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李世民也算名将?在他面前不值一提!

历史上有诸多君主,往来都是先辈征战,后辈享福。近点来说,所谓的康乾盛世,大部分不都是沾了父辈祖先们的光。所以,真正有威望的君主,那还得看天下,是不是自己打下来的。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而说到君主的威望,有人很崇拜秦王李世民,认为唐太宗的他,戎马一生,大大小小的战争参与众多,而且鲜有败绩。

就如同《三国演义》中的赵云一般,是一个常胜将军。然而,事实北非如此!李世民也算名将?在他面前不值一提!若非他被人毒害,生病而亡,大唐很可能早就成为西秦,易主了。那么此人,到底是谁,究竟又有何名堂呢?能把李世民都不放在眼里。

这个人就薛举,是隋朝末年的群雄之一,号称西秦霸王。此人天生蛮力,生的魁梧,比起项羽,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幼长在贵族之中,却并不柔弱,而是十分喜爱打斗。在《旧唐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五》中有着对他的记载:“举容貌瑰伟,凶悍善射,骁武绝伦,家产巨万,交结豪猾,雄于边朔。”在《新唐书》也是如此:“容貌魁岸,武敢善射。殖产巨万,好结纳边豪,为长雄。”意思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便能看得出来,薛举这个人擅长骑射,武功极好,而且喜爱结交豪杰,在当地的名声那也是排的上号的。

这个年代,群雄战争,弱肉强食。所以,薛举想要一展抱负,实现自己称王的目标。于是便是同身边豪杰,暗暗准备,打算揭竿而起

。此时,可以说老天佑他。时大业十三年,赶上大荒,民众食不果腹。本来挺凄惨的一件事,可以说成就了薛举。薛举听闻此事,立马开仓放粮。并不是说他多么体贴民情,纯粹了为了拉拢民心。而结果,也是顺了他的意图,民心齐齐指向了他。虽说目的并不单纯,但是做出来来的结果却是民心所向。

自此之后,薛举占领了金城,并且自封西秦霸王。并且,对周边的豪杰,包括大盗,尽数招揽,以求在短时间内汇聚一支强有力的兵马。也多亏他的盛名,不下半月,便已经有了十几万的兵力。所以,有了兵马,薛举便已经打算取下关中了。而此时,另一个枭雄,也就是李渊。不过刚刚太原举兵,没有丝毫气候,俨然比不上声势浩大的薛举。

然而,虽然最终的结果却是像刘邦与项羽一样,但是那都是后话。尽管李渊没有薛举声势大,但是就谋臣上一说,却是多了薛举一大截。同时,也有李世民,刘文静这等良将驱使差遣,所以很快便是被他抢了先机,通过“智谋”,巧夺关中。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

薛举和李渊,自然只能存有一个王!那如何解决?很显然,胜者为王。所以在李渊称帝的次月,薛举便举兵来犯。战况如何?不出意外,薛举完胜!与唐军交战时,在浅水原一地,大败秦王李世民,俘虏其大将慕容罗睺、刘弘基等。由此也能显而易见,薛举比李世民,十倍不止!之后,李世民据传突然身患疾病,卧床不起。薛举多次挑衅无果,便是以这样的胜利草草了之。

他比李世民,怕是少了一份心计,仅仅是武人心思罢了。

败军李世民是否生病,现在未可知。但是可知的是,在其仓皇逃回长安时,身体并不大恙。反过来薛举又如何呢?战胜后,他把敌军尸体堆积成墙,以此来炫耀战绩,但是却不知,民众听闻后,只能是多了害怕!当然,民心如何,也都不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李世民  李世民词条  不值一提  不值一提词条  名将  名将词条  面前  面前词条  
唐朝

 狄仁杰为何焚毁1700多所祠庙

话说老狄是一个天生劳碌的命,俗语也云能者多劳也。因为他在司法界创出了名堂,当然是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第二梯队干部推荐到地方去做封疆大吏,也作为基层政绩来考察未来的党...(展开)

唐朝

 李世民武艺之谜

以前曾与一位网友讨论过李世民的武艺问题。记得这位网友说,李世民的武艺也就能骑马抡剑装装样子而已,要是单兵碰上战阵闯将,自然是落荒而逃了。虽然早早上阵,却并未见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