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诉讼法造句
【诉讼法 sù sòng fǎ】: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的总称。针对各种不同性质的诉讼,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其内容一般包括诉讼活动的基本原则,案件的侦查(调查)、起诉、审判、上诉、申诉、再审、执行等程序。 1,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仅限于物质损失,而不包括精神损失。 2,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浩如烟海的诉讼法学著作中,学者们论述得最多的就是证明责任. 3, 我国亦曾有过类似规定,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仅规定检察机关可以以抗诉的方式对民事审判活动进行检察监督。 4, 第一诉讼法院的陪审团商议不足四小时后,以六对一裁定五十二岁的黎佩香罪名成立。 5, 刑事强制处分并不单单是一个纯刑事诉讼法上的诉讼行为,其本质乃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权利干预之行为。 6, 诉讼费用制度是当今各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 7, 在刑事诉讼法领域引入诉权的概念有利于促进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实现控辩平衡以及被害*权利的保护。 8, 按照行政诉讼法级别管辖的规定,我国绝大多数的行政案件都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9,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代表人诉讼并非是通常意义上的群体诉讼. 10,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关被告人口供的规定过于抽象,操作性差,缺乏完备的证据规则,难以保障口供发挥应有的作用。 11, 我国现行的民事执行程序包容在民事诉讼法中,采取了“审执合一”的立法模式。 12, 根据该计划,立法者将修改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规定律师资格律师法。 13, 长期主讲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证据学和中国律师学。 14,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没有确立审前羁押的司法救济程序,被羁押者不能援用司法救济方式质疑审前羁押的合法性,导致司法实践中审前羁押率居高不下和超期羁押问题较为严重。 15, 比较美国的做法,我们应该对我国行政诉讼法“不适用调解”原则进行反思。 16,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现行犯可以适用先行拘留。 17, 随着目前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发展变化,国际民事诉讼法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18, 财产保全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制度。 19, 在刑事诉讼法修改和证据法立法的大背景下,研究口供问题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0, 但这些讨论多是在行政诉讼法原有框架内对受案范围的修正,都是不够完善的。 21, 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二审发回重审方面的规定过于原则概括,导致司法审判工作的许多方面出现随意性。 22, 意思自治体现在民事诉讼法领域便是程序上的处分权即诉权。 23, 新刑事诉讼法的出台也使系统的效率有所降低。 24, 为了使证据立法卓有成效地进行下去,有必要研究民事证据法与民事诉讼法之间的辩证而统一的关系,有必要论证民事证据法中有许多内容,尤其是证据规则,无法为一个自身内容和谐协调的民事诉讼法所容纳。 25, 随着对公民权利关注程度的日益增加,当今世界多数国家的刑事诉讼法都规定了刑事司法令状主义以制约司法警察的超强权力。 26, 无罪推定原则被称为刑诉法的基石性原则,它是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刑法或刑事诉讼法中确立或承认的一项基本原则,堪称一项公认的重要国际刑事司法准则。 27, 作为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证人拒证权的规定见诸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证据法或诉讼法典。 28, 接收香港、澳门居民实习的内地律师事务所,应当指派擅长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的律师指导实习人员进行实务训练。 29, 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是导源于民事实体法中的私法自治原则,而又经过诉讼法公法性改造的程序性权利。 30, 我国民事诉讼中目前尚无诉讼系属中之判决的相关规定,有关先行判决的研究,理论界也尚属空白。有学者认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的先行判决为部分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