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石阡县,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南部,介于东经107°44′55″—108°33′47″,北纬27°17′5″—27°42′50″之间,总面积为2173平方千米。

石阡县地处湘西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梯级大斜坡地带,石阡县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东南高、西北低,岩溶地貌明显。石阡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暖湿共节,无霜期长。

2018年,石阡县下辖3个街道、6个镇、10个乡 。2017年,石阡县常住人口30.65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9.058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1653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565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3279亿元,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799元(以常住人口计算)。

历史沿革

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置夜郎县于今县境西部,属象郡

汉代,属夜郎国、牂牁郡地。

梁武帝天监年间,置建昌县,侯景叛乱后,侨置夜郎郡,隶武州。

隋开皇元年(581年),废南阳郡置寿州于石阡。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寿州为充州。

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充州。武德四年(621年),重置夜郎县。贞观四年(630年),置夷州。

宋大观三年(1109年),复置都上县。

元世祖至元年间,置石阡军民长官司于今治所。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石阡府,分辖龙泉县及石阡、苗民、葛彰葛商3个长官司。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仍领上述1县3长官司。康熙二年(1662年),废葛彰葛商长官司。乾隆七年(1742年)三月,石阡府分设7里。

民国元年(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建立,初沿袭清制。民国二年(1913年),贵州设立都督府和行政公署,实行军民分治。民国五年(1916年),公署知事将全县划分为6个区,石阡县分为10个区。民国十六年(1927年),直属贵州省。同年,国民政府下令改县公署为县政府,石阡县为二等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党改组贵州省政府,实行行政督察区,石阡划归铜仁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重新调整行政区域,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石阡实行新县制,设置乡镇保甲。

1949年11月15日,石阡解放。

1950年2月8日,石阡县人民政府成立。

1951年2月,改置汤山镇为城关区,同年将区公所改称为区人民政府。

1967年3月29日,石阡开始“文化大革命”。

1967年4月2日,“石阡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1970年起,属铜仁地至今。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02月08日,石阡县将民国时期18乡镇划为3个区分辖,设立区公所。同年7月,改置3区为6区1镇。

1953年,缩小乡、村行政管理范围,将石阡县划为80乡1镇,区治不变。

1956年01月,中共石阡县第五次党代会作出决定,进行并乡工作。

1961年,撤区并社,将7个区改为区级人民公社,45乡镇为管理区。

1962年,恢复区的设置,设6个区调整公社为27个。

1963年,恢复7个区治,将27个公社增至43个。

2012年,石阡县辖7个镇、2个乡、9个民族乡,302个行政村。

2016年1月1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6〕27号批准石阡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调整后,石阡县辖汤山街道、泉都街道中坝街道、龙塘镇、本庄镇、花桥镇、五德镇、白沙镇、河坝镇、国荣乡、龙井侗族仡佬族乡、聚凤仡佬族侗族乡、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甘溪仡佬族侗族乡、石固仡佬族侗族乡、坪地场仡佬族侗族乡、青阳苗族仡佬族侗族乡、坪山仡佬族侗族乡、枫香侗族仡佬族乡,共3个街道、6个镇、1个乡、9个民族乡。

