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鲁迅《幸福的家庭》的读后感与心得体会

  《幸福的家庭》读后感一

  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希望赚几笔稿费补贴家用而写作的故事。

  虽然知道“作品像太阳的光一样,从无量的光源中涌出来,不像石火,用铁和石敲出来,这才是真艺术。那作者,也才是真的艺术家”,但为了生活还是要捞几笔稿费才行。

  因为润笔较丰,选了《幸福月刊》

  因为迎合“潮流”,选了“家庭”这个范围

  因为不能背时,不能用西洋字母代替,这样“不安全”,会减少读者的趣味。

  所以“死气沉沉的北京”不能选,“天天开仗的江浙”不能选,“土匪横行的鲁豫”不能选,“交通不便的云贵”不能选,“房租昂贵的上海天津不能选”……

  那么,就定为A吧!

  他尽量现实地还原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自由平等、受过高等教育、优美高尚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幸福家庭

  然而,创作过程却一直被现实打断——买柴、买菜、进进出出被堆满杂物的书房、女儿的哭闹声以及妻子阴凄凄的眼睛……

  他记得妻子以前不是这样的,她以前有着像女儿一样明媚的面容

  或许以后女儿大概也会像妻子一样吧!

  然而《幸福的家庭》一定不会有这些……

  一个生活在1924年的中国知识青年,一边被生活压迫,一边渴望着幸福;一边为了眼前的生活苟且,一边艳羡着小资产阶级的幸福;一边想要坚持一个知识分子的正直,一边又难逃世俗的浊流。

  诚然,1924年的中国难以给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一个坚实幸福的环境,它注定是多灾多难的

  然而,如此颠沛流离的国家命运里, “正直的知识分子”们却积极用手里的笔杆为民众虚构一个“小资产阶级的物质幸福

  其实,我也说不清,身为一个21世纪的青年人眼里的幸福应该是怎样的?

  似乎很多人都说,21世纪的青年人容易困于眼前的苟且又不甘心妥协,渴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变得不凡。只是这其中“不甘”和“不凡”的程度却不一而同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勇气和决心

  大多数人还是停留在“有房有车有对象”和“变瘦变富变好看” 的困境里挣扎,偶尔艳羡着别人精彩的生活,感叹着自己生活的平庸!

  之前,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大多数人眼里的幸福都跟物质有关。直到最近看到一个调查:“不考虑薪水和尊严,你最想从事什么?”

  答案不一而足:演员、咖啡店、书店、酒店试睡师、大熊猫饲养员、掏大粪的(虽然有点敬佩,不过毕竟不用他掏大粪)、调酒师、流浪者、图书管理员……

  我想成为以上那些人并不难,但很明显他们不是

  我不知道问题出在“薪水”还是“尊严”,但肯定不是单一的以物质生活为标准!

  所以,我们眼里的幸福到底是什么?那个我们认为有价值的幸福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去做?

  很可能有大部分像我一样,喜欢历史,选了理科,想学语言,考了工科,学历不好,读了研究生,考得不好,留在本校,想写文章,文笔太差……

  但我想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像我一样不舍得放弃内心顽固的坚持,追求一个叫做“理想”的东西

  毕竟理想这种东西不会限制“你是谁”

  毕竟,目前来看,人生应该是只有一次的,总要过得按自己心意来!

  此刻来说,写作也是如此,笔在自己手里,按自己心意还是迎合别人全在自己!得失不论,好恶由人,唯心而已!

  《幸福的家庭》读后感二

  《幸福的家庭》主要讲的是在旧社会一知识分子,为赚稿费养家糊口,于是便打算投稿写一篇符合大众口味的文章。以描写知识分子想象中的幸福家庭的模样及生活方式。知识分子虚构了一个接受了民主思想的恩爱夫妻,过着浪漫、幸福的婚姻生活。与虚构小说情节鲜明对比的是:该知识分子生活困顿,过着为三餐温饱、柴米油盐而烦恼的生活。  个人认为鲁迅这篇文章想表达,旧生活的知识分子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接受了民主、科学的新青年,充满理想与抱负,但现实生活无法满足,只能寄希望与虚拟之中。另一方面,报纸、杂志为了迎合读者的需求,描写的却是与实际生活有着天壤之别。

  《幸福的家庭》读后感三

  前阵子偶然看到一个词“带露摘花”觉得非常有意境,就去搜了一下,发现是鲁迅说的,在《朝花夕拾》里面。当时就感觉有些异样,朝花夕拾跟带露摘花是相对的,就带着好奇心,看了看鲁迅先生的作品,先看的朝花夕拾,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越看越上瘾,现在已经把朝花夕拾和故事新编都看完了,看到了彷徨。  “彷徨”里面的每篇文章我看完以后感觉都是复杂深沉的,有时候甚至看不大明白,就上网查一些批注,有的有,有的没有,有的批注不并让我满意,没有的就只好细细慢慢再读再想了。  “幸福的家庭”这篇文章里面,鲁迅先是说好的文章应该是先有情感才有文章,可他描写的人物偏偏是一个为了文章而文章的人,可以说从开头短短十几字就开始了讽刺。之后通过主人公的内心描写讽刺在当时的社会想写一个幸福家庭居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点,只好用人人都嫌弃的A来代替了。再通过主人公小说的构思中的场景跟现实的生活来做鲜明的对比来讽刺所谓幸福家庭是何等的渺茫、荒谬。在最后,鲁迅先生通过主人公对女儿的爱护,回忆起当年的恋爱,反而让我读起来感觉到了幸福。  安徒生也写过名为《幸福的家庭》的题目。描写的是几只坐井观天的蜗牛,认为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是最幸福的地方,认为自己有蜗牛壳就是有房子就是最幸福的“它”认为被抓到公馆烹饪后用银盘子盛上餐桌供人享用就是荣耀,但它们却并不知道被烹饪是什么滋味。也是讽刺为主。  所以我想幸福它是不能一直存的在,这一秒有了,下一秒可能就没了。可能生命中,幸福都是短暂的,不幸它占据着我们大部分时光。

  鲁迅作品全集鉴赏

  《朝花夕拾》

  范爱农、《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

  《仿徨》

  祝福、弟兄、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

  《呐喊》

  《呐喊》自序、阿Q正传、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

  《故事新编》

  序言、理水、采薇、铸剑、非攻、奔月、出关、补天、起死

  《野草》

  《野草》英文译本序、《野草》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杂文集

  《伪自由书》、《而己集》、《花边文学》、《热风》、《坟》、《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附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鲁迅  鲁迅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词条  幸福  幸福词条  家庭  家庭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