人,人口年增长率为2.6%。南撒哈拉和萨赫勒地区横穿境内。境内地形多样,有洼地、河谷、盆地、平原和高原,可耕地面积大,磷矿、锡石等矿业资源丰富,阿拉伯树胶、洋葱加工和出口业有发展前途。但环境恶化,土地沙化,人口压力大,饮水点和牧场有限。

蒂拉贝里省

处于最西部,和马里、布基纳相邻。省会蒂拉贝里市距离尼亚美市116公里。面积为91,119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7.5%。人口1,917,521人。流过境内的尼日尔河段长420公里,有51个长年的池塘和94个季节池塘,森林资源占全国的30%,矿业资源丰富。但土地贫瘠,自然资源受到破坏,人口增长过快。康达基水库工程、矿业资源尤其是黄金的开采、蒂拉贝里饮用水工程、连接阿约鲁(尼日尔)—加奥(马里)的公路等项目的实施,将会带动当地的发展。

津德尔省

位于东南部,和尼日利亚相邻。省会津德尔市距离尼亚美市900公里。面积146,170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1.53%。人口1,869,765人,人口年增长率为3.3%。境内有可供开发的牧场资源,57%的可耕地没有开发,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丰富,拥有手工业和旅游业资源。但自然资源受到破坏,人口增长快,气候因素不利。矿业尤其是黄金的开采可作为远期发展项目。

国家象征

国名

尼日尔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Niger;法语:La République du Niger)。

国旗

尼日尔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7:6。自上而下由橙、白、绿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有一橙色圆轮。橙色象征撒哈拉沙漠;白色象征纯洁;绿色代表美丽富饶的土地,也象征博爱和希望。圆轮象征太阳,还象征尼日尔人民为保护自己的权力而不惜牺牲的愿望。

国徽

尼日尔国徽中央的绿色盾徽闪耀着太阳的光辉,尼日尔河两岸人民沉浸在它的光芒里,意气飞扬,向未来进发。后面左上角交叉的剑和矛,是当地撒哈拉游牧民族的标志,也是对历史上古老的尼日尔王国的纪念;右上角的玉米是尼日尔主要的粮食作物,代表人民赖以生存的农业;后面下部的牛头图案突出了以农牧业为主的特点。盾徽两侧迎风飘扬的国旗正召唤人民团结一致,迎接未来。盾微底部的白色饰带上写有法文“尼日尔共和国”字样。

国歌

《尼日尔之歌》

歌词大意:面对着壮丽的山河,面对着尼日尔巨流,我们自豪地欢呼,欢呼新赢得的自由。从今避开无谓的争吵,免得鲜血白白流。但愿世界能听到独立的民族发出呼吼,同声同气,同一节奏,向灿烂的天空开口;永恒的神正看着我们取得伟大的成就。起来吧,尼日尔,我们不会劳而无功,我们将会唤醒古老的非洲之心。但愿我们的歌,能响彻全世界,象一个公正、勇敢的民族之声。让我们按照雄壮的鼓的节奏,永远地紧密团结得象一个人。让我们每个人,响应未来对我们的号召:前进!

人口民族

尼日尔全国总人口1630万(2012年)。

主要部族有:豪萨族(Haussa),占全国人口的55.4%,主要分布在南部,善于经商;哲尔马-桑海族(Zarma-Songhai)占21%,主要分布在西部尼日河流域,从事农业;图阿雷格族(Touareg),占9.3%,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系游牧部族;颇尔族(Peuhl),占8.5%,散居在全国各地,不少人从事牧业;卡努里族(Kanouri),占4.7%,主要分布在津德尔、古雷和乍得湖之间,以农为业。此外,还有阿拉伯族(Arabe)、图布族(Toubou)、古尔芒切族(Gourmantche),均约4万人。

