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龙胆,(拉丁学名:Gentiana scabra Bunge),为龙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黄白色,绳索状,长20厘米以上。

茎直立,粗壮,常带紫褐色,粗糙。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1-2厘米,有3-5条脉,急尖或渐尖,无柄,边缘及下面主脉粗糙。花簇生茎端或叶腋;苞片披针形,与花萼近等长;花萼钟状,长2.5-3厘米,裂片条状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花冠筒状钟形,蓝紫色,长4-5厘米,裂片卵形,尖,褶三角形,稀二齿裂;雄蕊5,花丝基部有宽翅;花柱短,柱头2裂。蒴果矩圆形,有柄;种子条形,边缘有翅。

分布于朝鲜,苏联,日本,及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浙江等地。生草甸、灌丛或林缘。根入药,能去肝胆火。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平卧或直立,短缩或长达5厘米,具多数粗壮、略肉质的须根。

花枝单生,直立,黄绿色或紫红色,中空,近圆形,具条棱,棱上具乳突,稀光滑。枝下部叶膜质,淡紫红色,鳞片形,长4-6毫米,先端分离,中部以下连合成筒状抱茎;中、上部叶近革质,无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7厘米,宽2-3厘米,有时宽仅约0.4厘米,愈向茎上部叶愈小,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微外卷,粗糙,上面密生极细乳突,下面光滑,叶脉3-5条,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突起,粗糙。花多数,簇生枝顶和叶腋;无花梗;每朵花下具2个苞片,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与花萼近等长,长2-2.5厘米;花萼筒倒锥状筒形或宽筒形,长10-12毫米,裂片常外反或开展,不整齐,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8-10毫米,先端急尖,边缘粗糙,中脉在背面突起,弯缺截形;花冠蓝紫色,有时具多数黄绿色斑点,筒状钟形,长4-5厘米,裂片卵形或卵圆形,长7-9毫米,先端有尾尖,全缘,褶偏斜,狭三角形,长3-4毫米,先端急尖或2浅裂;雄蕊着生冠筒中部,整齐,花丝钻形,长9-12毫米,花药狭矩圆形,长3.5-4.5毫米;子房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2-1.4厘米,两端渐狭或基部钝,柄粗,长0.9-1.1厘米,花柱短连柱头长3-4毫米,柱头2裂,裂片矩圆形。

蒴果内藏,宽椭圆形,长2-2.5厘米,两端钝,柄长至1.5厘米;种子褐色,有光泽,线形或纺锤形,长1.8-2.5毫米,表面具增粗的网纹,两端具宽翅。花果期5-11月。

生长习性

种子发芽要求较高的温湿度,适当的光照,25℃左右,一周即可发芽,低于20℃半月左右才能发芽,种子发芽率60一80%。种子不耐贮藏,寿命短,2.5年,适用年限一年。生育适温20~28℃,夜间15℃,超过30℃生长不利。播后第二年开花结实。8月上旬初花,花期50天,昼开夜闭。喜充足光照,种子发芽期需花达光,出苗期需弱光,幼苗生长期需自然光照。水分要求适中,透宜的土壤温度为田间持水量的60一80%。在整个生育期干湿平衡,利于生长发育。

分布范围

产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贵州,陕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生于山坡草地、路边、河滩、灌丛中、林缘及林下、草甸,海拔400-17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亚洲东部。在苏联、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龙胆草人工栽培分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由于龙胆草种子非常小对播种技术要求较严格,为保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多采用育苗移栽的生产方式。

一般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壤较湿润的地块。土质以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好。且一定要保证水源,以利灌溉。

