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权谋政治家伦齐能拯救意大利吗?

意大利,即使心照不宣,人们还是普遍意识到,年轻的伦齐(Matteo Renzi)领导的刚刚组建的新政府的诞生,充满了马基雅维利式的权谋。跟绝大多数托斯卡纳人以及全世界上千万的读者一样,伦齐肯定读过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的《君主论》,该书是公元16世纪著名的政论文,对追求、保持和扩大政治权力有着直白的建议。新马基雅维利伦齐在罗马掌权,他在镜头前的魅力与英国前工党领袖布莱尔(Tony Blair)可有一比,这令外国资本燃起希望,意大利呈螺旋状下行的经济和悬停的政治将会终结。不过,人们害怕伦齐的表现可能只是虚有其表。

如果伦齐复兴意大利的承诺,被证明是华而不实的,那么意大利的萎靡不振,尤其在经济领域,将不可避免在全欧洲内外引起负面反响。意大利是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也是德国在该区域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指望伦齐成功的并非只有默克尔(Angela Merkel)和其他欧洲领导人,投资者们也看好伦齐成功,这具体表现在意大利国债与同比德债收益率,在得悉伦齐出任总理之后迅速下跌。

伦齐在担任佛罗伦萨市长时相对而言乏善可陈,但巧妙地运用他纯粹的平民主义魅力,破坏了莱塔(Enrico Letta)大胆组织起来的微妙的政治联盟,却没受到什么责难,而莱塔此前还曾是伦齐所在的中左翼政党或者说是民主党的领导人,对此马基雅维利也会吃惊的。这一“逼宫”有着微妙的潜台词:莱塔是比萨当地人,比萨是托斯卡纳的另一个城市,而托斯卡纳与伦齐的佛罗伦萨之间的竞争,可以追溯好几个世纪,至今仍然很激烈。

严格遵照马基雅维利的指导,伦齐表现得不受意识形态束缚。他很擅长作出振奋人心、却无实质内容的报告。记者和其他人发现,无论怎么逼他,伦齐在公共政策优先事项方面,或对迫在眉睫的意大利复兴的承诺,都只是闪烁其辞。

伦齐展示了他马基雅维利式的圆滑,他与政治上声名狼藉的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达成了一项协议,给意大利选举制度带来必要转变。同样的,为了确保他的联盟赢得多数,伦齐也与新成立的中右党派(NCD)领导人阿尔法诺(Angelino Alfano)达成协议,如今报以至关重要的内政部长一职。

作为一个纯粹的平民主义者,伦齐本人没有详细的计划,他熟练利用大众媒体这一工具来推销,他年轻、富有魅力的领导,要比意大利长期以来对政治繁复的处理方式更好。意大利没有一家主流报社对新政府表示热烈欢迎。除非伦齐成功做到了他在演讲和推特上一再承诺的基本改革,他正是靠着这些承诺而上位的,这种有点悲凉的反应或许会改变。

自上世纪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执政初期以来,时任39岁的伦齐是最年轻的总理。单凭这一点,代表着意大利饱受批评的老人政治,转向了一个良好的轨道。

伦齐组建的新内阁由16名部长组成,这又突破了之前的长期存在的惯例。有3名部长跟新总理一样,也只是30多岁。内阁成员的平均年龄是62岁,是意大利共和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一届内阁。这还不算,内阁第一次出现男女比例各占一半的情况。

同样的做法,实质上也就是马基雅维利式的权谋,让伦齐组建了一个不仅包括右翼人士也包括左派人士的内阁,与其前任相比,这一策略贯彻得更为彻底。对这位年轻的领导人,媒体有各种不同的反应。诚然,内阁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比如阿尔法诺出任内政部长,帕多安(Piercarlo Padoan)因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经历,成为财政部长的上佳人选。然而,一些内阁成员资历尚浅,如今却在负责某些政治敏感部门,比如外交部、经济发展部、国防与公共管理部,这当然带来风险。

既然伦齐已经就任总理,那么马基雅维利对他将有很多建议。伦齐承诺政府将迅速采取行动进行改革,而有的人可能认为太快的话会有危险。人们普遍认为选举法是政府持久瘫痪的主要原因,且这一元凶在意大利的欧洲伙伴那里也排在前列。

伦齐与贝卢斯科尼间的协议引人注目,该协议承认贝卢斯科尼仍然对意大利力量党有绝对的控制权,尽管他被逐出了国会。没有贝卢斯科尼的支持,选举改革就不太可能实现。根据拟议的法案,微小的政党由于削弱了国会稳定性,除非单独或与其他政党联盟在全国大选中至少获得4.5%的选票,否则在国会中将不再拥有代表席位。

在这迫切需要改革的时候,伦齐还与阿尔法诺的中右党派达成一项交易,其中,任何新选举法将暂缓不起作用,直到宪法修正案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目前所谓的“完美两院制”:参议院不再通过选举产生;参议员将包括意大利18个政区的省督以及一些城市的市长;而参议院的立法权限大部分将予以废除,而参议院现在的立法权限类似于美国的参议院。

这种类型的宪法修正案,需要在国会中进行四场不同的多数票决,这一进程可能要耗费18个月。在最好的情况下,这两个重大改革可能要直到2018年届满才会出现曙光。

伦齐承诺通过新的《就业法》来解决高失业率,尤其是意大利年轻人的失业率问题。他的改革时间表还包括从根本上改革意大利的财政体制,加之现有的法规使得解雇员工——即便是有理由的——几乎不可能,这仍然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意大利有着6100万人口,GDP超过1.8万亿美元,而瑞典只有960万人口,GDP为3850亿美元,几十年来,尽管两国存在巨大差异,但意大利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并不比瑞典多。近来,外国直接投资锐减,甚至从目前这罕见的低水平,都可以让人理解,这是拉响在意大利决策圈的警报声。

伦齐还承诺进行官僚体制改革,包括大幅减少意大利经营不佳的企业所需程序。这些改变将帮助意大利摆脱经济泥淖,作为世界第十大经济体,其经济增长率是欧盟主要经济体中最低的。

这些雄心勃勃的改革议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伦齐上台的方式是那样讽刺地缺乏民主,只会妨碍改革的成功实现。只有他成功创造意大利另一个经济“奇迹”,每个人都从中受益,他这些作为才会得到原谅,尤其是得到整个欧洲的谅解。如果他这些含混不清的政策议程失败的话,这将刺激欧洲极端右翼民粹主义进一步增长。

Rights:版权所有:耶鲁大学国际及区域研究所惠特尼和贝蒂·麦克米兰研究中心2014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权谋  权谋词条  意大利  意大利词条  政治家  政治家词条  拯救  拯救词条  
智库

 为什么争当贫困县?

从1986年我国第一次正式确立贫困县名单以来,关于贫困县确定标准的质疑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比如国家级贫困县同时又是百强县,中国人均GDP最高的两个县(伊金霍洛旗和...(展开)

智库

 把握战略机遇 深化四项改革

面对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当用好四种力量:开放的力量、政府的力量、科技的力量和企业家的力量,这是国际经济发展和中国40年改革开放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而四种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