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瞑目,汉语词汇。

拼音:míng mù

指闭上眼睛,多指人死时无所牵挂

中文词汇

名称

瞑目

拼音

míng mù

英文

close the eyes

瞑目:指闭上眼睛,多指人死时无所牵挂

死不瞑目:死了也不闭眼。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现常用来形容极不甘心。

指闭上眼睛,多指人死时无所牵挂

出处

《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示例〗四患未除,吾~。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死得遗憾。

典故

公元189年,凉州豪强军阀董卓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并纵火焚烧洛阳周围数百里,激起了人民的愤怒和反抗。孙坚是东汉末年人,为郡县吏,后因军功被提拔为长沙太守。孙坚与袁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并大骂董卓逆天意,行事残暴无道,誓与他不共戴天,表示如不灭董卓三族,把他头砍下来悬示全国,死也不能闭眼睛(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详细解释

1.闭上眼睛。

①《淮南子·缪称训》:“故行险者不得履绳,出林者不符直道,夜行瞑目而前其手,事有所至,而明有所害,人能贯冥冥入於昭昭,可与言至矣。”

②《晋书·隐逸传·杨轲》:“颍川荀铺,好奇之士也,造而谈经,轲瞑目不答。”

③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钥必以鱼者,取其不瞑目,守夜之义。”

④《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二回:“夫差愠曰:‘久不见相国,耳边颇觉清净,今又来絮聒耶?’乃掩耳瞑目,坐于殿上。”

何其芳 《画梦录·丁令威》:“丁令威瞑目微思,难道隐隐有一点失悔在深山中学仙吗?”

⑥明 施耐庵《水浒》第六十五回《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条水上抱冤》若得军师如此扶持,宋江虽死瞑目。

2.谓死。

①《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欲令瞑目之日,无所复恨。”

②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前代之所贵,而吾之所行也,以此得罪,甘心瞑目。”

③宋 司马光 《叙清河郡君》:“君性和柔敦实,自始嫁至于瞑目,未尝见其有忿懥之色,矫妄之言。”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至于我那个爸爸……在家乡从一种极轻微的疾病中便瞑目了。”

司马光诗作

作品原文

瞑目[1]

瞑目思千古,飘然一烘尘[2]。

山川宛如旧,多少未来人。

作品注释

[1]瞑目:闭目凝神。

[2]烘尘:烧余的灰烬,形容微不足道。

作品赏析

诗人闭目凝神,思通千古,体验到在无际的时空中个体生命的渺小,又对永恒不变的山川等物质世界和纷繁更替的人类社会进行哲理性的沉思。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有相似的人生感慨。然而,两者的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一个是登高远眺,情见乎辞;一个是闭目沉思,不动声色。唐宋诗之区别从此可窥一斑。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自幼聪慧,七岁时,以石破瓮抢救坠水儿童,传为佳话。1038年(宋仁宗宝元元年),中进士甲科。四十岁前历任苏州、武成军、郓州、并州判官等职。四十岁召还为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侍制、知谏院。神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力辞曰“臣不能为四六”,不获辞。神宗任用王安石实施变法,司马光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又无力抗拒,力求外补。1071年(熙宁四年),以西京留守退居洛阳,筑独乐园,专意编著《资治通鉴》。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召还主国政,将新法废除殆尽。1086年(元祐元年),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是年九月,卒于位,当政仅一年多。赠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在政治上,始终与变法派对立。在为人方面,他正直磊落,务实敢言,律己严谨,正如其自称:“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耳!”(《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八)

司马光著述宏富,有《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续诗话》一卷,笔记《涑水纪闻》十六卷等等。其诗文集名《传家集》,有八十卷。司马光自谓:“光素无文,于诗尤拙”(《答齐州司法张秘校正彦书》)。这其实是他的自谦之辞。其集中存诗十四卷,共一千一百多首,其中律诗近九百首。他的诗质朴充实,不事华藻,却又能寓情于辞,言尽其意。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文学作品 小说作品 不夷 东汉末年 故行 履绳 絮聒 何其芳 水浒 扶持 后汉书 前代 甘心瞑目 忿懥 矫妄 沈从文 登幽州台歌