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益职场】过往十年,他们谈的公益人才话题,哪句戳中了你?

  导读: 

 

人才,一直是公益行业的切肤之痛。薪酬天花板的存在,加上职业认知的缺乏,公益组织人才流动大,流失快,招聘难,培养难。近日媒体报道,中国高校首个本科层次公益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公益慈善班进入停招倒计时,引发业内关注。

 

基于《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思想集(2009-2018)》,我们摘录了其中几届年会嘉宾关于公益人才话题的观点:有对公益人才发展乐观的预期,也有对专业人才短缺恶性循环的担忧;有“穷酸不是公益从业者的代名词”的呐喊,也有“做精彩的人,别把自己看成无名小卒”的鼓励。从这些陈年“旧语”中,或许也能感得“新知”。

 

以下内容摘编自《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思想集(2009-2018)》,嘉宾职务均为时任职务。

 

*图片来自网络

 

 

事件: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2009年会

 

地点:北京

时间:2009年7月

 

 

徐永光

时任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非公募基金会出现之前,官办基金会因其行政化倾向,缺乏吸引优秀专业人才的机制,中国民间公益慈善领域人才极度匮乏。非公募基金会的创办者大多为营利领域的成功人士,积累了丰富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发展规划、资金运作、机构治理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具有将这些知识、技术和管理智慧运用到慈善领域的条件与主动性。非公募基金会有条件以接近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薪酬待遇,吸引大批知识结构新、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这将对改善民间公益领域的人才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但是目前,非公募基金会行业对于提高机构专业化、管理人员职业化水平的意识远远不够,从业人员普遍缺乏公益领域的从业经验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人才匮乏仍然是制约我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的障碍之一。

 

 

杨平,时任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执行干事长

 

 

专业能力的不足是社会公益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表现是专业人才缺乏。公益组织人才市场尚未形成,加上专业能力和专业分工不足,导致公益组织无法按照专业化方向发展,其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只能向综合性、复合型的人才转变,由此出现人才进一步短缺的恶性循环。

 

 

事件: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2010年会

 

地点:北京

时间:2010年10月

 

 

冯仑,时任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需要大规模地培训、培养专业的人才。现在很多公益基金会在找专业人才,但很困难。公益组织人才大部分来自于两个方面,政府背景的公募基金会多来自于政府部门的退休人员和内部人员,民间私募基金会的人员有很多来自于企业。这两方面都会把原来的组织背景、组织文化、价值观带进公益组织,会使公益组织的发展不够专业。我们希望能够在一些大专院校,特别是像北师大已经开始与“壹基金”建立公益学院,能够很好地培养人才。20年前没有MBA,我们企业用的人都是江湖人士,今天我们再也不会用江湖人士,我们会用从名校毕业、MBA或者是大公司培训过的人,这样公司才会治理规范。所以我们也希望,在NGO组织、公益组织当中使用到大量的专业人才。

 

现在有一个非常乐观的地方,一些公益组织,特别是企业和个人捐赠的非公募基金会,在用人的薪酬、福利和激励方面,已经完全能够按照市场的标准,在公益组织中服务,所得到的基本保障不差于营利单位,这样也会激励人才流动,同时也能够对大学生就业有一个很好的吸纳。

 

 

事件: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2012年会

 

地点:广州

时间:2012年11月

 

 

何道峰,资深公益

 

 

公益不等于慈善,慈善不等于做好事,做好事也不等于学雷锋。但是我们这里好像是一回事。学雷锋说到底是强行的计划经济情况下塑造非人典型让人们学习的政治冲动。现在公益首先必须是人,尊重人的需求为第一需求,人需要爱己、爱家,才能谈得上爱社会和爱国家,一个不爱老婆、不爱家的人说爱国是瞎扯淡。人首先要担当家庭责任,然后才是社会和天下的责任。

 

每一个伟大的组织,都是一个精彩的人创造的,你要进入公益领域,别把自己看成无名小卒,你就是领袖,你就是精彩的人,你就是影响着改变这个世界的人。谁说这个世界靠伟大领袖改变的?这个世界都是由平凡的人、有梦想的人改变的。既然各位有梦想,你让你的精彩成就这个组织的精彩,你就成就了这个国家的精彩。

 

 

事件: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2016年会

 

地点:上海

时间:2016年11月

 

 

杨晔,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促进行业间的人才流动。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成功商业人士全身心投入到基金会和非营利组织的工作当中,他们为这个行业带来更高效和更创新的方法。我们也需要吸引更多的中层进入现有框架,能够加入到基金会工作中来。此外,我们也企盼着能够形成完整人才梯队的培养。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有机会把选择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作为职业方向考虑。我们希望在各个层面吸引到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迎接共同的挑战,来实现我们值得骄傲的使命。

 

 

事件: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7年会

 

地点:成都

时间:2017年11月

 

 

胡广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秘书长

 

 

我在不同场合都说过,基金会工作人员、NGO专职人员,我们都不是慈善家,我们只是以公益为职业的从业者。我们要生存,我们要更专业更安心地从事公益工作,就必须要有稳定的工资、体面的工资,才能快乐有效的工作。

 

公益,不只是学雷锋、做好人好事,不图报酬。公益从业者也要结婚生子,成家立业,还要买房买车……如果我们自身都朝不保夕,如何能安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怎么能让捐赠人放心?怎么能让受助人安心?当我们自身都快要成为被救助对象的时候,我们的公益理想也就要破灭了。我们职业,我们专业,我们有价值,我们需要被认可,我们追求价值导向和行业平等。

 

穷酸不应该是公益从业者的代名词。当有一天,中国公益行业从业者的收入不再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当公益行业的高管或公益职业经理人的收入,能够和其他行业的高管/职业经理人平起平坐的时候,我坚信,那将是中国公益人才辈出、百花齐放的最佳时期。

 

 

END

 

 

关于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度盛会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度盛会——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交流平台之一。每年11月22-23日举办,为全国基金会搭建的一个对话、交流、合作的高层次平台,是基金会行业的年度盛会。截止2019年底,共举办11场年度盛会,累计7000多人次参会,参会机构3250多家,参会媒体330多家。

 

2020年,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度盛会将在11月正常举办,具体日期和形式与往年相比将有较大创新调整,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益  公益词条  过往  过往词条  职场  职场词条  他们  他们词条  话题  话题词条  
公益

 政府购买服务谨防跑偏

7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最新部署,意义深远。这不仅是惠及民生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社会领域改革的关键之举,更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