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捐赠总量差55倍 2017年中美慈善捐赠数据简要解读

 

        9月21,中国慈善联合会在深圳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过去一年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情况如何,大家可以根据其披露的相关数据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三个月前,美国捐赠基金会(Giving USA Foundation)曾发布了2017年美国慈善捐赠数据。正好拿来做一个对比解读:

 

        1,捐赠总额

 

        美国2017年度慈善捐赠总量达4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818.51亿元,同比增长5.2%,占GDP总量2.1%;2017年我国境内接收国内外款物捐赠共计1499.86亿元,较2016年增长7.68%,占全国GDP总量的0.18%。

 

        两相对比,两者捐赠总额相差近18倍,占GDP的百分比也差近12倍。要知道美国有3.3亿人口,而中国有近14亿,相差悬殊。

 

        2017年美国慈善捐赠量创历史新高,突破4100亿美元大关,是因为美国经济利好。而我国在经济趋于减弱的情势下,捐赠总量能逆势增长,实属不易。

 

        只是不知道,随着经济持续下滑,企业经营不利,2018年的捐赠总量能否再次增长,我是并不乐观的。一是中美贸易战,中国制造业受损;二是环保、税收、社保、抽贷等政策变动,企业负担加重。中国慈善事业恐怕也要过几年紧日子了。

 

        2,人均捐赠

 

        2017年中国人均捐赠额107.90元,报告称比去年增长7.11%(100.74元);美国2017年度人均捐赠额872美元,合5978元人民币。 两相对比,两者相差55倍多。中国的个人捐赠仅占总捐赠额的23.28%,计349.17亿元;而美国个人捐款占总额的70%,计2866.5亿美元,合人民币17750亿元。

 

        我们推动的是一个人人公益的社会,而这只有个人成为捐赠的主力时,这才能实现。但现在看来,中国仍然任重而道远。

 

        美国就不一样,个人一直是捐赠的主力,既能实现慈善的可持续发展,再者也是唤醒每个人的善心。到那时,也不至于因为经济的兴衰而受到影响。而且,能助人者,必有恻隐之心!个人捐赠的比例越大,社会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我国个人捐赠的持续增长,互联网公益的发展尤其是腾讯搞的99公益日功不可没。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妄自菲薄,毕竟我国现代慈善的历史发展还很短,个人捐赠低也说明潜力还很大,很多有钱人还在观望,老百姓还没行动起来。这就需要我们的慈善机构继续提高项目的有效性和机构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来。

 

        3,企业捐赠

 

        2017年,我国慈善捐赠中来自企业的捐赠共计963.34亿元,占64.23%;民营企业仍然是慈善捐赠的中坚力量,全年捐赠达482.83亿元,占企业捐赠总量的50.12%(2017年中国通胀率为7.5%);2017年美国企业捐赠共计207.7亿美元,增长了8个百分点(剔除通胀因素后增长5.7%)。

 

        民企贡献之大,值得我们向民企致敬!因为经济形势下滑,民企受到冲击的最大,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心存民生,响应国家号召捐款捐物,这让我看到了希望。

 

        前几天,有个二货叫吴小平的,声称中国私营经济可以离场了,简直是胡说八道!一魑魅小人也!

 

        当然,现在很多企业捐赠大多出于公关和营销动机,这恰恰需要公益界的引导和帮助,从企业公益的1.0时代跨越到3.0时代。

 

        有一个好现象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企业家成立基金会来做公益,这一方面需要国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二是慈善行业也应形成一种氛围,让他们能更自主、更独立和更灵活地来以公益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

 

        再强调一下我之前的观点,如果这样的政策和氛围形成,中国也一定会出现几个像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那样几个能以人类福祉为使命的伟大的基金会,而不像现在只是仅局限于解决国内的问题。

 

        4,捐赠领域

 

        2017年,我国社会捐赠最关注的三个领域依然是教育、医疗健康、扶贫与发展,这三个领域接收捐赠共计约1091.15亿元,占捐赠总量72.75%;美国2017年社会捐赠排名前三的则分别是宗教、教育和人类服务三大领域,共2363.3亿美元,占捐赠总量的57.6%。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国捐赠量之所以大,还是受宗教影响比较大。美国人不和你扯什么民族大义、爱国情怀那些遥远的问题,他们善于践行耶稣的圣训:“施舍比接受更加有福”,“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们怀里。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他们信奉《圣经》中所说的,“我们都赤身而来,赤身而回”。而且,许多美国人也都认同卡内基的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他们也把回馈社会、帮助穷人作为自己的一项义务和道德要求。这都让美国人形成了“我只是财富的保管者,而非拥有者的金钱观。

 

        我国就不一样,捐赠还是受传统文化影响比较大,财富大多留给子女。近年来这一现象虽有所好转,但这种渗透到骨子里的文化,短时间内是很难改观的

 

作者:益先生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4cfe55610219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捐赠  捐赠词条  中美  中美词条  简要  简要词条  总量  总量词条  慈善  慈善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