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董希淼: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四个问号

根据国际存款保险协会定义,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目标是: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事实上,存款保险制度在各个国家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各界也有不同的看法。

我国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存款超过120万亿元。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构筑起一道新的金融安全网,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奠定基础,对老百姓的存款提供更多保障,是一项好的制度安排,这也是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选择。

虽然存款保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成本支出,但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情况下,有利于增强金融体系的安全性,维护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和信任。对大银行来讲,存款保险有助于大银行逐步去除事实上的“国家信用”,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对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而言,存款保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增信”措施,有利于它们获得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重要的功能还在于投资者教育。存款保险推进的过程,就是一场广泛而深入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对于普通老百姓,通过存款保险,得到的启示是:风险与收益是相伴相随的,只有收益而没有风险的投资并不存在,即便存款也是。

那么问题来了,存款保险实施之后,对普通老百姓意味着哪些变化--500万存款,到底要不要分开存到10家银行

一、小银行会不会出事

的确,银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将来不排除少数银行经营出现问题。大银行“大而不能倒”,那么中小银行呢?购买车险,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车祸。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也不意味着银行一定会倒闭破产。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存款保险只在银行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之时才予以赔付。我国曾发生过海南发展银行银行倒闭事件,但事实上,现有银行破产的可能性的确很小。商业银行仍然是中国最安全的金融机构,没有之一。

二、存款是不是不安全

既然银行有破产可能性,而且国家也不再进行“兜底”了,这是不是意味着银行存款没有以前安全了?银行业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天生与各种风险打交道,风险是客观存在。

存款保险使得银行业风险显性化,使各家银行竞争更加充分有效,促进整个银行业体效率进一步提升,这将在整体上提高银行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利率市场化后,如果缺乏保障制度,普通储户其实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存款保险恰恰是给储户一颗定心丸。

三、存款要不要分开存

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大额存款多存几家银行?从理论上说,500万元分别存入10家银行最保险。但事实上,动用存款保险基金进行赔付是小概率事件,那样折腾没必要。

500万存款存在一家银行,你还能当个VIP,享受各种待遇。当然,你最好也不要太任性。如果以后有家银行以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利率来揽储,你倒是要多个心眼。“余额宝”啥也不在存款保险范畴,谁再跟你说它的收益是活期存款十几倍,那是欺负你没文化。

四、保费会不会被转嫁

央妈说了,存款保险的保费由银行出,和普通储户没关系。每家银行都要缴费到存款保险基金,为自己的存款买保险。有人担心,银行会把这笔保费转嫁给储户。亲,你有存款你是大爷,弱势的银行哪敢对你提要求呢?全国银行4000家,不爽你换一家呗!银行还会把保费转嫁给贷款客户吗?应该也不会。

以国际上较低的保险费率0.05%作为我国平均保险费率,银行业需缴纳存款保险费约600亿元,这笔钱算是毛毛雨啦,对银行影响不大的。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存款保险费率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由此可见差别费率是确定的。对于“好银行”与“差银行”,如果都采取无差别的统一费率,那么“好银行”将得不到激励,容易造成银行和市场的“逆向选择”,产生道德风险。据说,刚开始会实行统一费率,现在看来这应该只是过渡时期的做法,放心了。

当下,我国投资理财“刚性兑付”幽灵不灭,市场无风险利率过高,这对社会收入分配和金融创新是不利的,最终对老百姓也不利。通过建立存款保险,进而推动利率市场化,可以逐步降低无风险利率,进而缓解存在已久的“钱多钱贵”的问题,对资本市场也是一种利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问号  问号词条  存款  存款词条  保险  保险词条  制度  制度词条  
智库

 产业升级之中国道路与东亚经验

近几年来媒体上频频出现的对中国出口“衬衫换飞机”的解嘲,对中国企业在iPhone产业链中处境尴尬的叹息,都为加快产业升级的紧迫性提供生动的注解。随着中国经济增速...(展开)

智库

 董希淼:从民生银行8000万存款...

近日,有人在网上发帖子说,14名客户存在民生银行武汉武昌支行的7760万元个人存款不翼而飞,玩起人间蒸发,而银行方面却撇清关系、不想认账。此帖一出,惊呆了银行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