区划现状

截至2018年,石阡县下辖3个街道、6个镇、10个乡。石阡县人民政府驻汤山街道

统计用区划代码名称
520623001000汤山街道
520623002000泉都街道
520623003000中坝街道
520623101000本庄镇
520623102000白沙镇
520623103000龙塘镇
520623104000花桥镇
520623105000五德镇
520623107000河坝镇
520623201000国荣乡
520623202000聚凤仡佬族侗族乡
520623203000龙井仡佬族侗族乡
520623204000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
520623205000枫香仡佬族侗族乡
520623206000青阳苗族仡佬族侗族乡
520623207000石固仡佬族侗族乡
520623208000坪地场仡佬族侗族乡
520623209000甘溪仡佬族侗族乡
520623210000坪山仡佬族侗族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石阡县隶属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南部,东临江口、岑巩县,南接镇远、施秉县,西连凤冈、余庆县,北交思南、印江县。介于东经107°44′55″—108°33′47″,北纬27°17′5—27°42′55″之间,东西最大间距86.6千米,南北最大宽度47.6千米,总面积217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石阡县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地面积占77.3%,丘陵、谷地占22,7%。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斜,武陵山南支脉贯穿全县。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27座,佛顶山系梵净山的姊妹山,主峰海拔1869.3米,为县内最高点,西北面乌江边的高滩为县内最低点。

气候特征

石阡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1℃,年降雨量1073.2毫米,年日照时数870.7小时,年无霜达250天。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矿泉水

石阡县因境内地热矿泉有“泉都”之称。已知的自然出露热矿泉20处36个出露点总流量65升/秒,日流量2.23万吨,水温27—55℃。

石材

石阡县天然优质石材资源分布广,蕴藏量十分丰富品种齐全,马蹄花生物化石岩、大理石、木纹石等资源品质好、蕴藏量大。据矿产探测资料表明石阡拥有大理石、马蹄花,生物化石、青辉灰绿、芝麻石、白云母、云灰石等20多个品种而且各自花纹独特;主要分布于白沙、本庄、龙塘、聚风、汤山、坪地场等乡镇一带,属大型石材矿体,资源储量可达四千万立方米,石材品种\质地在西南地区尤为突出。石阡红大理石分布在汤山镇溪口村及国荣乡周围,储量1200万立方米,马蹄花生物化石分布在白沙镇、本庄镇境内,储量2100万立方米,桃红花大理石分布在龙塘镇独木桥一带,储量900万立方米,龟裂纹大理石分布在白沙镇,储量1000万立方米,木纹石分布在坪地场乡,储量为700万立方米,绿豆砂大理石分布在甘溪乡,经砂大理石分布在花桥镇、坪地场乡,其中马蹄花生物化石岩青白相间、质地坚硬、色彩美观装饰性能良好,酷似“凤凰开屏”,矿石经加工打磨后质地细腻、坚硬、和谐美观、颜色均一、抗腐蚀、抗风化、耐酸、耐碱、理化测试结果符合国家建材行业标准。

植物资源

石阡县境内有国家级保护树种12种,其中一级保护树种珙桐,二级保护树种水青树、银杏、杜仲、伞花木、香果树;三级保护树种花杉、青檀、银鹊树、白辛树、金钱槭、厚朴。

动物资源

石阡县境内有多种珍稀动物如大鲵、豹、穿山甲、苏门羚、果子狸、人面、红腹锦鸡、银环蛇、荧火蛇、五步蛇等。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末,石阡县户籍人口41.58万人,常住人口30.65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77‰,比上年提高0.1‰,人口死亡率为5.56‰,比上年下降1.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4‰,比上年提高0.72‰。

经济

综述

2017年,石阡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9.05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1653亿元,同比增长6.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5655亿元,同比增长1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3279亿元,同比增长15.3%。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799元(以常住人口计算),净增3912元,同比增长11.8%。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4.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3%。与2016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4%,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7%,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7%。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石阡县完成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0.4762亿元,同比增长22.8%。按项目建设性质来看,新建项目完成投资54.9598亿元,同比增长14.9%;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2.9095亿元,同比增长260.9%;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6129万元,同比下降66.4%。按投资构成划分,建筑工程完成投资65.1604亿元,同比增长52.9%;安装工程完成投资2474万元,同比下降92.5%;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257万元,同比下降98.3%;其它费用完成投资3.0487亿元,同比增长178.3%。

财税收支

2017年,石阡县实现财政总收入7.6926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778亿元,同比增长14.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8801亿元,同比增长17.5%。

