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贫民子弟的出路

        支撑教育不公平的,是整个社会的治理模式和利益结构

 

  5月26日,《人民日报》提起一个让人感动的话题:贫穷的世袭。文章讲到一些农村孩子,自动放弃高考。他们不是学习不好,而是出于经济地位的考虑。他们认为上大学这份投入对父母是过重的负担,而且毕业以后,凭自己的努力,未必能找到一份足以回报父母的工作。

 

  当一个青年亲手扼杀自己的梦想的时候,那是怎样的辛酸?他们对这个世界该是怎样的失望?让我们首先向他们道个歉吧!那么,出身贫寒的青年,前途是如何受阻的?《人民日报》写道:过去十多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大,但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所占比例却逐年下降。北大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降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也仅占17%。

 

  《人民日报》认为,“农村孩子弃考传递出一个信号:底层上升通道受阻,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贫穷将会代际传递,一代穷世代穷。”谁说中国没有共识呢?这几句话,早几年前,我就听“左派”“右派”都讲过。而这样的观点,早几年市民报只能小心翼翼地使用,现在连《人民日报》都讲了,说明共识越来越清楚。

 

  人生命运的分野,是从生命的诞生开始的。

 

  如果你投生在薄熙来先生家里,等待你的是英国的中学、美国的大学、国际的保姆、国内的保安。如果你出生在当前的农村,你有一半以上的可能将开始一个“留守的童年”,你有一半的可能初中以后失业(许多农村地区初中到高中的升学率不到一半),好在目前中国有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你可以当产业工人,你的身份符号叫“农民工”。

 

  如果你智力特别好,你熬到大学毕业,在这个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做一个技术人员,是一种出路。考公务员,进入福利优厚的党政机关,当然不错。做官是中国“最好的职业”。可是,贫穷世袭的前提,就是权贵世袭,官二代官三代正在接管这个社会,平民的孩子可以做官,做公务员,但怀有治理社会的理想,可能意味着一种危险。

 

  首先,你不能通过媒体和演说把你的理想告诉公众,让公众认识你选择你,你只能“告诉”上级。然而,你的上级可能正如某书记,连五四三办公室的科长都卖了钱,你可怎么办?如果你压抑不住自己,在网络上表达,遇到有人耐心删你的帖子,那不是坏事。如果在一年多前的重庆,基本上就被劳教或者劳改了。

 

  《人民日报》的文章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这么说,就是社会早就没有底线了,因为文章的立论就是教育不公平。我们经常批评教育官员不为教育不公平讲话,但实际上,就算有一任官员铁了心要搞教育不公平,也不可能以一个人、一个部的努力,把教育不公搞到目前的程度。支撑教育不公平的,是整个社会的治理模式和利益结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贫民子弟的出路  贫民  贫民词条  子弟  子弟词条  出路  出路词条  贫民子弟的出路词条  
公益

 高校首家志愿者服务超市落成

4月15日上午,全国首家志愿服务超市在北京师范大学落成,同时葆婴有限公司向北京师范大学志愿者赠送100辆环保自行车,并发出保护校园和周边环境、低碳出行的倡议。&...(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