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南中国海争端对中菲关系的影响

今年1月22日,菲律宾政府照会中国驻马尼拉大使,菲政府将单方面将两国的中国海主权争端交由联合国国际法仲裁委员会裁决,要求中国修改传统的九段线。马尼拉这一决定可能会是导致中国海争端再次升级的又一新增因素,因为这还是第一次东南亚申索国以诉诸法律的方式,将中国“告”上国际法庭。

尽管国际法庭对此做出最后裁决还需时日,但短期内马尼拉的行为无疑会刺激北京做出反应,令中菲关系再次面临考验,并可能影响到亚细安与中国谈判签定中国海行为准则的努力。

图:中国与菲律宾在中国海的争端已经牵扯了两国太多的精力

中国中国海政策的调整

在菲律宾看来,中菲之间长久以来未能就解决中国海争端达成一致意见,中国近期的强势立场以及亚细安对中国的相关行为未能做出有效反应,是促使其做出上述决定的主要原因。

的确,从最近中国的一系列活动来看,包括维护黄岩岛主权立场,逐渐增多的“越界”巡航行动,阻止相关国在有争议海域开采油气资源,加快中国海资源开发步伐,一定程度上显示“强势”立场。

但事实上,中国中国海政策近期表现强势,出现微调,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中国海主权争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中菲、中越之间在南海战略利益与海洋资源开发上的竞争,涉及各自国家利益。对中国海周边国家来说,占领中国海岛礁扩大领土,进而扩大国家的防御范围,保卫国家安全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而对中国而言,中国海是中国能源进口和贸易出口的咽喉要道,是中国发展海洋产业的重要区域。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海洋经济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由于海洋经济涉及诸多行业和部门的切身利益,国内社会对于维护海上利益的压力日渐增大,促使中国政府愈发重视海上国家利益。此外,这一区域潜在的油气资源也是中国提高能源安全、实现能源多元化的重要保证。

其次,从近期国内情况来看,伴随实力发展而不断增长的民族主义正微妙地影响中国中国海政策。国内有不少学者指出,过去中国中国海政策并未取得实际成效。他们认为中国目前在中国海的被动局面在很大程度上与资源开发进程缓慢有关,强烈呼吁加紧中国海油气资源的钻探开发,以显示主权和对中国海的管理能力。

在此背景下,中国有意扩大在邻近海域寻找能源、鼓励各类能源公司扩大海上油气项目开发就成为一种发展趋势。2012年5月,中海油首次在中国海非争议区开始深海钻井项目,引发外界关注。中国加紧对近海油气资源开采,包括在中国海建深海油田、扩大油气产量,无疑会对北京的中国海外交策略产生深远影响。

对中菲经贸关系的影响

但事实上,东南亚国家开采中国海油气资源要早于中国。马尼拉在1975年便与外国公司合作在相关海域进行勘探、开发,目前主要与美国、瑞典等国的石油公司在中国海群岛的曾母盆地、礼乐盆地勘探与开采油气资源。最近菲律宾还在与中国有争议的巴拉望岛周围向国际石油公司提供15个招标合同,这自然引发北京强势反应。

2000年菲律宾前总统埃斯特拉达访问中国,并与中国签订21世纪双边合作框架协议后中菲关系出现较大改善,中菲双边贸易也迅速增长,贸易额从2003年的94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370亿美元。

但尽管经济上的合作在继续,菲律宾对北京的担心程度仍随着中国海紧张局势的加剧而上升,并扩展至工商界,担心两国间的“非对称经济依赖”会使菲国内相关行业陷于争端困境。

这种担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菲中两国在贸易与投资上的合作规模。2012年菲中贸易额仍仅相当于马中贸易的三分之一,新中贸易的二分之一。在双边投资上,尽管菲律宾是最早的对华投资国之一,但2010年其对华直接投资金额为1.4亿美元。同样,中国对菲投资也相对较小,如2011年中国对亚细安投资额为60亿美元,而对菲投资仅为3亿美元,占中国对亚细安投资总额的4.5%。

尽管阿基诺总统不断强调,主权争端不应影响双边经济合作。但现在马尼拉单方面采取法律行动,迫使北京接受中国海问题进一步国际化、复杂化的事实,刺激北京做出舆论或贸易上的反击,不可能不影响到两国经济关系的顺利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一些亚细安国家仍不确定中国在东南亚的战略意图,对中国的“渐进强势”从长远看会给本地区安全格局带来怎样的影响仍持怀疑态度。这种看法加之各国民众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民族主义看法、中国海资源的进一步发现与开发,都影响着中国海争端的演变。

但这些不应导致中菲、中越乃至中国-亚细安关系恶化。应当看到,尽管中国在逐渐微调其中国海政策,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对亚细安依赖极大,中国不可能在中国海政策上走得太远。

中国海争端只是中菲关系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中国与亚细安国家之间还有更重要区域合作、战略问题需要共同探讨。而且,中国政府还面临许多国内重大问题需要解决,包括经济发展、社会改革和各种民生问题。因此,中国更愿意与周边国家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良好环境。

菲律宾、越南等亚细安国家应理性、冷静看待中国在这一地区一定程度的强势和海洋利益的扩展,因为中国的强势发展也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机遇。

而对中国来说,也应看到亚细安的团结、各国经济发展对本地区安全稳定的重要性,在海洋利益扩展的同时,适当考虑当地国家的感受,与它们共享利益、实现包容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与菲律宾等亚细安相关国家应更多地致力于加强沟通、以和为贵,减少显示强势立场或其他导致事态升级的行为,才能超越主权争端、维系中国-亚细安关系正常发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南中国海争端对中菲关系的影响  南中国海  南中国海词条  争端  争端词条  关系  关系词条  影响  影响词条  
智库

 一带一路与中日关系的未来

中日韩三国政府首脑会晤机制在停摆三年后终于恢复,这对改善三国的政治经济关系有裨益,对于东北亚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也是个利好,但不意味着三国关系将从此蒸蒸日上,主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