全年实现税收收入6.6174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实现国家税收收入3.8736亿元,同比增长94.6%;实现地方税收收入2.7438亿元,同比增长15.5%。地方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6.2%,比上年提高2.5%。

人民生活

2017年,石阡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86元,同比增长9.2%,其中:工资性收入17533.6元,同比增长6.6%;经营净收入3271.7元,同比增长22.5%;财产和转移净收入5181.2元,同比增长10.7%。人均消费性支出20392.3元,同比增长6.0%,其中:食品消费支出4886.9元,同比增长60.6%,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4.0%(富裕);衣着消费支出1741.9元,同比增长21.5%;居住消费支出6004.6元,同比增长7.6%;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617.8元,同比增长31.6%;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098.2元,同比下降40.7%;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2364.5元,同比下降17.3%;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消费支出2212.8元,同比增长18.5%;其他商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65.5元,同比增长20.5%。

2017年,石阡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97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工资性收入4690.9元,同比增长27.6%;经营净收入2518.2元,同比下降8.9%;财产和转移净收入983元,同比下降2.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544.3元,同比增长9.0%,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083.1元,同比增长4.3%,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7.6%(最富裕);衣着消费支出454.8元,同比增长7.3%;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566.1元,同比下降31.3%;医疗保健消费支出575.7元,同比增长34.6%;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1121元,同比增长24.8%;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1564.1元,同比增长46.4%;居住消费支出1060.2元,同比下降14.1%;其他消费支出119.3元,同比增长156%。

第一产业

2017年,石阡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09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5%,其中:农业产值26.1102亿元,同比增长7.7%;林业产值2.4858亿元,同比增长19.4%;牧业产值11.6481亿元,同比增长3.8%;渔业产值1.3563亿元,同比下降4.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931亿元,同比增长3.7%。

种植业

2017年,石阡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339公顷,同比下降2.0%;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4181公顷,同比增长2.5%;蔬菜播种面积14302公顷,同比增长1.9%。茶园面积25136公顷,同比增长4.0%;果园面积7253公顷,同比增长1.5%。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13.83万吨,同比下降2.3%,其中稻谷产量4.76万吨,同比增长2.7%;油料产量2.58万吨,同比增长3.4%;茶叶产量0.91万吨,同比增长2.3%;水果产量3.4万吨,同比增长4.2%。

畜牧业

2017年,石阡县肉类产量24466吨,同比下降6.0%。

渔业

2017年,石阡县水产品产量6054吨,同比增长6.5%。

第二产业

工业

2017年,石阡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8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18.2112亿元,同比增长7.0%,实现营业收入23.6348亿元,同比下降5.3%,实现利润总额1.8345亿元,同比下降10.6%,实现税金总额1528万元,同比下降26.8%。全年石材产量34.0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08.1%;精制茶3125.13吨,同比增长18.1%;白酒1503千升,同比增长17.1%。

建筑业

2017年,石阡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85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6%。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2.4221亿元,同比增长26.0%,竣工面积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7年,石阡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38亿元,同比增长12.8%。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7104亿元,同比增长1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276亿元,同比增长8.9%。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10.9848亿元,同比增长12.8%;餐饮收入1.1532亿元,同比增长12.7%。

房地产业

2017年,石阡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994亿元,同比下降52.1%。

邮电通信

2017年,石阡县实现邮电业务收入2.072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收入1.8175亿元,同比增长17.4%;邮政业务收入2545.07万元,同比增长9.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949户,移动电话用户30.4263万户,宽带用户38536户。