政治

政体

尼日尔实行民主制度,民主、半混合(半总统制度2010年2月18日,尼部分军人发动政变,扣押坦贾总统,接管国家权力,成立“恢复民主最高委员会” 并推举吉博为主席。军政权随后承诺还政于民,成立过渡政府和全国协商委员会,确定为期一年的过渡期。2011年1月,尼举行地方、立法和首轮总统选举。3月,原反对党尼日尔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党候选人伊素福在第二轮总统选举中以57.96%的选票击败其竞争对手原执政党争取社会发展全国运动候选人奥马鲁,伊于4月7日宣誓就任总统。伊执政后,组建新一届政府,确立实现全国和解与稳定、确保国内安全、改善人文发展状况等施政重点,至2014年尼局势总体稳定。

宪法

2010年10月经全民公投通过第七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尼实行半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通过两轮多数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总理是政府首脑,领导、组织和协调政府工作,对国民议会负责。总统任免总理,并根据总理的提名,任免其他政府成员。

议会

第七共和国宪法规定实行一院制。议员任期5年,由直接普选产生。本届议会于2011年3月组成,其中尼日尔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党37席,争取社会发展全国运动26席,捍卫非洲联盟尼日尔民主运动25席,尼日尔争取民主与进步联盟8席,争取民主和进步运动7席,捍卫民主与共和联盟6席,社会和民主大会3席,独立尼日尔人联盟1席。议长哈马·阿马杜,2011年4月当选。

司法

根据第七共和国宪法规定,司法权由宪法法院、最高法院、国家行政法院、审计法院等行使。宪法法院主管涉及宪法和选举的法律事项。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国家行政法院负责对行政权力机构越权进行初审和终审判决,对有关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上诉进行衡量和解释。审计法院是监管公共财政的最高司法机关。

政府

2011年4月21日成立,同年9月和2012年4月两次小幅改组,现有26名成员,名单如下:总理布里吉·拉菲尼(Brigi Rafini),外交、合作、非洲一体化和侨民国务部长穆罕默德·巴祖姆(Mohamed Bazoum),计划、国土整治和地方发展国务部长阿马杜·布巴卡尔·西塞(Amadou Boubacar Cissé),内政、公安、地方分权和宗教事务国务部长阿布杜·拉博(Abdou Labo),矿业和工业发展国务部长奥马尔·哈米杜·奇亚纳(Omar Hamidou Tchiana),公共卫生部长苏马纳·桑达(Soumana Sanda),能源和石油部长富马科耶·加多(Foumakoye Gado),司法和掌玺部长、政府发言人马鲁·阿马杜(Marou Amadou),装备部长萨迪·苏迈拉(Sadi Souma la),城市规划、住房和清洁部长穆萨·巴科·阿卜杜勒·卡里姆(Moussa Bako Abdoul Karim),各机构关系协调部长哈吉·拉瓦利·沙伊布(Elhadj Laouali Cha bou),商业和促进私营部门发展部长萨莱·赛义杜(Saley Saidou),通讯和信息新技术部长萨利富·拉博·布谢(Salifou Labo Bouché),人口和促进妇女与儿童保护事业部长玛伊基比·卡迪亚图·丹多比(女,Maikibi Kadiatou Dandobi),国防部长卡里乔·穆罕默杜(Karidjo Mahamadou),财政部长朱尔·巴耶(Jules Ba llet), 职业培训和就业部长恩加德·娜娜·哈迪扎·诺马·卡卡(女, N’Gadé Nana Hadiza Noma Kaka),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部长马马杜·尤巴·迪亚洛(Mamadou Youba Diallo),国民教育、扫盲和发展民族语言部长阿里·玛丽亚马·哈吉·易卜拉欣(女,Ali Mariama Elhadj Ibrahim),农业部长奥瓦·赛义杜(Oua Saidou),水利和环境部长优素福·伊萨卡(Issoufou Issaka),畜牧业部长马哈曼·哈吉·奥斯曼(Mahaman Elhadji Ousmane),运输部长易卜拉欣·雅各巴(Ibrahim Yacouba),青年、体育和文化部长库努·哈桑(Kounou Hassane),旅游和手工业部长叶海亚·巴蕾·阿瓦·阿卜杜(女,Yahaya Baaré Haoua Abdou),公职和劳动部长萨博·法图玛·扎拉·布巴卡尔(女,Sabo Fatouma Zara Boubacar)。

