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园丁奖”到通货膨胀后的补课费

 

12月5日,伴着鲜花和掌声,历时近三个月、全国八所城市参与的第三届“新公民园丁奖”终于尘埃落定,项目参与学校221所,最终获选教师221名,其中金粉笔奖教师7名,银粉笔奖教师29名,优秀园丁奖教师185名,优秀校长奖9名, 

 

在颁奖现场出现了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一幕:金粉笔奖教师获得者董丹丹老师上台领奖时,她年迈的的母亲陪同领奖,颁奖嘉宾和女儿一起为董丹丹老师母女俩颁奖,并且董丹丹老师的母亲上台时还带着热腾腾一包煮熟的玉米棒,当主持人在宣读颁奖词时说,董老师的妹妹得了恶性肿瘤,弟弟又得了白癜风,而爸爸在给弟弟买药的路上又被车撞,董老师母亲每天靠卖玉米棒来承担全家三个病人的医疗费,董老师为了孩子依然坚持教学,下班后还要与母亲一起卖玉米时,在场的与会嘉宾都为之感动,并把现场送给获奖老师的鲜花纷纷送给这位坚强而又伟大的母亲。

 

 

真正的公益活动莫不以底投入,高产出为原则,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而不是假公益、真炒作,处处作秀,把每一个公益项目演变成吸金机器。活动现场,既有北京传媒大学志愿者的舞蹈助阵,又有扶贫基金会的官员,有中央教科所的的专家,有首都十几家媒体记者,可谓专家云集、场面宏大、热闹非凡。

 

 

时至今日,活动已进行了三届,背后有南都基金会等财团的鼎力支持,第一届园丁奖:每个老师奖励1000元;第二届园丁奖:每个老师奖励500元;第三届园丁奖:每个老师奖励一只手表。但每次活动后,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每次评选后对肩负着教育全国2000万进城务工子女的十几万草根教师们的生活状况的改善有多大帮助?对一线教师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哪里?这才是我们每一位作为有正义、有良知的社会公民最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颁奖过后,掌声和荣誉已成为历史,但生活还要继续前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一个都不能少。但工资依旧仅能够生存,假期工资依旧是奢望。对于教师的生活待遇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以行政手段,尽快制定最低生活标准!促使各学校建立教师工会,尽早形成工资协商机制,否则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只能是画饼充饥,没有任何一个老板愿意给员工主动加薪,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

 

据统计,在北京300余所打工子弟学校6000余名老师当中,每年学校教师的流动率已超过50%左右,甚至更多,教师的流动性过大,不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保姆、保洁等弱势群体的职业不稳定,影响的仅仅是一个家庭,作为弱势群体的的草根教师,若经常因为待遇低,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影响的不再是一个单位、一个家庭,而是影响的是千千万万个祖国的花朵,未来千千万万个国家栋梁。皮之不存,毛将焉覆?早在上世纪初期,鲁迅就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新时期、新变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大声疾呼“救救老师吧”救救全国十几万不领政府俸禄、不被社会认可的编外边缘教师们,这些教师的奉献的并不比公办学校教师少,我们都是平凡中的凡人,我们没有那么伟大和崇高,我们也不是仅仅的只奉献爱心,我们也要生存,我们大多数教师之所以坚守清贫,依旧痴迷不悟地守着教育这块阵地,只是源于我们对孩子的喜爱,对教育的热爱,只源于我们肩上的那份责任。论梦想,也许我们仅剩下无奈、仅剩下忍耐。唯一的奢望就是能够没有多领几十块的工资,就已经感恩戴德、感激涕零了。

 