旅游业

2017年,石阡县共接待旅游人数610万人次,同比增长45.1%;实现旅游总收入53.7亿元,同比增长51.1%。

金融业

截至2017年末,石阡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4.6014亿元,同比增长39.6%,其中个人存款余额56.7652亿元,同比增长16.9%。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0.1022亿元,同比增长28.9%,其中个人贷款(短期)余额11.0009亿元,同比增长7.7%。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石阡县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招生960人,在校生1894人,毕业生540人。有高中教育学校4所,其中:教育部门办高中3所,招生3649人,在校生10416人,毕业生3467人;社会力量办高中1所,招生313人,在校生748人,毕业生114人。有初中教育学校23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初中21所,招生4471人,在校生13441人,毕业生5422人;社会力量办初中2所,招生1207人,在校生3627人,毕业生1043人。有小学教育学校108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小学106所,招生3954人,在校生24193人,毕业生4767人;社会力量办小学2所,招生145人,在校生1505人,毕业生372人。有幼儿园124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幼儿园38所,在园7435人;社会力量办幼儿园86所,在园4849人。全年各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达8.0164亿元,同比增长10.95%。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末,石阡县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农家书屋302个,数字农家书屋18个;新建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46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6个。全县有广播电视台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2.1%,比上年提高0.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比上年提高0.2%,广播电视农村直播卫星用户72576户。

卫生事业

截至2017年末,石阡县有卫生机构322个(含私营和村卫生室),其中:综合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个,村卫生室29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193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54人,注册护士844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2005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6.64万人,参合率达104.3%,比上年提高5.29%。

劳动就业

2017年,石阡县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907人,同比增长2.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全县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84人,同比增长30.3%;转移农业劳动力8635人,同比增长0.4%。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末,石阡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累计人数213835人(不含中央及省驻阡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累计人数10808人,比上年增加513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累计人数33728人,比上年增加678人;参加工伤保险累计人数11623人,比上年增加130人;参加生育保险累计人数10705人,比上年增加330人。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204470人,与上年持平。

社会福利

截至2017年末,石阡县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3746户,共计55971人,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1738户,共计2965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2008户,共计53006人。全县有福利(敬老)院18个,床位1400张,集中供养人数682人。

脱贫攻坚

2017年,石阡县共减少贫困人口1.84万人。其中,产业帮扶脱贫0.46万人,就业脱贫0.23万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0.26万人,教育帮扶脱贫0.51万人,社会保障兜底脱贫0.06万人,医疗脱贫0.29万人,生态补偿脱贫0.03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由13.99%下降到9.12%,实现67个贫困村出列。

环境保护

2017年,石阡县各级财政用于节能与环境保护的财政预算支出为1.0634亿元。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4.63%,比上年下降2.82%。全县已建成污水处理厂5座,设计污水处理能力1.4万立方米/日,其中:县城污水处理厂1座,设计处理能力0.8万立方米/日,建制镇污水处理厂4座,设计处理能力0.6万立方米/日。正在建设污水处理厂2座(青阳、坪山佛顶山),设计处理能力0.1万立方米/日,全县处理污水373.4万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98.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87吨,氨氮化物排放量2.95吨,二氧化硫排放量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0吨。

安全生产

2017年,石阡县发生各类事故12起,与去年同期持平;死亡12人,同比下降20.0%;伤8人,比上年净增8人(上年伤0人)。未发生较大事故。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152人,同比下降32.1%。

历史文化

石阡是贵州省最早建府的五府之一,600多年的府治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和众多名胜古迹,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宫、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阡府文庙、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尧上民族文化村、楼上村古建筑群、成氏家族墓、太虚洞、摩崖石刻、碗架岩摩崖石刻、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仡佬毛龙、木偶戏;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仡佬族敬雀节、茶灯戏、仡佬族丧葬习俗、侗族民俗“悄悄年”、说春;有红色文化——甘溪战役、尧上红庙伏击战、困牛山100名红军集体跳崖遗址。先后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革命老区。

毛龙毛龙为石阡县独具的一种较为大型的龙灯品种。石阡县仡佬、苗、侗等先民,唐宋之前泛称“五溪蛮”或“五陵蛮”,以远祖“盘瓠”为图腾。“盘瓠”的形象为“五色毛犬”,在“龙”这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图腾物上,又增加了“毛”的特征。
茶灯石阡县的茶灯是源于生活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石阡茶灯属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特产

