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于民造句
1 倡导法治,法治执根于社会;谋求诚信,诚信融汇于民心。 2 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3 以民为本,联系群众,服务于民。 4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饥,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帮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侧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5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于民之忧乐。黄宗羲 6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满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7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8 书征书解便于官而不便于民,官倚书为包纳,书即视花户为产业,官坐享成功,而书之侵渔含混原剩加收流有不可胜言者。 9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10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11 用于国有节,取于民有制。苏轼 12 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13 夫欲富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欲建功兴誉,垂名烈,流荣华者,必取之于身。 14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15 昔三代之兴也,谋必度其义,事必因于民。故度义因民,谋事之术也。 16 爷爷毕生致力于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7 所立于下者,不废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 18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 19 是以王者不畜聚,下藏于民,远浮利,务民之义;义礼立,则民化上。 20 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贵干爵禄。 21 古者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 22 贪巧而懵于民事者,则禽兽之不若。 23 群众路线活动的效果,不能自拉自唱、自吹自擂,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点、落脚点和标尺。 24 要把国家的收入规定得好,就应该兼顾国家和国民两方面的需要。当取之于民时,绝对不应该因为国家想象上的需要而排除国家实际上的需要。 25 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26 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则据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忧者,则享天下之乐;能救天下之祸者,则获天下之福;故泽及于民,则贤人归之;泽及昆虫,则圣人归之。 27 只有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拉下面子,放下架子,俯下身子,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才能把有限的警力和无限的民力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共同维护和谐稳定的新路子。 28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善分民也。圣人不能分民,则犹百姓也。于己不足,安得名圣?是故有事则用,无事则归之于民,唯圣人为善托业于民。民之生也,辟则惠,闭则类。上为一,下为二。 29 晏子对曰:明其教令,而先之以行义;养民不苛,而防止以刑僻;所求于下者,不务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 30 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