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接纳动物福利思想提升中国人的尊严价值

人类的发展历史中,人类中心主义一直是主导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和伦理关系,均服从于人的需要。大自然的所有物种,都是人类可以“合理”索取的资源对象。

在逼仄艰险的生存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中国人,尽管也曾发展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美好愿景和文化实践,但人类中心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在现实中还是长期主导了中国人的生存方式。

但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随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随着生产力发展赋予人类更多的选择,很多过去被认为“合理”存在的行为,已逐渐被质疑和抛弃。处于生态链顶端的人类,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并非大自然的肆意主宰,需要约束自己对大自然的无休止的索取行为。这既是出于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生存利益的需要,也是人类作为动物,能够发乎恻隐之心,对自然界其他物种感同身受并试图平等对待生命尊严的价值升华。

近期,归真堂谋求上市,试图大规模扩展活熊取胆产业,引发了强烈的公众质疑,成为令人瞩目的公共事件。在动物保护组织、媒体、投资人以及社会知名人士以及部分医学界人士地倡议推动下,公众(网民)通过各种渠道高度关注和广泛参与这一讨论。这些讨论包括,是否应当将人类福利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之上?具体到熊胆上,是否为满足人类医疗目的的必需品?即便是必需品,是否应该遵循减少、替代和优化的原则?市面上很多熊胆制品是保健品,属于应予克制的奢侈消费等等。

质疑之声未去,两会议案再起波澜。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以中医界为主的3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要求“正确对待‘养熊取胆’,保护中医药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归真堂事件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由于话题触及中医药的研发和制造的局部产业利益,归真堂事件中动物福利、权利这样一个本源性的核心议题,在争论中甚至被活熊取胆的支持方可笑地标签化为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问题。这些,都不过是混淆视听的“烟幕弹”。

真堂事件是一起标志性事件,表明中国公众和消费者开始有意识去集体反思,探寻人的权利、需求与动物的权利、需求之间如何达成平衡的问题,将原本适用于人类自身的人道主义,适度扩及原先作为资源对象的动物身上。经历了多年的酝酿之后,动物福利的理念进入中国,表明中国人在经历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剧烈转型变化之后,开启了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的反思历程。

发起倡导行动的各方,尤其是多家动物保护组织和环保组织,通过这一事件找到了有效的公众倡导方式。通过公共讨论暴露出各种纷繁的观点和认识误区,再通过澄清和回应,形成了一场公众教育的普及运动,这远比纸上谈兵的宣讲更能影响和改变人的认识和行为,从而将动物福利的小众思想扩大为主流思想。

围绕活熊取胆的激烈争论,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类社会接受动物福利思想和文明演进过程的漫长曲折,也引人反思文化多样性的问题。实际上,活熊取胆使传统中医药文化正在遭遇尴尬的正当性问题。文化无优劣之分,文化的多样性应予尊重,同时也不能被放大为极端的规则。很早以前,非洲一些部落之间相互征战,食用战败者的人肉被视为英勇合理的行为,现在早已成为历史。打猎也曾是辉煌的人类文明,现在也已沦落为被主流摈弃的小众行为。无形中,人类始终有一条最基本的文明和价值底线,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的自我反思而逐步抬升。归真堂事件,正是文明底线抬升、中国公民在动物福利和伦理意识提升后必然出现的结果。

中国正在融入世界。要成为从容自信的世界文明的建构者,中国需要与时俱进,跳出自己的思维局限、眼界开阔地看待包括归真堂事件在内的各种争论,逐步接纳国际上先进的价值共识,扬弃文化中的落后成份,并将自身文化中真正的精华贡献给世界,体现中国人的价值。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接纳  接纳词条  尊严  尊严词条  福利  福利词条  提升  提升词条  中国人  中国人词条  
公益

 南京公益组织赴合肥打抱不平

 “拟招聘护理专业毕业生若干名,女性,身高1.58米以上,男性,身高1.68米以上……”近日,合肥某医院的一则《2012年护士招聘公告》,令一些身高不够的报名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