石阡神仙豆腐神仙豆腐是石阡具有特色的小吃,用天然的神仙叶子制作而成,颜色翠绿,酸辣嫩滑,清爽怡人,更像是凉粉或者果冻,是当地人夏天消暑最爱的小吃。采摘新鲜的神仙叶子挤出汁水,点上草木灰使其变稠,等待20分钟左右,汁水完全凝固,加上辣椒、蒜泥等调料拌匀,一份神仙豆腐就做好了。
石阡红心李红心李是石阡独有的地方特产,境内分布甚广。每年端午后,红心李即开始上市,产品呈苹果状,果皮光滑,呈翠绿泛红色,有蜡质果粉,果肉为血红色。食之味道鲜美,肉质细脆,酸甜适度,回味悠长,营养丰富。并具有生津解渴、健脾开胃之功效,是夏令鲜果之佳品。
泉都地热矿泉水石阡因其地下热泉众多,故有中国“泉都”之誉。泉都矿泉水便是从溪沟温泉地下400米深处引出,属含锶重碳酸钙镁型矿泉水。198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科学鉴定,各项指标均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的要求。迄后,全国每年两次定期统检产品均为合格。2006年3月获国家质检总局核发的食品生产安全许可证。
草凳草凳是用精选稻草,扭编成长方条、卷成实心圆柱体,再用竹篾条捆绑而成。草凳内掺杂了佛顶山中野生的菊花、鱼腥草、双花、公英、白芍、香附子、大血藤、鱼精草、益母草、车前草、皂剌、首乌等中药材,这些中药材对妇件炎、盆腔炎、月经不调,以及肛肠疾病中的肛周、温疹、各种痔疮、肛裂等均有一定保健治疗作用,有冬暖、夏凉、透气排温、按摩臀部的功能,居住在佛顶山一带的仡佬族,长期以草凳为座凳,预防和减少了上述等多种疾病,使得健康长寿。
石阡苦丁茶石阡苦丁茶系采用木犀科女贞属植物为原料,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流程加工而成,该植物生长在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主脉、海拔800—1000米的原始天然林中。这里森林茂密,溪间纵横,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无工业污染。
石阡泡椒泡辣椒,是石阡民间流传广泛,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道家常菜。它是精选当地完全施用农家肥种植的本地上等辣椒洗净后,用矿泉水、精盐、白酒、大蒜、花椒等多种原料制作而成,闻之酸香扑鼻,观之色泽红润、食之鲜脆可口,兼具有健胃消食、祛风散寒、解毒驱虫、活血行水之功效,并富含维C、维E等多种维生素。
石阡豆腐乳曾获得石阡县演艺大赛“名优小吃”奖,在石阡县首届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展示中被评为:地方特色旅游产品。石阡豆腐乳沿用传统工艺,由黄豆、辣椒、花椒、白酒、食盐等环保材料加工制作。
石阡苔茶是中国贵州省石阡县当地各族茶农长期栽培选育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母树属古茶树系列。石阡气候温润,境内与周边皆无大规模工业污染源,保留了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石阡苔茶就是在这样优越的环境里,在石阡悠久的饮茶文化中培育而成。石阡“全茶宴”菜品及文化有:苔茶长寿汤、红茶富贵鱼、苔茶香酥鸭、节节高升、茶香白切、绿茶豆腐、火茶煎蛋、品味人生等。
石阡皮蛋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又名松花皮蛋,其蛋白透明富有弹性,松花叠起,蛋黄呈现墨绿、草绿、茶色、暗绿及鲜红等五彩色层,食之醇香爽口、回味甘美,久食不腻,容易消化。同时具有清热解暑、干胆明目、开胃润喉、醒酒止渴、降低血压等功效。早年大都为民间作坊生产。新中国成立后,石阡县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完善了氧化钙、碳酸钠、氧化铅、茶末等多种原料合成的液体浸泡鲜泡的新工艺,确保了皮蛋的成熟期和保质、保鲜期,提高了蛋体的营养成分,成功地推出了色鲜、味俱佳的糖心皮蛋。

