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民间健身项目力求推进残疾青少年体育教育制度完善

 2006年12月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残疾人总数达到8296万,在这一群体中,18岁以下的残疾青少年在身体与心理上,长期得不到正常孩子一样的疏导调解的机会。而对残疾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的体育教育,更是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由于身体残疾,加之正值青春敏感期,残疾青少年错过了身心最佳调试锻炼期,往往表现为过度自卑羞怯、自我封闭。

 

  根据国务院1994年8月23日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九条“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班)的教育工作,应当坚持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劳动技能教育与身心补偿相结合”,以及国家教育委员会1994年7月21日发布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安排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活动,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使其受到适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残疾青少年的体育教育本应是残疾人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一环。然而,在中考体育时,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因残疾丧失运动能力,不属于参加体育考试的对象,以及因病、伤长期免修体育课、确实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属于免考体育的范围,并得到相应分数补偿。由于相关法规仍然存在一定的弹性空间,在应试教育风气盛行的校园,对残疾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因而往往被简化为“身患残疾,体育免试”这一简单而充满弊端的规定。

 

 

  近日,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及残奥会赞助商、全球最大的多元化资源公司“必和必拓”的支持下,专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北京汇天羽信息咨询中心”(汇天羽)向中国的残疾青少年推出了一项具有一定康复治疗效果的太极柔力球健身体育项目。 该项目包括为北京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提供柔力球培训课程、组建青少年太极柔力球队以及出版供学校使用的柔力球健身运动手册。这项设计独特的培训计划通过推广太极柔力球健身运动,旨在唤起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尤其是残疾青少年健康和健身问题的关注。 汇天羽中心主任吴润玲先生指出:“汇天羽希望通过向北京地区的残疾青少年推广这项运动,呼吁社会更多地关注残疾人的身体与心理健康。”通过将太极柔力球康复健身运动引入到中小学,为不能正常参加体育课和难以参与正常强身健体活动的伤残青少年开发一个适合他们参与掌握的残疾人健身康复运动,促进重新修订一个集有效性、适宜性、通用性于一体的中小学伤残学生体育达标标准与教学课程,逐步废止身患残疾,体育免试这一规定,使得伤残学生有机会、有要求,积极主动的真正参与到面向所有青少年的体育教学活动中。 这项主题为“与奥运同行”的太极柔力球健身体育项目启动仪式于5月18日在北京北海公园附近的中国国家古籍馆举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组联部的郝尔康处长指出:“5月20日到来的第十七次‘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共建和谐社会’。本着这种精神,我们认为支持和推动残疾人参与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对于社会和社区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以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为契机,推动残疾人体育教育的进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残疾人教育体系,提高社会和公众对残疾人体育的关注度。   

 

 

(张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词条  残疾  残疾词条  力求  力求词条  青少年  青少年词条  民间  民间词条  
公益

 非营利领域文化领袖调查

 2011年夏天,为了探寻公益年轻领袖的经历,加州对超过1300名18-35岁现在与加州的非营利性文艺类组织的管理人员和艺术家或者持续在该领域工作未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