移栽地块可选择岗平地、缓平地、也应土质肥沃,新垦荒地或老参地也可以。

育苗地要精耕细作。可深翻20厘米,整平耙细,并施足腐熟的有机肥。作床以方便管理为宜,一般床宽1.2~1.5米,长依地块而定,有条件最好在床面土铺一层腐殖土。

移栽地块也应深翻20厘米,清除杂物,施足底肥,床宽也是1.2~1.5米。不论是育苗床还是移栽地块,作床时要留有作业道,以利于除草、灌溉和覆盖等项管理。

育苗与移栽

龙胆草种子非常小(千粒重仅23毫克左右)。对育苗技术要求较高.药农经多年探索,摸索出一套较好的育苗与移栽方法.其具体方法是:一般在4月下旬以后进行播种。首先将苗床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即可播种。因龙胆草种子小.播种时要特别注意防风.以免风把种子吹走。可采用拌沙等方法将种子均匀播下,然后用细沙土薄薄俊盖,其厚度以盖住种子为宜.为防止苗床干燥和温度过高,播种后要对床面进行覆盖。我县现有三种租盖方法:一是用白布稚盖;二是用塑料编织布覆盖;三是用松叶覆盖.实践证明三种方法均可.其中用白布筱盖成本较高.用松叶筱盖效果较差,用塑料编织布瞿盖较为理想.应大力推广应用。播种后只要注意保持水分,避免苗床干燥,10天左右就可以出苗.

移栽可在秋、春两季进行。在深翻、施肥作床的基础上,从床的一端开始栽。按15~18厘米行距进行开沟,沟深9一12厘米。再按15厘米株距把龙胆草苗斜放于沟壁上.顶芽稍低于地平面。然后培土.稍加踩实即可。栽完后床面最好覆盖一层腐熟的细马粪,既可保持土壤湿润又可防寒。为提高移栽成活率和产量,可用“ABT”生根粉蘸根,其效果很好。具体方法:用5号生根粉,配制成浓度为25PPm的溶液蘸根5~10分钟。

田间管理

龙胆草苗期要注意浇水和除草,并适时追肥。4~5月追施氢肥,促进茎叶生长;7~8月增施磷钾肥,促进根部生长。因龙胆草性喜凉爽,盛夏温度高子36℃易被日光灼伤,故可在床间间作高秆作物,如玉米、高粱等。既可起遮荫降温作用,又可提高土地利用率。

病虫防治

龙胆草主要病害为斑枯病,同时也有白绢病发生,均在7一8月份造成危害,对产量影响较大,故应及时进行防治,其主要防治措施:一是入冬时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二是移栽前用.03环高锰酸钾对苗床进行杀菌,以防秧苗带菌;三是发病时可用70肠甲基托布津60倍液喷施,每隔7~15天喷1次,连续喷施5次左右,可减轻病害。应用“农抗12。”、“多菌灵”、百菌清”等进行防治也有较好的效果。发生白绢病时,要及时拔出病株,并用生石灰或草木灰撤于病区,可防止蔓延。

蚯蚓、蚂蚁、缕姑等均能为害龙胆草,可用药物杀灭。甲胺磷、乐果等均可应用,防治效果较好。

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

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主骨间寒热,惊瘸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本经》

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别录》

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药性论》

治客忤,疳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日华子本草》

古方治疸多用之。《本草图径》

治酒毒便血,肠风下血。《履巉岩本草》

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医学启源》

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滇南本草》

治卒心痛,虫攻心痛,四肢疼痛。《医学入门》

疗咽喉痛,风热盗汗。《纲目》

药物成分

根含裂环烯醚萜甙类苦味成分:龙胆苦甙(gentiopicroside),当药苦甙(swertiamarin),当药甙(sweroside),苦龙胆酯甙(amarogentin),痕量苦当药酯甙(amaroswerin);苦甙总含量可高达7.33%,而龙胆苦甙含量可达6.34%。生物碱:龙胆碱即秦艽碱甲(gentianine0.05%,龙胆黄碱(gentioflavine)。