政党

1990年11月实行多党制。现有约40个合法政党,主要有:

(1)尼日尔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党--塔雷亚(Parti Nigérien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Socialisme-Tarayya),议会第一大党和执政党。1991年1月8日成立,主要由工人和知识分子组成,集中于塔瓦省。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左派政党,主张在自由、民主、正义和公平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现代的民主共和体制,促进非洲大陆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国际联系较广泛,与法国社会党以及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和塞内加尔等国政党都有联系。1996年成为社会党国际成员。2011年3月,党主席伊素福当选总统,原副主席穆罕默德·巴祖姆代行党主席之职。

(2)争取社会发展全国运动-纳萨拉(Mouvement National pour la Société de Développement- Nassara)。前执政党和主要反对党,2010年2月政变后失去执政地位。前身是赛义布时期的唯一政党“全国社会发展运动”,成立于1989年5月。尼实行多党制后,1991年3月改为现名。该党社会基础广泛,在广大农牧民中有较强的影响力。主张通过对话实现社会团结与稳定,提倡发展经济,保障贫困阶层人民享有基本社会服务。1999年11月,该党在总统和立法选举中获胜,重获执政党地位。2002年7月,成为非洲民主联盟和国际民主联盟的成员。2009年2月,赛义尼·奥马鲁当选党主席。2010年3月,前党主席哈马另立新党,该党力量遭到削弱。

(3)捍卫非洲联盟尼日尔民主运动-卢马纳(le Mouvement Démocratique Nigérien pour une Fédération Africaine- Lumana Africa),参政党。2010年3月成立。成员以西部哲尔马人为主,系从争取社会发展全国运动分裂组成。在蒂拉贝里、尼亚美等地影响较大。主张秉持民主和主权在民等原则,维护民族团结以及国家政治、体制的稳定。2010年7月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哈马·阿马杜当选党主席。2011年4月,哈马当选国民议会议长。

(4)尼日尔争取民主与进步联盟-拉希亚(Alliance Nigérienne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Progrès-Zamanlahiya)。1992年1月由全国发展社会运动党前外联书记杰尔马科耶创建,势力集中于南部多索省,党员大多为哲尔马族人。主张保障民主以求发展,实行自由经济。原为反对党。2002年7月加入总统派“民主力量联盟”。主席穆穆尼·杰尔马科耶·阿达穆。

(5)争取民主和进步运动-雅马阿(Rassemblement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Progrès-Jama'a)。1997年8月成立。前身为争取民主复兴全国独立人士联盟(UNIRD)。主张“更新民主”、“振兴经济”,对外强调“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基本党员50万。主席哈米德·阿尔加比德。

政要

总统穆罕默杜·伊素福。1952年生于尼塔瓦大区。豪萨族。曾在法国学习,获数学和基础应用专业硕士学位、概率与统计学博士预备文凭以及矿业土木工程师证书。1980至1992年历任尼矿业部矿产司司长、尼法合资阿伊尔矿业公司秘书长、开发部经理和技术总监。1990年参与组建尼日尔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党,长期担任党主席。1993至1994年任政府总理。1995至1996年任国民议会议长。曾四次竞选总统失利。2011年3月当选总统。

总理布里吉·拉菲尼。1953年生于尼阿加德兹大区。图阿雷格族。尼日尔国家行政学院高等教育毕业文凭,曾留学法国。1987至1991年历任内政国务秘书,农业和环境国务秘书、部长,全国发展委员会主席、国民议会秘书长等职。2004至2009年任国民议会第四副主席。2011年4月出任政府总理。

