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忠言造句
121, 忠言说尽,豁上老命,这个王朝就会不覆亡吗?如此看来,清季的政治转型已不可避免,“吴可读事件”仅是其间的一段小插曲。 122, 其实,有的话难听,但有道理,“忠言逆耳利行”,不要人身攻击!中国人总想国家好,坏人、汉奸极少数。 123, 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项羽听项伯之言不杀刘邦之父;刘邦白登之围前不听娄敬忠言以致吃大亏。 124, 人说“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袁绍那两只耳朵,喜谗听佞,有不如无,他的战略决策一误再误,和他拒谏饰非、不纳忠言有直接关系。 125, 陛下,你身为一国之君,理应明辨是非、洞若观火,分清什么人是忠臣良将,什么人是奸臣小人;分清什么话是逆耳忠言,什么话是谗言诳语。 126, 平时他的话在驺摇面前有一定的分量,但是此时已经被仇恨蒙蔽了视听的驺摇,却听不进去这逆耳忠言。 127, 唯有“兼听”,才能以包容豁达的胸襟冷静应对甘言,洗耳恭听忠言,在理性的思辨中接近事实真相、广纳民意智慧、找准成功路径。 128, 不但没有听信阎圃的逆耳忠言,反而把阎圃贬到了最北边去做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张鲁想起往昔的种种,悔恨的情绪立刻升腾起来,并迅速把他淹没。 129, 谗口嚣嚣真罔极,忠言谔谔总徒劳。 130, 但瞿霞尝过有钱的好后,像被马鞭操过后上了瘾,对太监那么短的工具再提不起兴趣,便不想和刘波过了,常出逆耳忠言,张口闭口说:“我养活你容易吗?”。 131, 生效中钧座,敢云无一念之私,不得已而晋忠言,冒死陈词,伏乞明察。 132, 逆耳忠言真药石,媚人软语是妖魑;苍苍自有成规在,莫羡聪明莫笑痴。 133, 尤其是一些反面意见,常言说“忠言逆耳”,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放低姿态,广纳善言,这样才能上情下达,下情上通,减少沟通成本,实现公司的良性发展。 134, 而他的那些忠言,则通常都为些鸡零狗碎的事情。 135, 为了减少黄毛混混对自己的敌意,萧玉郎见缝插针解释了一句,希望对方能听进这逆耳忠言。 136,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137, 现在的芳子,恐怕听不进逆耳忠言,只能下猛药了。 138, 还有,你自己也不能再动,若是让我知道你们俩谁不听我的逆耳忠言,不好意思,老子立马请王命旗牌斩了他! 139, 我知道,圣明的天子总有一天会明白老臣的逆耳忠言!那么,关于立太子之事…… 140, 真话未必是好听的话,所谓苦口良言,药石之言,忠言,直言,往往是逆耳的,一片好心往往倒得罪了人。 141, 其实忽必烈还没意识到,不知从何时起,他已经开始了刚愎自用,难以听进逆耳忠言了,不过这也是许多大人物和装B者的通病。 142, 恩威不施,则政令难行;耳目闭塞,则政令常误;能听逆耳忠言,能允谏官犯上,则上行下效,天下必将垂拱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