药理作用

保肝作用

用CCl和D一氨基半乳糖(GALN)造成小鼠肝脏急性损伤模型,以240mg/kg的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龙胆苦甙,每天2次共4次,给药第三天采血测定血GPT值,发现龙胆苦甙+CCl组血GPT值明显低于CCl组(P<0.05);同时,龙胆苦甙+GALN组血GPT亦明显低于GALN组,以同剂量给正常小鼠腹腔注射龙胆苦甙和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血GPT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龙胆苦甙对CCl和GAIN所致化学性肝损伤的整体动物有保护作用。

湖北中医学院实验中心,以每公斤体重相当于生药30mg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龙胆注射液”,观察到对CCL所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有保肝作用,能减轻给药组动物肝坏死和肝细胞病变程度,给药组肝细胞内糖原含量亦明显高于CCl组,提示该药能对抗CCl所致的肝细胞糖原合成障碍。

昆明医学院细胞毒理室研究表明:采用改良Miller氏灌流仪灌流大鼠肝脏,在灌流液中加入龙胆苦甙和CCl,1小时之内,以灌流量,灌流液GPT及肝组织病理观察为指标,龙胆苦甙+CCl组与CCl组比较,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以CCl致大鼠新鲜分离肝细胞损伤为病理模型,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龙胆苦甙,以培养液GPT值及分离肝细胞之DNA、糖原、脂肪染色和电镜观察为检测指标,发现龙胆苦甙保护肝细胞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剂量成正比,龙胆苦甙+CCI组与CCl组比较,前者GPT值明显低于后者(P<0.05)给药组因糖原DNA丰富,微结构损伤明显弱于CCI`组,由于分离肝细胞实验剔除了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故认为龙胆苦甙有直接保肝作用。

健胃

日本学者报道,经胃管注入龙胆苦甙水溶液20ml,20分钟后胃液量开始增加,2小时后,胃液中游离酸及总酸度升至顶峰;另外,舌下涂抹龙胆苦甙液(1%),胃液量稍增,游离酸分泌见增加,静脉给药胃液量基本不增加,可见龙胆苦甙刺激胃液和胃取分泌是直接作用。

抗炎

用龙胆碱对Bucche法造成甲醛性关节炎的大鼠进行治疗,并设水杨酸钠对照组,结果表明龙胆碱抗炎效价优于水杨酸钠。另外,他们还分别以30、60、90mg/kg剂量给动物腹腔注射龙胆碱,尔后测定动物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发现给药组维生素C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维生素C含量与剂量成反比,肾上腺内维生素含量降低可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产生抗炎作用;对切除脑垂体的动物无降低肾上腺内维生索含量作用,故认为龙胆碱抗炎作用并非对肾上腺直接作用。

升血糖

给大鼠腹腔注射龙胆减,30分神后血糖升高,持续3小时;且剂量越大升血糖作用愈强;切除动物肾上腺则升血糖作用消失,用Komp法测定肝糖原发现明显降低。肾上腺素能部分或完全阻断龙胆碱的作用。

抗菌作用

试14种龙胆属植物,其中7对根瘤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根癌病土壤杆菌等有作用。龙胆草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试管法证明龙胆煎剂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龙胆碱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呈兴奋作用,但较大剂量时则出现麻醉作用。另有报道,龙胆碱25-200mg/kg腹腔注射或灌胃,有中枢抑制作用,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和定向反射,延长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的睡眠时间,降低体温,松弛肌肉,以及降低士的宁的毒性等;200-400mg/kg对小鼠有镇静作用,可降低小鼠的活动能力。獐牙菜苦甙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对肠及子宫平滑肌有解痉作用;6.其他作用 大量服用时,可妨碍消化,时有头痛,颜面潮红,陷于昏眩。曾用含龙胆(品种未注明)的化癌丹试用于小鼠艾氏腹水小癌,证明有抗肿瘤的作用。龙胆酊大剂量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并能抑制心脏,使心率减慢。从G.lutea中提出的龙胆苦甙以疟原虫有较高的毒性用于疟疾发热及抗菌素甲醛实验性关节炎肿等作用。龙胆碱对猫有降压作用,对大鼠甲醛实验性关节炎肿有抗炎作用。龙胆水提物对氯化苦所致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