经济

概况

尼日尔以农牧业为主,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08年在全球人文发展指数排名中列第174位。1986年开始实施经济结构调整计划。20世纪90年代,由于政局持续动荡,经济陷于半停顿状态。1994年非洲法郎贬值使尼经济进一步遭受沉重打击。1996年巴雷执政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国有企业、整顿公共财政等措施,经济状况略有改善。1999年4月尼发生政变后,西方国家中止财援,导致尼财政拮据,发展资金匮乏。坦贾总统执政后,尼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开源节流,整顿国家财政。随着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陆续恢复对尼援助,尼经济状况开始好转,财政危机有所缓解。2008年,尼政府继续执行重点扶持农村、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减贫战略” 和“总统特别计划”,努力推进能源资源开发合作多元化政策,积极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坎达基大坝、尼日尔河二桥和津德尔炼油厂等项目相继奠基或开工。作为“重债穷国减债计划”和“减贫与增长贷款”达标国,尼获得欧盟、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多援款和减债,加上粮食丰收、矿产开发和通讯运营许可收入增加,尼经济继续好转。但由于基础薄弱,债务负担沉重,发展受自然环境、北部安全问题和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尼经济总体仍十分困难。

国内生产总值(2008年)54.22亿美元汇率(2009年5月)1美元=447.81非洲法郎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8年)9.5%通货膨胀率(2008年)11.3%。

工业

基础薄弱,2011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9%。主要有电力、纺织、采矿、农牧产品加工、食品、建筑和运输业等。根据1998~1999年经济改革计划,尼开始对电信、能源、水、燃料等领域的国营企业实行私有化。主要大型铀矿开采合营公司有阿伊尔矿业公司(SOMAIR)和阿库塔矿业公司(COMINAK),尼政府分别占33%和31%的股份。2010年铀产量4198吨,居世界第5位。

农牧林业

农牧林业等第一产业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2011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5%。全国80%以上的居民从事农业,有可耕地1723.89万公顷,已耕地588.29万公顷,有灌溉潜力土地27万公顷,水浇地7万公顷。粮食生产不稳定,主要粮食作物有小米、高粱、薯类和豆类等。2011年下半年以来,尼遭遇10年内第3次粮荒,全国粮食缺口达69.2万吨,受灾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5%。

2000~2005年畜牧业产值平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25%。全国从事畜牧业的人口超过100万。畜产品是第二大出口产品,出口值仅次于铀。2005年全国牲畜存栏数为:牛376万头,羊1732万头,骆驼120万峰。

森林资源贫乏,林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由于人口增长、大面积开垦耕地和居民日常生活以柴薪为主要燃料等原因,森林面积以年均递减2.4%的速度日益萎缩,从70年代初的1600万公顷降至90年代末的800万公顷。

旅游业

20世纪80年代起步。主要旅游景点:南部的W自然保护区和尼日尔河谷,北部有阿伊尔高地、贾多高原、阿加德兹图阿雷格族城和泰内雷沙漠等。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穿越尼国境,带动了尼旅游业的发展。拉力赛于1991年起因尼北部战乱中断,1996年恢复。尼日尔非洲国际时装节为尼另一重要旅游项目,1998年首次举办,两年一届。1997年以来尼陆续开办“狩猎旅游”、“博物馆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

财政金融

除税收外,缺乏其它增收手段,国家财政预算严重依赖外援。

财政收支状况如下(单位:亿非洲法郎):

年份2006年2007年2008年
收入382045805490
支出377047605650
收支平衡50-180-160

2000年,世界银行将尼列入“重债穷国减债倡议”国家名单,尼获减债6860亿非洲法郎,占其外债总额的53.5%。截至2008年底,尼外债为10.62亿美元,外汇储备5.85亿美元。(此数据来自2009年5月经济季评)。

金融部门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邮政储蓄所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等,金融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

主要银行有:尼日尔银行集团(SONIBANK,前国家银行)、非洲国际银行(BIA)、非洲银行(BOA)和尼日尔商业银行(BON)等。

对外贸易

主要出口铀、黄金和牲畜等,2011年铀和黄金出口分别占当年出口收入的74.8%和10.1%。主要出口国家为美国、尼日利亚、俄罗斯和加纳。主要进口国家为法国、中国、尼日利亚和法属波利尼西亚。

