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读后感分享

  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读后感一

  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鬚(xū)弃袍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在时,孙氏与刘氏势不两立,以刘备之仁,孙尚香和亲亦不能彻底解决矛盾。但周瑜死后,孙、刘因共同利益结为唇齿之交,孙尚香更使这种利益关系更紧密。

  孙、刘合以拒曹操,曹操安兵洛阳,孙、刘之间的荆州之争便不可避免的展开,但是曹操出兵,二者又和为一气。显然可见,曹操、周瑜是孙、刘合与离的原因,但真正的原因却是利益背后的利益战争。

  曹操出兵南下孙权兵败,便借兵于刘以拒曹之兵,但刘方深知曹操生平所惧,便借马超之兵以救孙吴,救孙吴不损一兵一将,又不毁孙刘之间的友好,此乃一奇。但是刘备借马超拒曹操,而曹操让韩遂以取马超就更奇。然韩不中计,不为曹操而攻打马超,韩遂和马超联手共拒曹操则更奇。

  但是刘备不助马超一臂之力,助马超者却是韩遂。刘备并未约同韩遂,同韩遂者却是曹操;马超出兵并未是为了救孙权,但救孙权的却实是马超马超不是为了应刘备之书,然而借马超之兵的就是刘备。

  而当马超攻打潼关的时候,是天赐良机于孙、刘也。如果乘虚而来袭击韩都,此大快事也。但是刘备不这么做的,孙权也不这么做。事出必有因,东吴的兵力只能守而不能攻。合淝之攻尚不能休,有何兵力攻打许都。并且此时东吴一心想收取荆州,尚无收许都,平中原之志也。而刘备想待兵力充足之时以取西川,东吴求救尚不肯轻易动兵。又怎么会有闲兵攻打计昌?刘备欲图中原奈何兵力不足。况且西川未得,尚无真正的立足之地,有怎敢遽图中原也。曹操有可乘之势,所虑有乃兵力也。啊!此乃天意也!

  事巧而文更巧,无智慧则不成巧;无利之争则不为玄,追根究底,为利也,为利而受制于力。

  曹操、孙权为父报仇,并不是为公,而为私。马超报父仇,是为私,亦为公,总此更为义也。

  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读后感二

  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鬚(xū)弃袍

  曹操斩了马腾,与马超结下不解之仇。休书一封至韩遂(马腾叔父)曰,杀马超,西凉权归你。计是好计,没找对人,韩遂撕书杀来使,共马超领兵报仇。此时曹操正挥军南下,袭东吴,这是犯了爪哇国的混!前者与马腾秋毫无犯时,吞吴犹忌西凉兵,今杀了马腾结深仇,倒视西凉若无睹了。这不,南境未到,马超已杀至潼关。曹操急调转马头,奔回救援。曹洪为先锋,领命守关十日。西凉兵日夜骂战,至第九日,更卸甲席地卧城下,曹洪早忍多时,如今趁张辽外出点粮,无人阻拦,领兵出城,杀入敌阵。张辽觉察时,曹洪已深陷重围,只得死命拼杀,抢回曹洪,但潼关已失。

  十一日,援军到。操预斩曹洪,众将力劝得止。曹操有一点让人钦佩,每逢大敌,必亲赴战场,身先士卒。此次与马超对阵,兵败溃散,操亦落荒而逃。西凉兵个个预捉曹操立功,军内传开,红袍者曹操,操随即褪袍;又说,长鬚者曹操,操即割鬚掩面。不料还是被马超寻见,挺枪刺来。操见大势已去,闭眼受死,忽斜刺里杀出一将,大将曹洪是也,拦住马超。操速遁去,至远仍闻马超叫骂不绝。如此操得命回营,逢人便说,幸亏前者没杀曹洪,并重赏之。

  曹贼见正面敌不过,率兵渡河预截后路。马超深谙兵道,早已识破,待敌兵半渡,出奇袭之。操损兵无数,自亦深陷重围,许褚奋力挡杀,暂得活命,但不可脱。岸上县令丁斐见操命危急,尽放牛马引西凉兵争夺,操得脱身,大赏丁斐。

  操上岸,不容喘息,下令立即撅深沟,设为陷阱。韩遂等杀来,陷入深坑,死战得脱。操得喘息,料马超必趁寨未立再杀回来,遂设伏兵静候。不料马超亦知操必设伏兵,先遣三十骑摇旗探路。一声号响,操伏兵尽出,仅围三十骑。马超韩遂等随后杀来。操命危矣!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读后感分享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分享  分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