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三八”妇女节,她们“看清楚”了吗?

 

       拥有一双健全的眼晴是多么重要,毋庸置疑。但事实上,全球72亿人口中,有超过三千万人失明,接近两亿人患有视觉障碍。换句话说,全球每二十个人中就有一个失明,每三到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患有视觉障碍。这些问题大部份都集中在亚洲,而全球两成的失明人口,都是在中国。

 

       在失明的人群中,女性更加深受其害。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指出,女性占到全球失明人数的三分之二的,每三个失明人士中,就有两个是女性。

 

       为什么女性无法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治疗机会?原因很简单,男性在传统上是一家之主,一般家庭又重男轻女,所以男性掌管财政,女性病人不一定能够获得治病机会。而这种歧视从起跑线上已经开始:出于男女不平等,当小女孩和小男孩同时患上眼病时,女孩得到治疗的机会普遍较低。在发展中国家,一般有眼病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就很有限,失明女孩更加得不到重视。

 

       你知道吗?80%的失明是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每五个失明案例中,有四个根本不必要承受暗黑之苦。

 

       什么是可避免的失明﹖例如白内障,一个十五分钟的手术就可以让人重见光明。还有在中国已经不构成问题的沙眼,其因细菌感染而起,所以抗生素与改善卫生状况便能防治。

 

       但是女孩的需求往往被忽视了,仅仅因为她是女孩。国际眼科组织弗雷德•霍洛基金会在非洲布隆迪(Burundi)遇到的一个案例令人叹息。三岁女孩萨瑟莉亚一出生便因白内障而失明,遭到父母遗弃,幸好奶奶愿意照顾她。萨瑟莉亚只能整天躲在家里黑暗的角落。

 

       布隆迪全国只有三名儿童眼科医生。幸运的是,“霍洛基金会”帮助萨瑟莉亚联系上了其中一位,萨瑟莉亚接受手术后成功复明。目前带着眼镜的她希望长大了时能够去上学。她的奶奶说,如果萨瑟莉亚没有遇到医生,她很可能活不过五岁——这正是许多落后地区失明儿童的命运。

  

 

       同样,如果家里有人患上眼病,必须负责照顾的,也是女性。

 

       住在云南澜沧县的罗娜六已经七十岁了,她身形消瘦,头上包着小数民族头巾。她的家不大,天地在家的后方,猪栏就在门口两步,家里养了几头猪。娜六的双眼因白内障而失明接近一年了。从前无论是煮饭还是洗衣服,娜六都能自己做。可是眼晴出问题以后,她便无法照顾自己,不能再下田了。就算在家里走动,也需要十五岁的孙女李娜倮看护。娜倮刚初中毕业,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庄,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城里的酒店或饭店打工,但这个愿望也只能搁浅,因为她得留在家照顾奶奶。

       

       联合国指出,每个人,不论男女,都应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但男性享有的权利,往往比女性更多。试想,如果萨瑟莉亚能够上学,李娜倮能够在城巿打工,她们的面貌会多么不同。在发展中国家,孩子每接受多一年的教育,就能多赚百分之十至二十的工资,这将直接改善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世界银行的数据也显示,当女孩接受多一年的中学教育,一生收入能增长百分之二十五。更重要的是,这些优势会“遗传下去”。当这些女孩成为母亲,她们也会给孩子更健康和富裕的生活。 

 

       芝古是霍洛基金会在非洲培训的首位女医生。她说:“女性在肯尼亚要当上医生,绝不容易!”她是一所医院的主治医生,当病人见到是女医生时,都会难以置信,离开病房去询问自己是否入错病房。

但芝古努力让自己成为行业里的领头羊,致力于改变别人的命运。她是东非少数能为儿童动眼科手术的医生。

       

       “在肯尼亚,如果你学习成绩好,通常会成为医生或者工程师。我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一点也不后悔。我参观过一所眼科诊所后,便决定专门修读眼科。我见过很多失明人士走路,在一个15分钟的手术后,他们第二天便行动自如了。这实在太神奇了,让我立志帮助更多的人。”

       芝古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把母爱都传递给了病人:“我曾医治过一个12岁的男孩。手术后他终于看得见了,但他没有笑。为什么呢﹖原来他很小就得了白内障,从来都看不见东西,不知道如何利用脸部肌肉来表达情绪。看着他我觉得特别悲伤。患有眼病的孩子必须尽快做手术,否则他们会错过许多美好。”

 

       谁能给患眼病的女性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教育与投入是必须的。提供针对小学女生和农村妇女的眼病筛查、加强教育工作等,都将大大减少女性患上可避免的盲症,增加她们接受教育和创收的机会,提升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请勿忘记她们的医疗需求。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妇女节  妇女节词条  看清  看清词条  她们  她们词条  
公益

 女声电子报92:反对婚姻剥削

关于婚姻法司法解释的舆论争议仍在继续,所以我们也要继续跟进。专题依据反家暴网络的一次论坛,专家认为司法解释三没有对一些重要的婚姻家庭问题给出充分公平的解决方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