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握手是一种礼仪,是人与人之间、团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都赋予这个动作丰富的内涵。一般说来,握手表示友好,是一种交流,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可以表示一方的尊敬、景仰、祝贺、鼓励,也能传达出一些人的淡漠、敷衍、逢迎、虚假、傲慢。团体领袖、国家元首之间的握手则往往象征着合作、和解、和平。握手的次数也许数也数不清,印象深刻的可能只有几次:第一次见面的激动,离别之际的不舍,久别重逢的欣喜,误会消除、恩怨化解的释然等等。

历史演变

握手最早发生在人类“刀耕火种”的年代。那时,在狩猎和战争时,人们手上经常拿着石块或棍棒等武器。他们遇见陌生人时,如果大家都无恶意,就要放下手中的东西,并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藏武器。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节。

也有一种很普遍的说法是中世纪战争期间,骑士们都穿盔甲,除两只眼睛外,全身都包裹在铁甲里,随时准备冲向敌人。如果表示友好,互相走近时就脱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表示没有武器,互相握手言好。后来,这种友好的表示方式流传到民间,就成了握手礼。当今行握手礼也都是不戴手套,朋友或互不相识的人初识、再见时,先脱去手套,才能施握手礼,以示对对方尊重。

注意事项

1.一般是先打招呼或点头示意,然后相互握手、寒暄致意。关系亲密的边握手边问候,时间可长一些。

2.初次见面的,则应听完介绍之后轻轻相握,握一下即可。

3.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应稍稍欠身,以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

4.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不要看着第三者握手。对方如伸出手来,不要拒绝,以免尴尬。

5.握手的先后顺序是: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时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

6.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等别人握完再伸手。

7.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

8.军人与他人握手时也不必脱下军帽,应先行军礼然后握手。

9.标准的握手姿势:伸出右手,以手指稍用力握对方的手掌,持续1--3秒钟,双目注视对方,面带笑容,上身要略微前倾,头要微低。

10.女士假若不打算与向自己首先问候的人握手,可欠身致意,不要视而不见,或者扭身而去。

11.与他人握手时,手应该是洁净的,否则会给对方以不舒服、不愉快的感觉。同时握手时间应大体相同,不要给人以厚此薄彼的感觉。

12.长久的握着异性的手不放是不礼貌的。男士与女士握手,时间要短一些,用力要更轻一些,一般应握女士的手指。

13.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用左手与人相握是不合适的。在特殊情况下用左手与人相握应当说明或者道歉。

14.在某些情况下,如老友久别重逢,或会见嘉宾时,握手的时间可以稍长一些,还可以伸出左手去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背,两手做紧握状,不过这种方式不能对女士或初次相识者使用。

15.在正常情况下,坐着与人握手是不礼貌的。握手时,应站起身来表示礼貌。

16.标准的握手方式,称“平等式,是意义较单纯、礼节性的表示友好合作 握手方式。”

17.握手时掌心向下,称“控制式”,显得傲慢,也暗示想取得主动或支配地位。

18.握手时掌心向上,称“乞讨式”,此握手方式显得谦恭,也往往是处于受支配地位的表现。

19.双手去握对方伸出的手,并且上下摇动,称为“手套式”,往往表示热情的欢迎、感谢、感激,或有求于人、肯定契约的意义。

20.“手套式”握手,一般是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用的方式,表示谦恭备至。一般初次见面不可用,若是代表企业与对方谈话,一定不要用这种方式。

21.握手时过于软弱无力,称“死鱼式”握手,给人一种无生命力,任人摆布的感觉。

22.过于用力,称“虎钳式”握手,给人以粗鲁的感觉。

23.握手时轻轻触一下对方的指尖,称“抓指尖”式握手,往往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

24.握手是很常用的一种礼节。许多国家习以为常,一般在相互见面、离别、祝贺、慰问等情况下使用。

详细解释

1. 执手,拉手。古时在离别、会晤或有所嘱托时,皆以握手表示亲近或信任。《东观汉记·马援传》:“ 援 素与 述 同乡里,相善,以为至当握手迎如平生。”《三国志·魏志·曹爽 传》:“ 爽 以支属,世蒙殊宠,亲受先帝握手遗诏,托以天下。” 唐 元结 《别王佐卿序》:“在少年时,握手笑别,虽远不恨。” 宋 陆游 《斋中杂兴》诗之十:“道逢 若耶 叟,握手开苍颜。” 清 纳兰性德 《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词:“握手西风泪不乾,年来多在别离间。”

2. 今用为见面、分别的礼节,也用来表示慰问或祝贺。 赵大年 《公主的女儿》三:“作揖变成了握手。”

3. 拳屈手指。 汉 焦赣 《易林·乾之履》:“空拳握手,倒地更起。”

4. 指拳屈手指以掬物。《管子·弟子职》:“凡拼之道,实水於盘。攘臂袂及肘,堂上则播洒,屋中握手。” 尹知章 注:“堂上宽,故播散而洒;室中隘,故握手为掬以洒。”

5. 古代死者入殓时套在死者手上的殓衣。以布帛缝制,形如直囊。《仪礼·士丧礼》:“握手,用玄,纁里,长尺二寸,广五寸,牢中旁寸,著组系。”贾公彦 疏:“名此衣为握,以其在手故言握手,不谓以手握之为握手。”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支属 元结 礼节 赵大年 焦赣 尹知章 贾公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