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侯章

纸板或三合板制作、安在门窗上的通风换气设备,主要用作冬季生火取暖时防止煤气中毒。

风斗伴随着北京人生活了好几十年,如今住在平房中尚在使用煤炉取暖的人们对它可能还会有些印象;那些住进了楼房靠暖气取暖的、年纪小一些的人大约早已忘记了风斗这个名词,或者根本就不曾听到过。

出处

1. 扬谷器。依靠风力扬除糠秕的农业机械。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一:“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在中堂的右翼,放着一架和冰河时代的‘莽孟斯’遗骨相仿佛的--风斗!”

  2. 冬季安在窗户上的通气档风的简易装置,多用纸糊成。

风斗

侯章

纸板或三合板制作、安在门窗上的通风换气设备,主要用作冬季生火取暖时防止煤气中毒。

风斗伴随着北京人生活了好几十年,如今住在平房中尚在使用煤炉取暖的人们对它可能还会有些印象;那些住进了楼房靠暖气取暖的、年纪小一些的人大约早已忘记了风斗这个名词,或者根本就不曾听到过。

风斗历史

直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风斗几乎是北京居民每户必备的生活必需品。那时北京以平房为主,有暖气供应的楼房则主要是大机关的办公楼,居民过冬取暖全要靠煤炉。靠煤炉取暖的最大弊病便是炉子在燃烧时容易产生煤气。每年因煤气中毒而致病和死亡的人都有不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不少居民冬季取暖时买不起带烟筒的“洋炉子”,只能把没烟筒的煤球炉子放到屋里来取暖。有些人家在晚上睡觉时为了暖和一些就不舍得把炉子搬出房间,结果造成全家人煤气中毒。

为了防止这些惨剧的发生,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北京便动员居民家家安装风斗。那时每到秋冬季节,街道主任(那时不叫居委会)便带着街道积极分子(街道工作人员)到各家各户检查风斗安装情况,督促居民一定要将风斗安装好再生炉子。那时的街道主任可负责任了,在人们生火后他们还要到各户去检查几次。对那些孤老户他们还会亲自为老人安装上风斗。

风斗外形

风斗是什么人发明的已不得而知,但是它的功劳确实不小。由于它的通气挡风作用,使成千上万户人家免除了煤气中毒的危险。风斗从正上方看呈长方形,这一面不糊纸,用来起通风换气作用;从两侧看呈三角形,锐角在下方;正面呈正方形。侧面和正面都以纸糊之。风斗的骨架一般用秫秸(高粱秆)来做 ,讲究一些的则用木料。后来还有用木料和玻璃制作的风斗,这样更结实更美观。风斗安装在窗户上面,由于煤气比较轻可以从风斗中飞到屋外,室外的空气也可以从风斗流入屋中,这样就可以进行气体交换,降低室内煤气的浓度,从而保护了屋内人的安全。

在那时候风斗有很多地方出售,如街巷中的小摊和卖炉子的土特产商店。风斗售价很便宜,每个才五分钱。可是为了省钱,不少家庭都自己动手制作。有些爱美的家庭会在风斗上糊上花纸或画上好看的画,使小院的冬天增添一些艳丽的色彩。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取暖 办公楼 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