近年外贸状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年份2006年2007年2008年
出口额5.087.128.78
进口额7.489.3512.07
差额-2.40-2.23-3.29

外国援助

对外援依赖严重。主要援助国和国际组织有法国、美国、德国、日本及欧盟、世界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等。2006年尼共接受各类外国援助1922亿非洲法郎。2007年,尼政府分别就粮食安全和减贫与加快发展战略举行捐助方会议,获各方捐款承诺约31亿美元。2009年尼宪政危机后,欧盟等主要援助方一度中止了对尼财政和发展援助。2010年,欧盟向尼提供98亿非郎的财政援助,用于帮助尼应对财政危机。联合国、欧盟等为尼过渡期各项选举筹措4100万美元。2011年尼结束过渡期后,欧盟、法国、美国等恢复了对尼援助。2012年,欧盟对尼提供1.35亿欧元的各类援助。

文化

语言

尼日尔官方语言为法语,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豪萨语可以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

宗教

尼日尔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11.7%信奉原始宗教,其余信奉基督教。

节日

元旦:1月1日

国际劳动节:5月1日

独立日:8月3日(也称植树节,1958年)

国庆节:12月18日(国家团结日,1960年)

军事

国防

武装力量由军队、宪兵、警察、共和国卫队和总统卫队组成。军事力量为陆军和空军,由国防部统辖,总参谋部指挥。准军事力量包括宪兵、警察、共和国卫队和总统卫队,除宪兵归国防部领导外,其余由内政部领导。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2003年11月成立军事法庭。总参谋长穆穆尼·布雷马(MoumouniI BOUREIMA)少将。

军力

2006年正规军兵力5300人,其中陆军5200人,空军100人。陆军包括3个步兵营、2个装甲连、3个伞兵连,1个工兵连和11个摩托化连。空军拥有1架波音737座机和4架运输机。全国设尼亚美、阿加德兹、津德尔3个军区。准军事力量5400人,其中宪兵1400人,警察1500人,共和国卫队2500人。2002~2004年军费开支分别为179亿、179亿、172亿非洲法郎。尼分别与法国和美国签有军事合作协议。

交通

概况

尼日尔为内陆国,境内无铁路。进出口物资主要经科托努、拉各斯和洛美等邻国港口转运和空运。

公路

截止2014年尼日尔全境公路总长为14660公里,其中沥青路3760公里,占26%,其余为土路。

空运

尼日尔国家有尼亚美、阿加德兹和津德尔三个国际机场。尼亚美机场可起降波音747大型客机,阿加德兹和津德尔机场可起降737客机。另有4个国内民运机场。在尼经营国际航线的航空公司有法国航空公司、阿尔及利亚航空公司、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摩洛哥皇家航空公司、塞内加尔航空公司、利比亚航空公司、苏丹航空公司等。尼亚美国际机场年均国际航班起降约1800架次,国内航班起降800架次,客运量8万人次。

水运

尼日尔河横贯尼境内550公里,有小型机动货船通行,雨季可航行较大船只。

社会

教育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民教育在各年度预算中一直占国家拨款的20%以上,但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所占比例不足10%。2004年有小学7532所,学生980033人;中学、师范学校及各类职业学校654所,学生136982人;基础教育系统教职员工共22427人。2003~2004学年小学入学率为50%。成人识字率仅28.7%。有尼亚美综合大学和伊斯兰大学两所高等学府。

体育

尼日尔1960年退出“法兰西共同体”宣布独立,首次参加奥运会是在1964年。此后的历届奥运会中缺席1976年和1980年的两届。在迄今参加的10届奥运会中,尼日尔在1972年收获1枚铜牌。

卫生

医疗条件

尼共有42个县级医院,5个地区救治中心,3个国家级医院和3家私人医院。

病床占有率:31.5%;

曾接受医疗卫生培训的总人数:24754人

医务人员:护士(男)4944人;助产士25433人;医生40374人。

1.

尼共有42个县级医院,5个地区救治中心,3个国家级医院和3家私人医院。

2.

