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诸侯造句
121. 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122. 据商丘师院李可亭教授介绍,这次“弭兵”规模很大,除燕、吴、越等偏远诸侯国外,几乎所有国家都参加了,反映了当时普遍要求“息兵”的社会愿望。 123. 殷无殇贵为临川城城主,在整个卫国当中也是一方诸侯般的存在,而苏文只是个年满15岁的平凡少年,两者不论是年龄还是身份的差距都不可以道里计。 124. 据朱亮介绍,东周时期讲求“列鼎而食”,根据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士大夫五鼎的等级制度,可以看出,此墓主人的身份应为地位较高的士大夫。 125. 大鼓铸,规陂池,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有游闲公子之赐与名。 126. 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起,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127. 女公子:先秦时以“公子”称诸侯之子,其女儿则称“女公子”,后以此称门第高者家女儿,渐渐士庶之家女儿也以此称呼。 128. 宋襄公与楚国会盟的目的很明确,他不像齐桓公那样,要“尊王攘夷”,更不是想当楚国的盟主,他是要结交楚国,以威服诸侯,达到称霸中原的目的。 129. 不,那样太无聊了,我只想当个首相,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感觉,实在不能再棒,你不这样认为么? 130.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131. 其後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於列国之君。 132. 于是,各路诸侯一哄而起,争着要吃“唐僧”。 133. 李傕、郭汜自战败西凉兵,诸侯莫敢谁何。 134. 天子行幸之地,诸侯都要亲自洒扫,平整御路,以表至敬之心。 135. 颛顼氏衰,共工氏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 136. ‘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137. 袁行霈先生说“家叔以余贫苦”的“苦”是“告”的讹字,极有见地,这正是校勘学所谓“理校”之法的妙用,而那位“诸侯”正是“告”的对象。 138. 又以为诸侯王多长,上初即位,富於春秋,蚡以肺腑为京师相,非痛折节以礼诎之,天下不肃。 139. 寻雩坛高广,《礼》、《传》无明文,案《觐礼》设方明之祀,为坛高四尺,用圭璋等六玉,礼天地四方之神,王者率诸侯亲礼,为所以教尊尊也。 140. 杨林提到曹操,酒客们立即兴奋起来,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已破袁绍、除袁术,统一北方,天下英雄,无人与之匹敌,正是江东的酒肆中被谈论最多之人。 141. 秦国不向西周借道,是因为西周紧邻周天子所在,借道西周而对韩国发动战争,他惟恐天下诸侯指责秦国有假途灭虢之嫌,以伐韩为名而窥伺周之九鼎。 142. 后,每有酒会,必然要把施叔范拉在旁边的位子上坐下,上菜时,唐云就不厌其烦地一次次起立,拣些最适宜于他吃的夹入盘内,真像古时诸侯列鼎而食。 143. 关羽提刀上马迎战不过片刻的功夫,帐内诸侯只听得虎牢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帐内诸侯神色皆有变化。 144. 其中,诸侯国都2次,封建割据政权3次,以陪都面貌出现1次,以我国北方地区性立国定都1次,作为全国政治中心5次等。 145. 王上起兵于危难之际,历经沙场,败天下名将,如今坐拥中原腹地,国富民丰,甲兵精锐,又何惧天下诸侯? 146. 这是一个权谋与杀戮的年代,赵高篡权、陈胜起义、众诸侯入关封王直到楚汉相争,人命比狗贱。 147.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148. 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149. 二百三十七年前,九诸侯国之先祖本为皇朝第一代皇——太帝麾下的九大术师,各怀神机,手眼通天。 150. 世子不可,我兵兼程而进,将士疲劳未息,宜深沟固垒,以待诸侯兵集,然后合攻,方乃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