急性毒性

以龙胆苦甙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提出小鼠LD为2770mg/kg(96小时内);另据报道:犬静脉注射龙胆苦甙500mg/kg引起呕吐,1000mg/kg引起死亡;龙胆苦甙腹腔注射LD为350mg/kg。

植物传说

相传,大洋山曾村有个穷孩子叫曾童,长年替财主放牛过日子。一天,曾童牵牛上山,见山坪的水塘中有个美女在洗澡,就躲在柴丛里张望。一会儿,那美女洗完澡,走上岸来,忽然变成一条大蛇,盘在塘边呼呼睡去,口里还吐出一颗珠,闪闪发光。曾童胆大,走上前去,悄悄拾来,放在身边玩玩。原来这是一条修炼已久,能变化人形的蛇神。这颗珠就是蛇丹。

蛇神睡醒,见蛇丹丢失,心里慌张,急忙变做一个“老聍客”,四下里寻找起来。老聍客见了曾童,就问:“放牛阿哥,你是否看见有颗珠落在地上?”曾童从袋里摸出蛇丹,双手送还给她。

老聍客见曾童诚实,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你有家吗?”“我叫曾童,爹娘早死,家里只剩我一个人了。”“孩子,你若愿意,就拜我做干娘,到我家里,我供你吃,供你穿,还教你识字练功夫,好吗?”曾童见蛇神没有恶意,就点了点头,跟蛇神走了。

从此,曾童作了蛇娘的干儿子,在洞府里一住三年。蛇娘说着给曾童一枚针和一只放眼药粉的小空瓶,马上现出大蛇原形,伏在地上,张开大口。曾童顺蛇口钻入蛇肚,摸到蛇胆,举针一刺,接了几滴胆汁,又钻了出来。

蛇娘为曾童收拾行装,又送曾童到门外。临别时,蛇娘对曾童说:“以后有难事就亲找娘,只要爬上三十三级崖梯,敲了三下,娘就会来开门的。”曾童记下,一路走去。

曾童来到京城,揭了皇榜,用蛇胆汁治好了太子的病。皇帝怜他年少,父母双亡,就留他伴太子读书习武,还赐名曾相,说是日后太子登基时再拜为丞相。

过了一年,皇帝的公主也生了与太子一样的病。皇帝召来曾相,说:“卿若能治好公主,朕就招你为驸马。”

曾童想到临别时蛇娘的吩咐,就连夜赶回大洋山,爬上崖梯,数到三十三级时停下,敲了三声,石门立即打开。娘儿相见,格外欢喜。

蛇娘已知曾相的用意,又给他一枚针和一只空瓶,还交代说:“你这次入肚取胆汁,只能用针戳一下,勿贪多!”

曾相钻入蛇肚,刺了一下,接了胆汁,偏偏心想:这胆汁这么灵,索性多取一点。娘啊娘,你也不要小气,让儿多取点吧!这么一想,又举起手来,一连猛刺几针。大蛇负痛,嘴巴一闭,肚子一缩,打了几个滚,就昏过去了。曾相呢,也活活闷死了。

蛇娘痛醒,觉得恶心,就大口大口地吐了起来。那些胆汁吐到草上,就成了“蛇胆草”。

蛇娘怨曾相贪心,又怜公主病重,就化成老聍客,采了蛇胆草,来到金銮殿,推说曾相暴死,由娘代子送医,得到黄帝的信任。蛇娘让公主服了蛇胆草,公主的病也就好了。

皇帝一时高兴,问起这草药的名字。皇帝没听清蛇胆草,就说:“龙胆草好,龙胆草好!”皇帝是“金口”, “蛇胆草”也就成了“龙胆草”了。后来,有人在大洋山顶盖了一座“蛇神庙”,庙里刻着一对联曰:“心平还珠蛇神为娘,心贪刺胆蛇娘吞相。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自然 生物 花药 移栽 乙型脑炎 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