病床占有率:31.5%;

3.

曾接受医疗卫生培训的总人数:24754人

4.

医务人员:护士(男)4944人;助产士25433人;医生40374人。

疫情(2002/2003年)

年份疾病麻疹乙脑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霍乱疟疾
2002年例数315845395204296112613168782632
死亡13952947102111769
2003年(至9月)例数5040582861716321454114458865
死亡2036724401741068

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一般由保险公司与其指定并由投保者认可的医生和药店共签协议。投保者可以是个人、家庭或单位。

专家门诊报销80%;遇有急诊而协议医生下班,需向其他医生就诊,报销80%;协议药店无所需药品时,凭协议药店盖章的处方和发票报销。

媒体

新闻机构由通讯部统管,最高新闻委员会负责制定新闻方面的有关法规和监督新闻自由的落实。全国共有23家报社,其中国有报社2家,其余为私营报社。官方报纸《萨赫勒报》(Le Sahel)为全国唯一的日报,创刊于1974年,每周一至周四出日报,周五出周末版《萨赫勒星期日刊》(Sahel Dimanche),发行量为5000份。私营报纸主要有《民主者》、《共和主义者》、《人民论坛》、《抉择》等,各发行3000份。

尼日尔通讯社: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87年。在全国设有5个记者站,无驻外记者,主要接收法新社和泛非通讯社的电讯。1997年4月与新华社签署了新闻交流合作协定,国际新闻主要采用新华社电讯稿。

萨赫勒之声:国家广播电台,创建于1958年,由法国海外广播公司统一管理。每天播音14小时,除用法语外,还用豪萨、哲尔玛、卡努里、阿拉伯、图布等8种民族语言广播,节目覆盖率为95%。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尼亚美建有广播站,每天24小时广播。

萨赫勒电视台:国家电视台,建于1975年。自1988年11月起每天播出,用法语和6种民族语言播放,可覆盖国土面积的70%和全国人口的80%。2001年12月开通TAL-TV数字频道。

人民生活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2年人类发展报告》公布的人文发展指数,尼日尔排名第186位,位列倒数第一。全国电话普及率为每千户居民1部。全国医院、诊所共719所,其中国家级医院3所,省级医院5所,私人诊所213所。平均每2.5万人一名医生,每9000人一名护士,每3000人一张病床。全国医疗普及率为70%,卫生饮用水覆盖率仅46%。2004年人口出生率41.4‰,死亡率25.9‰,婴幼儿死亡率15.2%,平均预期寿命44.6岁。主要疾病有: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疟疾、霍乱等。

外交

外交政策

尼日尔奉行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或组织的友好关系。执行外交为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服务的方针。重视发展同西方大国、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发展中大国的关系。坚持睦邻友好,积极参与地区事务。针对近年来萨赫勒-撒哈拉地区日益猖獗的恐怖活动和武器、毒品走私现象,加强与马里、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合作,共同打击恐怖和走私犯罪活动。曾向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比绍和科特迪瓦派遣维和部队,向东帝汶派遣民事警察。

对外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尼日尔共和国1974年7月20日建交。1992年6月19日尼过渡政府宣布同台湾当局“复交”,7月30日中国政府宣布中止与尼外交关系。1996年8月19日中尼复交。此后两国关系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1974年至1992年间,中方共承建农业合作、特腊水库、埃尔地区打井、农具车间改造、蒂亚吉埃尔下垦区、综合体育场、沼气项目、加亚垦区等项目。1996年中尼复交后,中方又完成恩东加节制闸工程、修复特腊水库部分设施、社会住宅建设、体育场维修、尼亚美大学教室和纺织印染厂扩建、津德尔市政供水工程等项目。目前正在实施的有尼日尔河二桥和体育场技术合作等项目。

两国签有经济贸易合作协定,设有经贸合作混委会,2002年9月在尼举行了混委会第二次会议。2006年7月在北京举行了混委会第三次会议。2007年两国贸易额为3078万美元,同比减少57.7%,几乎全部为中方出口。中方主要向尼出口纺织品、机电产品和茶叶。

