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但后人对孟子的“性善论”有所误解,经常把孟子“性善论”理解成“向善论”或者“本善论”,这都是错误的。目前很多哲学家都已正名,孟子提出的是“性善论”。

典故

《孟子·告子上》:孟子提出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翻译:孟子说:“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西流,但是,难道也无所谓向上流、下流之分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岗。这难道不正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本质。”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 敬其兄也。”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不忍人之政”)。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内容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向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但是对于孟子的文章描述,他认为人性还是本善的。

论证过程

1. 以“不忍人之心” 论“本心”,确立性善论。孟子看重心的道德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2. 由本心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所以人才有“仁义礼智”四德。即将善这种本性看作生而有之的先验的。

孟子的四端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

3.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只要尽自己的道德本心去行事,就可以认识了解到自己的本性是善的,在内心上不会抗争,由此知本性与本心。而了解自己的本心是善的就知天了。确认人的善来自于天将人的价值源头客观存在化。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4.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在这里,孟子明确提出并概述了他的“性善论”。

孟子其人

人物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一说山东省邹县东南,另说河南商丘)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历史地位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属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传弟子。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大成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多数人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随后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论汇编于《孟子》一书,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向善论。

对人性的研究

我们都是人,每个人从一生下来到死,就像一辆新买的车,大部分都是全新的,每个人都有它的特有的“潜能、天赋”与天生的缺陷与“局限”。虽然每个人都是全新的,但由于特有的天赋不同,有的人更聪明一些,有的人更迟钝一些。

随着人的成长,每个人开始发现,积极的发掘自身有的潜能、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一套成熟的系统的本领。习性即习惯的养成,其实仅仅就是改变认知继而改变行为的尝试——每个人的大脑都不一样,造成了好习惯养成的难易程度很不同。

于此同时,由于各种环境诱惑的影响,每个人感染的不良习惯也越积攒越多,每种不良恶习会造成原本天生就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本质,更加迅速的形成为某一类型的品性。而品性,就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形成后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改变。由于每个人先天体质的不同,造成了有的人更容易形成某类品格,也有的人形成不了达不到一些人先天具有的品格。

盛极而衰,随着人在社会的活动的加剧,不良习惯的影响,天性中不完善的部分的放松,人的品性只会越变越坏,正如自行车,没有使用50年还跟新车一样完美的。

不良品格的养成,就需要去纠正,正如生病了去治疗,给车子做修理,即使治疗妥当,修理好的车也永远达不到刚出厂的新车那样好用。但是能开走、能使用。不在意它,看上去就是个正常健康的人,在意它,就什么都干不了,病病怏怏地等死。即后天的应激因素(各种压力)在原先性格(大脑)的基础上激发了人格形成与疾病发作。

此时再去改善品格,将是长期的,是艰巨的,因为大脑基础不会再改变,即使在改变行为过程中有了一定进步,也比其他人对某种恶习更为易感,形成风险更高,而且在相似的应激压力刺激条件下也更轻易恢复原形;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儒家构思的性善,是错误的。

结果是否能够改良,好不好得了,此时已经不在新习惯的自身的高低,也不在接触面人与物的好坏,即使近朱,也不会变赤。如果追求完美,要求达到一点缺点都不能有,那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你永远也好不了”,因为你的要求已经不可能实现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儒家的性善论是不正确的,甚至是相反的。改变将仅仅是行为的,认知的。作为根本的大脑基础是不会再改变的。同时随着年龄的推移,人的各种身体结构,零件都将慢慢钝化,只会变坏不会变好。

医学对人格采取森田正马的做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顺其自然,是指在接受事情本来面目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情绪和躯体反应不评判、不控制、不抵抗,保持接纳的态度去观察和觉知,情绪自然会逐渐消退,从而做到“不战而胜”,或者道家提倡的“无为而治”。越是改变,越是较劲,本能就越压抑,之后要么犹如饥不择食,反弹的更加强烈,要么扭曲,出现各种奇奇怪怪的行为。为所当为,是指要采取行动,以当前的目标为导向的做事情,只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眼前的生活当中,不再考虑不现实。不实际的目标,从而在生活中获得自我愉悦感和掌控感。所以从这个方法说,儒家采取的不停反省,然后强迫。也是不合适的。因为不承认自己是不完善的,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不可能有很好的未来的。

但是,人有自己的选择与自由。子曰:“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所以曾子即使鲁钝,还是孜孜不倦的按照错误的方式反省自己。孟子即使好辨,也用自己的口才忽悠君王行仁政。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即使它是错误的。每个人也在岁月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乐土,即使它是遥远的。如果从对人性善与美的执着的追求,或许孟子的错误又是对的。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孟子 恻隐 恭敬 仁义礼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尽心上 性善 道德规范 向善论 人性向善 四端 公孙丑 告子 邹国 仁政 杨朱 儒家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