风景名胜

尧上仡佬族文化村位于石阡县坪山乡佛顶山村尧上组,文化村座落在佛顶山脚,包溪河畔,距县城38千米。该村居住着六十七户仡佬族居民,所有的房屋都是两层。前面伸出挑廊,典型的吊脚楼式建筑,但又有其独特之处,门高坎,窗镂花、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左右两个厢房,呈“凹”字形,十二根木柱承受着整栋木房的重量,除宗祠为悬山顶建筑外,其余均为歇山顶建筑,总体结构精巧、造型奇特。
佛顶山佛顶山主峰坐落在石阡县境内甘溪乡南部,海拔1869米。在佛顶山林中可以看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和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水青树、香果树、伯乐树、鹅掌楸、野茶树,三级保护植物白辛树、天麻、穗花杉、八角莲、金钱槭。山中已查明的植物有157科489属1069种,142种鸟类中,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红脚隼、红隼、红腹角雉、松雀鹰、鸳鸯、凤鸡鹘隼、风头鹰、省鹰等。50种兽类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有大灵猫、小灵猫、穿山甲、猕猴、豹、飞虎等。
府文庙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阡县城东南越城路。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由时任知府李鉴修建,因在石阡设府同一年修建,故称“府文庙”。明永乐十一年石阡设府,结束了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土司制度,改为流宫制度,“改土归流”意味着文明和进步,它使汉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郡县宫吏上任的第一件事是建文庙,传播儒家思想。文庙亦称学宫,是古代培养封建科举人才的场所,自汉武帝尊孔崇儒,历代相承,推孔子为万世之表,重儒术以治理天下,令郡县皆建学宫,以为宫绅人士奉祀瞻仰之地,因此历代宫吏都把营建和培修学宫作为重视文教的标志。
楼上千年古寨位于石阡县城西南的廖贤河畔,距县城15千米。景区面积约4.2平方千米,现有4个村民组,村民皆为侗族,至今仍保持着独特的民族风俗,如唱山歌、哭丧哭嫁、吹唢等习俗,已初步形成了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民俗采风于一体的民族历史文化古寨。楼上原来不叫“楼上”,而叫“寨纪”,因正楼上一水沟处有一座楼房,下面长长的巷道为过道,便叫“楼巷”,、因“上”与“巷”谐音,久而久之村民便习惯地称之为“楼上”了。
万寿宫万寿宫是江西会馆的别称,顾名思义,也就是江西人在省外修建的一种公共建筑物,供赣籍人士在当地聚会或寄居用,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办事处。石阡万寿宫始建于明朝万历初年,占地3800平方米,整个建筑依地就势而建,由西向东渐次升高,为二进封火山墙四合院式院落。建筑由东、西两个部门组成:西部为戏楼、大门、倒座及长廊;东部分三路建筑,即北路的紫云宫,中路的过厅、正殿,南路的圣帝宫。形成了院中带院,宫中套宫,墙内有墙,较为独特的平面布局。
启灵桥启灵桥位于城西北龙底江上,明万历十年,知府袁亮修石墩架木梁过渡,取名“启灵桥”。清乾隆二十年知府时廷霭倡议募捐改为石拱桥,经7年始竣工。同治元年,洪水冲毁西岸三孔,光绪四年(1878年)郡守陈柱安、增生夏纯花倡议募捐修复。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行政区划  贵州省 铜仁市 夜郎县 象郡 牂牁郡 武德 元世祖 石阡府 苗民 行政公署 行政督察区 铜仁 区公所 泉都街道 中坝街道 河坝镇 汤山街道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