中国公司于1988年进入尼承包劳务市场,已完成尼亚美古代尔水坝、古代尔坝船闸、中尼合资纺织印染厂仓库扩建和车间土建等工程。主要涉及电信、打井等领域。

中尼两国政府签有文化和教育合作协定。自1978年起中方向尼提供奖学金名额,目前尼在华留学生33人。

两国签有中国向尼派遣医疗队议定书。中方自1976年起向尼派遣第一批医疗队员29人,截至1992年共派出8批医疗队员。两国复交后,中方于1996年12月恢复向尼派遣医疗队。现为第17批医疗队员共36人,分别在尼亚美、马拉迪和津德尔三个医疗点工作。

2010年8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调频节目在尼日尔马拉迪市、津德尔市和阿加德兹市正式开播。

尼在香港设有名誉领事馆。

同法国的关系

法是尼前宗主国和最大援助国。2003年10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尼,成为21年来首位访尼的法国元首。2006年6月,哈马总理赴法主持“尼日尔经济日”活动。2007年2月,坦贾总统赴法出席第24届法非国家首脑会议。4月,哈马总理对法进行工作访问。8月,法国合作国务秘书博凯尔访尼。2008年2月,奥马鲁总理访法。2009年3月,法国总统萨科奇访尼。2010年2月尼政变后,萨科齐总统两次派特使访尼,并于5月和7月先后邀请军政权领导人吉博参加第25届法非峰会和法国国庆活动。2011年5月,伊素福总统在八国集团峰会期间应邀访法,7月对法进行工作访问。2012年3月,伊素福总统赴法出席第6届世界水资源论坛。6月,伊素福总统对法进行工作访问,会见奥朗德总统。

同美国的关系

1960年尼美建交。80年代两国关系发展较快,尼国家元首孔切曾两次访美。90年代初,美每年向尼提供约2000万美元援助。1996年1月巴雷政变上台后,美中止对尼官方援助。1999年底坦贾当选总统后,美恢复对尼援助。2005年6月,坦贾总统赴美进行工作访问。2007年4月,哈马总理对美进行工作访问。2008年3月,美千年账户向尼提供2300万美元资金援助;6月,美非洲事务助理国务卿帮办访尼。2009年尼宪政危机后,美宣布停止向尼提供除人道主义援助以外的其它援助。2010年,美国际开发署向尼迪法大区提供了15亿非郎的援助,用于救济当地灾民。2011年7月,伊素福总统应邀赴美访问,奥巴马总统会见,美并恢复千年挑战帐户项下援助,项目总额约为2300万美元。2012年7月,美政府通过千年挑战账户向尼资助800万美元。9月,拉菲尼总理对美进行工作访问,会见美助理国务卿、白宫安全顾问等官员,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负责人。2013年1月,伊素福总统会见美军非洲司令部司令哈姆将军。2月,美在尼北部部署两架无人机。

同德国的关系

1999年4月尼发生政变后,德中止对尼援助。2000年6月,尼总理哈马访德,德恢复对尼援助。2003年10月,尼总统坦贾对德进行友好工作访问。2005年6月,德向尼提供50万欧元粮食援助。2007年6月,德向尼地方分权投资基金赠送价值1.4亿非洲法郎的物资,用于支持尼农村发展战略。2008年7月,德与尼签署协议,向尼提供900万欧元用于发展国民教育。2010年2月,德政府特使访尼。2010年德向尼提供了包括100万欧元人道主义援助在内的多项援助。2011年11月,德国政府与尼方签署2011~2013年度总额5290万欧元的经济技术合作协议,用于帮助尼实施良政和促进农业生产。2012年3月,尼外长巴祖姆应邀对德进行工作访问,德允向尼提供33亿非郎紧急粮食援助,并在2011至2013年度向尼提供总额340亿非郎的援助。