我们希望看到的喜讯依旧遥遥无期,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不幸却不断地在老师身上重演,近年来,从政府和媒体中不断传出喜讯,教育经费每年又增加了多少,据说明年投入将达到GTP的4%,而作为首都北京的300余所打工子弟学校的状况依旧没有改变,这些学校像过继到北京的一群有人生,没人养的孩子,原地踏步,举步维艰。依旧没有享受到阳光的普照、依旧没有感受到首都的文明和亲善。这座堡垒攻不下,在中国,就永远不要谈教育公平,连最起码的起点公平都没有,何谈过程公平、结果公平。试看近几年高校保送成风的背后,高校?搞笑?有多少保送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家庭的孩子,也许中国许多领域的话语权被某些政客所占据,并早已成为许许多多、千千万万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也许财富和权力天生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官商不勾结不是社会主义,不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这些2000余万孩子的父母,两亿多农民工的汗水造就了城市的高速发展,造就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作为城市建设者的一员,难道他们的子女就没有资格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福利和文明吗,难道城市就不没有义务和责任给他们的孩子提供一片温暖、安详的栖息地吗?一座城市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都市,应该以一个积极开放、兼容并包的心态,接纳并善待所有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所有建设者们。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对于北京300多所打工子弟学校的存在,难道各级主管部门就做聋作哑看不到,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还是麻木不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怕引火烧身,还是官僚作风作祟。可以大胆预言,改革开放后,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法律意识的提高,人权意识的觉醒,社会地位的提升,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无论哪个时期,哪个阶段,谁再忽视2亿多进城务工人员的存在,谁不把进城务工子女当作“下一代”,谁不把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当作“灵魂工程师”,今后必然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无论是政府,无论是社会,只是时间而已罢了。

 

每年新生入学,媒体都会重提标注,教育主管部门都会表态,宣称公办学校面向流动子女开放,真好笑,大言不惭!谁调查过每学期开学有多少流动子女可以顺利入学,且可以吃到免费的午餐,只是全国人民见怪不该罢了,又有哪个教育主管部门日理万机中愿意抽出宝贵时间,就流动子女就近入学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召开一次有媒体和社会各界、家长代表、学校代表的研讨会。也许某些领导的祖先是农村根据地在哪也许早就记不清楚了,我们可爱的乡亲们,我们勤劳的同胞们,为了生存,没日没夜四处奔波,哪有时间读书看报,教育主管部门若真心想为流动子女办些事实,就应该在开学初,提前一个月把北京时所有公办中小学招生信息通过媒体、学校进行公开发布,包括招生程序、所需材料、具体考试时间、区域位置分布等相关政策,这才是真正的为政以德、执政为民。才真正符合创办和谐社会的精神和原则。

 

今年秋季入学以后,在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中,不知道是哪位智慧超群的校长大人,标新立异的设计了一个既能提高教师待遇,留住老师,学校又不出一分钱,同时也能得到好处的绝佳办法:学校统一补课,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多上一节课,一月几十元,美其名曰:“补习费或辅导费”。这样既有利于家长(学生放学早,没人接送,学生自己在家玩也不放心,也没时间辅导孩子功课,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且补习费远远低于社会上辅导学校的收费。)也有利于学校和老师(补习费学校和老师可以分成,学校增加了收入来源,老师心甘情愿、热情高涨,以多劳多得增加了工资),很快学校和老师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一起上演最后的疯狂,各校也积极响应、趋之若鹜,补课之风大有来势凶猛、坚忍不拔之势,很快席卷整个北京城。我们没有以为我们校领导变成了慈善家,也没必要对校长大人感恩戴德,更不应因政府对补课网开一面,喜形于色,这是打工子弟学校行业自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伟大创举!我们要用平常心对待补课后的待遇变化,

 

今年11月份,北大某学者曾预言见年的物价将上涨到36.8%,罪魁祸首不是游资炒作,也不是美元的疯狂印刷,而是政府超发人民币5亿元才是物价暴涨的直接推手,前几天到菜市场买菜,15块买了10个柴鸡蛋,原来十块钱四斤的苹果一下子涨到五块钱一斤……事实上我们的收入没有多大变化!愿我们教师们的工资像我们的物价一样疯涨起来!

 

政府应该尽到政府的义务,学校应该完成学校的使命,教师应该做好自己的工作,温家宝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让人们生活的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既然保障每个人的尊严,就不该放任2000余万的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视而不见,置之不理。既然保障每个人的尊严,就应该子弟学校教师们的生活保障问题承担起来,既然保障每个人的尊严,就不该在妥善安置流动子女的情况下,对学校校舍进行强拆。

 

今年冬天有点冷,我亲爱的同行们!无论我们收入多寡,无论我们快乐与否,今年春节也要回家过年,也要与亲人团聚!毕竟,维系着、支撑着我们坚强信念的,永远是那份浓浓的、温暖的亲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园丁奖  园丁奖词条  补课费  补课费词条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