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P-J综合症又称黑斑息肉病,是由皮肤粘膜黑斑合并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很高的外显率,男女均可携带因子,约有30-50%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息肉分布的广泛性与遗传并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但黑斑的发生部位常较一致。该病由1921年Peutz首先描述,1949年Jeghers对本病进行了详细的系统的介绍。

临床症状

本征临床表现不一,个体差异很大。病情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腹痛、腹泻、黏液便、便血、便秘、呕血等消化道症状。除以上症状外,本征尚有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2大特征性表现。

1、色素沉着:①部位:色素斑主要发生于面部、口唇周围、颊黏膜、指和趾,以及手掌、足底部皮肤等处;②色泽:多数患者发生在上下唇和颊黏膜的色素斑为黑色,其余部位多为棕色或黑褐色;③出现时间:可出现于任何年龄,斑点多在婴幼儿时发生,至青春期明显,部分患者在30岁后可逐渐减退或消失;④与息肉关系:绝大多数病例为两者同时存在,约5%的患者仅有胃肠道多发性息肉或色素沉着。两者在出现顺序上,临床多为先有色素斑点,然后才发生息肉,但色素斑的数目和深浅与息肉的数目无相关性;⑤色素斑的特征:其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梭形等多种形态,一般界限清楚,以口唇及颊黏膜最明显,下唇尤为突出。色素斑常紧密相连,不高出于皮肤及黏膜表面。

2.胃肠道息肉:常呈多发性,息肉可发生在整个胃肠道,以小肠多见,在胃、大肠、阑尾腔也有生长。这些息肉大小不定,小者仅为针头般大小的隆起,大者直径可达10.0cm,多为0.2~0.5cm,表面光滑,质硬,蒂的长短、粗细不—,也可无蒂。较大息肉可呈菜花样。

此外,胃肠道息肉所引起的长期腹泻和便血可导致贫血;当息肉发展成大型息肉时,可发生肠梗阻;也可因息肉过多或息肉牵拉引起肠套餐,有时还可并发直肠脱垂。肠套叠大多数可自行复位,如不能及时复位,延误较久可引起肠坏死。

诊断检查

诊断标准:皮肤粘膜的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息肉,息肉组织学检查属错构瘤,家族遗传病史.诊断该病不需符合上述所有条件.部分患者只有色素斑和息肉,尤其是色素沉着是本病特征性表现,临床上应注意口腔粘膜,手掌和足底,指趾,如患者存在这些色素斑常提示本病

.

1.视诊:应检查口唇、口腔黏膜、手掌、足底、指和趾、肛门周围等部位,观察有无色素斑。

2.直肠指诊:在手指可触及的直肠范围内检查无息肉。

3.X线检查:因为本征的息肉可散在地分布整个消化道,所以,对发现皮肤黏膜有色素斑的可疑患者,必须做胃肠钡餐造影和钡剂灌肠双重对比造影,以了解是否有息肉存在。但应说明,如未发现息肉并不能排除本征的存在,其理由是:①息肉的出现多晚于色素斑点;②—些较小的息肉或基底宽且低平的息肉不易直接观察到。所以还须应用内窥镜检查加以证实。

4.内窥镜检查:包括胃镜、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如发现息肉和可疑组织应取活组织检查。

5.超声波检查:怀疑并发肠套叠和肠梗阻者可做腹部超声波检查。

6.组织学检查:本征所发生的肠息肉在镜下多数显示为正常细胞的排列畸形或错构瘤的结构。黏膜肌有带有上皮成分的树枝样畸形,在息肉内有平滑肌纤维,上皮细胞虽然有异常排列,但亦为分化正常的杯状细胞而无增生。

.诊断

如发现口唇、口腔黏膜等部位的色素斑,结合X线及内窥镜检查发现有消化道息肉存在并经组织学证实为错构瘤,即可确诊。然而,近年来因不典型患者报道有所增加,故在直肠中发现腺瘤性息肉或绒毛状息肉亦不能排除本征。

大多数患者都有家族史,但必须强调指出,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有家族史,故有人将具有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家族遗传这3大特征者称为完全性PJS;仅有黑斑及家族史或仅有黑斑及息肉而无家族史者称为不完全性PJS。本征须和其他胃肠道息肉病相鉴别。

治疗

本征的治疗,主要是对胃肠道息肉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若患者感到黑斑有碍美容,且要求治疗时,也可对黑斑治疗。