同日本的关系

日是尼主要援助国之一。自1976年以来,日对尼无偿援助总额约2400多亿非洲法郎。2004年5月,日向尼提供价值约17亿非洲法郎的粮食援助。2005年,日向尼提供5亿非洲法郎粮食援助。2008年2月,日首相特使、副外相访尼;5月,奥马鲁总理赴日出席东京发展国际会议。2010年,日向尼提供两批粮食援助,移交造价3600万非郎的5间教室,并在蒂拉贝里大区开凿水井。2012年1月,日本政府向尼提供了4.9亿日元粮食援助。目前,有近百位日志愿者和专家顾问在尼工作。

同邻国的关系

与邻国长期保持睦邻友好关系。2009年,坦贾总统访问利比亚等国,尼总理加马蒂耶访阿尔及利亚等国。多哥、贝宁、利比亚、利比里亚等国元首访尼。尼与布基纳法索达成协议,将两国领土争端提交国际法庭裁决。2010年尼政变后,军政权派出多个团组赴邻国做解释工作,较快恢复与各邻国关系。贝宁总统、利比亚总理等先后访尼。摩洛哥、利比亚、布基纳法索、尼日利亚等国分别向尼提供了粮援。尼还多次与萨赫勒地区其他国家举行安全会议,共商应对地区恐怖主义举措。伊素福总统就职后,分别访问了布基纳法索、马里和贝宁等国,出席了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和乍得总统就职典礼以及西非经货联盟峰会、非盟首脑会议等地区会议。2012年,伊素福总统分别对布基纳法索、乍得、苏丹和几内亚进行友好工作访问,并出席了第18届非盟首脑会议、第40届西共体峰会和南非非国大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西非经货联盟首脑会议和法语国家组织峰会等活动。2013年1月, 伊素福接待乍得总统访尼。

旅游

尼日尔国家博物馆

尼日尔国家博物馆坐落在首都尼亚美尼日尔河畔的小山上,该博物馆依山傍水,一座座乳白色的展厅,错落分布在风景秀丽的山坡上。这座博物馆从1959年破土动工,到1972年落成,历时14年,占地约24公顷。 尼日尔国家博物馆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数博物馆。

阿伊尔和泰内雷自然保护区

非洲最大的一个保护区,占地约七百七十万公顷,整个区域只占总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该地区包括阿伊尔火山断层,一个小萨赫勒地区,这里的气候、植被和动物与撒哈拉沙漠是不同的,以有不同的景色、多样化的植物和野生动物而著称。

“W”国家公园

位于尼日尔南部,占地面积220000公顷,毗邻塔穆(占地75600公顷)和多索(占地306500公顷)的动物保护缓冲带,具有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与人类不断相互影响而发展的生态系统。公园里养育着在西部非洲中属最庞大的有蹄动物种群。

泰内雷沙漠

泰内雷沙漠(Thai desert nere)是非洲著名沙漠之一。位于尼日尔东部,西邻阿伊尔高原,西北连阿哈加尔高原,东北接贾多高原,南向乍得盆地敞开。面积达40万平方公里,占尼日尔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名出塔马谢克语,原义即“沙漠”之意。

阿伊尔高地

在尼日尔中部古老的商旅小镇阿加德兹以北不远的地方,延伸着一片炭灰色高地,它从撒哈拉大沙漠冒出来,就像漂浮在奶油海洋中的一叶装满煤炭的小舟:这叶“小舟”就是阿伊尔高地。 阿伊尔的山峰和高原历经漫长岁月的雕琢逐渐成形,由一系列种类复杂的岩石混合而成,包括岩浆环状岩墙、花岗质侵入岩、古生代砂岩和近代的熔岩流。

相关事件

2020年3月27日,尼日尔总统伊素福发表公告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从3月27日起进入卫生紧急状态。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国家 撒哈拉沙漠 阿尔及利亚 利比亚 尼日利亚 贝宁 布基纳法索 乍得 世界最不发达国家 法属西非 法国殖民地 法兰西共同体 赛义尼·孔切 多党制 马马杜·坦贾 蒂拉贝里 塔瓦 阿加德兹 迪法 尼日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