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美贸易战与欧洲

原编者按

自2018年年初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至今已过去一年了,两国贸易谈判依然未能达成协议。中美两国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已有很多,或许我们还应该兼听其他国家人们的看法。为此,微信公众号IPP评论特地组织翻译了比利时布勒哲尔国际经济研究所(Bruegel)客座研究员、摩洛哥新南方政策中心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尤里·达杜什(Uri Dadush)的一篇文章,以供参考。

自2018年年初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至今已过去一年了,两国贸易谈判依然未能达成协议。2019年5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关税从10%上调至25%;6月6日,他甚至威胁说,要至少再对另外3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标志着国际贸易关系恶化进入了一个更危险的阶段。

作为回击,中国宣布对价值6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相比美国关税,中国的反制措施相对温和。在研究中美贸易争端中,笔者发现了三个有趣的问题,更确切地说是与欧盟相关的问题:中美贸易争端对欧洲经济有何影响?中美贸易争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有哪些?欧盟应该如何调整对中国和美国的地缘政治立场?

直接经济影响

虽然中美贸易谈判处于胶着状态,但最终双方协商取得共赢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中国领导人非常清楚自身的短板,例如国有企业效率低下、补贴过于庞大、资本配置不当。而且,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大。这一切都是美国政商两界所希望看到的。中美两国都迫切希望与对方达成协议,但目前国际局势不稳定,只能择机再议。

中国虽然对美国实施了报复性关税,但仍保持了相当克制的态度。即便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能排除美国撤销关税的可能性,美国迄今为止只对中国的中间产品加征了关税。事实上,这项措施主要伤害的是美国生产商的利益,而非竞争者的利益,导致限制了美国企业在某些领域的投资,可以说这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持续征收关税将刺激美国企业对中国消费品加征关税

关税对中美两国国民福祉的直接综合影响很小。其根本原因是,关税对消费者、进口商、出口商的部分负面影响将由政府来承担,这正是特朗普一直鼓吹的论调。虽然美国消费者不得不承担更高的产品价格,但关税收入将会以某种形式返还给他们。负总体福利效应随之产生,这是因为在边际上,关税的提高导致效率高的生产商被效率低的生产商所替代,而这些生产商很可能是本国的或属于第三方的。

另一个原因是关税的提高人为地减少了本土产品和进口产品的消费。这两种效应(即“福利三角形”)的影响非常小,尤其是对于中国和美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双边贸易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小部分,并且有众多第三方供应商可作为备用选择。这就是为什么关税的提升对一个国家GDP总的直接影响只占0.1%,甚至更低。

关税的分配效应往往趋于不平衡,可对某些个体和行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关税的分配效应可能要比经济净效应大得多。以美国为例,虽然关税的提升对部分大型本土生产商有利,但是依赖从中国进口部件的小企业却遭了殃。他们与中国的谈判实力有限,将涨价因素转嫁给消费者的能力更有限,因而难以迅速地找到新的供应商或对自己的市场进行重新定位。一旦中美贸易争端形势恶化,许多这样的企业将被迫停业。

大型进口商也将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过鉴于他们的市场影响力与资源优势,将运营重点转向第三方供应商(或市场)不会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影响。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农民已经受到了中国第一轮报复行动的严重伤害,随着争端的升级,他们将遭受更大的损失。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关税的政治影响远远超过了它们对经济的总体影响。从所有的特朗普政策倾向来看,他的保护主义倾向是很明显的,他甚至深信关税的提高将有利于工业州的选民。

关税不确定性对投资的影响

关税对总体经济活动的最大的不利影响是投资。如上文所述,关税造成了巨大分配效应,导致低投资率和关税不确定性。这种影响不仅难以建模,也难以精确量化。股市对消息反应十分敏感,这便是这种效应的一种表现。但是,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在最近几个季度的增长差距扩大、许多国家的投资放缓现象都不属于这一范畴。

英国经济增速放缓现象是潜在关税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一个特殊例子,其根本原因是英国对脱欧后的贸易体制缺乏明确的认识。

贸易事务类似于军事行动,小冲突可以造成大冲突。无数投资者对“中美贸易战”表示恐惧,中美对抗的升级,双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最终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关税不确定性是最具破坏性的,它不仅会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更不利于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

系统性效应

若任由中美贸易争端发展下去,贸易保护主义将会向全世界蔓延,整个国际贸易体系也将面临崩溃的风险。

2018年12月19日,美国通过“232措施”限制钢铁和铝产品贸易;通过“301措施”大面积提高关税,矛头直指中国;还持续阻挠上诉机构成员遴选。美国的所作所为严重破坏了多边贸易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尽管笔者不了解中美贸易谈判的细节,但可以肯定,协议草案中有“不平等条约”。例如,中方必须几乎全盘接受美方的条件,而美方只需作出少量让步。

同样显而易见的是,中美谈判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外进行的,协议草案中的条款,如中国承诺从美国购买更多的农产品、天然气和飞行器,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性原则。美国通过征收关税的手段来逼迫中国让步,这也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这种谈判方式严重破坏了世贸组织的权威。

任何熟悉贸易政策的人都清楚,贸易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和消费力,但在全球范围,贸易保护主义者和自由贸易利益者之间的利益是均衡的。虽然中美两国均为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利益相关者,但是相互征收关税的做法难免会助长贸易保护主义风潮。

中美贸易争端所引发的全球经济放缓可能导致以权力为基础的贸易体系在欧洲死灰复燃。

地缘政治影响

许多人认为,中美之间的斗争不完全是贸易争端。美苏冷战的背后,折射出大国博弈的考量,美国和苏联之间早就形同水火,但都在极力避免战火烧到自己身上,因此就出现了“代理人”战争。换言之,即使中美两国在贸易领域的争端得到解决,在贸易政策等其他领域的争端仍会此起彼伏,后果可能比美苏冷战时期的对抗更加危险。

一个稳定、繁荣的美国和一个稳定发展的中国,不仅对世界有利,更对欧洲有利。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显然将成为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从购买力调整前与调整后的分析结果的比较看,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接近美国,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中国的人均GDP增长速度比美国的快三倍。欧洲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仍应坚持尽力维护跨大西洋关系,但也不可敌视中国。尽管中国与欧洲之间存在着类似于中美贸易争端的问题,但双方在地缘政治上无竞争关系。

笔者认为有三个问题值得思考:(1)如何定位欧洲未来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2)欧洲如何在贸易及其他领域上保持决策自由?(3)如何在不疏远或敌对中美任何一方的情况下实现其经济和政治目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美贸易战与欧洲  贸易战  贸易战词条  中美  中美词条  欧洲  欧洲词条  中美贸易战与欧洲词条  
智库

 消费变革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坚持中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前提下,我国经济运行开局总体平稳。其中消费保持稳步扩张,结构持续优化,对经济增长的稳定和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