胃肠道息肉的治疗

:①对息肉较小无症状者,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并定期随访,每隔1~2年做纤维结肠镜检查1次,但应告知患者,胃肠息肉随时有并发出血、肠套叠及肠梗阻的可能,一旦发作,应及时诊治;②有蒂息肉在1.Ocm左右者,可经内窥镜行电凝切除,1次可摘除多个息肉;③息肉较大(2.0cm以上)且有症状者应尽早手术,可行肠切开单纯息肉摘除术,以免发生肠套叠、肠梗阻;④并发肠套叠、肠梗阻者,应行急诊手术,具体术式应根据当时情况而定;⑤结肠、直肠内息肉较大且密集丛生无法逐个摘除者,可行全结肠切除术,保留部分直肠,行回肠直肠吻合,保存良好的肛门功能。直肠残留息肉,可经内窥镜做电凝或冷冻切除。

华积德报告治疗17例,认为一旦确诊,应根据病情缓急和息肉大小及位置,可手术治疗以除去病因。他们认为本征的手术适应症是:①并发肠套叠者;②癌变或梗阻者;③有腹痛、贫血者;④息肉大于2.Ocm者;⑤位于胃、十二指肠、结肠、直肠等易发生癌变的部位者。孟荣贵等认为本征的治疗主要是摘除息肉,以防止腹痛、腹泻、出血和肠套叠的发生。他们常采用以下3种方法清除肠道息肉。

(1)择期剖腹术加小肠切开,纤维结肠镜经小肠切口插入用PSD(电疗套扎术)清除息肉。肠道准备同一般大肠手术前的肠道准备法。内窥镜可用CF—IBW或(OES)CF—--P101型镜,全镜可浸泡于1:1000的洗必泰溶液中消毒30min。不是防水镜子,只浸泡镜身,操作部及导光束段用酒精擦拭即可。手术方法如下:患者麻醉后仰卧位。进入腹腔后探查,在小肠最大的息肉处(最好在小肠的中段)切开,切除息肉后,肠壁切口不缝合,在切口边缘用4号丝线做荷包缝合后牵出腹壁切口外,在切口周围加盖无菌治疗巾防止污染。内窥镜医师及插镜者将内窥镜从小肠切口插入后,适当收紧荷包缝合线,打结。由1名操作者固定保护切口处肠管。内窥镜先向小肠近端插入,动作要轻柔,边进镜边仔细观察,边抽吸肠内容物,一直插到十二指肠降部,然后退镜。息肉蒂<1.0~1.5cm时,当即用PSD或微波通过内窥镜摘除。大肠息肉不经内窥镜摘除时,用4号丝线在肠壁缝1针作标记,待镜退出后再行息肉摘除。然后将内窥镜转向小肠切口的远端。镜向远端插入前在距回盲瓣10.0cm的回肠上夹1把肠钳,防止气体进入结肠,寻找和处理息肉的方法同近端小肠息肉处理法。

(2)剖腹术结合纤维结肠镜清除回肠及结肠息肉。肠道及内窥镜准备同前。曾用此法摘除1例回肠末端直径约1.0cm大的息肉6枚,结肠息肉9枚。手术方法如下:患者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内窥镜从肛门插入。该法的优点是,进镜速度较快,不污染手术野,对回肠息肉的清除较彻底、安全。缺点是内窥镜进入空肠较困难,故空肠息肉不宜用此法。

(3)经纤维结肠镜圈套摘除大肠息肉。此法勿须在术中进行,是对大肠息肉治疗的一大改进。但应注意摘除息肉前应抽换肠腔内气体3~4次,吸尽粪水。有蒂大息肉行分叶切除,注意每次圈套不宜超过2.0cm,以防圈套丝陷入切割的组织内进退不能。无蒂息肉>2.0cm者多主张手术切除。门诊患者经纤维结肠镜摘除息肉后留观3~7天。一般认为,1次圈套摘除息肉不应超过8枚,但对于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中青年患者,可以适当增加摘除息肉的枚数。

黑斑的治疗

:对皮肤、黏膜黑斑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也不需治疗,如年轻患者觉得有碍美容,可外用“立得”消斑灵,每日早晚各1次外涂,涂后轻轻按摩,有一定效果;或行整容治疗。

死亡

宇都宫等随诊102例,在死亡病例中,30岁前有42.9%,死于肠套叠及消化道出血;30岁后约60%,死于恶性肿瘤。刘汶统计168例中死亡8例,其中2例分别于26岁及27岁死于肠套叠及肠扭转;2例于25岁及40岁时死于呕血;2例于38岁及40岁时死于小肠癌;另2例于34岁时死于消化道以外癌肿。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