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安邦智库5月27日战略预测:中美脱钩正走向制度化

中美关系在疫情大流行中急剧恶化,两国从过去不失礼貌的外交批评,经历了公开且不客气的指责,发展到现的基本不讲外交礼仪的“恶语相向”。世界上两个规模最大经济体的双边关系如此恶化,可能是中美建交以来最差的状态。对于世界来说,这可以称得上是一场潜在的地缘政治灾难。

那么,中国与美国是否已经在开打一场新“冷战”?如果现在还不是,中美双方会不会走向“冷战”?

在安邦咨询(ANBOUND)“100+”高端讨论群组中,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明确表示,中美之间目前并非是一场新冷战。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冷战,一个重要特点是冷战存在秩序。常见的冷战秩序,包括有条约、同盟关系、间谍战中的交换和原则、紧密经济关系的安排和群体、意识形态及其共识、阵营的划分和支持者等等。美苏冷战时期,还存在两个对垒的军事同盟——北约与华约。对比美苏冷战时期,现在的中国基本上不具备当初苏联阵营的一切条件,所以冷战的秩序基本不存在。

现在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基本上是美国等国对中国的一场“群殴”。以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和中国企业的“打压”来看,除了少数对华战略调整等政策(如马蒂斯报告)之外,大多数打击缺乏系统,没有章法,也不讲太多的规矩,手里有什么工具就用什么工具,形势需要什么就打击什么。

但可以肯定的是,中美两国之间的脱钩在加剧。

中美脱钩是双方政府都不愿意看到的。美国前财政部长、高盛前主席亨利•保尔森曾在2019年发表题为《脱钩的妄想》(DELUSIONS OF DECOUPLING)的演讲,对中美脱钩的可能性和趋势表示了强烈担忧,并对脱钩的影响和巨大的风险发出了警告。作为华尔街出身的精英人士,保尔森的观点代表了全球化支持者的看法。他指出的风险包括:

第一,军事领域竞争的“零和博弈”思维正在取代正常经济领域竞争的“正和博弈”思维,中美在货物、资本、人员和技术流动这四个领域脱钩的压力越来越大。虽然中美都否定脱钩,但两国恰恰在向错误的方向前进,离脱钩更近了。一旦如此,经济铁幕将会落下。第二,脱钩将使中美技术和标准体系出现分化。如果世界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四分五裂,不同国家就不能参与相互的经济活动或构建跨境供应链,而这正是当今全球商业赖以存在的条件。全球的创新生态系统就会分崩离析,破坏将各个经济体联系在一起的供应链。第三,中国需要进一步开放,需要抵制保护国内企业的防御式诱惑。美国也需要抵制某些诱惑,脱钩无助于美国的领导地位以及美国的中心地位。

现在看起来,很不幸,保尔森担心的事情在一步步地发生,中美脱钩正在从担忧变为现实。过去,中美摩擦主要体现在贸易战,现在,中美“斗争”已经完全延烧到金融市场、科技领域以及更多其他领域。一位美国投资家、Crossborder Capital首席执行官Michael Howell警告,冠状病毒危机将加速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资本、贸易和技术战争。Howell认为,中美初步的贸易协议正在受到威胁,甚至可能会有一个新的战场:投资资本。他说:“我认为即将到来的真正紧张局势不仅是贸易战,而且是资本战。”

实际上,金融战早已开始。美国参议院在当地时间5月20日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法案要求,如果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连续三年未能遵守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的审计,这些公司将被禁止在美上市。该法案的一个可能执行结果,就是禁止许多中国公司在美国交易所上市。多个迹象显示,美国的资本市场将对更多的中国企业关上大门。而美国社会中的各个机构,都开始加强针对中国的金融管控措施,

科技方面的脱钩也早已开始。美国将大量中国公司列入制裁的实体名单,对华为及5G技术的全球“封杀”,在技术、教育领域或明或暗的限制,美国限制中国的力度更是远非过去的政策可比。特朗普近日甚至声称要全面斩断中美关系。最新的脱钩举措就是美国工业和安全局(BIS)在5月15日宣布了一项计划,通过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在国外设计和制造其半导体的能力,来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地缘政治从来都不是温情脉脉的游戏,而是基于具体利益的博弈和“斗争”。从近期中美关系恶化来看,两国的脱钩正在不断加剧,而且越来越呈现出制度化的特点。这意味着,一旦从立法和制度方面来推动中美脱钩,这种脱钩造成的负面影响将会固化、长期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安邦  安邦词条  中美  中美词条  脱钩  脱钩词条  制度化  制度化词条  走向  走向词条  
智库

 怎样评估本轮财税体制改革进程

 ●自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来,本轮财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三年多。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